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思路探究(范文大全)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思路探究(范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e09d5f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63.png)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思路探究(范文大全)第一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思路探究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思路探究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我国大学专业教育领域属于新兴专业,设置历史不超过十年,课程安排和教育思想完全借鉴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高校。
如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我国大学教育建设中已趋于成熟,但相应课程体系和教育思想却依然停滞不前,所培养的专业毕业生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创新亟待探究和解决。
在大学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下,我们便要运用新观念、新思想去探究课程体系的改革,通过对专业课程设置、教师讲授方式、实践与教学方法等多方面改革创新,为视觉传达设计课程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血液,真正培养出符合社当今会发展需要、专业能力强、脱产快的复合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
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专业,其实在我国大学教学历史的年头里屈指可数。
由于近年来传媒领域、互联网媒体领域的繁荣和澎湃发展,越来越多的平面设计、报刊版面设计、广告、包装、装潢等人才供不应求,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平面设计、室内装潢等相关专业和课程也在大专院校迅速发展火热起来。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基础,正是这些脱产强、实践强的专业发展而来。
虽然它的课程体系形成较晚,在我国院校教学至今才初具规模,但其乘着现今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并且影响巨大,呈现出多领域、跨专业、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发展新趋势。
在视觉文化产业爆发的21世纪,创新课程体系,改革禁锢学生思想的教学模式至关重要。
国内视觉传达设计学科教育的弊端红红火火的高校教育改革高潮弥漫全国,但大部分高校专业的改革只是注重教师的教授方法创新,注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甚至有些学校针对大学生学习思维发散性开设了相应的选修课程。
这种只注重形式而全然不顾改革成果的创新,只能够成为形式主义的浪费。
目前,我们应该注重新兴学科的建设,提高新兴专业、边缘学科的系统化和规范化;相对的而不是学科观念上的顽固和舍本求末。
浅谈平面构成教学改革及创新思考
![浅谈平面构成教学改革及创新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3f107eedc5da50e2534d7f3c.png)
浅谈平面构成教学改革及创新思考浅谈平面构成教学改革及创新思考摘要:平面构成是设计专业必修的基础课,他是由点、线、面这三种元素构成,他注重在二维空间中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对视觉美的认知能力。
平面构成作为具有设计基础的特性同时,也决定了他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对美感的体验和对形态的认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他不受具体的功能、工艺或材料等因素的限制,是一种较为纯粹的、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对形态元素进行抽象或具象、有序或无序的研究和探讨.关键词:平面构成抽象美感教学重要性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并称为三大构成,在各类设计领域中备受重视和关注。
平面构成是设计专业必修的基础课,是由点、线、面这些元素构成,他注重在二维空间中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对视觉美的认知能力。
立体构成同样包含这些内容,但立体构成是三维的,他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揭示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
而色彩构成的内容包含:色面积、色形态及色情感等方面的知识,强调颜色的属性,分析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是依附在面和体上所体现的。
三大构成相辅相成,在各类设计领域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制作专业中,平面构成作为设计基础课程,是所有所学设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
他的学习和掌握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训练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平面构成构成是一个近代造型的概念,其含义是指将不同或相同形态的多个单元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构成对象的主要形态,他可以包括自然形态、几何形态和抽象形态.平面构成是指在二维平面中进行的创造活动,打破人造物最基本的对称构成形式,他运用构成元素中的点、线、面,按照一定的均衡、变化等法则,用规则或不规则的方法创造出新的、美的形态,使人产生有规则的起伏、有节奏的韵律、有条理的动感和新颖、奇特的视觉感受。
平面构成是构成艺术设计的一部分,也是现代艺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是一门研究艺术设计各专业共同基础要素的理性训练课程。
高校平面构成课程的教育现状和反思
![高校平面构成课程的教育现状和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4af3420cfc789eb172dc8bf.png)
修课的重要性 。因此 ,高校平 面构 成课程应该及 时更新教
材, 加大学生对 于基本形态 的创造 、 态之 间的组 织和创造 形
性 思 维 的训 练
按照一定 的规律 和秩序进行分解 、 组合 . 构成 理想化 的新 的 图形 。 这是一种平 面的图形设计 , 它不像立 体构成设计 那样 是通过材 料 的组 合创造 出 占有 一定空 间的 物质性 实体 。 虽 然平面构成设计也有立 体表现手法 ,但是这 种立体表 现只
产生枯燥 感 , 以致草 草完成 设计 。 因此 , 果将 手绘 与电脑 如
二者相结合 . 学生尽量减少 制作时 间 , 让 把更 多的精力放在
设 计构 思上 . 就会 收到事半 功倍 的效果 。 外 , 另 在教学 环节
等能够创造性地综合运 用构成知识 的教 学课 题 ,从 而组合
成一 套全新的平面构成 教学系统 。这样就 以一种全新 的造 型观 念 , 给平面构成课 堂注入 了新鲜 的血 液 。
11 9 9年德 国包豪斯设计 学校 的基 础课程 , 面构成 与色彩 平 构成 、 立体 构成并称 为“ 三大构成 ”都属 于艺术设计 专业 的 ,
造型基础必修课 。平面构成是理性 与感 性相结合 的思维和 手绘训练课 .它更 注重各种形态 的研究 以及与设计 实践 的
单纯 的重复 、 近似 、 变 、 渐 发射 、 特异 等构 成形式 的骨骼 , 弱
多高校仍然 主张完全用手绘去完成 平面构成作业 ,甚至有
意识地 给学生传 达 “ 电脑工 具不 利于创 作 ” 的观点 。 近年 从
学生完全手绘 的设计成果 和手绘 电脑技术结合 的设计成果 来看. 后者 的长期意 义大 于前者 。 传统 的手 绘作业 是思 维 、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分析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64fce3ee06eff9aff80773.png)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分析随着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得到了十分显著的提升,开始逐渐跻身到世界大国和世界强国的行列中来,特别是在最近几年,我党和相关政府部门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和强度,大量引进现代化的技术和理念,更好的推动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发展。
