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模式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26期┆199
教法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模式探究
郑慧敏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各个高校的重要任务。

体育学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当今社会、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首先需要全面认识自身的教学工作,在了解学生的生理等特点之后,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文主要探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模式 在新课改这一大背景下,教育界对小学阶段的综合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创新等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小学生未来也会肩负责任,因此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创新传统的教学形式
深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小学体育老师很多都还是采用耳提面命的教学方式,为了让学生能掌握相关的体育技能,课堂上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根据老师的节奏走,学生只能被动接受。

在课堂中,体育老师严格的按照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展开训练,这种压抑的教学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相违背,而且老师忽视了小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程度,使得在户外上课的体育课也变得枯燥无趣,很容易使学生对体育这一学科丧失兴趣。

因此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老师必须要创新教学形式,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以及接受能力选择恰当的体育项目,并让学生自主合作练习,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变得轻松、愉快。

二、在体育教学中站在学生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据调查发现,当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能更好的激发自己的思维,从而擦出智慧的火花。

因此小学体育老师在教学中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一同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同时还需要适当的采纳学生们的意见,例如在进行跳绳活动时,老师可以让跳绳好的学生分享自己跳绳的小技巧,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花样跳绳,如双人跳绳等,其实学生们在分享技巧的同时也是他们的思维碰撞的时候,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另外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就是跑步,在传统的跑步训练中都是老师要求学生如何跑、跑多少,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融入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新教学模式之后,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更多的自主权,比如在练习跑步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跑步方法,例如两人三足、接力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力度,同时还能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团队意识。

三、结合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俗话说:认识源于实践,体育教育也是一样的,之所以开展体育锻炼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生活、服务生活。

因此小学体育老师可以适当的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启发学生,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

此外,面对体育中比较复杂的项目时,学生往往都是一知半解的状态,这就需要老师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讲解,有利于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该体育项目的形成和动作要领,便于学生更好的开展体育锻炼。

例如老师在讲授“前滚翻”知识点时,可以先让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进行滚翻?为什么有些人会摔个头破血流而有的人摔倒了却平安无事?当学生独立思考几分钟之后,再和身边的小伙伴互相分享自己的想法,然后再派代表上台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之后老师再借助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们展示排球比赛过程中的滚翻、小朋友追逐打闹不小心摔倒的滚翻以及消防员叔叔为扑灭身上的火时进行的滚翻等视频,让学生区分再次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他们的滚翻有什么不一样?造成的后果又如何?通过学生们一次次的讨论能逐渐明白滚翻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意外摔倒时采用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紧接着老师可以拿出一些工具(乒乓球和黑板擦)让感兴趣的同学上台操作工具,台下的同学观察谁滚得更快。

通过眼睛所见,学生们就能深刻意识到前滚翻时低头、蜷身的重要性。

总之通过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能更有效地解决前滚翻这一知识点,同时还能将体育运动融入现实生活中,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利于学生意识到学习体育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是有益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同时体育老师还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结合学生的表现以及创造能力反思自身的教学内容,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潜移默化让学生保持创造的能力,同时还能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情感,进一步提高体育的教学效率,为国家提供更多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芝桃.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 ].新课程(小学),2015(10):41.
[2]史宏业.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14(13):1661-1665,1032.
[3]黄晓芳.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长青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