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长征路线动画版

合集下载

长征中央工农红军长征路线介绍及地图教程文件

长征中央工农红军长征路线介绍及地图教程文件


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江面宽阔,水急浪大。两岸陡峭的石岩把金沙江夹在中间。湍急的江面溅 起层层浪花,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天险。如果红军过不去江,就会被敌人压进深山狭 谷,全军覆灭。而过江的工具——两岸渔民的小船早已全被敌人抢走。后来,红军 幸运地找到了两条船,又巧妙地夺取了敌人的五条船,不费一枪一弹,用了7天7夜 的202时0/3间/31,就靠这7只小船把全部的红军主力送过了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 南岸。可是红军已经毁船封江,远走高飞,无影无踪了。
请大家自由 大声读读这 诗,把字音 读准,把握 好节奏。
2020/3/31
2020/3/31
2020/3/31
2020/3/31
2020/3/31
磅礴
2020/3/31
2020/3/31




























2020/3/31
2020/3/31
水 流 湍 急 的 金 沙 江
返 回
2020/3/31
水 流 湍 急 的 金 沙 江
返 回

2020/3/31
飞夺泸定桥
红四团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 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 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 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 冒 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 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病得倒下了……
2020/3/31

课堂实录《二万五千里长征》

课堂实录《二万五千里长征》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二万五千里长征》课堂实录(师操作课件,使大屏幕停留在第一张幻灯片上)师:上课!生(起立):老师好!师:同学们好!(或鞠躬还礼)师:今天在讲新课之前,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曲,猜一猜这首歌曲的名字。

(鼠标点击一次,播放歌曲《十送红军》。

听一段即可)师:大家说一说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生:《十送红军》!师:对!(歌曲的创作背景)那么,根据地人民为什么要送红军呢?生:因为红军要走了(若学生回答不出,可启发学生,比如在家里,在什么情况下,你才会送客人呢?只有在客人要走的情况下,引导出根据地人民依依不舍的送红军,是因为红军要走了,要长时间的离开根据地了)。

师:那么红军为什么要强忍离别之痛,离开生活和战斗多年的根据地?他们将要去向何方?一路上他们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他们给后代子孙留下了哪些精神财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点击鼠标一次,显示题目)师:我们已经学习过,在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政府“斩尽杀绝”的恐怖政策,中国共产党人没有屈服,而是坚持革命,相继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然后建立了一批农村革命根据地。

大家请看课本第页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示意图,看一看,是不是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呢?生:是。

师;那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和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对中国革命来说无疑是好消息,可对谁来说是个坏消息呢?生:国民党政府(蒋介石或国民党反动派均可)师:很对,所以呀,蒋介石惊恐万分,从1930年开始对各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迫不及待地进行了多次军事“围剿”,光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围剿”就有四次。

我们来看一幅表格。

(鼠标点击一次,显示四次反“围剿”的情况表格)师:大家对比一下敌我双方的兵力,你发现了什么?生:敌人兵力多,红军兵力少。

师:也就是说敌强我弱。

但是大家参阅课本相关内容,能否看出国民党军队四次“围剿”结果如何呢?生:都失败了。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33张PPT)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33张PPT)

A、四渡赤水
B、渡过乌江
C、渡过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4、红军长征中跳出敌人的包围是在哪一事件后__C___
A、四渡赤水
B、渡过乌江
C、渡过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5、红军长征结束时胜利会师的三大主力是:①红一方面
军 ②红二方面军 ③红三方面军④红四方面军___B__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
遵义会议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红军红过军草地过穿草的草地鞋

吴起镇
1935年10月
00中5央红军到 达陕北
过草地 爬雪山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
力会师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长征的胜利
(1)陕北会师: 时间: 1935年10月 军队: 党中央、红一方面军、陕北红军 (2)三大主力会师: 时间: 1936年10月 军队: 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朱 德 、 周 恩 来 、 秦 邦 宪
1、敌人的围追堵截 2、恶劣的自然条件,如终年积雪的雪 山,一望无际的草地。 3、缺少粮食给养。
请思考
我们纪念长征,最重要的是弘扬 长征精神,把革命先烈开创的伟大事 业不断推向前进。