本文将主要针对当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教育行业中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方面的内容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讨论,并对其改革思路方面的内容提出相应的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最近几年我国高校教育中重点发展的专业类型之一,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其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我国高校中进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习的学生高达十万人以上,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专业性新媒体人才奠定了十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一、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的回顾思考通过对现阶段我国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情况进行综合的调查和分析,同时结合大量文献资料的相关数据信息,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的总体情况进行阐述,具体内容如下所述:(一)课程设置传统、单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作为新媒体专业在其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方面更加倾向于现代化和多元化,但是就现阶段我国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本情况进行综合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其在课程设置方面往往延续了传统的模式,更加倾向于理论型人才的培养,忽视了对于该专业的技术性和实践性的培养课程的设置。
随着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对于高素质的新媒体人才的需求质量和标准与日俱增,传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亟待改进和完善。
(二)教学模式过于落后虽然现阶段我国大力推行和提倡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但是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我国的根深蒂固,我国整体的教育模式方面仍然存在很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对于设计专业来说,由于其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且基础薄弱,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照搬和照抄其他国家的思路,没有与我国的国情和对人才的具体需求相结合,因此导致其整体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视觉传达专业版式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考
![视觉传达专业版式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d8e2a799b6648d7c1c7467e.png)
教学心得A R TE D U C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一、版式设计教学改革的意义和目的版式设计是视觉传达专业的核心课程,前期课程为一系列的设计基础课程,后期课程为一系列的方向课程。
版式设计是整个专业课程设置中较为特殊的一门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前期基础课程中的造型、色彩、字体、图形等是版式设计的工具与手段,而后期课程中的广告、包装、企划等课程是版式设计的目标。
因此,版式设计课程是专业基础和专业设计之间的连接性课程,如果前期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向有了偏差,那么学生在学习版式设计课程中就难以发挥应有的水平,教学效果将会降低。
在版式设计教学之前,学生必须学习一些必要的专业启蒙课程和专业设计课程。
学生只有在充分理解和掌握材料、工具、手段、目标的情况下学习版式设计,才能取得较佳的学习效果。
二、版式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路1.前期基础教学的改革与教学方向的正确引领视觉传达专业基础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造型能力、设计思维能力、美学法则应用能力的训练。
教师要打破以往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解,打破惯性思维和一些美术学概念的束缚,进行发散性、抽象性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改变对事物的固有看法,从而创造新的设计画面和设计语言。
从视觉传达专业的本质特征与课程内容看,视觉传达专业与美术专业有课题相同的专业基础课程,但美术专业与视觉传达专业的基础课教学目标不一样。
视觉传达专业基础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实践性和创造性。
在视觉传达专业基础教学中,部分学生对设计的理解较为片面,简单地认为设计的优劣在于作品艺术性的强弱,用美术标准衡量设计作品,忽视了实践与市场的巨大作用。
在基础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设计语言、设计美学外,还要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初步的专业实践和市场调研活动。
版式设计课程是连接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一门核心课程,需要上下游的课程群统一协作,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专业教学水平。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的创新性思考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的创新性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6f63a252af90242a995e504.png)
( ) 二 课程 教学 与专业课 没有联 系 笔 者走上 教学岗位后 , 合求学阶段所学 的平面构 结 成 , 常给 自己提这样 的问题 : 点 、 、 , 经 ① 线 面 骨格的作业 为什么要那样 做 , 目的是什 么?②平 面构成与其他专业 课有什么联 系?所教 的学 生在 图书馆查询 相关平 面构 成的参考书后 , 也会产 生类 似的疑问 。 如果素描 以解 决学生勾 勒草 图为 目的 , 那么 , 平面
【 教改创新 】
视觉传 达设 计专业 平 面构成课程教学 的创新性思考
( 恺农业工程学 院 仲
陈 守 明 艺术设计学 院 , 东 广
广州
50 2 ) 12 5
摘 要 : 面构 成 课 程 是 视 觉 传 达 专 业 的 基 础课 程 , 课 程 设 置 要 从 专 业 教 学全 局 出发 , 要 涉及 设 计 元 素和 构 平 其 既 成 形 态规 律 的 讲 解 , 又要 把 教 学 内容 与 其 他 专 业课 程 关 联 。 文通 过 分 析 平 面 构 成教 学现 状 , 图探 索课 程 教 学 的 本 试
式 同 质化 比较 普遍 。
与组合 , 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都 是对 现有教 材上图例进行 似懂非懂地模仿 , 习枯燥 , 学 教学效果不理想 。 在课 程设置上 , 过把抽 象的点 、 、 , 平面设 通 线 面 用 计 中最 常用 的文字替代 , . 如中 国汉字 , 让学生 先分析汉 字 的形态 , 结合教学 案例 的讲解 完成对设 计元 素和构成 形态 的理解 。这样 的教学设 置 , 既能加强 对平 面构成课 程学 习的兴趣 ; 又对今后专业课程 的学 习做好铺 垫。
