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西门豹治邺》word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能按顺序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复述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及巧妙之处,并受到尊重科学、为老百姓办好事等方面的教育。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积极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继续学习运用“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人物品质及所蕴涵的感情”这一方法,巩固“从内容体会思想”的训练重点。
教学准备:文字材料的幻灯片a、学生调查报告 b 、主问题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交流调查情况,确定主题研究
1、引出课题:
孩子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西门豹治邺》(板书:西门豹治邺)。
我们知道,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生接答)。
(板书: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面对这样的景象,他会怎么想?
(生:这是怎么回事?
生: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恩,这事得好好调查。
)
……
板书:?
于是,他立刻展开了调查。
昨天,大伙儿跟西门豹一起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且都认真地填写了一份调查情况表。
这节课就先让我们一起看看你们的调查表,哪些同学想来展示呢?(学生举手)
2、展示报告,推动学生主动思维,主体参与
因时间关系,咱们就选一份为例子,请同学们对照自己的调查表,看一看这位同学的调查表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你又有什么修改意见。
(放投影:学生调查情况表)
学生小结:造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及调查结论有:a、河伯娶媳妇给闹的。
B、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
C、有女儿又没钱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d、还有一个原因是邺这个地方年年闹旱灾。
(鼓励):你们读书真仔细。
那么,如果更简洁些,可以用哪个成语来概括?
(生答:天灾人祸)(板书:天灾人祸)
3、拓展思维,进行小结,确定主题。
看来同学们都已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西门豹明白吗?
(生答:明白了)
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找到了,那么该怎么办呢?我们做这样的一个假设,假如当初魏王派往邺的不是西门豹,而是其他的官员,该官员也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他会怎么做?(生:如果是贪官的话,会与巫婆、官绅一起骗老百姓的钱。
生:也许会不问不理。
生:有可能会变本加厉,比巫婆、官绅还坏。
生:也许会派人把骗人的巫婆、官绅抓起来。
…………
(教师肯定、表扬)
你们的想象真丰富,设想的也非常合理。
老师也在想:西门豹的权利不是很大吗?把巫婆、官绅抓起来不就行了吗?西门豹是这样做的吗?(不是)
西门豹为什么不这么做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在哪里?
放投影:(出示主问题: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在哪里?)
二、探讨研究策略,自主合作研究
1、师生共同研究学习策略
a、同学们,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应着重研究什么?
(着重研究西门豹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b、那么,我们找到了西门豹是怎么说的和怎么做的句子后,又该怎么研究?
(多读一读:在读的基础上体会西门豹的说法、做法巧妙在哪里。
)
2、小组自主合作学习
那好,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西门豹的说法、做法巧妙在哪里。
钻研好了的同学可以与小伙伴交流交流。
(学生朗读、画有关的句子,然后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和学生一起研究)
三、呈现学习结果,综合训练提高,体会“巧妙”
1、体会句子,突出“巧妙”解决问题
提问: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吗?
(生:巧妙)
你是抓住哪些句子来体会的?
(a、我是抓住“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
下一回他娶媳妇。
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来体会的,西门豹说“送送新娘”其实是送巫婆和官绅上天,送新娘回家,他是话中有话。
b、我是抓住“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来体会的,西门豹将计就计,以新娘不漂亮为由,即救了新娘又惩治了巫婆。
c、我是抓住了“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来体会的,西门豹叫官绅头子去催一催,这样实际就非常巧妙地铲除了官绅头子。
D 我觉得“那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这句话也能说明西门豹的做法挺巧妙的。
因为虽然西门豹没有将他们投进漳河,但他们也不敢再做坏事了,而且也让老百姓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
)
………
(鼓励、肯定)孩子们体会的好,说的更好。
2、练习朗读,体会句子,读出“巧妙”
老师发现大多数同学是抓住西门豹的话来体会他做法巧妙的。
的确,西门豹的话是话外有音。
那么,他当时是以怎么样的口吻说这些话的呢?请同学们试着读读这些句子,然后选一句你体会最深的句子,读给我们听听。
(学生挑选句子,反复地练习朗读。
教师巡视指导)
询问:你们想选读哪一句?
(生朗读:“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
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你对自己的朗读满意吗?(不太满意)为什么?
(我觉得西门豹这话带有讽刺的口气,其实他并不认为河伯灵。
而且他已想好了怎么做。
)你体会的非常好。
你估计谁能读得比你好?(生指名同学朗读)
果然不负所望,你读出了西门豹的话外之音(继续请学生朗读)
(生读:“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
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他把三个“不”读的特别坚决。
(问学生)你为什么这么读?
(这是西门豹将计就计,为救新娘而找的借口,要让大家信以为真,所以读得坚决。
)(教师给予肯定,全班齐读)
生读:“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同学们觉得他读的怎么样?
(不错,不过“巫婆怎么还不回来”还可以再急些;“麻烦”一词可以读得再客气些,因为西门豹本来就要严惩官绅头子的,但是要不露声色,这样才更能体现西门豹的做法巧妙。
)你能试试吗?
(生读——学生评价——齐读)
3、拓展延伸,感受“巧妙”
同学们体会得真不错,西门豹不仅巧妙地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而且还教育了老百姓,让大家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是骗钱害人的。
文中说,这一天,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设想一下,岸上的人们看了事情的经过会说些什么?请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对象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生选择对象说、写,教师巡视)
(教师有选择地请学生汇报。
)
生:我选择的对象是小孩,他说:“姐姐得救了,坏蛋死了,我又可以和姐姐玩了。
”
生:我选择的对象也是小孩,他说:“这下子,爹和娘不会再为姐姐烦心了。
”
生:我选择的对象是心地善良的官绅,他说:“以后再也不受那些混蛋的气了,可以跟着西门大人好好干点好事,为民造福。
”
生:我选择的对象是一个书生,他说:“西门大人有胆识,高明!高明!”
生:我选择的对象是农夫,他说:“嗨!原来巫婆说的尽是鬼话,多亏了大人,谢天谢地,这以后有好日子过了!”
……
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大伙都在赞扬西门豹,只不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
由此可见他的做法的确很巧妙啊!(板书:妙)
四、趁热打铁,学习课文最后一部分
引语:这以后为官的好好做官,老百姓呢,也不再迷信,人祸解了,那么天灾呢?课文写到了吗?请同学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学生齐读)通过大家的努力,最后得到了——好收成。
板书:好收成
五、继续质疑问题,保持研究激情。
1、鼓励质疑
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问题?
生:我还是有点不明白,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抓起来杀了?
(询问全班,鼓励其他同学下课后争当小老师)
生:课文前面说邺这地方人烟稀少,但后面怎么又写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
生:西门豹为什么不把其他官绅也投进漳河?
生:巫婆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女徒弟送给河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