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语文四上(有注解)《日积月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日积月累》
★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 P 14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注释】
鹿柴(zhài):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

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但:只。

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复:又。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 P 32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尚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王充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
【句子理解】
1.勤学好问,学到的东西就多;骄傲自大,学到的东西就少。

2.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3.即使有智能的人,不学就没有成就,不请教别人就不会知道。

4.人不是生出来就都懂得许多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告诉了我们要多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 P 46
立了秋,把扇丢。

二八月,乱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句子理解】
立了秋,把扇丢。

(指立秋以后,天气凉了,不需要扇子了。


二八月,乱穿衣。

(指农历二月天气由冷转热,八月天气由热变冷,乍热乍冷,变化不定,加上各自的体质差异,人们穿衣自然有薄有厚,不尽相同。


夏雨少,秋霜早。

(夏天如果雨水少,那么这样的天就会提前冷,所以秋霜就会比较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白露时节的到来,在每年农历八月,一些候鸟如黄雀、
椋鸟、树鹨、柳莺、绣眼、沙锥、麦鸡、大雁等对气候的变化相当敏感,于是它们集体向南方迁徙,为过冬作准备。

这些候鸟大都选择仲秋的月明风清之夜,好像是给人们发出了信号,预示着天气变冷了,让人们抓紧时间收割庄稼,且多添一些衣服,以便迎接寒冷季节的到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立秋之后差不多两个半月的时间就是立冬了,在这期间下一场雨就会感觉天气越凉;要是下了十场秋雨的话那就意味着要加厚衣服了,而十场秋雨是一个大概的数字,不一定非得是十场雨。

下了一场秋雨就会变冷是因为进入秋季之后太阳光线逐渐的南移,北方趁此机会就会积蓄冷空气,北方的冷空气南下与南方的暖湿气流交汇,所以就会有阴雨的天气。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八月里面开始降温冷了,但是九月份感觉到暖和,这是因为适应的过程;到了十月还有一个跟春天一样的反暖,所以秋天加衣服要随时注意。


★语文园地四《日积月累》 P 58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注释】
嫦娥:原作“姮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

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

深:暗淡。

长河:银河。

晓星:晨星。

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灵药:指长生不死药。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译文】
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语文园地五《日积月累》无
★语文园地六《日积月累》 P 92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成语解释】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短:不足;长:有余。

比喻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没有一个人全是优点,也没有人全是缺点。

尺虽比寸长,但也会有它的短处;寸虽比尺短,但也有它的长处。

这句话是说任何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所短。

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不可错过。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毫厘:长度的小单位,十毫为一厘。

失:失误。

差:差错。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指病毒常常因饮食不注意而入侵,灾祸往往因说话不谨慎而引起。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

形容话已说出,就无法追回或说话算数。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

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语文园地七《日积月累》 P 108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作者简介】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

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

【注释】
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白日曛(xūn):太阳黯淡无光。

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
的昏黄景色。

谁人:哪个人。

君:你,这里指董大。

【译文】
黄云蔽天,绵延千里,太阳黯淡无光,呼啸的北风刚刚送走了雁群,又带来了纷纷扬扬的大雪。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你呢?
★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 P 122
眉清目秀亭亭玉立明眸皓齿文质彬彬
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膀大腰圆短小精悍
容光焕发鹤发童颜慈眉善目老态龙钟
【成语解释】
眉清目秀:形容人的容貌清秀不俗气。

亭亭玉立:形容女子身材细长。

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

明眸皓齿: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也指美丽的女子。

文质彬彬: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相貌堂堂:形容人的仪表端庄,举止大方。

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恐惧。

膀大腰圆:形容魁梧粗壮的人。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

容光焕发:脸上的光彩四射,形容身体好,精神饱满。

鹤发童颜: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

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慈眉善目: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

老态龙钟:指行动不灵便。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