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烷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烷烃试题
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答案】D
【解析】A、苯酚和溴水反应生成的沉淀溶于苯,不能用过滤得方法除去,故A错误;B、乙醇和乙酸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并且生成的乙酸乙酯也能溶于溴乙烷,故不能除去;C、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乙酸乙酯也能发生水解反应,故错误;D、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除去;故D正确。

【考点】苯酚的化学性质、乙醇和乙酸的化学性质、乙酸乙酯的化学性质、丙烯的化学性质等知识。

2.某烷烃的结构为:,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A.2,4 -二甲基 -3-乙基己烷B.3-异丙基 -4-甲基已烷
C.2-甲基-3,4-二乙基戊烷D.3-甲基-4-异丙基已烷
【答案】A
【解析】A、根据烷烃的系统命名法,选择最长碳链为主链,当主链有多条时,以取代基简单的为主链;称某烷;编号位,定支链,所以该烃的名称是2,4 -二甲基 -3-乙基己烷,答案选A。

【考点】考查烷烃的命名
3.常温常压下,一种气态烷烃与一种气态烯烃的混和物共2升,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状况,得到2.4升二氧化碳。

则该混和气体中一定含有
A.甲烷B.乙烯C.乙烷D.丙烯
【答案】A
【解析】由于气态烷烃与一种气态烯烃的混和物共2升,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状况,得到2.4升二氧化碳,则有机物的分子中平均含有1.2个C原子。

在有机物中C原子数小于1.2的只有甲烷。

乙醇选项为A。

【考点】考查有机混合物的成分的确定的知识。

4.下列实验能够成功的是 ( )
A.只用溴水一种试剂可鉴别甲苯、己烯、乙醇、四氯化碳四种液体
B.用苯和溴水在Fe催化下可制的溴苯
C.用乙醇、冰醋酸和pH=1的H
2SO
4
溶液混合加热可制备乙酸乙酯
D.用酚酞可鉴别苯酚钠和乙酸钠两种溶液
【答案】A
【解析】A、溴水与甲苯混合,上层为橙色;溴水使己烯褪色;与乙醇混合不分层;与四氯化碳混合,下层为橙色,现象都不相同,可以鉴别,正确;B、苯与液溴在Fe催化下可制的溴苯,错
误;C、用乙醇、冰醋酸和浓H
2SO
4
溶液混合加热可制备乙酸乙酯,错误;D、苯酚钠和乙酸钠
两种溶液均呈碱性,用酚酞无法鉴别,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物质的鉴别、制备的判断
5.在120℃、1.01×105Pa时,将1L丙烷(C3H8)与若干升O2混合点燃充分燃烧后,恢复至原温度、压强,测得气体体积为m L,若通过碱石灰,气体体积变为n L,若m-n=7,则n L气体中一定含有:
A.O2B.CO C.CO与O2D.CO2
【答案】A
【解析】在题设条件下,1 L C
3H
8
在O
2
中完全燃烧最多只能生成3 L CO
2
气体和4 L水蒸气。


于O
2
不能被碱石灰吸收,所以,燃烧后的气体通过碱石灰,体积减少的最大量只能为7,因此根
据题意可知,氧气一定是过量的,即nL气体中一定含有氧气,答案选A。

【考点】考查丙烷燃烧的有关计算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

试题贴近高考,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
生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
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利用好烃的燃烧通式,然后结合题意灵活分析、讨论和判断即可。

6.2005年下半年,我国接连发生多起煤矿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煤矿发生
爆炸事故的元凶是煤矿坑道气中含有的甲烷。

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烷分子是一种呈正四面体型的、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B.甲烷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取代后,可形成两种不同结构的分子
C.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解产物可用于合成氨和橡胶工业
D.“抽”出坑道中的甲烷,既可用作清洁燃料,又可防止爆炸
【答案】B
【解析】由于甲烷是正四面体型结构,所以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选项B是错误的,其余选
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B。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分子中C、H间是非极性键
B、甲烷分子是空间三角锥结构
C、甲烷的结构式为CH
4
D、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份都是甲烷
【答案】D
【解析】不同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是极性键,同一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非极性键,
A不正确。

甲烷是正四面体型结构,B不正确。

结构式是指用一根短线代替共用电子对,CH
4

示的是分子式,C不正确。

所以正确的答案是D。

8.已知①丙烷②正丁烷③异丁烷④2-甲基丁烷⑤己烷,上述物质的沸点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

A.①③②④⑤B.⑤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⑤D.⑤①②④③
【答案】A
【解析】考查烷烃的物理性质。

