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损伤伤口处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伤口的大小、深度、渗出量、感 染风险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敷料。
在满足治疗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 价格适中、易于获取的敷料。
考虑患者因素
考虑患者的年龄、皮肤状况、活动能 力等因素,选择适合患者的敷料。
更换时机判断和频率调整
观察伤口情况
密切观察伤口的渗出量、颜色、 气味等变化,以及周围皮肤的状
况。
判断更换时机
危险因素
包括高龄、肥胖、营养不良、糖尿病 、局部潮湿或排泄物刺激等。此外, 医疗器械使用不当或长时间使用也可 能导致压力性损伤。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压力性损伤的临床表现包括局部红、肿、热、痛或麻木,严重者可出现水疱、 溃疡甚至坏死。长期卧床病人好发于骶尾部、髋部、足跟等骨隆突处。
诊断依据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可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可进行影像学检查和 实验室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减少细菌滋生。
无菌操作
在处理伤口时,严格遵 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
交叉感染。
水肿、淤血等并发症处理方法
水肿处理
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避 免长时间受压或包扎过紧,可抬
高受伤部位促进水肿消退。
淤血处理
对于局部淤血,可采用冷敷、热 敷或理疗等方法促进淤血吸收。 若淤血严重或持续加重,应及时
就医处理。
疼痛管理
压力性损伤伤口处理
$number {01} 汇报人:xxx
2024-01-08
目录
• 压力性损伤概述 • 伤口评估与记录 • 清洗与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 敷料选择与更换时机掌握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工作部署
01
压力性损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压力性损伤是指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 和坏死。
疼痛程度评估及记录方法
疼痛程度评估
采用疼痛评分量表(如NRS评分)对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估,以了解患者的疼痛 感受和采取相应的止痛措施。
记录方法
详细记录患者的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等信息,以便医生全面了解患 者的疼痛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也要记录采取的止痛措施和效果, 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3
清洗与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清洗液选择及使用方法
01
02
03
生理盐水
首选清洗液,温和且对伤 口无刺激,适用于各种类 型的压力性损伤伤口。
肥皂水
适用于污染较重的伤口, 但需注意清洗干净,避免 残留。
清洗剂
根据伤口情况选择适当的 清洗剂,如含酶清洗剂、 抗菌清洗剂等。
消毒药物种类及应用范围
碘伏
广谱杀菌剂,对皮肤黏膜 无刺激,适用于各种伤口 消毒。
02
伤口评估与记录
伤口部位、大小及深度评估
1 2
3
伤口部位
记录伤口的具体位置,如头部、四肢等,有助于了解伤口受 压情况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伤口大小
测量伤口的长、宽,计算伤口面积,以评估伤口的严重程度 和愈合情况。
伤口深度
通过观察或探针探测,了解伤口的深浅,有助于判断损伤程 度和选择合适的敷料。
渗出液性质与量评估
针对水肿、淤血等引起的疼痛, 可采取药物止痛、物理疗法等措
施进行缓解。
营养支持在并发症预防中作用
营养评估
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了解是否存在营养不良及其程度。
营养补充
根据营养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等 营养素的摄入,促进伤口愈合。
营养支持治疗
对于严重营养不良或无法经口摄食的患者,可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支 持治疗,提供足够的营养底物,促进伤口愈合和并发症的预防。
06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工作部 署
压力性损伤知识普及教育
压力性损伤定义和原因
向患者和家属解释压力性损伤的定义,说明其发生的原因和危险 因素。
伤口评估与分类
教育患者和家属如何观察和评估压力性损伤伤口的严重程度,以及 不同类型的伤口特点。
预防策略
指导患者和家属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如定期翻身、使用减压垫等 ,以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01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供心理疏
导和支持。
压力应对策略
02
教育患者和家属如何应对压力,提供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和方
法。
家属参与与支持
03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
,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THANKS
04
敷料选择与更换时机掌握
常见敷料类型及其特点介绍
透明薄膜敷料
透明度高,便于观察伤口,但透气性差,不宜 长期使用。
水胶体敷料
能够吸收少量渗液,保持伤口湿润,促进伤口 愈合。
泡沫敷料
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能够减轻伤口压力,适 用于渗出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伤口。
敷料选择原则和方法
根据伤口情况选择
兼顾经济性和便利性
根据伤口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更换敷 料,如渗出量过多、敷料污染或脱 落等。
调整更换频率
根据伤口情况和敷料的性能,适当 调整敷料的更换频率,以保持伤口 的清洁和湿润。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感染风险识别和预防措施
感染风险评估
根据伤口类型、深度、 面积及周围环境等因素
,评估感染风险。
伤口清洁与消毒
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消 毒剂,定期清洗伤口,
渗出液性质
观察渗出液的颜色、清澈度、气 味等,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炎 症。
渗出液量
评估渗出液的多少,有助于了解 伤口的湿润程度和选择合适的敷 料。
周围组织状况评估
皮肤颜色
观察周围皮肤的颜色,判断是否存在红肿、淤血等异常情况。
皮肤温度
触摸周围皮肤的温度,了解局部血液循环情况。
皮肤弹性
按压周围皮肤,观察皮肤的回弹情况,判断皮肤的营养状况和愈合能力。
酒精
适用于浅表伤口消毒,但 需注意浓度及使用方法, 避免刺激伤口。
氯己定
适用于轻度污染的伤口消 毒,具有抗菌作用。
无菌操作原则及注意事项
无菌操作原则
在清洁、宽敞、明亮的环境下进行,操作者需穿戴无菌手套、口罩、帽子等防护用品,确保操作过程 中不污染无菌物品及伤口。
注意事项
操作前需检查无菌物品包装是否完好、在有效期内;操作过程中需保持无菌物品不被污染;操作后需 及时清理用物,保持环境清洁。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压力性损伤伤口,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清洗液、消毒药物及无菌操作方法。
自我护理能力培养指导
伤口清洁与消毒
教育患者和家属正确的伤口清洁和消毒方法,以 减少感染的风险。
敷料选择与更换
指导患者和家属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 并教育他们如何正确更换敷料。
疼痛管理
提供疼痛管理策略,如正确使用止痛药、非药物 性疼痛缓解方法等,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心理干预策略制定和实施
焦虑与抑郁情绪疏导
分类
根据损伤程度可分为四期。一期为淤血红润期,表现为红、肿、热、痛或麻木;二期为炎性浸润期,表现为紫红 色,皮下硬结,有水疱形成;三期为浅度溃疡期,表现为表皮破损,形成溃疡;四期为坏死溃疡期,表现为全层 组织缺失,伴有骨、肌腱或肌肉外露。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压力性损伤主要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 受压,如卧床病人长时间不改变体位 ,导致受压部位血液循环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