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信使的发现”一节的探究性教学改革与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科学与发现》教案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科学与发现》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ba23d26804d2b160a4ec001.png)
5琥珀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这是一篇科普作品,课文生动具体地记叙了这块奇特的琥珀形成的过程。
本文语言生动,教师可以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积累语言、发展语言、运用语言,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既扬科普特色,又凸显语文味。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2.搜集琥珀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尝试朗读。
2.查找有关琥珀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实物演示,导入新课1.导入:(出示琥珀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中的这个事物吗?来说一说吧!2.板书课题。
指导读准字音。
3.引导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琥珀的资料。
4.简介作者德国作家柏吉尔的资料。
5.引导质疑:琥珀是怎么形成的?琥珀有什么价值?……6.小结过渡: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形成时间非常长,需要几万年时间。
琥珀大多数由松科植物的树脂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松脂化石”。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到几万年前,去读一读这样一个故事,你会了解琥珀的形成,会知道很久很久以前的地球上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欣赏各种琥珀照片,激发学生对琥珀这种神奇的化石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不理解的词语做出标记。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①朗读生字,相互正音。
②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4)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词语:琥珀..嗡嗡.松脂.拂拭.渗.出前俯.后仰挣扎.一番.埋.在澎湃..(2)指名读词,强调个别字的读音。
如:“珀”读pò,不读pè;“埋”是多音字,在“埋在”中读mái,不读mán;“脂、拭、渗”是翘舌音。
(3)指导读准必会多音字“扎”,“扎”在“挣扎”中读zhá。
高中综合性实践教案:科学发现与探索创新
![高中综合性实践教案:科学发现与探索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ce183c95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8d.png)
高中综合性实践教案:科学发现与探索创新一、引言科学发现与探索创新是高中综合性实践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科学发现的过程、创新的概念以及高中综合性实践教案的设计与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科学发现与探索创新的教育活动。
二、科学发现的过程A. 观察与提问科学发现的第一步是通过观察和提问来引发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引导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例如,在生物学课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提问有关昆虫的繁殖行为或植物的生长规律等问题。
B. 假设与猜想在观察和提问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提出假设和猜想,即根据已有的知识和观察结果进行初步的推断。
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培养他们提出新的假设和猜想的能力。
C. 实验与观察为了验证假设和猜想的正确性,学生需要进行实验和观察。
实验设计应符合科学方法的要求,包括设置对照组、控制变量、记录数据等。
同时,学生还需学会运用科学仪器和技术进行准确的观察和测量,以获取实验结果。
D. 数据分析与结论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学生可以得出科学论断和结论。
他们需要学会运用统计学方法和科学推理,从数据中发现规律和趋势,并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性的数据分析,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的误解。
E. 沟通与分享科学发现的过程并不孤立,学生需要将自己的发现和结论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术报告或科学展示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三、创新的概念A. 创新的定义创新可以理解为在现有知识、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思想、理念和解决方案,并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能力和行为。
创新不仅仅是发明新产品或新技术,还包括改进现有的产品、解决实际问题等。
B. 创新能力的培养高中综合性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设计实验、解决实际问题或开展创新项目等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科学与发现》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科学与发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ddaa7c3fd0a79563c1e7294.png)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着“科普知识”这一主题,编排了《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4篇课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自然的奥秘,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
《琥珀》通过想象推测了琥珀形成的过程。
《飞向蓝天的恐龙》介绍了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和科学家在古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
《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5琥珀▶教学目标1.认识“琥、珀”等12个生字,会写“怒、吼”等15个字,正确读写“怒吼、松脂”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形成的过程,弄清科学家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教学重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形成的过程,弄清科学家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教学策略教学时化繁为简,联系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即“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琥、珀”等12个生字,会写“怒、吼”等15个字,正确读写“怒吼、松脂”等15个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板块一故事导入,明确文体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师导入:今天老师让一位“小美女”给大家讲述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2)播放故事音频。
(出示课件)2.出示琥珀图片,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一组琥珀图片。
师:这就是琥珀。
(板书课题)(2)介绍有关琥珀的知识。
(出示课件)(3)介绍文体,感受特色。
师:《琥珀》是一篇语言优美的科学小品文,也就是文艺性说明文。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随着作者的推测,去了解这块琥珀形成的传奇故事吧!【设计意图】为避免课堂教学沉闷,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让学生对琥珀的形成过程产生兴趣,再让学生了解、欣赏有关图片,初步感知琥珀的美丽。
发现—引导—创新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验
![发现—引导—创新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9a04d9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5.png)
发现—引导—创新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验首先,要发现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
现有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传授知识和学生的被动接受。
而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动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同时,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和实际应用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因此,我们需要发现这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其次,要引导教师和学生参与到创新教学模式的设计过程中。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执行者,他们对教学的理解和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们需要引导教师参与到教学模式的设计中,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对于教学的需求和个性差异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们还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模式的设计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