烷烃分子随碳原子数的递增,沸点逐渐升高。

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所以正确的答案是A。

9.下列关于烷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化学式符合C
n H
2n+2
的有机物都属于烷烃,并且互为同系物
B.用乙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可以制得纯净的一氯乙烷C.甲烷是含氢量最高的烷烃
D.烷烃随分子中碳个数的递增,沸点下降
【答案】C
【解析】A不正确,如果n=0,则是氢气。

取代反应不可能得到纯净物,B不正确。

烷烃随分子中碳个数的递增,沸点升高。

所以正确的答案是C。

10.下列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甲烷燃烧B.在镍催化下,苯与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C.乙烯使溴水褪色D.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
【答案】D
【解析】A为氧化反应;B、C为加成反应
11.相同质量的下列各烃,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最少的是
A.甲烷B.乙烷C.乙烯D.乙炔
【答案】A
【解析】质量相同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少,说明烃中含碳量最低。

在最简式CHn中n越大含
碳量越低,甲烷、乙烷、乙烯、乙炔的最简式分别为CH
4、CH
3
、CH
2
、CH。

所以答案是A。

12.天然气是一种高效、低耗同、污染小的清洁能源。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A.CH
2=CH
2
B.CO C.CH
4
D.H
2
【答案】C
【解析】略
13.丙烷的六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答案】C
【解析】略
14.正丁烷的同分异构体是
A.异丁烷B.正戊烷C.异己烷D.丙烷
【答案】A
【解析】略
15.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 )
A.丁烷B.异丁烷C.新戊烷D.异戊烷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等效氢问题;接在同一个碳上的氢相同,甲基接在同一碳上,甲基上氢等效;另外还有对称性。

A.丁烷有两种;B.异丁烷有两种;C.新戊烷只有一种; D.异戊烷有三种;
16.(8分)完成表格
【答案】(共8分,每空2分)
【解析】甲烷中的碳原子采用sp3杂化,与四个氢原子形成了四个极性键:,其电子式为:

乙烯中的碳原子采用sp2杂化,两碳原子之间为碳碳双键,每个碳原子再与两个氢相连:,电子式为:
17.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理由是()
A.CH
3Cl不存在同分异构体B.CHCl
3
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C.CH
2Cl
2
不存在同分异构体D.CH
4
中的四个键相同
【答案】C
【解析】略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碳间以单键结合的有机物一定是烷烃B.分子组成符合
C
n
H
2n+2
的烃一定是烷

C.正戊烷分子中所有
原子均在一条直线上
D.新戊烷的一氯取代
物有2种
【答案】B 【解析】略
19.重氮甲烷(CH
2N
2
)能与酸性物质反应:R-COOH+CH
2
N
2
→R-COOCH
3
+N
2。

下列物质中能
与重氮甲烷反应但产物不是酯的是
A.H-CHO B.C
6H
5
OH C.C
6
H
5
CH
2
OH D.C
6
H
5
COOH
【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信息给予题。

由R-COOH+CH
2N
2
→R-COOCH
3
+N
2
可知该反应的本质是酸中的
氢原子与CH
2
结合生成甲基,然后再与有机物剩余的部分结合。

选项A和C不显酸性,不正确。

C
6H
5
OH与重氮甲烷反应生成物是苯甲醚,结构简式为C
6
H
5
O CH
3
,B符号题意;C
6
H
5
COOH与
重氮甲烷反应生成物是苯甲酸甲酯,结构简式为C
6H
5
COO CH
3
,D不正确,答案选B。

20.150℃时取1 L混合烃与9 LO
2
混合,在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充分燃烧,当恢复到150℃时,容器内压强增大8%,则混合烃可能的组成为
A.甲烷和乙烯B.丙炔和乙炔C.丁烯和丁烷D.乙烯和丁烯
【答案】D
【解析】1、压强增大8%也就是体积增大8%(即体积增大0.8L)根据方程式计算:
C
n H
m
+[n+(m/4)]O
2
→nCO
2
+(m/2)H
2
O △V
1 m/4-1
1L 0.8L
解得m=7.2也就是说两种烃平均H为7.2,那么两种烃分子的H原子必须一个高于7.2,一个低于7.2,经十字交叉法检验,A、H平均值为4;B、H平均值小于4,C、H平均值大于8,只有D符合,所以选D。