快板--二万五千里长征

快板--二万五千里长征

快板--二万五千里长征快板--二万五千里长征火山爆发天地动,中国人民大革命。

千里的雷,万里的电,把旧的世道要改变。

黄河长江滚滚的流,咱们劳动的人民要抬头。

革命的火,呼呼的长,人人跟着共产党。

共产党,毛泽东,领导我们人民作斗争。

革命的道路多么艰难,武装斗争几十年。

战士们流血又流汗,英雄的事迹千千万。

就象河里的鱼,天上的星,革命的故事数不清。

唱不完,数不清,我唱上一段您听听。

咱们红军,二万五千里的大长征,提起来世界都震惊。

这一段历史故事真生动,保证您越听越高兴。

首先我来谈一谈,咱们红军诞生在哪年。

要提起来,还得说从前,那还是1927年。

蒋介石叛变大革命,调转枪口来××。

长虫舌头蝎子尾巴,好凶好狠好毒辣。

血淋淋的大屠杀,全仗着帝国主义撑着他。

蒋介石,想要扑灭大革命,这个老贼真是在做梦。

就在这年,八月一,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南昌城里红旗举,领导者就是周总理。

有朱德,有贺龙,还有叶挺陈毅刘伯承。

南昌城打响第一枪,我们革命的人民有了武装。

毛主席,领导秋收大暴动,万千农民都响应。

革命火炬,映红了天,咱们队伍就上了井冈山。

井冈山,大会师,由毛主席,朱总司令来领导,咱们工农红军成立了。

咱们可成立了,工农红军,蒋介石怎么能甘心?您别忘了,天下的百川归大海,人民的军队发展的快。

咱们红军越来越壮大,蒋介石越来越害怕。

疯狗恶浪把人咬,张牙舞爪闹围剿。

四次围剿被粉碎,给咱们送来武器一大堆。

战士们说,反动头子贼老蒋,他是咱们运输大队长。

蒋介石,四次失败发了疯,亲自率领百万兵。

呲牙咧嘴来行凶,五次围剿又进攻。

在这时,日本帝国主义在捣乱, 918,把咱们的东北给强占。

蒋介石卖国不抵抗,他一心只想打内仗。

民族的命运多么危险,共产党,一定要来管。

红军冲破了蒋匪军的包围阵,浩浩荡荡向北进。

北上抗日救中国,不怕困难和挫折。

大进军从江西起,开始了长征二万五千里。

长征的故事实在多,我接接连连往下说。

就在那1934年,咱们红军长征直向前。

红军长征路线图

红军长征路线图

历史事件之一:湘江之战
这是红军长征路上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战。
蒋介石凭借湘江天险设下第四道封锁线,总数25个师超过30万人的国民党军队, 在桂北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的湘江两岸布下绝杀之阵,等待着一个多月中连续突破 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
1934年10月21日,中央红军从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新田间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 封锁线,沿粤赣边、湘粤边、湘桂边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三道 封锁线;然而李德等领导人一味退却,消极避战,使红军继续处于不利地位。中央军 委决定从兴安、全州之间抢渡湘江,11月27日,红军先头部队突破湘江界首防线, 拉开了湘江血战的序幕。经5昼夜浴血奋战,于12月1日渡过湘江(即第四道封锁线), 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红军长征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 方面军和红二十五面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 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国民党称此为“流窜”。
1934年10月10日晚6点12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 关和部队共八万六千人,分别自瑞金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从而开始进行红 军打败国民党的转折点。
10月12日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除留下红七十四师和红七十五师及各独立部队编成红二十五军由沈泽民负责坚持游击战之外军部和主力红十师红十一师红十二师和红七十三师转战陕西南部取消各军番号12月转移到位于四川陕西边界的通江县在四川省通江县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总指挥部
红军长征路线图
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
1934年 7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形势恶劣,分别派出萧克领导的红六军团西进探路并 寻找贺龙领导的部队,以及寻淮洲领导的红七军团北上引敌,名为“北上抗日先 遣队”。 10月,红六军团与贺龙的部队在贵州会合后,贺龙的部队改称红二军团,此后, 红二六军团统一行动,策应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即开始长征)。 11月,留守鄂豫皖苏区的红二十五军因条件艰苦也被迫开始长征。 12月,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突破敌军三道封锁线后到达湘江(第四道封锁 线),经血战后突围,部队由8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

