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
床疗效
韦颖;莫昌干;韩辉
【摘要】目的探究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研究组予以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记录2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个月末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NYHA心功能分级、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肌钙蛋白T(cTnT)、同型半胱氨酸(Hcy)、6 min步行试验结果,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LVEF高于对照组(P<0.05),LVESD、LVEDD 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NYHA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NT-proBNP、cTnT、Hcy值小于对照组(P<0.05),6 min步行距离多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予以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明显抑制心室重构,促进心功能恢复.
【期刊名称】《河北医药》
【年(卷),期】2019(041)004
【总页数】4页(P550-552,556)
【关键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阿托伐他汀;慢性心力衰竭;心室重构
【作者】韦颖;莫昌干;韩辉
【作者单位】547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人民医院心内科;547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人民医院心内科;547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6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各类心血管系统疾病不良转归的最终结局,也是心脏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
当代医学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在于心肌出现了结构性
的重构,即心肌细胞受损以后,人体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会出现紊乱,诱发交感神经系统出现强烈的兴奋性,这又会进一步激活人体内多种神经-内分泌
相关细胞和因子,引起心肌发生结构性重构,进一步加重心肌受损程度,导致心功能出现恶化,使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出大量的炎性因子,使病情进展步入恶性循环状态[2]。
因此,关于该病的诊疗机制主要在于有效中止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使心肌重构被阻断,从而改善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水平[3,4]。
本研究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4年10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慢性
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43~73岁,平均年龄(62.1±5.3)岁。
所有患者经心肌辅酶、心脏彩超及心电图检查,再联合其临床症状体征,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依据则参照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第8版《内科学》教材中关于该病的诊断标准。
利用随机数字表作为分组依据,将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对象进行划分,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2组在性别比、年龄、NYHA心功能分级、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表1 2组患者基线数据比较
组别男/女(例)年龄(岁)病程(年)研究组20/1061.8±5.16.2±1.4对照组
22/862.4±5.56.0±1.2χ2(t)值0.8911.1260.573P值>0.05>0.05>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患者的肝脏、肾脏及肺脏等实质性脏器功能良好;具有正常的认
知水平,以及言语交流能力;左心室射血分数<40%;经NYHA标准评估的心功
能分级为Ⅱ~Ⅳ级;了解本次研究流程,并签订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患者伴有血液系统疾病、恶性癌肿、自身免疫性疾病、肝肾功能障碍者;心力衰竭是继发于患者长期酗酒或全身心疾病所致;缺血性心脏病;对本次调研所服用的药物禁忌。
1.3 方法患者均予以对症治疗措施,包括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扩张痉挛血管、
利尿、限盐等基础性举措。
对照组予以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深圳奥萨制药有限
公司生产,批号:H20103723,规格:马来酸依那普利5 mg/叶酸0.4 mg),口服,每次给药5 mg/0.4 mg,1次/d。
研究组则予以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
阿托伐他汀治疗,其中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给药方案同对照组,阿托伐他汀(辉
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R16880,规格:20 mg/片)口服用药,每次20 mg,1次/d。
2组治疗时间均持续6个月。
1.4 观察指标
1.4.1 左心室重构情况相关指标: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个月末,通过超声心动图的方式对左心室射血分数(k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左心室收缩末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VESD)、左心室舒张末
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进行检测。
1.4.2 心功能: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个月末,利用NYHA心功能分级
标准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评估。
Ⅰ级是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不受到任何限制,其
体力活动一般不会引起心功能不全表现;Ⅱ级是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受到轻度的限制,且会在一般的日常活动后,便会出现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等不良症状;Ⅲ级是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受到明显的限制,待在轻度的日常活动后,便会出现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等不良症状;Ⅳ级是指患者的日常活动受到明显限制,待休息后便会出现心悸、乏力和呼吸困难等不良症状。
1.4.3 血清学指标: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个月末,通过抽取清晨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借助ELISA法对其各项血清指标进行检测,记录N末端脑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肌钙蛋白
T(cardiac troponin T,cTnT)、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
1.4.4 6 min步行试验:2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个月末,通过6 min步行试验对其运动耐量进行评价,具体操作方法为:让患者在平直路面上,尽可能快地行走,并记录下其在6 min内的步行距离情况。
1.4.5 临床疗效:显效: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心功能改善程度≥2级。
有效: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有一定程度改善,心功能改善程度达1级。
无效: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并未改善,甚至出现加重。
1.5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重构情况相关指标比较治疗前,2组LVEF、LVESD、LVEDD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LVESD、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治疗前,2组NYHA心功能分级比
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NYHA心功能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3。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cTnT、Hcy值和6 min步行距离比较治疗前,2组NT-proBNP、cTnT、Hcy值和6 min 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T-proBNP、cTnT、Hcy值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6 min 步行距离多于对照组(P<0.05)。
见表4。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重构情况相关指标比较