21.下列变化是由于加成反应造成的是
A.CH
4与Cl
2
的混合气体光照后颜色变浅
B.苯加入溴水中用力振荡,静止后水层变为无色
C.C
2H
4
通入酸性KMnO
4
溶液中,溶液紫色逐渐变浅
D.C
2H
4
通入Br
2
的CCl
4
溶液中,溶液褪色
【答案】D
【解析】A.取代反应;B.物理变化,萃取;C.不正确,是氧化反应;D.加成反应。

选D。

22.下列性质中,属于烷烃特征性质的是
A.完全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B.几乎不溶于水
C.它们是非电解质D.分子的通式为C n H
2n+2
,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D
【解析】略
23.下列烷烃的一氯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的是
A.2—甲基丙烷B.丙烷C.丁烷D.乙烷
【答案】D
【解析】略
24.立方烷是一种新合成的烃,其分子为正立方体结构,其碳架结构如图所示
(1)写出立方烷的分子式________.
(2)其二氯代物共有_______种同分异构体。

【答案】(1)C
8H
8
(2)3
【解析】略
25.乙烷受热分别生成乙烯和氢气,现有乙烷部分分解的产物,取产物1.2L使其充分燃烧生成1.6L的二氧化碳(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乙烷的分解率是:
A.20%B.25%C.50%D.75%
【答案】C
【解析】略
26.某烷烃分子中有124个氢原子,则该烃所含的碳原子数目为
A.60B.61C.62D.63
【答案】B
【解析】略
27.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用的是环保型燃料——丙烷(C
3H
8
)悉尼奥运会火炬所用燃料
为65%丁烷(C
4H
10
)和35%丙烷,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丙烷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共直线B.丙烷和丁烷均为饱和烃C.丁烷的一氯代物有5种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答案】B
【解析】略
28.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A.乙苯和二甲苯B.CH
2=CHCH
2
CH
3
和CH
3
CH=CHCH
3
C.CH
3CH
2
CH
3
和CH
3
(CH
2
)
2
CH
3
D.CH
3
CH
2
OH和CH
3
OCH
3
【答案】C 【解析】略
29.将CH
4跟Cl
2
混合,日光漫射,假设生成的4种氯代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混合气体中CH
4
跟Cl
2
的物质的量比为
A.1∶4 B2∶3 C. 1∶7 D.2∶5
【答案】D
【解析】略
30.下列各组物质中,互称为同位素的是
A.126C和146C B.氧气和臭氧C.甲烷和乙烷D.正丁烷和异丁烷
【答案】A
【解析】略
31.制取一氯乙烷,采用的最佳方法是
A.乙烷和氯气取代反应B.乙烯和氯气加成反应
C.乙烷和HCl作用D.乙烯和HCl加成反应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乙烷和氯气反应:CH
3CH
3
+Cl
2
→CH
3
CH
2
Cl+HCl,该反应有杂质HCl生成,
不符合原子经济的理念,故A错误;乙烯和氯气反应:CH
2═CH
2
+Cl
2
→CH
2
ClCH
2
Cl,产物是二
氯乙烷不是氯乙烷,故B错误;乙烷和氯化氢不反应,故C错误;乙烯和氯化氢反应:
CH
2═CH
2
+HCl→CH
3
CH
2
Cl,生成物只有氯乙烷,符合原子经济理念,故D正确.
【考点】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
32.在120℃时,甲烷和丁烷的混合物1体积与4体积的O
2
在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压强为原来的1.1倍,则混合气体中丁烷的体积分数是
A.20℅B.33.3℅C.40℅D.66.7℅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120℃时,甲烷燃烧生成CO
2和H
2
O(g),通过方程式
CH
4+2O
2
═CO
2
+2H
2
O可以发现甲烷燃烧前后气体体积不发生变化.则压强增大是由丁烷燃烧生
成CO
2和H
2
O(g)体积增大造成的.反应后总体积为5.5体积. 2C
4
H
10
+13O
2
═8CO
2
+10H
2
O所
以压强变大就是丁烷的燃烧引起的.
2C
4H
10
+13O
2
═8CO
2
+10H
2
O…增加△V
2 3x
(5.5-5)体积=0.5体积
所以=,解得x=体积,混合气体中丁烷的体积分数为×100%=33.3%.
【考点】烷烃及其命名
33.下列关于烷烃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都能燃烧
C.都不溶于水
D.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A
【解析】烷烃的性质为:不溶于水,能发生取代反应,都能燃烧,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项错误。