浅谈平面构成教学改革及创新思考
![浅谈平面构成教学改革及创新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118ac65011ca300a6c3903d.png)
影Ⅱ 向 是无处 不住的 。网络冲击 着传统 的教育 和学 习方式 ,并对传统 的教育 模式和教学方 法提 出了挑 战,使专业教 学的内容、方式和 方法都发生 了改变 。在现 实授 课巾 ,传统教 学模式正逐渐被 自主学 习、实操 教学 、课题
( 一 )平面构成
构 成 是 一 个 近 代 造 型 的 概 念 ,其 含 义 是
用较少 的时间完成较大 的作 业量,但也有 一 定的弊端 ,用 电脑个性语言不 强,细节交待 不 突 出 ,容 易 抹 杀 人 的 性 格 与个 性 特 点 等 。
由点 、线、面这些元 素构成,他注重在 _ 二 维 空 间中培养创造力 、想象力和对视觉 美的认 知 能力 。立 体构成 样包含这些 内容 ,但立 体 构 成 是 j 维 的 ,他 是 研 究 立 体 造 型 各 元 素
包 豪 斯 设 计 教 育思 想 的最 大 赞 赏 和 肯定 。
封 闭的教 学模 式, 向着 多元化 局而的方
向发 展 。
明立体 设计 的摹本原理 。而色彩构成 的内容 包含 :色 面积 、色形念 及色情感等方 面的知
识 ,强 调 颜 色 的 属 性 , 分 析 色 彩 的 明度 、纯 度 、 色 相 ,是 依 附 在 面 和 体 t所 体 现 的 。三 大 构 成 相 辅 相 成 ,在 各 类 设 计 领 域 中发 挥 着 重 人 的 作 用 。在 ¨ 尊 机 形 图像 制 ≮、 i z ,
( 二 )平面构成表 现手法 的多元化
在 网络 时代 的 今 灭 , 电脑 网 络 对 教 育 的
类 #、 } 。 必 修 漾襁 。他 的 学 习 和 掌 握 对 于 培 养 学 生 的 审 美 观 、 训 练 抽 象 思 维 能 力 和 综 合 设 计 能 力都 具 有重 要 的作 用 。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cb4e001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4.png)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的相关问题。
在将介绍背景信息,强调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接着,通过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和进行现状调研,揭示出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改革与创新方法探讨环节,将提出可行的改革方案和创新理念,并结合案例分析进行具体说明。
随后,将重点关注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探讨如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结尾将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持续改进的建议,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促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方法,案例分析,教学效果评估,持续改进,未来发展。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未到要求等提示。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门涵盖艺术、设计和传播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思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需求。
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通过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如何优化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1.2 研究意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适应行业快速变化的需求。
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靠的探讨和实践,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视觉传达设计能力,提升其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并且激发学生对创新的热情。
通过研究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和改进方式,可以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进一步推动专业教育的发展。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有助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我国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和进步。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创新,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体验。
具体包括: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增强学生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全面提升。
平面构成实践心得体会
![平面构成实践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ceaf39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a3.png)
在平面构成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平面构成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性。
平面构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我对平面构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平面构成实践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平面构成是一门研究视觉元素在平面上的组合与搭配的艺术。
在平面构成实践中,我学习了以下基本原理:1. 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是平面构成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通过对比,可以使视觉元素更加突出,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通过调和,可以使视觉元素相互协调,形成和谐的整体。
2. 节奏与韵律:节奏与韵律是平面构成中的动态美感。
通过有规律的重复、变化,可以使视觉元素产生韵律感,增强视觉冲击力。
3. 比例与尺度:比例与尺度是平面构成中的协调性原则。
合理运用比例与尺度,可以使视觉元素相互协调,形成整体美。
4. 重复与秩序:重复与秩序是平面构成中的统一性原则。
通过重复相同的视觉元素,可以使整体视觉效果更加统一,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5. 空间与层次:空间与层次是平面构成中的深度感原则。
通过合理安排视觉元素的空间位置,可以使画面具有层次感,产生深度效果。
二、平面构成实践中的体会1. 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在平面构成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真正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设计中。
2. 创意思维的培养:平面构成实践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创意思维进行设计。
通过不断尝试、调整,我发现创意思维在平面构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 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平面构成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美术、设计、心理学等。