八集历史纪录片《永远的长征》分集梗概

八集历史纪录片《永远的长征》分集梗概

八集历史纪录片《永远的长征》分集梗概八集历史纪录片《永远的长征》分集梗概八集历史纪录片《永远的长征》分集梗概第一集悲壮出发本集从一本珍藏的红军号谱切入,叙述“左”的错误军事指挥致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反“围剿”的战争是残酷的,红军付出重大牺牲,仍难挽回局面。

毛泽东被排斥在军事指挥核心之外,但他对前途和胜利充满信心,写下了“风景这边独好”的诗篇。

红军退出根据地,在连续突破敌四道封锁线后,代价惨重。

历史正酝酿着重大转折。

第二集伟大转折从过老山界开始,中央内部开始对红军转移方向问题发生激烈争论。

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人们越来越感到必须解决错误的军事指挥问题。

与共产国际联系的中断,使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独立解决自己政治、军事重大的问题的进程。

遵义会议的召开,终止了错误军事指挥,毛泽东进入中共中央领导核心,确立了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从而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

第三集雄关漫道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军事指挥的得意之笔。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在滇贵川黔的崇山峻岭中,像插上了翅膀,迷惑敌人、调动敌人,打击敌人,最终甩开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四渡赤水前后的红军作战,点化了当代中国战争史上的壮伟奇观。

第四集坚韧不拔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上,我们清晰看到,各路红军部队,在中国大西南和大西北的广袤地域上,由分散到汇聚,由弱小到刚强,肩负人民希望,向着北方,向着挽救民族危亡的战场,坚韧地走下去。

而留在根据地的部分红军战士,则舍身忘命,始终坚持而红旗不倒。

整个长征,就像中国革命领导的大汇聚。

它休戚与共、众志成城,百川归海。

第五集生命颂歌红军长征所经历的艰难、艰辛、艰苦和悲壮,构成了人间奇迹。

穿越水草地,跋涉大雪山;饥饿、病痛、负伤、牺牲,随时都可能降临在红军勇士身上。

但没人惧怕,更没人屈服。

不仅不屈服,乐观情绪竟在最艰难的时刻发出光华。

这情绪,甚至演化为一种长征文化。

而眼泪,总是禁不住地为红军战士的悲壮而流出,因为那是红军战士以自己的生命,唱出的一曲无人能及的颂歌。

长征与遵义会议 动画版

长征与遵义会议 动画版

中央工农红军长征路线
走过水草地 翻越大雪山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 义
越过五岭 翻过乌蒙
突破四道 封锁线
巧渡金沙江
长征:革命火种的胜利转移
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
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 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 结束。
长征与遵义会议
长征缘起: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933年春,党中央从上海迁到江西瑞金之后, “左”倾路线就在中央根据地内全面贯彻。
这次“围剿”,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其中, 直接用于进攻中央苏区的兵力达50万人。 中共临时中央领导人博古(秦邦宪)等认为, 这次反“围剿”战争是争取中国革命完全胜利 的阶级决战。 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用所谓“正规” 战争代替人民战争,使红军完全陷于被动地位。 经过一年苦战,终未取得反“围剿”的胜利 长征是党和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 后,被迫进行的一次战略大转移
谢谢大家
中央工农红军长征路线介绍及地图
走过水草地 翻越大雪山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越过五岭 翻过乌蒙 巧渡金沙江
突破四道 封锁线
中央工农红军长征路线
突破四道 封锁线
转折点:遵义会议
从1935年1月15日起,党 中央政治局在遵义老城 召开了遵义会议。 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 政治局常委,决定取消 博古、李德的最高指挥 权,由中央军委主要负 责人周恩来、朱德指挥 军事,而周恩来为党内 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下 最后决心的负责者,表 明毛泽东进入党中央领 导核心。 遵义会议及之后的几次 会议,逐步确立了毛泽 东的领导地位