【考点】烷烃和烯烃的性质。

34.某烷烃分子量为72,跟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它是:
A.戊烷B.2—甲基丁烷
C.己烷D.2,2—二甲基丙烷
【答案】D
【解析】根据烷烃的通式CnH
2n+
2
可知14n+2="72" n="5" 为戊烷,跟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
只有一种,说明它高度对称,则它是2,2—二甲基丙烷,选D。

【考点】考查烷烃分子式的确定。

35.在西部大开发中,将投巨资兴建“西气东输”工程,将西部蕴藏的丰富资源通过管道输送到东部地区。

这里所指的“西气”的主要成分是
A.CH
4B.CO C.H
2
D.NH
3
【答案】A
【解析】西气东输中的西气指的是天然气,即甲烷气体,A正确。

【考点】考查化石燃料。

36.(8分)某烷烃和某单烯烃的混合气体2.24 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完全通过浓硫酸,浓硫酸质量增加4.50 g,剩余气体通过碱石灰,碱石灰质量增加了7.70 g,另取该混
合气体2.24 L(标准状况),通过足量溴水,溴水质量增加了1.40 g,试通过计算回答:(1)该混合气体由哪两种烃组成?
(2)该混合气体中两种烃的体积分数分别是多少?
【答案】(1)CH
4 C
4
H
8
(2)75% 25%
【解析】(1)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2.24L/22.4mol/L=0.1mol,充分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为 4.5g,
n(H
2O)=0.25mol,n(H)=0.5mol;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7.7g,所以n(CO
2
)=0.175mol,
n(C)=0.175mol;所以1mol混合烃的分子式可表示为C
1.75H
5
,其M=26g/mol;所以1mol烃的质
量为26g;最简单的烯烃为乙烯,其摩尔质量为28g/mol,所以烷烃的摩尔质量小于26g/mol,则一定含有甲烷;又因将等量的混合烃通过足量溴水,溴水增重1.40g,所以甲烷的质量为2.6g-1.4g=1.2g,n(CH
4
)=0.075mol;n(烯烃)=0.1mol-0.075mol=0.025mol,M(烯烃)
=1.4g/0.025mol=56g·mol-1;因为是单烯烃,其分子式可表示为C
n H
2n
,则14n=56,n=4,该烯烃
为C
4H
8
;则CH
4
与C
4
H
8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75:0.025=3:1,两者的体积分数分别为75%和
25%。

【考点】燃烧法确定烃的组成。

37.下列表示的是正丙基的是
A.CH
3CH
2
CH
3
B.CH
3
CH
2
CH
2

C.―CH
2CH
2
CH
2
―D.(CH
3
)
2
CH-
【答案】B
【解析】A、CH
3CH
2
CH
3
表示丙烷,错误;B、CH
3
CH
2
CH
2
-表示正丙基,正确;
C、―CH
2CH
2
CH
2
―表示亚丙基,错误;D、(CH
3
)
2
CH-表示异丙基,错误。

【考点】考查烃基的结构。

38.甲烷中混有乙烯,除去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最好依次通过盛有哪些试剂的洗气瓶
A.澄清的石灰水,浓H
2SO
4
B.浓H
2
SO
4
,溴水
C.溴水,浓H
2SO
4
D.浓H
2
SO
4
,酸性KMnO
4
溶液
【答案】C
【解析】A、乙烯和石灰水浓硫酸不反应,不选A;B、乙烯和溴水反应生成二溴乙烷,但会带出水蒸气,所以错误,不选B;C、先用溴水反应乙烯,再用浓硫酸吸收水蒸气,正确,选C;D、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乙烯生成二氧化碳,是新的杂质,错误,不选D。

【考点】烷烃和烯烃的性质区别
39. 1molCH
4与Cl
2
发生取代反应,待反应完成后测得四种取代产物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Cl
2

A.0.5mol B.2mol C.2.5mol D.4mol
【答案】C
【解析】四种取代产物物质的量相等,都是0.25mol,每取代一个H原子,消耗一分子的Cl
2
,所以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是0.25(1+2+3+4)=2.5mol,选项C正确。

【考点】烷烃取代反应原理的应用
40.已知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CO
2
,既可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
A.通入足量溴水中B.分别在空气中燃烧
C.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D.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
【答案】A
【解析】乙烷不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烯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
是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烯,因为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CO
,产生新的杂
2
质气体,因此选用A,C不正确;B、燃烧可以区分乙烷、乙烯,乙烯含碳量高,有黑烟冒出,乙烷没有,但不能除去乙烯,故B错误;D、氢气无色,不能鉴别乙烯、乙烷,也不同区别乙烯和乙烷,故D错误。

【考点】考查乙烯、乙烷的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