只有教师和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模式的设计中,才能够充分考虑到他们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然后,要进行创新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验。
在设计教学模式时,我们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可以采用项目学习、合作学习和案例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进行学习。
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如虚拟实验室、在线学习平台等,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途径。
在实验教学模式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学校或班级作为实验对象,进行教学模式的尝试和评估。
通过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教师的观察,评估教学模式的效果和改进的方向。
同时,我们还可以邀请教育研究者和专家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提供专业的支持和建议。
最后,要总结教学模式设计与实验的经验和教训。
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验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
例如,教师的抵触情绪、学生的适应问题等。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及时总结经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同时,我们还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创新教学模式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并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发现—引导—创新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有不断地进行尝试和创新,才能够培养出更有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探索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中的探索与创新
![探索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中的探索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8b962168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a.png)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在语文教学中,探索与创新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教师们开始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更好地探索语文知识和发挥创新能力。
本文将以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为例,探讨探索与创新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
一、探索语文知识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主要涉及到拼音、识字、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内容。
而在这些内容中,探索的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在识字方面,教师们可以采用学生自主发现词语中共现的常用部首、音节等来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
在阅读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课文中的文字、图片等素材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背景,而不是仅凭文字表面意义来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们也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
使用这些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二、发挥创新能力除了探索语文知识,创新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单纯地接受。
而现在,在许多学校中,教师们开始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在写作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名著、短篇小说自己创作一些短篇故事,或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这些创作,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也可以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在阅读方面,学生可以自己创作一些书评,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发表对一些书籍的推荐或批评。
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发挥想象力,自主搜集素材,锤炼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探索和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应用方法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探索和创新进行语文教学呢?1、采用案例分析法或者情境教学法进行语文教学二者都是通过教师提供一段真实情境或者案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和发现,最终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
2、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主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自主探索书中的故事、人物等元素。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力来发掘故事中的更多内容。
幼儿园科学探索:实验与发现创新教案
![幼儿园科学探索:实验与发现创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a1016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0.png)
幼儿园科学探索:实验与发现创新教案一、引言幼儿园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科学教育在幼儿园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
实验与发现是科学教育的核心,因此设计创新的科学教案对于幼儿园教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实验与发现的教学方法、创新教案的设计和实施以及幼儿科学探索的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及挑战1.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科学教育不仅培养儿童的理性思维和好奇心,还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幼儿园科学教育应该成为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2. 科学教育的挑战然而,目前幼儿园科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案。
传统的科学教育往往只停留在书本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实验与发现的引导和培养。
三、实验与发现的教学方法1. 从简到繁在幼儿园教育中,实验与发现的教学方法应该从简到繁,逐步引导儿童进行科学探索。
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实验开始,逐渐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科学实验。
2. 培养好奇心实验与发现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通过各种实验,让幼儿在探索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四、创新教案的设计和实施1. 定制化教案针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特点,教师应该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案。
教案需要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和认知水平,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进行科学探索。
2. 多媒体教学手段创新的教案设计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比如图片、视频等,使实验过程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五、幼儿科学探索的意义科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幼儿期是一个宝贵的成长时期,科学教育能够在这一时期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幼儿园阶段的科学教育应该注重实验与发现的教学方法,通过创新的教案设计和实施,培养儿童的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阶段的科学教育至关重要。
小学科学实验发现与探究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实验发现与探究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ff6f2ab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03.png)
小学科学实验发现与探究教学计划一、引言科学实验发现与探究是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制定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主题、活动安排、教材使用等方面进行展开,详细论述小学科学实验发现与探究教学计划。
