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点列举法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点列举法的运用
缺点列举法分析是通过会议的形式收集新的观点﹑新的方案﹑新成果来分析公共政策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从列举事物的缺点入手,找出现有事物的缺点和不足之处,然后再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缺点列举法的运用 2
这种分析方法一般分为如下两个阶段:
1.列举缺点阶段
列举缺点阶段,即召开专家会议,启发大家找出分析对象的缺点.如探讨技术政策的改进问题,会议主持者应就以下几个问题启发大家:现行政策有那些不完善之处?在那些方面不利于科学技术进步和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科技劳动人员积极性不高与现行的技术政策有关吗?等等.寻找事物的缺点是很重要的一步.缺点找到了,就等于在该机问题的道路上走了一半.这就是缺点列举法的第一阶段.
2.探讨改进政策方案阶段
在这一阶段,会议主持者应启发大家思考存在上述缺点的原因,然后根据原因找到解决的办法.会议结束后,应按照〝缺点〞,〝原因〞,〝解决办法〞和〝新方案〞等项列成简明的表格,以供下次会议或撰写政策分析报告用,亦可从中选择最佳政策方案.
缺点列举法的运用 3
用缺点列举法进行创造发明的具体做法是:召开一次缺点列举会,会议由5-10人参加,会前先有主管部门针对某项事
务,选举一个需要改革的主体,在会上发动与会者围绕这一主题尽量列举各种缺点,愈多愈好,另请人将提出的缺点逐一编号,记在一张张小卡片上,然后从中挑选出主要的缺点,并围绕这些缺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新方案。

一次会议的时间大约在一两小时之内,会议讨论的主体宜小不宜大,即使是大的主题,也要分成若干小题,分次解决,这样,原有的缺点就不致被遗漏。

缺点列举法的运用 4
缺点列举的应用面非常广泛,它不仅有助于革新某些具体产品,解决属于“物”一类的硬技术问题,而且还可以应用于企业管理中,解决属于“事”一类的软技术问题。

案例:基于缺点列举法的产品设计
设计师运用缺点列举法的关键在于主动寻觅已有成果的缺点或毛病,提出问题。

那么如何来挑毛病、找问题呢?从设计方面来说,缺点的提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从功能上找缺点
提出功能上的不足,即找出目前产品在功能实现上存在的发展点,提出新的实现功能的方法,从而创造出新的产品形态。

产品的功能可以分为总功能和分功能,h1总功能即为产品的总体效用,分功能是为了实现总功能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的功能;总功能的完成是通过各组成要素的分功能的协同作用实现的。

如冰箱的总功能就是保存食品。

分功能有致冷作用、保冷作用、储存作用等。

通过寻找实现各个分功能的技术途径,构建起功能技术矩阵,各种技术途径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功能实现方法,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构和外型的设计方案。

随着技术的进步,实现某种功能的新的技术途径不断涌现。

找出现有产品在功能实现上存在的问题,应用新技术加以解决,可以实现该产品在某些方面的创新。

例如,在台灯的设计中,我们可以使用拉线式开关、触摸式开关、感应式开关等。

通过使用不同的功能,我们可以使产品具有独特的创意。

分析产品现有功能的不足,尽量使其功能更加完善。

对产品功能不足的分析也可以通过功能分解来实现,从总功能和各个子功能中找到功能不足。

比如自动豆浆机代替石磨,通过高速旋转刀片切豆来加工豆浆。

这款产品功能的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豆浆机是在容器内将豆子捣碎成浆,但豆浆和豆渣是融合在一起的,需要人工过滤数次,再加热饮用。

功能上虽然实现了制浆的自动化,但是手动过滤加热数次,非常复杂。

第二代豆浆机将制浆和过滤合二为一。

在容器中加入滤网,可以将豆浆和豆渣分离,省去了人工过滤,但需要人工加热。

第三代豆浆机实现了制作豆浆,集制浆、过滤、加热于一体的全自动功能。

人们所做的就是倒出热豆浆。

这样,针对总功能的不足,不断增加子功能,使总功能更加完善。

你也可以针对子功能的缺点提出缺点,比如打浆时出浆率低,过滤时浆渣分离不彻底,加热时不充分或易糊等。

然后,针对以上功能的不足,你可以找到改进产品设计的解决方案,你可以设计出创新的新产品。

开发新的功能是产品创新的一条途径,也是针对某产品的不足而改进的。

任何一个产品都有其一定的生命周期,如何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使其在市场上能长期存在,不断开发产品新的功能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如口杯,在瓶口处加上过滤茶叶的滤网,就使杯子具有了新的功能;再如日本森下仁丹公司生产的仁丹已有近百年历史,但随着新的清凉剂和类似药品的出现,使其销量不断下降,董事长森下泰通过开发仁丹新的功能——制造愉快气氛,使其重新成为畅销产品。

b’在开发产品
新功能时,可以通过组合法来实现。

组合法就是把不同产品的不同功能组合到一种新产品中,或者是以一种产品为主,把其它产品的相关功能移植到新的产品中。

这样开发出来的新产品就具有多种功能,形成一物多用,瑞士军刀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产品组合还可采用强制联想法,将看似无关的两样东西进行强制性联想,找到其相关点。

