上海外国语大学双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外国语大学双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处于一粗糙水平面上,运动过程中受到一水平拉力F的作用,两者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对A的支持力对A做正功B.B对A的摩擦力对A不做功
C.B对A的摩擦力对A做负功D.A对B的摩擦力对A做负功
参考答案:
C
2. 物体自楼顶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落到地面的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物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所经历的时间为()
A.B. C.D.
参考答案:
C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分析】设楼顶到地面的高度为h,物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的速度为v′两次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及速度时间关系即可求解.
【解答】解:设楼顶到地面的高度为h,物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的速度为v′则有:2gh=v2
2g=v′2
解得:
t=
故选C.
3. 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线速度不变B.角速度不变C.频率不变D.周期不变
参考答案:
A
【考点】匀速圆周运动.【分析】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化,是变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加速度是变化的,是变加速运动;角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解答】解:A、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化,是变速运动,故A错误;
B、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故B正确;
C、匀速圆周运动的频率不变,故C正确;
D、匀速圆周运动转动一圈的时间叫做周期,是不变的,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4. (多选)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的地球同步卫星等间隔分布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对一颗卫星的引力大小为
B.一颗卫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
C.两颗卫星之间的引力大小为
D.三颗卫星对地球引力的合力大小为零
参考答案:
BCD
5. 甲、乙、丙三个物体,甲放在海口,乙放在上海,丙放在哈尔滨.当它们随地球一起转动时,则
A、甲的角速度最大、乙的线速度最小
B、丙的角速度最小、甲的线速度最大
C、三个物体的角速度、周期和线速度都相等
D、三个物体的角速度、周期一样,丙的线速度最小
参考答案:
D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F1、F2、F3的作用,这三个力的特点是:其大小和方向刚好构成如图所示的三角形,则这个物体所受的合力是2F1.
参考答案:
解:根据三角形定则,F3与F2的合力等于从F2的起点到F3的终点的有向线段,即与F1相同,故合力等于2倍的F1.
故答案为:2F1
7. 物体从高90m处自由下落,把它运动的总时间分成相等的3段,则这3段时间内下落的高度分别为______m、______m和______m。

参考答案:
10 30 50
8. 一探空火箭未打中目标而进入绕太阳的近似圆形轨道运行,轨道半径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半径的9倍,则探空火箭绕太阳公转周期为_______年。

参考答案:
27年
9. 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
如果取g=l0m/s2,那么:
(1)闪光频率是 Hz.
(2)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 m/s.
(3)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m/s.
参考答案:
10. 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电量为的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对其做的功为_______ ____J,其电势能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11.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变化,可以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和,建立直线坐标系,如图所示,若物体运动到A点,此时它的位置坐标xA= ,若它运动到B点,则此时它的位置坐标xB = 。

参考答案: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m -2m
本题考查了利用坐标轴表示位置变化,利用上面坐标可读取
12.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核心部分是使电子加速的环形室,若一电子在环形室中作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转了2圈回到原位置则其位移为,路程为。

参考答案:
13. 电阻R1阻值为6 Ω,与电阻R2并联后接入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2∶3,则电阻R2的阻值为
参考答案:
4 Ω
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6分)某质点在恒力F作用下,F从A点沿下图中曲线运动到B点,到达B点后,质点受到的力大小仍为F,但方向相反,试分析它从B点开始的运动轨迹可能是图中的哪条曲线?
参考答案:
a
解析:物体在A点的速度方向沿A点的切线方向,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曲线AB运动时,F必有垂直速度的分量,即F应指向轨迹弯曲的一侧,物体在B点时的速度沿B点的切线方向,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曲线A运动到B时,若撤去此力F,则物体必沿b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使F反向,则运动轨迹应弯向F方向所指的一侧,即沿曲线a运动;若物体受力不变,则沿曲线c运动。

以上分析可知,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运动轨迹总是弯向合力方向所指的一侧。

15. 如图所示,P为弹射器,PA、BC为光滑水平面分别与传送带AB水平相连,CD为光滑半圆轨道,其半径R=2m,传送带AB长为L=6m,并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

现有一质量m=1kg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由弹射器P弹出后滑向传送带经BC紧贴圆弧面到达D点,已知弹射器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物体的动能,物体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为=0.2。

取g=10m/s2,现要使物体刚好能经过D点,求:(1)物体到达D点速度大小;
(2)则弹射器初始时具有的弹性势能至少为多少。

参考答案:
(1)2m/s;(2)62J
【详解】(1)由题知,物体刚好能经过D点,则有:
解得:m/s
(2)物体从弹射到D点,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62J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一位汽车旅游爱好者打算到某风景区去观光,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是一条近似于直线的公路,他原计划全程平均速度要达到40 km/h,若这位旅游爱好者开出1/3路程之后发现他的平均速度仅有20 km/h,那么他能否完成全程平均速度为40 km/h的计划呢?若能完成,要求他
在后的路程里开车的速度应达多少?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利用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设总路程为s,后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v,总路程为s
前里时用时
后里时用时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
解得
由结果可知,这位旅行者能完成他的计划,他在后2s/3的路程里,速度应达80 km/h
17.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该书的战争对决中,交战双方常常用到一种冷兵器时代十分先进的远程进攻武器——抛石机。

某同学为了研究其工作原理,设计了如题14图所示的装置,图中支架固定在地面上,O为转轴,轻杆可绕O在竖直面内转动,物体A固定于杆左端.弹丸B 放在杆右端的勺形槽内.将装置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杆逆时针转动,当杆转到竖直位置时,弹丸B从最高点被水平抛出,落地点为图中C点.已知A、B质量分别为4m、m.OB=2OA=2L.转轴O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也为2L,不计空气阻力和转轴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弹丸B被抛出瞬间的速度大小
(2)C点与O点的水平距离
(3)杆对弹丸B做的功
参考答案:
以A、B系统为研究对象,在从水平转至竖直的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
(3分)
又因为杆转到竖直时:(2分)
由此计算可得:(1分)
B从抛出到落地过程做平抛运动,
(1分)(1分)
代入解之可得:(2分)
以弹丸B为研究对象,在从水平位置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
运用动能定理得:(3分)
代入可得:
18. 质量为800kg的小汽车,驶过一座半径为50米的圆形拱桥,到达桥顶时的速度为5m/s,求:
此时车对桥的压力。

如果要求汽车到达桥顶时对桥的压力为零,且车不脱离桥面,求此时车的速度。

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