经典长征路线动画版_图文

经典长征路线动画版_图文

(3)、长征的胜利
会宁
(1936.10)
吴起镇
(1935.10)
红四方面军
泸定桥
赤 水 河
红二方面军
湘 红一方面军


一、了解长征
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经过:瑞金、长汀 冲破封锁线
强渡乌江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河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红军兵力
红军歼敌 数
领导人
第一次 10万
4万 1.5万
第二次 20万
3万 3万多 毛泽东
第三次 第四次
30万 50万
3万 3万多
7万
3个师
周恩来 朱德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失败
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利
1933年10月,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博古等人 错误军事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严重失利,被迫开始 了“长征”。
吴起镇会师
会宁会师
二、体验长征
1、看图说故事
过草地
飞夺泸定桥
过草地
红军长征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1、敌人的围追堵截。 ❖2、恶劣的环境。 ❖3、缺少粮食给养。
你认为什么是“长征精 神”?我们如何在现实生活 中弘扬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
坚定信念、忠于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 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毛泽东
周恩来
王稼祥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馆
长征途中,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 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 计划.

赏漫画,学历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赏漫画,学历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赏漫画,学历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作者:吴志荣来源:《中学政史地·初中》2016年第10期一、漫画欣赏漫画1:踏着先烈的血迹前进(黄文农)漫画2:无题(赵延年)漫画3:红军的壮大(黄亚光)漫画4: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漫画5:井冈山(工农红军井冈三团十一连战士所绘壁画)漫画6:民众阅报栏(黄文农)漫画7:在白色政权包围中,红色政权就像是星星之火漫画8: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漫画9:两个政权尖锐的对立(胡烈)漫画10:武装斗争和游击战争去扰乱打击与消灭敌人漫画11:努力收、努力种,为自己、为革命漫画12:募集二十万双草鞋慰劳红军(黄亚光)二、漫画精析漫画1:漫画选自1927年出版的《文农讽刺画集》。

这是一幅歌颂性漫画,创作于北伐战争时期。

漫画中一个手拿武器的“武装同志”正踏着先烈的血迹,向着光明的前途“国民革命成功”迈进。

但中国的国民革命能迎来一个光明的前途吗?漫画2:漫画选自大众美术出版社1951年出版的《人民公敌蒋介石》漫画本。

原漫画下面的说明文字是:“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由于蒋介石背信弃义地对中国共产党与革命人民突然袭击,‘生气勃勃的中国大革命就被葬送了。

从此以后,内战代替了团结,独裁代替了民主,黑暗的中国代替了光明的中国。

’”漫画3:漫画选自2009年出版的《红军漫画》,它反映了南昌起义之后,红军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

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并没有把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吓倒、征服。

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高举红旗,继续战斗了。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了南昌起义,即漫画中的“南昌暴动”。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将8月1日定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动画电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观后感

动画电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观后感

动画电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观后感《湘江1934向死而生》观后感1《湘江1934·向死而生》是国内首部采用动画形式表现湘江战役重大题材的动画电影,它以小人物反映大主题,是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的新探索。

影片安排了两条主线,一条以湘江战役中发生的三大阻击战为内容,讲述了数万革命英烈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筑牢了确保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胜利完成战略转移的“生死防线”。

另一条主线讲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通讯员——福建龙岩籍红军小战士黄玉长生临危受命,在执行任务途中受伤,被壮族放牛娃韦二牛掩护搭救,并自告奋勇为其当向导。

