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空漫谈-明心见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漫谈-明⼼见性
明⼼就是明⽩它的道理,认识这个⼼。

证得这个⼼的状态,就叫做见性。

见性就⽆我,有我见不了性。

见性不是相对的,明⼼是相对的,就好像我们观⾃在的“观”是相对的,后⾯“⾏深般若波罗密多”是做功夫,然后“照见五蕴皆空”,“照”是除去了相对变成了⼀个绝对,它叫“照见”,是⼀体性的,就没有了能见所见、能观所观。

师:恶⼈的⼼理是⼲了就⼲了,⼲完事该喝酒就喝酒,该聊天就聊天;⽽善⼈有善的观念和标准,做了恶事后放在⼼⾥⾯,觉得难受和愧疚,他的⼼就⽼师:
是这样吊着的。

众:所以说好⼈不长命就是这个原因。

众:
师:是的,恶⼈没有纠结的⼼,所以这个很有意思。

师:
众:这样的话那就都别做好⼈了,做好⼈这么难受!
众:
众:
众:你的良⼼受的过去就可以,看你的良⼼允不允许。

师:不要着在善恶的相⾥,重点是看这⼈的⼼纠不纠结,明⽩吧?⼼越清净、越不纠结、越往底下沉、越脱落那些习惯⼒,就不会做恶事,这是⼀个因师:
果!
众:其实当你是最善的时候,也就不会去在意别⼈是怎么对你的了,就像太阳⼀样,不会因为你是好⼈它就照你,是坏⼈它就不照你。

它不管你是好是众:
坏,它都会照着你。

如果我都是善的,就不会受别⼈影响。

师:太阳本⾝没有善恶,即使有⼈因为它晒死了,那并不是它的过错。

师:
众:⽆善⽆恶⼼之体。

师:所以说你只要是⾄善的、清净的,就不会做恶事。

即使有⼈突然因为你⽽死,但那也不是你的恶,是这样⼦。

所以我们求的就是这个本,⼀定要悟这师:
不能在相⾥⾯求,不能在善恶⾥⾯求,不能在善法⾥⾯求。

个本,悟本就⼀切都圆满了、具⾜了。

不能在相⾥⾯求,不能在善恶⾥⾯求,不能在善法⾥⾯求
因为有善必有恶,如果执着于⼀个善,你必然仇视恶,嫉恶如仇啊。

⽐如你⾃⼰觉得这个壶应该放那⼉,但别⼈就要放这⼉,两个⼈就打起来了,这样⼀点点的⽣活琐事,就把你们的那种清静的圣体、灵体给障蔽了。

你稍微钻⼀点⽜⾓尖,就把这个光明的灵体给障蔽了,所以⼀念即障!也能⼀念即开、⼀念即转,这是⼼的功能。

所以⼼是⽆所不能的,能善能恶、能对能错、能是能⾮、能分别能不分别、能有能空;能够把物质转成能量,把能量转成物质;能够把⼀切念头转成现
证得这个⼼的状态,就叫做见性。

要养成这样的⼀个习惯,并⼀直保有它,你就合实,把现实化为虚⽆,这是⼼之妙。

所以我们要认识这个⼼
认识这个⼼、证得这个⼼的状态,就叫做见性。

要养成这样的⼀个习惯,并⼀直保有它,你就合道、就悟道,合道就是合于⾃然,证道就是证得⾃性本来的样⼦,原来就是这样⼦的。

道、就悟道,合道就是合于⾃然,证道就是证得⾃性本来的样⼦,原来就是这样⼦的
众:所以说明⼼见性,⼼明了才会见到这个本性、⾃性。

师:
师:明⼼就是明⽩它的道理,通过声闻、听闻、见闻来解脱,通过听佛、⽼⼦这些圣⼈宣讲的这些道理,听了,了解了,⼜相信了,⾃⼰相信是这样⼦的,然后就容易⼊道,叫随闻⼊观,随着引导、随着观想就契⼊、就合道,最后就见性,也叫显性。