在实践过程中,我意识到跨学科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可以拓宽设计思路,提高设计水平。
4. 持续学习与进步:平面构成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设计理念、技巧层出不穷。
在实践过程中,我认识到持续学习与进步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在平面构成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
平面构成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视觉传达专业为例
![平面构成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视觉传达专业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0d940c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89.png)
平面构成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视觉传达专业为例一、引言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平面构成教学作为视觉传达专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实践。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平面构成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急需对平面构成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本文就以视觉传达专业为例,探讨平面构成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二、平面构成教学的现状分析1. 传统的平面构成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在传统的平面构成教学中,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传统的学科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
学生在平面构成教学过程中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难以真正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
这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达到应有的水平。
2. 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脱节现有的平面构成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
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
这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只掌握了理论知识,却缺乏实际操作的能力,难以胜任专业工作。
3. 教学内容落后于时代发展传统的平面构成教学内容较为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于视觉传达专业的需求。
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学习了一些过时的理论知识,而无法真正融入到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去。
现有的平面构成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进行改革与实践。
1. 强化实践性教学内容在改革平面构成教学中,需要强化实践性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中就能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理论知识。
2. 整合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改革平面构成教学的另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整合传统与现代的技术手段,通过引入现代数码技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现代化的制作工具。
教学可以引入Photoshop、Illustrator 等软件,让学生能够更灵活地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制作平面作品。
3. 与行业实际需求相结合在改革平面构成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将课程内容与行业实际需求相结合,通过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了解行业发展的需求和趋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的需求,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索研究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索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dc02bc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b.png)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索研究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融合了艺术与科学的学科,它涉及到图形设计、插图设计、影像处理、动画设计等多个领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变革和探索。
本文将探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现状及其研究意义,并提出一些改革的建议和探索。
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现状目前,国内外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都在不断进行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实践教学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更多的实践能力,因此实践教学成为了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
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开始注重实践教学,包括实习、课外实践项目、校内设计工作室等。
2. 跨学科融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需要涉及到艺术、设计、科技、商业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因此跨学科融合成为了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学校开始鼓励学生参与不同学科的课程,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 创新创业教育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了教学模式改革的又一个重要方向。
学校开始开设创意设计、创业管理等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1. 适应社会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更多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学模式需要不断改革,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2. 提高教学质量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可以帮助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提升学校的声誉和竞争力。
3. 促进学科发展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可以促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科的发展,不断拓展学科边界,提高学科的影响力和学术水平。
