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魅力_素质教育施教策略研究之一_吴锡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是现实学校中教育魅力常被忽视学 生中普 遍 出 现 的 苦 恼 效 应、厌 学 心 理、烦 闷 情 绪无不与现实教育魅力不足有关。笔者曾对 荆州市900余名中小学生进行教育魅力的专项 调查有 48% 的学生反映教师上课没有趣味 性容易疲劳和厌烦;有60%的学生反映学习 上最大的苦恼就是教学活动单调、沉闷引不 起学习兴趣;有50%的学生反映“ 之所以学习 上感到十分厌苦主要是教师所教内容枯燥无 味;有90%以上的学生反映最反感的就是教 师上课照本宣科活动刻板无乐趣。当问到“ 上 课是否感到愉快时” 有61%的学生选择了“不 愉快” ;有一名初二女生发出感叹盼望“ 能搬到 没有学校的地方去住。” 可见学生对教育魅力 的期待如久旱盼甘露是多么地真诚而又“ 急 不可待” 。
3
二 教育魅力具有鲜明的育人特点。它无声无 息、默默荡漾以与其它教育手段不同的表现方 式对教育过程起重要调控作用对学生的心理 和行为产生着独特影响: 首先教育魅力具有强烈的感召性。有魅 力的教育活动往往能拓展出热烈、明快的情绪 背景与教学意境这种背景与意境极容易触动 学生的 情 怀启 动 学 生 的 思 考拉 开 求 知 的 闸 门。正如鲁迅先生所言:“ 形美以感目” “ 音美 以感耳” “ 意美以感心” 。使学生身历其中受 到强烈地感染与召唤进而焕发出热切的求知 需要自觉主动“ 卷入” 学习。 其次教育魅力具有强烈的愉悦性。美乃 魅力的精萃所在。有魅力的教育活动往往伴随 着审美化的教育气氛呈现给学生的也往往是 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知识“ 画卷” 和人生真理 在这样的气氛和知识面前学习中的枯燥、沉闷 一扫而光能使学生获得身心的愉悦与轻松感 受到学习的乐趣与欢快。 第三教育魅力能给人充分的自由性。教 育魅力与压制、压抑、压力等强制形态的教育根 本对立。有魅力的教育活动一般具有民主 、 宽容的气氛学生身在其中能获得充分的自由 空间体验到充分的心理安全没有思想负担 进而积极进取主动求知。正如人本主义心理 学家马斯洛所言:“ 在威胁大的环境里人倾向 于选择防卫行为;在不具威胁的环境里人倾向 于选择进取行为。” 这就有利于激发和保护学生 的理智感与进取精神。 第四教育魅力具有强烈的渗透性。魅力 是一种具有穿透力的心理要素。教育魅力一旦 产生就全方位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中 “ 穿透” 到学生学习活动的一言一行中。正是由 于渗透性的存在教育魅力才成为学校“ 软环 境” 的重要 构 成 部 分。有 魅 力 的 施 教 活 动 往 往 是把教育的各种要素通过审美加工构成一个 综合性的“ 教育场” 似电波辐射照射学生的心 灵“ 浇灌” 学生的素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 到深刻的训练和培育。
地发展。 使教育活动有魅力是古往今来许多为师
者向往和追求的境界。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 十分注重运用魅力影响学生“ 夫子循循然善诱 人”强调以施教的魅力去促使学生“ 既竭吾 才” 、“ 欲罢不能” 。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也倡 导“ 要多考虑 旋 律 和 韵 律 在 教 育 上 的 使 用” 通 过“美的加进”促使学生“ 难辞其学”乐在其 中。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 教 学和教育过程是什么这个过程包括三项内容: 科学、技能、艺术如果教育缺乏艺术性教育便 会成为简陋的看管教师便会成为愚钝的保姆 教育学便会成为一种巫术。教师如果没有吸引 力他就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掷地 有声、一针见血高度肯定了教育魅力在教育实 践中的重大作用。
4
第五教育魅力具有明显的整合性。教育 是信息互换、人际交往、情感交流、行为互动等 方面异常活跃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师生不断 运用自身整合机制进行整合才能促使教育过 程朝着积极、优化的方向发展。据有关团体生 态情绪效应的研究表明群体中成员间能相互 吸引彼 此 投 入 的 积 极 情 感 越 多整 合 性 就 越 强活动起来就越能彼此协作自觉保持一致; 反之群 体 中 存 有 许 多 冲 突成 员 间 彼 此 缺 乏 “ 引力” 整 合 性 就 差活 动 起 来 就 会 相 互 离 异、 彼此抵消一盘散沙。教育魅力能引发特殊的 关爱心、移情点、向心力能增进师生间的亲密 感和相互吸引这就有利于整合师生以及学生 间的认知、情感与行为趋于一致。因此教育魅 力是影响教育过程整合性的重要因素。
素养之一。现代教育工作已不是简单劳动靠
原始操作、蛮干硬拼或者疲惫的说教、枯燥的
训练已难收实效。要达到优质、高效就必须讲
求教育的技巧与艺术必须增强施教活动的魅
力。
教育过程本身就是教师发挥自己独特影
响力的过程。教育魅力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影
响力正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众多的教育
实验和教育实践已经证明教育魅力已成为重
要的教育影响源它对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情操
的培养以及素质的全面发展都有巨大的独特作
用。因此针对当前教育过程模式化教育活动
呆板、沉闷的现状探讨如何通过增强教育魅力
去有效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应是当前教育改革
的重要课题。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雷格根据对人性的假定
与研究概括出一种关于动机形成的 y 理论认
论教育魅力
———素质教育施教策略研究之一 吴锡改

教育魅 力 是 指 教 育 者 在 实 施 教 育 的 过 程
中技巧性、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育要素驾驭
教育条件使之达到娴熟、精湛的境界从而形
成的能对学生产生独特影响的艺术吸引力与审
美感召力。
教育魅力是教师从事现代教育工作的必备
为一般人都是勤奋的如果环境条件有利工作
如同“ 游戏” 或休息一样愉悦、轻松他们就能最
大可能地主动寻求责任动用潜力广泛地运用
高度的想象力、智谋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去完
成任务。借鉴麦克雷格的 y 理论来思考现代教
育尤应特别重视教育魅力的巨大价值通过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力的发挥去创设愉悦欢快的情境与氛围形成
和谐、亲密的教育关系从而促进学生更大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