二、教学主题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教学主题是科学实验发现与探究教学计划的重要一环。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与学科内容相关、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主题。
例如,可以选择“植物生长的条件”、“物体的浮沉原理”等主题进行教学。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和体验科学现象,从而增加他们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三、活动安排与教材使用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合理安排活动顺序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进行合理的安排。
在实验前,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或多媒体资源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
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并指导他们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
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帮助他们深化对科学原理的理解。
教材的使用也是教学计划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教师可以选择符合教学主题的教材,例如教科书、实验手册等。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灵活使用教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堂互动、小组合作等形式,提高教材的使用效果。
四、评估与反馈在科学实验发现与探究教学计划中,评估与反馈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过程和成果,以及听取学生的展示和汇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改进实验方法。
通过评估与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计划的改进与完善教学计划的改进与完善是教学工作中的持续任务。
教师可以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计划,使其更加适应学生的需求。
探索创新教学方法的优秀教案设计
![探索创新教学方法的优秀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489b50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87.png)
探索创新教学方法的优秀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优秀教案的设计必须立足于清晰的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明确知识、技能和情感的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并结合具体的学科特点确定教学目标的难度,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评价。
比如,如果教师要设计一节数学课,首要任务是明确知识目标,比如本节课要教授某一类数学概念或技能。
然后考虑技能目标,使学生在本节课学会运用这一概念或技能解决相关问题。
最后要考虑情感目标,如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是教学中实现目标的关键。
因此,优秀教案的设计必须包含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
这些方法可以包括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协作式学习、游戏化教学等多种创新教学方法。
例如,在一节历史课上,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真实的案例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中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在一节文艺课上,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方法,创造出有趣的游戏环境,激发学生参与和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对文艺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教案设计的最后一环是考虑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比如,教师可以采用观察记录、交流互动、多元化作品或考试测评等多种评价手段,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进行选择,并在课程准备的过程中进行设计和准备。
例如,在一节语文课上,教师可以采用交流互动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口语表达或写作,不仅能够检测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在一节物理课上,教师可以采用课程作业的方式来评价学生,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梳理知识、加深理解并应用物理所学。
四、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资源是优秀教案成功的重要保障。
在教学资源的整合方面,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图片、实验器材、演示课件、互联网等多种教学资源。
另一方面,则需要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结合教学资源,把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利用,使得设计的教案与教学资源相结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教育创新实验 教学研究与教学设计
![教师的教育创新实验 教学研究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71453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9.png)
教师的教育创新实验教学研究与教学设计教师的教育创新实验教学研究与教学设计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角色,他们承担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教育界提倡积极探索教育创新实验,以促进教学研究与教学设计的成功实施。
本文将探讨教师的教育创新实验,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研究和教学设计。
一、教育创新实验的重要性教育创新实验是教育改革的基石,它能够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让教师和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积累经验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教育创新实验,教师可以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育创新实验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反思和改进的机会,促使他们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二、教学研究的重要性教学研究是教学改进的基础,它通过系统的调查和分析,提供了教学实践的理论依据。
教学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需求和问题,找到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学研究还可以促使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教学设计是教学实施的关键环节,它是教育创新实验和教学研究的具体体现。
教学设计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科认知、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要。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教学评估的有效实施,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师的教育创新实验策略1.倡导跨学科教学:跨学科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打破学科的束缚,促进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开设一些跨学科的教学项目,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学习和实践活动。
2.推行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教师可以采用个性化教学的策略,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充分发展自身潜力。
3.引入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资源来开展教育创新实验,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探索创新型教案设计方法
![探索创新型教案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e8fcc3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6.png)
探索创新型教案设计方法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它是教学设计的具体呈现形式。
传统的教案设计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接受,往往缺乏灵活性和互动性。
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和科技的发展,教师们需要探索创新型的教案设计方法,以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环境的变化。
一、了解学生需求创新型教案设计方法的第一步是了解学生的需求。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以便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二、引入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创新型教案设计方法需要教师引入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收集和整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软件,设计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运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主导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创新型教案设计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