4. 促进学生发展教学模式改革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促进学科和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的需求。
对平面构成教学的思考
![对平面构成教学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c06163ceefdc8d376ee3229.png)
对平面构成教学的思考【摘要】平面构成是设计专业必修的基础课,它注重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对视觉美的认知能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专业的细化,平面构成课教材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逐渐突显出来,本文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平面构成教学改革创造性思维设计实践一、平面构成与设计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并称为三大构成,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由日本传入我国,在设计教育界备受重视和关注。
平面构成培养的是在二维空间中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将设计元素进行组织、编排,它是三大构成的灵魂所在,是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平面构成课注重各种设计形态的研究以及与设计实践的联系,是对学生设计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审美,对平面构成掌握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设计作品质量的高低,正如一些优秀的设计师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平面构成的影子。
尽管我们的生活是在三维空间中开展,然而造型活动却常常是在二维空间中实现,即使是一些立体形态的设计也会遇到表面处理的问题以及图纸的表现。
在从事教学的过程中,看到一些学生的设计作品,其质量的高低与对平面构成原理以及实际的运用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在平面构成的教学中,注意学生对平面构成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与设计实践的联系是我们作为设计专业的教师应该仔细研究和思考的。
然而在近年来的一些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感到现今的平面构成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由此也产生了一些思考。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1.更新教材内容、注重平面构成基础训练平面构成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视觉形象美的规律以及对事物的观察、判断、表现能力以及创造性的思维并将其应用与设计实践中能力,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感到很多平面构成课的教学还流于形式,学生并没有真正领悟平面构成语言的规律,蜻蜓点水式的学习让学生对平面构成课的意义提出质疑,而同时在许多高校平面构成的教材和教学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程度和逐步细化的各设计专业后续课程的发展需要了,以致让刚接触平面构成的大一新生充满疑惑,从而忽视平面构成课的重要性。
平面构成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视觉传达专业为例
![平面构成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视觉传达专业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e3fc8f37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02.png)
平面构成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视觉传达专业为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深入,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在视觉传达专业中,平面构成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它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性的课程,更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本文将以视觉传达专业中的平面构成教学为例,探讨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一、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内容平面构成是视觉传达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涉及到构图、色彩、形式、空间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平面构成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构图与构图原理2. 色彩理论与色彩搭配3. 图形与形式表达4. 空间感与透视5. 布局与排版6. 平面设计案例分析以上内容是平面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掌握这些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设计中去。
而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教授这些内容,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都是需要不断探讨和改进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教学效果,平面构成课程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
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拓展,另一方面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针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融入新技术与新媒体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了时代的潮流。
在平面构成课程中,可以融入数字化设计、网络设计等新技术与新媒体,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些技术与工具,提高他们的设计水平和创作能力。
2. 强化实践环节在平面构成课程中,实践环节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设计案例、实际作品的创作与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可以适当增加实践环节的比重,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实践与创作。
3. 拓展视野,引入国际化元素平面构成不仅仅是一门本土化的课程,它也需要与国际接轨。
可以引入一些国际化的设计案例与理论,让学生了解到国际上的设计潮流与观念,从而为他们的未来设计之路做好准备。
在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平面构成课程也需要进行一些教学实践,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完善教学改革的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任务与项目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任务与项目,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学习与成长。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3ee075e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4.png)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摘要:随着高校专业教育的不断完善,应用型院校也面临着转型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也正处于转型期,如何改革与创新是当下的一个思考问题。