如将手表和鲜花、香烟、小狗进行强制关联,则能设计出带香味的手表、香烟造型的手表或可发出狗叫声的手表等,开发出具有新功能的产品。

二、从用户意见中找缺点
现在的商品大都配有厚厚的说明书来说明产品的使用方法,而这种使用方法对于用户来说是否如设计师所愿,方便用户和容易操作呢?如果产品本身语义明确,具有很强的指示功能,就可以帮助消费者掌握使用方法,则产品就是成功的,否则由于产品本身设计不良,会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误操作。

产生这种缺点的原因往往是由于设计师没有深入研究实际生活中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模式,而主观臆断造成的。

解决的方法有:
(1)用户调查法。

消费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产品的不足,并将意见反馈给厂商。

通过用户调查获得的信息针对性强,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厂商对用户的意见(建议)一定要重视,要知道一个高明的方案价值千金。

(2)实验方法。

最后一种方法是产品还没发现缺点就已经进入市场了。

这种方法是在产品进入市场前,让一定数量的不了解产品的人试用,通过实际操作,找出存在的弊端,在产品大规模上市前及时改进。

之所以允许无关人员进行实验,是因为相关人员对设计的产品了解太多,往往发现不了使用过程中的不足。

比如电磁炉的操作面板设计,设计师就考虑到了消费者的需求,烹饪方式也是五花八门。

火力从小到大有六个等级,火力和烹饪方式的组合多达30种。

但在实际操作中,虽然可以循环调节火力,但还得逐个调节。

如果想从小火1变成大火6,需要按火力键5。

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要全神贯注,否则一不小心按了就要从头再来,非常麻烦,容易造成误操作。

通过用户意见的反馈,产品设计师改进了操作面板的设计。

无论消费者更换何种火力,只需按一次按钮,既方便了操作,又避免了误操作造成的事故。

使用过程中发现的很多缺点,都是设计师对人的自身特点考虑不周造成的,比如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等。

解决方法是将产品设计与人机工程学原理相结合,为用户着想,使设计的产品尽可能符合人的特点和特定用户的需求。

不同的年龄、职业、爱好和性别等因素,形成了人们对某种商品不同的使用方式,甚至对同一产品也可能提出不同的问题,所以要针对不同的使用人群来寻找使用过程中的缺点。

如正常人使用的杯子,对卧床病人来说,在使用过程中就产生了倾洒的问题;普通人使用的手表对水下工来说就产生了抗压和防水的问题,因此要针对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来加以改进。

我们还可以通过产品来创造一种新的使用方式,如walkman就创造了一种新的欣赏音乐和学习的方式。

研究不同人群的使用方式也是一个寻找产品开发点的有效方法。

三、从感觉因素中找缺点
与人的感觉有关的方面有很多,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

视觉方面,如形状、颜色等。

如某种信用卡机,用一个红色的按钮表示“no”,用暗灰的按钮表示“yes”。

在取款者输入完所需钱数,要按下“yes”确认时,红色按钮会跳入眼中,因为它很醒目,但它
却是一个“no”否认按钮,要取消操作,而此时所需的“yes”与其它按钮混为一体,很难找到。

这与人的感觉不相符合。

在一般常识中,红色很醒目,常表示警戒、停止。

如机床上红色按钮表示停止,可让人们在紧急情况下很快看到。

然而上面信用卡机的例子则正好相反。

一般情况下需要用“yes”而不是“no”,需要明确表示的也是“yes”,而用醒目色来表示不常用的“no”,此产品的设计不合常理。

为与常识和人们的习惯相一致,应采用绿色按钮表示“yes”,而用红色的表示“no”。

从设计的发展史上我们可以看出:包豪斯时期的理念是“方盒子就是上帝”、“功能至上”、“有用即美”,强调几何造型,忽视了审美特性,给人以冷冰冰的感觉;斯堪的那维亚时期的具有人文情调的“柔性的功能主义”,满足了人们心理上的需求;现代的“人性化设计”、“通用设计”等都将人的因素放在首要地位。

产品造型也应考虑到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因此造型的创新必须同人类的文明发展相联系,与人类的愿望与向往相联系。

从造型上找缺点,提出创意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从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找缺点
任何一个产品都有一定的使用环境,和周围环境是否协调一致也是找寻缺点的方向之一。

如在一片绿荫荫的草地上放一个红色的还是绿色的垃圾箱更合适一些呢?在大多数场合下,垃圾箱需要清晰可见以避免人们乱丢东西,需要用醒目的红色,但在草地上,红色与绿色对比太过强烈,看起来不协调,也影响到周围的风景。

这时候产品本身并没有什么缺点,只是和周围环境不搭配了。

这也要求在产品设计中要考虑到产品的使用环境,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对产品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产品与环境就能构成和谐。

产品创新是各种创新方法的综合。

本文从列举缺点的方法入手,从设计的几个方面论述了发现缺点的方法和解决方案,为设计师提供了一种设计思路。

作为设计师,我们应该设身处地为用户着想,而不仅仅是从自己的喜好出发。

要善于不断发现产品中的不足,创造出更完美的产品。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何文波刘丽萍.基于缺点列举法的产品设计.《河南
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