通过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创新型教案设计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教师可以设计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评估和反思创新型教案设计方法强调教学的评估和反思。
教师应该及时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案设计是否合理,以便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创新型教案设计方法是适应现代学生学习需求和教学环境变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了解学生需求、引入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运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开展合作学习以及评估和反思,教师可以设计出更加灵活、互动和有效的教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高中五年级科学教案:科研探索与实验创新方法
![高中五年级科学教案:科研探索与实验创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b53e14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0.png)
高中五年级科学教案:科研探索与实验创新方法科研探索与实验创新方法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验创新精神。
在高中五年级科学教案中,我们需要设计一系列的课堂活动,以帮助学生熟悉科研探索与实验创新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基于实践和互动的教学策略,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研探索和实验创新。
一、科研探索方法1. 激发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科学问题的好奇心是开展科研探索的第一步。
可以通过提出诱人的问题或情境,引发他们思考并产生兴趣。
例如,在讲解物质变化时,可以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你怎么样才能将水变成冰?”通过这样的引导,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水和冰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相关实验。
2. 制定假设在进行任何科学实验之前,制定假设是必不可少的。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已有知识制定合理的假设。
例如,在讨论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原因时,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假设,并找到相应的实验方法来验证。
3. 设计实验科研探索过程中,实验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学生需要学会合理设计实验步骤、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并记录观察结果。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帮助他们思考如何维持变量不变、如何控制变量等问题。
例如,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时,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不同条件下植物叶片颜色的变化实验。
4. 收集数据与分析科学研究需要收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通过教授学生采用合适方法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处理,并引导他们利用图表展示结果和得出结论。
例如,在讲解人体呼吸系统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呼吸次数记录并图示呼吸频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二、实验创新方法1. 激发创新思维创新是推动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课堂上,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勇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例如,在讲解静电现象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静电力创造有趣的实验。
2. 开放性实验在实验创新中,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来选择实验题目、设计方案和材料。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动手操作和观察,并激发他们寻找细节、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发现》教学设计
![《新发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6c23d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0.png)
《新发现》教学设计《新发现》教学设计是一种基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探索式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知识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教学设计适用于高中物理课程中的光学单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发现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规律,深化学生对光学知识的理解。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规律,掌握光线传播和反射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步骤:1. 导入(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光线在真空中传播直线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并提问:“光线是怎样传播的?”让学生互相交流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2. 实验探究(35分钟)(1) 学生分为小组,每组给一束激光笔和一张白纸,在实验室或教室内进行实验。
要求学生将激光笔指向白纸,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整理实验数据,并讨论光线的传播路径。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引出光线的直线传播规律。
3. 知识总结(25分钟)(1) 教师简要讲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引导学生总结核心概念和公式。
(2) 学生自主完成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概念图和思维导图。
4. 反射规律探究(35分钟)(1) 学生继续分组进行实验,将激光笔照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光线的反射路径。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整理实验数据,并讨论光线的反射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引出光的反射规律。
5. 知识总结(25分钟)(1) 教师简要讲解光的反射规律,引导学生总结核心概念和公式。
(2) 学生自主完成光的反射规律的概念图和思维导图。
6. 拓展应用(3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互动活动,通过设计实验或解决问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光的传播和反射问题。
(2)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或问题解决思路,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 科 学研 究探 索活 动 , 发 学生 思考 问题 、 激 开展 科 研探 索 的 积极 性 , 学 生 由被 动接 受知 识 转 变为 知识 的探 索 把
思路 和方法是开 展探 究 性教 学 的 目的. 文 以“ 本 第
继 而发现 与糖原磷 酸化 酶活化 和失活有关 的酶 , 分 别 是磷 酸化酶激 酶和蛋 白磷酸 酶. 因为 肾上腺素可 使糖 原磷 酸化 , 速 糖 原分 解 , uh r n 加 S tel d等 开 始 a
试验 能否将 肾上腺 素 直 接加 入磷 酸 化 酶激 酶或 蛋
趣, 培养科学 研 究 的思 路 和方 法 . 师 在 教学 改 ]教 革 和教学 活动 中担 当着主导 角色 , 何在教学 实践 如
中以研究 的形 式组织 教学活 动 , 打破原 有机械 的逻
辑 思 维 顺 序 , 用 灵 活 多 变 的 教 学 方 式 值 得 深 采 思[ . 细胞 生物学 》 2《 ] 是一 门理论 与实践 紧密 结合 的 学科 , 在传 授基础 知识 的同时 又能体现科 学研究 的
者 和研 究 者. 该教 学案 例 为 在《 胞 生 物 学 》 学 中 开展探 究 性教 学 改革 提 供 借 鉴. 细 教
关 键 词 : 二 信使 ; 第 肾上 腺 素 ; 究性 教 学 ; 学改 革 探 教
中 图分 类 号 : 4 G62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 6 1 9 7 (0 0 0 0 0 —0 1 7 — 4 6 2 1 )2— 10 3
教 学改革 的一个 重 要 目标 就 是发 展学 生 的科
立 即分 泌肾上腺 素进入 血液 , 作好 反抗或逃 跑的一 系列 准备 , 包括血压 升高 、 心率和 心输 出量增 加 、 肌
学探究能力 , 鼓励 教 师使 用 学术 性 、 究性 方 法进 探
行教学改 革 和 创新 , 而 激 发 学 生 学 习知 识 的兴 从
点 学科 资 助 ; 南省教 育厅 自然 科 学 基金 资助 项 目( . 0 8 1 0 1 , . 0 9 1 0 3 ) 河 No 2 0 B 8 0 5 No 2 0 B 8 0 1
★ 信 作 者 简 介 : 克 学 (9 2 , , 南项 城人 , 师 , 士 , 究 方 向 : 胞 生物 学 及 动 物 生 物化 学. ma : k x e 通 马 17 一) 男 河 讲 硕 研 细 E i ma eu @ l
二信使 的发 现” 节 的教 学设 计 为 例 , 一 探讨 在 细胞
生 物学教学 中开展探 究性教 学 的可 行性.