本文首先对目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其次要在教学中进行改革与创新,以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改革;探索随着技术的发展,在大数据新媒体的背景下,新的通信方式的出现,同时,也有更多的专业人士从事视觉传达设计。
过去,视觉传达专业的组织设计大都局限于平面媒体设计,造成了学生思维、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单一,而在信息时代,传媒设计的总体水平仍然很低。
教育部已经颁布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有关的政策,包括了目前的时代潮流,根据社会需求,以现有技术为基础,来决定学校的类型和水平。
根据文献资料分析,社会对视觉传达设计的需求,对创意和技术的需求更高。
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也要进行改革,将课程的理论与专业技术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适应市场的需要。
一、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现状1.陈旧的教学方式和观念在国内,在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中,仍然采用教师授课、学生练习为主的教学方式,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修炼的过程中,不断的积累自己的知识。
但是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外部的环境也在发生着改变,旧的教育方式已经跟不上雇主的需求。
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发展和发展,大学生在市场竞争中丧失了核心竞争力,必然会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进而导致学校的教学质量下降。
其次,“项目式”与“课题式”的课堂教学不够稳定;在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中占据很大比例,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项目、课题的供给和不稳定等因素的存在,使得教学效果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大部分学生都是以“虚拟”或者“临时”的形式来完成课题。
2.学生缺少实际操作技能,缺少实验的机会在新世纪,视觉传达专业的实践能力是其培养的关键,其最终目的是使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学会应用,并具有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条件,成为衡量其职业技能的重要标准。
平面构成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视觉传达专业为例
![平面构成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视觉传达专业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b431e8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c.png)
平面构成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视觉传达专业为例平面构成是视觉传达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对于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审美素养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平面构成课程一直以来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改革与实践,以适应当下的设计教育需求。
本文将以视觉传达专业为例,探讨平面构成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旨在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造力。
一、传统平面构成教学的问题与现状在传统的平面构成教学中,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而缺乏实践操作的环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能通过书本和教师的讲解来了解平面构成的原理和方法,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
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无法真正掌握平面构成的技巧和要领。
传统的平面构成课程内容也相对较为单一,缺乏与时代潮流和设计需求相适应的内容。
在当下,设计行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对于设计师的综合能力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传统的平面构成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需求,需要进行改革与实践。
二、平面构成教学的改革方向1. 强化实践操作环节在平面构成教学中,应当加强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设计案例和作品创作来巩固平面构成的理论知识。
学生可以通过临摹大师作品、设计布局等实践项目来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审美水平,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平面构成的技巧和要领。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平面构成的原理和方法,提升设计能力和创造力。
2. 拓展课程内容在平面构成课程中,应当适当拓展课程内容,让其与时代潮流和设计趋势相适应。
可以引入一些新颖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如平面构成在数字化设计中的应用、平面构成与品牌形象的关系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到平面构成在当下设计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也可以引入一些与平面构成相关的跨学科知识,如心理学、传播学等,让学生在学习平面构成的过程中获得更为全面和丰富的知识体系。
3. 强调个性创新在平面构成教学中,应该注重个性创新的培养,鼓励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关于平面构成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关于平面构成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b96d6de9ec3d5bbfd0a74ae.png)
关于平面构成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摘要]平面构成是设计共同的图形语言和常用术语,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和创新性。
但就目前的教与学两方面来看,不尽如人意。
学生除具有绘画天赋以为,对创新意识、思维想象极度缺乏。
在今后平面设计领域也产生了极大很深刻的影响。
就基础教育而言,学生除了学习构成系统训练技巧和形式手法外,我们还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的,提高思维想象能力及设计创新能力。
为今后设计之路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平面构成创新环境创新意识创作能力平面构成是构成艺术设计的一部分,也是现代艺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是一门研究艺术设计各专业共通基础要素的理性训练构成。
作为设计基础训练的一个方面,平面构成很早就被设计家和设计教育家所重视,并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完善起来。
