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和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魏幼萍
来源:《中外医疗》 2012年第8期
魏幼萍
(广西柳州市肿瘤医院广西柳州 545006)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用于诊断和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方法,寻求最佳的诊疗方法用于临床推广和使用。

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38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确诊后均采用手术
治疗,其中16例患者行常规的甲状旁腺切除术,其余患者行微创甲状旁腺切除术,在患者手术过
程中对甲状旁腺素(PTH)水平进行测定。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后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或消失。

患者出院后随访半年,仅有2例患者患者PTH偏高。

结论在体检过程中要对受检者的血钙情况加以重视,对未出现症状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做出尽早的诊断和治疗。

使用放射性核素及超声定位检查对诊断及患者手术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手术过程中甲状旁腺素的测定对手术的操作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研究证实,采用微创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该症具有显著的疗效,临床上
可以推广和使用术中进行PTH测定的微创甲状旁腺切除术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进行治疗。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微创甲状旁腺切除术甲状旁腺素
【中图分类号】 R58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2)03(b)-0055-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共收治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38例,其中男14例,女24例;患者年龄最大76岁,最小14岁,平均年龄52.3岁;病程最长4年,最短2个月,平均病程1.2年;经入院初步诊断,患者多出现骨关节病变、泌尿系结石、胆囊结石或体检血钙升高等原因入
院诊治,经入院进一步诊断后确诊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根据患者病情及患者意愿分别采用甲状旁腺切除术和微创甲状旁腺切除术进行治疗。

1.2 影像学检查
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影像学检查,重点观察患者的甲状腺B超检查结果,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甲状腺肿大10例,甲状旁腺肿大28例,患者的甲状旁腺阳性率达74%;对患者放射性核素检
查结果进行分析,甲状旁腺功能亢进28例,阳性检出率为76.3%;综合各种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
阳性检出率为81.3%。

1.3 实验室检查
术前对患者进行血钙、血PTH、血磷的项目的实验室检测,患者的血钙最高为4.21mmol/L,
最低为3.09mmol/L,平均为3.98mmol/L;PTH最高为3278ng/L,最低为989ng/L,平均1223.8ng/L;血磷在0.68~0.98mmol/L之间,平均0.78mmol/L。

1.4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16例患者行常规的甲状旁腺切除术,22例患者行微创甲状旁腺切除术。

手术过程中按照麻醉后、肿物切除后分别对患者的PTH进行测定,若病例前后测得的PTH 值变化超过50%,则可以证实病变腺体已全部被切除。

2 结果
38例患者手术均取得了成功,手术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

对患者进行石蜡病理诊断,证实甲状旁腺增生2例,单发甲状旁腺腺瘤36例。

行微创甲状旁腺切除术的22例患者,在肿物切除后的血PTH测定与术前进行比较,血PTH下降均高于50%,病变腺体已全部被切除。

行甲状
旁腺切除术的有2例甲状旁腺增生患者,在切除第1个肿大腺体后,测定血PTH值,较术前有下降,但是下降幅度<50%,随即行第2个肿大腺体切除术,再次检测PTH,较术前下降超过50%。

术后对患者的PHPT进行监测,术后1d18例患者血PTH值恢复常,12例血低钙偏低,15例血磷略高,2例血磷降低;术后1个月检测,除部分患者血钙略低,进行补钙治疗后恢复正常外,其余患者的血PTH、血磷均正常,骨痛、行走困难症状明显缓解;术后6个月检测,患者血钙、血磷均正常,仅有1例患者的血PTH偏高,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再发肾结石病例。

部分严重骨骼变形患者术
后1年复查时,病情无进一步恶化。

3 讨论
现阶段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唯一方法。

国内研究及临床的专家和学者均认同对症状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进行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

但在对无症状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行手术治疗却存在着争议。

根据临床数据显示,无症状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病情发展缓慢,有25%~62%的患者在发病10年后才出现1处或多处的骨密度变化,而这种变化的幅度不大,一般在10%左右。

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美国国立卫生研究经
多次会议研究,对无症状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实行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形成统一的标
准:(1)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2)血钙水平比正常值上限≥0.25mmol/L;(3)任何部位的骨密度低于正常值的2.5个标准差或既往有易发骨折史;(4)患者年龄<50岁;(5)不愿意随访或无随访条件者。

根据研究结果结合相关研究数据得出,在体检过程中要对受检者的血钙情况加以重视,对未出现症状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做出尽早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使用放射性核素及超声定位检查对诊断及患者手术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手术过程中甲状旁腺素的测定对手术的操作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研究证实,采用微创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该症具有显著的疗效,临床上可以推广和使用术中进行PTH测定的微创甲状旁腺切除术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ChenH,Mack E,Starling JR.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perio-perative adjuncts during minimally invasive parathyroidectomy:which ismost reliable[J].Ann Surg,2005.
[2]周建平,田雨霖.中国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0年文献回顾[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7,16(1).
【收稿日期】 2011-11-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