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语文浙江专版高考大一轮总复习跟踪检测四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踪检测(四十九)“古代诗歌综合填空题”验收达标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度大庾岭①
朱彝尊
雄关直上岭云孤,驿路梅花岁月徂②。

丞相祠堂虚寂寞,越王城阙总荒芜。

自来北至无鸿雁,从此南飞有鹧鸪。

乡国不堪重伫望,乱山落日满长途。

①大庾岭:地名,位于广东和江西的交界处。

岭上广植梅树,故又名梅岭。

②徂:消逝。

(1)写出颈联中“鸿雁”和“鹧鸪”的寓意。

①鸿雁:②鹧鸪:
(2)结合全诗,简析尾联的表现手法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答:
参考答案:(1)①书信,比喻乡音②喻指思乡
(2)运用直抒胸臆、寓情于景的手法,感慨事业、功名都随岁月流逝了,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伤怀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2)题。

折桂令·西陵送别
张可久画船儿载不起离愁。

人在西陵,恨满东州。

懒上归鞍,慵开泪眼,怕倚层楼。

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

潮生潮落,会忘机①泛泛②沙鸥。

烟水悠悠,有句相酬,无计相留。

①忘机:忘却心计。

②泛泛:在水面漂浮或浮行的样子。

(1)画线句写的是情景,“懒”字状出之情态,“慵”字状出默然神伤之情态,“怕”字状出之情态。

(2)赏析本曲的主要表现手法。

答:
参考答案:(1)既别(别后) 无可奈何孤苦难耐
(2)①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以“画船儿载不起”“满东州”写出了离愁别恨之重之浓。

②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

前六句主要为实写,七至十句为虚写。

③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

“依依岸柳”仿佛含情,却更令人伤心;抒情主人公常与“泛泛沙鸥”相对,却更显寂寞凄凉。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踏莎行
贺铸
杨柳回塘①,鸳鸯别浦②,绿萍涨断莲舟路。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①回塘:曲折回环的水塘。

②别浦:江河支流入水口。

(1)这首词咏叹的事物是,词上片描写的环境特点是。

(2)词的最后两句“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做简要赏析。

答:
参考答案:(1)荷花优美、幽僻、恬静(意思相近即可)
(2)将咏物、拟人与自寓完美结合。

作者巧妙地将荷花开放与凋谢的时节与它的生性品质、遭遇的命运联系起来,表现出美人、君子不愿趋时媚俗的品质,同时又显示出他们年华虚度、抑郁不得志的悲哀。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探春
黄庶
雪里犹能醉落梅,好营杯具待春来。

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1)这首诗的一、二两句描画的是时节的图景,表达出诗人的心情。

(2)“万叶千花一手裁”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结合全诗分析这句诗在艺术上的表现特点。

答:
参考答案:(1)早春向往春天
(2)诗中的“万叶千花”,既是眼前所见的早春落梅映雪、梅枝缀雪的奇特景象,又是想象之中的百花斗妍的春天气象。

“一手裁”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春天裁得“万叶千花”的美景,充满了对“春之神”造化之功的赞赏。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天仙子·春恨
陈子龙
古道棠梨寒侧侧,子规满路东风湿。

留连好景为谁愁?归潮急,暮云碧。

和雨和晴人不识。

北望音书迷故国。

一江春水无消息。

强将此恨问花枝。

嫣红积,莺如织,我泪未弹花泪滴。

①陈子龙(1608~1647):明末文学家。

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

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

(1)词法有点(点明情感内涵)有染(用景物来渲染情感),上片中一句是点笔,隐隐流露出作者的情感。

(2)词上片开头两句有何作用?
答:
参考答案:(1)留连好景为谁愁对国事忧虑
(2)在荒凉的古道上,棠梨在寒风中瑟缩;在清冷的春雨里,听到子规凄苦的啼声。

词的起首二句,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氛围,烘托了词人深沉的家国之痛,为全词奠定了凄苦的情感基调。

6.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渔父
张志和(其二)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

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其三)
云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1)“舴艋舟”三字让人联想起李清照《武陵春》中“,载不动许多愁”句。

(2)两首诗中的老渔夫形象有什么共同点?请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1)只恐双溪舴艋舟
(2)贫穷、勤劳、乐观旷达。

“褐为裘”“舴艋舟”“著荷衣”表明了老渔夫的贫穷,“能纵棹,惯乘流”“舴艋为家西复东”表明了老渔夫的勤劳,“长江白浪不曾忧”“笑著荷衣不叹穷”表明了老渔夫的乐观旷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