同时,平面构成也是学好视觉传达设计的关键课程。
它是学习艺术设计专业的入门课,对初学设计者有重要的专业引导与指导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现代设计正步入一个全新的时期。
在当今市场经济繁荣的大气候下,设计包含了更多的新观念和文化内涵。
在日益丰富的商品大潮和知识产业的更新中强调求新求异,务实创新。
但目前某些院校仍然主张用手绘去完成平面构成作业,甚至部分教师有意识地贬低电脑工具的作用。
传统的手绘作业,使学生没有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推敲、构思作品内容上,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甚至抑制了创造力的发挥。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上也同样需要随着时代的步伐而不断地更新观念,接受新的更加快捷便利的科技手段服务于教学实践。
一、改变教学观念,提供创新环境学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地,而教育者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观点。
学校的环境和班集体的建设以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需的教师观点等,都是其中的基本原因,对学生学习平面构成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长期的传统教育为应试而教,束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平面构成教学改革之我见
![平面构成教学改革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f615594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1c.png)
平面构成教学改革之我见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教育。
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的教育理念也受到了很大的改变。
为了跟上潮流,传统的教育模式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
其中,平面构成教学改革就是传统教育领域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老师只注重掌握考试内容,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对一些深层次的知识缺乏深入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的知识认知上。
而平面构成教学改革的引入,不仅能够引导学生理解一些复杂的内容,还能够提高平衡发展的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首先,平面构成教学改革就是通过把绘图、构图、设计等元素引入到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形成更全面的视角,帮助学生将传统文化知识合理运用。
此外,平面构成教学改革还可以加强学生的美术素养,通过平面作品的不断勾勒,让学生的视觉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有效发挥,有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观念和标准,促进学生的艺术素养的全面发展。
此外,平面构成的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不断挑战和完善现有的设计标准,从而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可以在多维度、多层次上,构建自己的创新理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平面构成教学改革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提高美术素养,培养创新思维。
因此,引入平
面构成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发展,有利于青少年全面健康的发展。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法改革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法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0bd40b7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0b.png)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法改革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当今社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然而,面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法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法的改革方向和具体措施。
一、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核心能力之一。
传统的教学法往往注重学生的技术训练,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因此,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法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成为重要的目标之一。
具体措施包括:引入跨学科的课程,鼓励学生进行实际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并提供创意思维的培训。
二、注重实践能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而传统的教学法往往过于理论化,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法改革应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加强实践技能的培训,提供实践项目的机会,并与行业合作,让学生能够接触真实的设计案例。
三、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在现实工作中,视觉传达设计师往往需要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完成任务。
然而,传统的教学法往往只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法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具体措施包括:组织学生进行团队项目,鼓励学生在团队中进行角色扮演,并开设相关的团队合作课程。
四、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法改革应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
具体措施包括:引入信息技术课程和软件培训,鼓励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创作,并与行业保持紧密联系,了解最新的技术动态和趋势。
五、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优秀的设计能力,还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如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领导能力等。
因此,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法改革中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具体措施包括:开设相关综合素质课程,如沟通与表达,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竞赛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内容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设计基础课的“平面构成”课程面临着新的要求。
