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八周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第八周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自来水
B. 空气
C. 氯化钠
D. 酒精溶液
2. 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 氧
B. 氢
C. 钙
D. 硫
3.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H₂ + O₂ → 2H₂O
B. CaO + H₂O → Ca(OH)₂
C. NaCl + AgNO₃ → NaNO₃ + AgCl↓
D. CO₂ + Ca(OH)₂ → CaCO₃↓ + H₂O
4. 下列物质中,具有还原性的是:
A. 氧气
B. 氢气
C. 氯化铁
D. 硫酸铜
二、填空题
1.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 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氢元素显______价,氧元
素显______价。
3.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金属应排在______(填“前”或“后”),反应才能发生。
4. 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时产生______色火焰。
三、简答题
1. 请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2. 简述如何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3. 举例说明一种常见的酸碱中和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四、计算题
1. 现有10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4.4g二氧化碳和
2.7g水。
求该
物质的元素组成。
2. 20g某溶液中含有5g溶质,求该溶液的质量分数。
3. 实验室需用20%的盐酸溶液500g,应如何配制?
五、实验题
1.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碳酸。
2.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的黑色固体是什么?如何验证?
3. 描述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六、判断题
1. 所有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
2. 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总是成立的,即反应前后物质的
总质量不变。
()
3.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不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氢气。
()
4. 酸碱中和反应一定会水。
()
七、连线题
请将下列物质与其化学性质连线:
A. 氢气①. 可燃性
B. 氧气②. 支持燃烧
C. 稀盐酸③. 酸性
D. 氢氧化钠④. 碱性
八、名词解释
1. 活泼金属
2. 溶解度
3. 酸雨
4. 化学性质
九、推断题
1. 某固体粉末状物质,加入稀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并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请推断该固体粉末的可能成分。
2. 某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后溶液颜色消失。
请推断该溶液的成分。
十、综合应用题
1. 某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Cu²⁺、Pb²⁺、Zn²⁺等重金属离子,请设计一个方案去除这些重金属离子,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
2. 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含有NaOH、HCl、NaCl、KNO₃中的一种。
通过实验得知:甲与乙混合后产生沉淀,甲与丙混合后产生气体。
请推断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成分。
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C
3. B
4. B
二、填空题
1.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 +1、2
3. 前
4. 蓝色
三、简答题
1. 实验室制取氧气通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3)将带有导气管的橡皮塞塞紧锥形瓶口;
(4)收集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5)实验完毕,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2. 取等量的样品,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
3. 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硫酸钠和水。
化学方程式:H₂SO₄ + 2NaOH → Na₂SO₄ + 2H₂O
四、计算题
1. 设该物质中碳元素质量为x,氢元素质量为y,则有:
碳元素质量:x = 4.4g × (12/44) = 1.2g
氢元素质量:y = 2.7g × (2/18) = 0.3g
氧元素质量:10g 1.2g 0.3g = 8.5g
所以该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2. 质量分数= (5g / 20g) × 100% = 25%
3. 配制20%的盐酸溶液500g,需要浓盐酸的质量为:
500g × 20% = 100g
所以需要100g的浓盐酸和400g的水混合。
五、实验题
1. 实验步骤:
(1)取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有水的容器中;
(2)将产生的溶液滴入酚酞试液中;
(3)观察酚酞试液是否变红,若变红,则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碳酸。
2. 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Fe₃O₄)。
验证方法:用磁铁吸引,若被吸引,则证明是四氧化三铁。
3. 操作步骤:
(1)将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
(2)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3)加热试管,收集氧气;
(4)实验完毕,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注意事项:加热时要均匀,避免高锰酸钾飞溅。
六、判断题
1. ×
2. √
3. ×
4. √
七、连线题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八、名词解释
1. 活泼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够置换出酸中的氢。
2.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溶质质量。
3. 酸雨:pH值小于5.6的雨水,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大气化学反应形成。
4.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酸碱性等。
九、推断题
1. 可能成分:碳酸盐(如碳酸钙)。
2. 成分:氢氧化钠溶液。
十、综合应用题
1. 方案:可以采用加入适量的硫化钠溶液,使重金属离子不溶于水的硫化物沉淀,然后过滤去除。
2. 甲:HCl,乙:KNO₃,丙:Na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