1 教 材分 析
构成个 体 的 每一 个细 胞不 断 受到 各种 信 号分
白磷 酸酶 的纯 制 剂 而改 变其 活性 , 结果 是否 定 的. 但 在破 碎的肝 细胞粗 制剂 中, 肾上腺素 与胰高血糖 素却 能促进磷 酸化 酶 活化 . 同时 发现 , 素 只有加 激 入 肝细胞 匀浆 的膜组分及 细胞 器时才有 效. 最后发 现 , 补 充 了 AT 在 P和 Mg 的细 胞 匀浆 的膜 组分 及 细胞器部 分 , 使 生成 一 种 热稳 定 、 促 可透 析 的小
马 克世 马 克 学 , 兴 字。 , 一 席
( . 口师范 学院 生命 科 学 系, 南 周 口 4 6 0 ;. 南师 范大学 生命 科 学学院 , 1周 河 600 2河
河 南 新 乡 4 3 0 ;. 乡学院 教 育科 学 系, 南 新 乡 4 3 0 ) 50 7 3 新 河 5 0 3
糖原 分解剧 增和 肝糖 原分 解 致 使血 糖 水平 升 高等 等. 0世 纪 5 2 o年代 , . E W.S teln uh r d在体外实 验 a 证明, 向肝组 织切 片 中加 入 肾上 腺 素时 , 在悬 浮 可
液 中出现游离 葡萄糖 , 而且 明显 导致糖 原磷酸化 酶 活性 的增加 , 酶在糖 原分解 为葡萄糖 过程 中起 限 此 速作用 . 正是 这 项 初 步工 作 , 致 c 导 AMP的发 现.
学 内容 的不 同方式却会 引起不 同的教 学效果 . 如教 材所述 ,人们很 早 就 注 意到 , “ 当动物 受 到惊 吓 时 ,
收 稿 日期 : 0 9 2 O 2 0 —1 —1
基 金项 目 : 南师 范 大 学 青 年科 学基 金 资 助 项 目( o 2 Oq 1) 河 南 省动 物 学 省 级 重 点 学 科 和 生化 与 分 子 生 物 学 省 级 重 河 N .O 8 k 4 ;
理 代谢和 能量代谢 的变化 . 第二信 使” “ 的发 现揭示 了激素作用 的分子 机制 , 辟 了细 胞信号传 导研究 开
的先 河. 节内容 并不 复 杂 , 这 但教 师 处理 这 一 节教
几年 后 , 又进 一步证 实许多肽 类激 素都能影 响靶细
胞中 c AMP的浓 度 , 明激 素 导致 c 说 AMP的生 成 具有普 遍性. uh r n S tel d及 其 合作 者在 2 a 0世 纪 7 0
分 子物 质 , 并证 实 该 物质 就 是 c MP 发现 c A . AMP
Hale Waihona Puke 子 的刺 激 ( 激 素 ) 通 过 细胞 表 面 的信 号 转 换 机 如 , 制, 将胞外 信 号 转 变 为 胞 内信 号 分 子 , “ 二信 如 第
使” 由“ 二信使 ” , 第 发挥 它的生理 效应 , 引起 细胞 生
第 2 卷 第 2 7 期
Vo . 7 No 2 12 .
周 口师 范学 院学报
J u n l fZ o k uNo ma Un v r i o r a h u o r l o iest y
21 0 0年 3月
M a . 01 r2 0
“ 第二 信使 的发 现 " 节 的探 究性 教 学改 革与 设计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