组别LVEF(%)治疗前治疗后LVESD(mm)治疗前治疗后LVEDD(mm)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31.6±2.951.2±7.347.8±3.939.5±2.361.5±5.251.3±3.4对照组
31.4±2.743.2±5.147.5±3.742.1±2.861.3±5.154.1±3.9t值
0.89113.2811.1639.3560.70510.254P值>0.05<0.05>0.05<0.05>0.05<0.05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 n=30,例组别治疗前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治疗后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研究组0166891623对照组0158761536Z值
1.06213.267P值>0.05<0.05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cTnT、Hcy值和6 min 步行距离比较
组别NT-proBNP(pg/ml)治疗前治疗后cTnT(μg/L)治疗前治疗后Hcy治疗前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m)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4 095.3±1 154.22
028.5±421.70.43±0.120.27±0.0727.3±5.211.6±3.1178.3±15.4357.2±24.3对照组4 104.9±1 132.72
689.3±548.30.45±0.130.39±0.0927.5±5.314.2±4.5180.4±15.7287.5±17.4t值0.89114.7621.12512.3700.74213.2960.57316.267P
值>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2.4 2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5。
表5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30,例(%)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研究组
19(63.3)9(30.0)2(6.7)28(93.3)对照组12(40.0)10(33.3)8(26.7)8(73.3)χ2值
4.320P值0.038
3 讨论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慢性心力衰竭呈现出逐年攀升的临床态势,有文献指出,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发生心力衰竭的概率高达8%,且出现相关
临床症状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5年生存时间仅达20%左右,该数据可与恶性肿瘤
相接近[5]。
心室重构是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若无法有效防止心室重构的速度,将进一步导致心功能恶化以及心肌细胞受损,这亦是引起心衰患者不良转归的主要原因[6]。
因此,抑制心室重构是心力衰竭治疗的关键。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对机体的RAAS系统能产生抑制作用,从而能抑制神经末梢
释放出对心血管产生不良影响的醛固酮及去甲肾上腺素[7]。
另外,该药属于血管
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其作用机制为:通过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降低该酶活性,从而达到减少血管紧张素Ⅱ、Ⅲ,以及减少儿茶酚胺的合成及释放[8]。
该药在改善心室重构方面,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1)使机体小血管处
于扩张状态,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减轻心脏后负荷[9]。
(2)使小静脉处于扩张状态,使心脏前负荷有所减轻,抑制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痉挛收缩,促进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多,强化心肌细胞的收缩能力,可有效减轻心律失常,防止和避免心室重构事件的发生[10,11]。
(3)使醛固酮分泌量减少,进而能达到改善低镁低钾状态,促进
机体排出大量的水分、钠量,以减轻心脏的前负荷量[12]。
然而,单纯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治疗慢性心衰仍有部分患者无法获益。
阿托伐他汀是一类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常见药物,除了具有一般的降脂效果外,还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使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抗感染、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13]。
有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单药使用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室重构,但是,由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并发较多的基础性疾病以及各系统功能衰退,导致其对该药的敏感性有所下降,故利用该药并未取得满意的改善心功能效果[14]。
所以,探究一种更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是慢性心力衰竭
患者迫切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将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明显改善小鼠腹膜纤维化,但是两者联合应用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是否具有协同效果目前尚未明确[15]。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LVEF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同时LVESD、LVEDD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
提示相较于单独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治疗,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更有效的改善CHF患者心室重构。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心功能标志物NT-proBNP、cTnT、Hcy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同时6 min步行距离、NYHA心功能分级和临床疗效均较对照显著改善(P<0.05),提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CHF患者心功能,究其原因可能与二者联合用药协同抑制心室重构有关。
综上所述,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协同作用,可明显减轻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抑制心室重构。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赵东明,杨萍,杨杰,等.辅酶Q10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心力衰竭大鼠的氧化作用及心肌重构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571-1573.
2 徐峰,杜志林,胡显明,等.阿托伐他汀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临床军医杂志,2010,38:537-538.
3 沈桂彬,张丽华.阿托伐他汀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临床医学,2013,33:18-19.
4 陈进业,杨甲平,王东,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139-141.
5 徐慧,张振刚.阿托伐他汀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77-180.
6 林晓明,陈生晓,钟春,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山东医
药,2014,5:60-61.
7 李成田,贾兴泽.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
志,2012,21:1418-1419.
8 戎菊支,赵建国.美托洛尔、依那普利、螺内酯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237-238.
9 汤学勤,武雪亮,项保利,等.呋塞米联合依那普利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4:198-201.
10 朱晓伟,陈建平,布仁,等.依那普利与常用药物联用策略的研究进展.山东医药,2014,3:95-97.
11 郜燕霞,徐荣.吲达帕胺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中国医师进修杂
志,2014,37:63-65.
12 马晶,胡春燕,蒋庆渊,等.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重庆医学,2012,41:741-743.
13 崔飞飞,徐惠.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hs-CRP、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山东医药,2014,54:42-44.
14 王青山.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57例.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3956-3957.
15 刘涛,李论,郭张强,等.阿托伐他汀、辅酶 Q10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山东医
药,2014,2: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