二人在战斗中成长并结下兄弟般情谊。

最后,黄玉长生在酒海井为信仰而英勇牺牲,韦二牛受其感召,完成其革命遗志,最终成长为一名红军战士。

两名少年的活动将红军堂、老山界、枫树脚、脚山铺、光华铺等场景串联起来,将桂北的秀美风光、民俗风情融入片中。

两条主线既有战争历史的宏大叙事,又有人物细节的生动刻画,二者相辅相成,将革命先烈“向死而生”的精神共同推向高潮。

影片筹拍过程中,项目组自始至终秉持“既要争分夺秒,更要创作精品”的理念,全力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

项目组邀请党史专家、业界专家多次审片,反复推敲,力求精益求精,影片邀请到国内著名军旅作曲家孟庆云和歌唱家阎维文参与主题曲《湘江记忆》的创作,为影片增色加分。

《湘江1934向死而生》观后感2凡是经典战争电影,必须有大场面和真实性,观众必须能够在电影中受到感官上各种冲击,那才是一个过瘾!然而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太喜欢看战争片,尤其是国产战争面,不是因为它的残酷画面,而是看起来很无聊,不真实,缺少了战场感,缺少了身临其境觉。

但是,《湘江1934向死而生》是一个例外,年轻的老干部张一山和保剑锋,终于还原了一次真实而残酷的战争。

影片的战争场面,操作的实在是太劲爆了,以顿计数的炸药,只为还原真实而残酷的战争场面。

无论是张一山、保剑锋还是王大治,在后来的采访中提到拍摄现场,无不苦不堪言。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精讲课件-红军不怕远征难PPT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精讲课件-红军不怕远征难PPT部编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年级 道德与法治
人们在纪念什么?
资料
资料
资料
说一说
我知道红军长征走过了两万五 千里,路途特别遥远。
红军长征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和 危险,非常艰难。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红军不怕 远征难 (52张ppt)部编版
问一问
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红军在长征的路上都遇到了什么困难?
红军战士是怎么在艰苦的长征中坚持下来的? 为什么红军 “不怕”远征难?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红军不怕 远征难 (52张ppt)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红军不怕 远征难 (52张ppt)部编版
为什么要长征?
第五次反“围剿”失 败,红军损失惨重,被迫撤 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踏上了 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
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 精件 讲-课红件军-不 红怕 军 远 不征 怕难 远 征难(P5P2T张部pp编t)版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精讲课件-红军 不怕远 征难PP T部编 版
长征路上,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
历经艰险
路途遥远 环境险恶 敌人围堵 生活艰苦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红军不怕 远征难 (52张ppt)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红军不怕 远征难 (52张ppt)部编版
为什么要长征?
资料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后,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 势。国民党为了阻止共产党 逐步壮大,一次次“围剿” 革命根据地,但都被红军粉 碎。
战斗中的红军战士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红军不怕 远征难 (52张ppt)部编版
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教材第63页)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 精件 讲-课红件军-不 红怕 军 远 不征 怕难 远 征难(P5P2T张部pp编t)版部编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00060
00
精品课件
会宁会师楼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 精品课件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宣告红军
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3)、长征的胜利
会 宁
(1936.1 0)
吴起镇
(1935.1 0)
红四方面军
泸定桥
赤 水 河
红二方面军
精品课件
湘 红一方面军