显现这个性体、显现这个灵体,显现灵体的时候是⽆我的状态。

见性就⽆我,有我见不了性。

见性不是相对的,明⼼是相对的。

就好像我们观⾃在的“观”是相对的,后⾯“⾏深般若波罗密多”是做功夫,然后“照见五蕴皆空”。

“照”是除去了相对变成了⼀个绝对,它叫“照见”,是⼀体性的,就没有了能见所见、能观所观
,是⼀体性的,就没有了能见所见、能观所观。

⼀觉得⾃⼰有堵的地⽅,⼀觉得就是这样⼦,我们要⼀直都处在这种过程当中,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不断地脱落⾃⼰的观念、脱落⾃⼰的坚持的原因。

⼀觉得⾃⼰有堵的地⽅,⼀觉得⾃⼰有想不通的地⽅,就⽴即训练这种放下、训练这种放松,主动地⼀松,它就脱落,这是⼀个功夫。

⾃⼰有想不通的地⽅,就⽴即训练这种放下、训练这种放松,主动地⼀松,它就脱落,这是⼀个功夫
⾃⼰有想不通的地⽅,就⽴即训练这种放下、训练这种放松,主动地⼀松,它就脱落,这是⼀个功夫
⾃⼰有想不通的地⽅,就⽴即训练这种放下、训练这种放松,主动地⼀松,它就脱落,这是⼀个功夫。

⼀脱落就进⼊这个全体、不可思议,就好⽐进⼊⼤海,⼀紧“啪”就跳出来⼀个波浪,以波浪为⾃⼰,那个时候你就会观察到那么多的对⽴⾯,⼼
回到⼤海,就是⼀体性,就是要慈悲,体会慈悲,然后波浪再起来就知道了,原来慈悲理紧张,⼀松“啪”回到⼤海
回到⼤海。

这是我们训练的其中的⼀个动作。

回到⼤海,就是⼀体性
缘起⽣智慧,空性即慈悲,明⽩这个意思吗?你看这个慈悲的“悲”,即“当下的⼼⾮⼼”,不是你想在底下!“啪”⼀起来你就有智慧了,智慧是在上⾯的,缘起⽣智慧,空性即慈悲
象的慈悲,不是那种悲悯、怜悯、同情,慈悲完全就像太阳⼀样,太阳⽆情,慈悲⽆情,怜悯有情;慈悲⽆情⽽长养万物,怜悯有情,有恩有怨,有要求的。

众:怜悯是有范围的、有局限的,慈悲它是没有局限的、没有边界的。

众:
师:没有边界,是这样⼦的。

师:
众:
众:所有外界的东西都是内⼼的投影。

师:这种说法是⼀个⾃圆其说,⼀定要在这个基础上落地,要破它,并且能够⽤、能够⾏才可以。

要不然就变成了⼀个理论体系,理论体系它只是具有
理论体系它只是具有师:
⼀个翻译的功能,翻译的功能就把英⽂变成了汉⽂,只是做到了这个⽽已。

⼀个翻译的功能,
问:还是说对你在外⾯所看到的,其实是因为你的内⼼所具有的?如果你内⼼已经没有那些坏的或者说阴暗的东西,那看到的所有⼀切都是好的,或者说问:
你看到的所有⼀切,在你内⼼⾥⾯所给到你的这种传递或者反射都是好的,不好的也是好的。

师:这个仍然是⼀个观念。

师:
众:感觉有点像⼀个合理化的⼯具。

众:
师:它仍然是⼀个观念,然后通过这种观念我们要不断地来体会,再慢慢地脱落这些观念,要真正地证得之后那才是。

所有的这些法、这些道理⼀讲出来师:
就变成死的了。

问:您说的证得就是悟道?
问:
道是⽤来证悟的(不是⽤来讨论的)。

师:证得就是证道、悟道,悟道就是证道,也叫证悟,道是⽤来证悟的(不是⽤来讨论的)
师:
声明:原创内容,图⽚来⾃于⽹络。

欢迎添加⼩助理
免费体验每周⼆、四、六下午两点⾄六点禅茶共享时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