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 让古诗文教学大放异彩 庄丽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让古诗文教学大放异彩
-------听《古诗二首》教学有感
泉师附小庄丽蓉
二十一世纪,我们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方式,是现代教育技术推广应用的趋势。
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常常只注重古诗意思的理解、古诗的背诵,致使最具感染力、想象力,最具文学味的文学欣赏课变成了枯燥乏味、死气沉沉的技术课,失去了美感。
如何把枯燥无味的古诗文教学弄得不枯燥,施怡老师的一节《古诗二首》校级教研课给了我们深刻的启发。
课堂上她把信息技术的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有机地融合到古诗的教学中,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唤醒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课堂教学真是“满园春色”,古诗文教学“大放异彩”。
一、信息技术让课堂教学内容扩大: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学科.正因为语文学科教学
内容具有多样性、多元性,教学方法具有独特性、灵活性,所以,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我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图片、文字等多种手段,创设优美情境,激发审美情趣,优化教学过程;可以借助丰富的网上资源,把课本知识延伸到课外,增加语文知识的储备,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扩大语文
课堂的容量。
比如在这一节课上,一开始,老师就利用信息技术,图片出示几首送别诗,让学生朗读吟诵。
短短几分钟时间,既帮助学生对所学过古诗进行一番复习梳理,又对送别诗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
接着开始对古诗的教学时,利用信息技术文字帮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帮助孩子储备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二、信息技术让文本内容更直观:
苏联教育家罗廖夫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内容深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声、光、影、画、特技等手段,将学生难以理解的各个知识难点用图片或视频画面的展现、播放、不但使教学气氛生动活泼,而且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的感知材料,可以让学生疑难点迎刃而解。
比如在教学《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飞雁雪纷纷“老师利用几张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黄云白日曛““飞雁雪纷纷”让学生通过图片直观感受悲凉气氛。
另外视频“渭城与安西的介绍“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诗句“渭城朝雨邑青城”的意思,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让文本内容变直观形象了。
三、信息技术让学生进入各种意境:
诗歌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是没有音乐的音乐,是没有画面的图画,是一首醉人的音乐,是一段精彩的叙述,是一幅美妙的画。
它以其精炼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含蓄的意蕴充分显示了中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然而尽管,新教材注重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是熟读成诵、自然感悟,可是毕竟古今语言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以及学生的生活阅历、理解和接受能力都影响着学生对古诗的学习。
所以为了帮助学生学习,课堂上适时地运用音乐来烘托气氛,用图像来显示意境,创设意境,在不知不觉中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其学习热情,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