一、了解长征
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
经过:月瑞金、长汀
冲破封锁线
强渡乌江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河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吴起镇会师
精品课件
会宁会师
二、体验长征
1、看图说故事
精品课件
过草地
精品课件
飞夺泸定桥
精品课件
过草地
红军长征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1、敌人的围追堵截。 ❖2、恶劣的环境。 ❖3、缺少粮食给养。
时间
国民党 兵力
红军兵力
红军歼敌 数
领导人
第一次 10万
4万 1.5万
第二次 20万
3万 3万多 毛泽东
第三次 第四次
30万 50万
3万 3万多
7万
3个师
周恩来 朱德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精”品课件
失败
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利
1933年10月,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博古等人 错误军事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严重失利,被迫开始了 “长征”。
七律·长征
毛泽东
首 红军不怕远征难, 联 万水千山只等闲。
颔 五岭逶迤腾细浪, 联 乌蒙磅礴走泥丸。
颈 金沙水拍云崖暖, 联 大渡桥横铁索寒。
尾 更喜岷山千里雪, 联 三军过精后品课件尽开颜。
精品课件
一、了解长征
1、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精品课件
中国工农红军粉碎敌人四次“围剿”情况简 表
(1930——1933)
思考: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有哪些?最根本 的原因是什么?
客观: 敌强我弱 主观: “左”倾冒险主义错

精品课件
2、长征的过程 (1)长征的开始:
开始时间: 1934年10
出发地点:
月 瑞金、长汀
精品课件
中国工农苏维埃政府旧址瑞金
精品课件
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 央红军八万多人离开中央 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一望无际的草原是比雪山更可怕的死亡
草地
精地品课带件,很多地方都是死水潭,脚踏上人就陷
下去.但是红军没被困难吓倒继续前进
草根树皮也成了粮食
腰带也拿来充饥
精品课件
过草地
爬雪山
抢渡大渡河
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赤 水 河
巧渡金沙江



精品课件
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 吴起镇部分将士留影
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 方面军历经艰辛终于到达陕 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与陕北 精品课红件军胜利会师
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湘江战役:
长征途中,红军拼死英勇冲杀,突
精破品课了件 敌人四道防锁线,渡过了湘 江,但是损失过半,只剩三万多人
乌江
渡过乌江,夺取遵义:长征途中,敌人在红军前去 湘西精的品路课件上设下埋伏,在这关键时刻,毛泽东提出 了不去湘西,改道贵州,夺取遵义的正确决定
泸定桥

赤 水


(1935.1)
精品课件
湘 红一方面军




(1934.1
0)
2、长征的过程
(2)长征的转折——遵义会议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 地月点:遵义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 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精品课件
长征的转折--遵义会议:
内容
①批评了……肯定了…… ②改组了……增选了……
2、现实意义
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
精品课件
飞夺泸定桥
红军由22名突击队员冒着枪林 弹雨,在火力的掩护下一边铺桥 精品课件 一边战斗,终于占领了对面的桥 头,为主力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夹金山
夹金山位于川西高原的东端,海拔4124米, 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精品课件
红军过雪山时御 寒用的棉片
精品课件
红军过雪山时御 寒用的棕背心
王明
博古
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不考虑中国的 实际情况,开始时命令红军进攻敌人守备坚固的据点,犯了进攻 中冒险主义的错误。红军久攻不下,被迫撤出战斗,转而采取防 御中的保守主义。在敌人进攻中共苏维埃政府首都瑞金时,分兵 把守处处设防,节节抵抗”。由于兵力分散,红军处处被动挨打。 红军奋战一年,伤亡惨重,却没能打退敌人的“围剿”,反而使 自己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精品课件
意义
确立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挽救了党和红军 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 的转折点
精品课件
毛泽东
周恩来
精品课件
王稼祥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馆
长征途中,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
东击精品西课,件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 计划.
扎西
四渡赤水图
精品课件
娄山关
遵义
金沙江
巧渡金沙江:四度赤水后,红军急行军 精渡品课过件金沙江,从此跳出敌人的包围.
【长征】中央工农红军长征路线介绍及地图
走过水草地
翻越大雪山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越过五岭 翻过乌蒙
精品课件
突破四道 封锁线
执教精品课:件 太师附小五年级组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精后品课件尽开颜。
精品课件
你说我说:
你认为什么是“长征精 神”?我们如何在现实生活 中弘扬长征精神?
精品课件
长征精神:
坚定信念、忠于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 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精品课件
1、历史意义:
(1)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 (2)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