文章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平面构成”教学从“教”与“学”两方面进行分析思考找出问题,并从课程内容与专业的联系、创造思维的培养、中国文化的引入、多维的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一些改革的设想。
希望通过合理有效的课程内容的安排,以适应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特点的需要,为学生顺利进入专业的学习架起有益的桥梁。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平面构成创造思维教学
“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一词是在科技的日新月异、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每天都在接受着大量的视觉信息而逐渐进入视觉传达时代的大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功能是借助视觉符号向人们传达信息,它不同于语言文字所进行的抽象的传达,它是一种图像的传达。
视觉设计的过程是设计师将自己的思想和设计理念向视觉符号转变的过程。
它的信息涵盖量是非常丰富的,涉及的学科领域是非常宽泛的,它不仅包括包装设计、印刷设计、招贴设计、ci设计,而且还包括影像设计、展示设计诸多领域,在这诸多领域中不论是立体设计还是平面设计,都与平面构成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平面构成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是一门以研究在二维空间里形式美法则及构成规律为主要内容的设计基础课程,它通过对造型要素进行理性的分析和严格的形式构成训练来培养学生对造型的创造
能力和审美能力,以此来启发学生们的设计灵感,它是学生顺利进入设计状态的引导课程。
作为视觉传达专业基础设计理论课程平面构成的教学,如何与其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一直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由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具有很强的创造性专业特点,我们的平面构成教学模式也应针对其专业特点和教学要求进行一些相应的研究和思考。
笔者认为,应将教学模式转变为既注重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又注重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力、敏锐的分析辨别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的训练,使课程内容的安排尽可能具有专业的针对性。
一、高等艺术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平面构成教学现状分析
如今,许多高等艺术院校的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模式往往处于对平面构成基本的形式要素、构成法则等理论知识讲授得比较多,对不同专业知识的延伸性讲解比较少的教学模式。
即使有一些拓展也只是停留在设计的普遍理论上,而没有对视觉专业的本身特点相关联的探讨性讲解。
这很容易造成学生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创造性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训练的缺失。
这对学生进入专业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二、学生自身专业素养的分析
“平面构成”这门课程作为设计基础课程往往被安排在学生还没有接触专业的学习、对专业知识知之甚少的状态下。
大多数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具象的思维模式,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被动思维状态,这也为平面构成的学习造成不利因素。
因为这门课程恰恰更多
的是需要学生主动的拓宽思路运用理性的、抽象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的过程。
这种理性的分析概括能力、抽象地提取事物本质再进行创作的设计思维能力,正是视觉传达专业学生所不能缺少的专业素养。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设计思维也一直是平面构成课有待解决的问题。
三、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科学合理地安排“平面构成”的教学内容,注重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内在联系
1.注重平面构成基本原理与视觉传达设计思维的内在联系
伴随信息时代、数字时代的到来,人们对视觉设计作品的欣赏要求已从技术水平层面和视觉感官层面转向思维的原创性、创造性的层面上。
这也促使平面构成教学要紧跟时代的要求,改变以往仅对课程基本原理的讲解模式。
应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把课程的基本构成原理与视觉传达的设计思维的结合上,对不同的构成形式所蕴含的设计思维的讲解上来,为学生早日进入设计思维架起桥梁。
比如在讲授点、线、面构成原理时,既可以对招贴作品、标志作品、装帧作品进行设计元素和构成原理实例分析,还可以让学生寻找一些案例,对其从点、线、面的角度进行反向的实例分析,这样比以往的仅仅就点、线、面本身进行抽象的作业训练更具针对性,学生更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与本专业的联系。
在讲到近似这一原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包装产品的设计,比如迪奥、法国法布里化妆品的包装设计,他们通过手提袋、外包装、瓶体等相关产品的近似
设计,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整体品牌形象。
2.注重创造思维的培养
基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身特点要求设计师必须具备很强的创
造思维素养的原因,促使平面构成课程在对基本原理进行讲解的同时必须注重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通过学习使学生的潜在创造力得到发掘,从而形成独立的、开放的设计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并不是天马行空、毫无方法可以遵循的。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结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特点做了一些尝试,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训练。
首先笔者会为学生提出一个命题或一个基本图形,以此为起点展开想象,在这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敞开心扉、展开联想进行创作。
通过这一训练,锻炼了学生的非常理性思维、抽象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性思维等,使学生摆脱常规性思维的束缚,产生许多创造性设想。
其次,让学生以一个主题或一个理念为中心,从多角度、多视点进行分析,并最终解决问题。
以此锻炼学生对一个事物的分析能力、抽象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对事物的整合能力。
3.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引用
视觉传达所创造出的作品不仅具有其物质利益,同时也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
它不仅对人们进行物质消费的引导,也对人们的精神文化领域进行隐性的引导。
特别是在西方文化强势入侵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的设计有必要也有责任担负起对中国文化与精神的传承。
虽然平面构成其教学体系源于西方的教学体系,但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将其与东方理念相融合,寻找到它们的契合点。
比如在给
学生进行“形式美法则”讲解的同时,可以引入一些中国传统的“意向韵味审美方式”和“人文关怀”的内容,让学生既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又感受到它们之间的包容性。
在讲授基本形时,还可以通过有意识地为学生留一些规定性思考练习,让学生对中国传统图案与设计图形进行联姻式思考等,来培养学生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设计形式相融合的设计理念。
(二)通过真实案例或虚拟课题对课程内容进行训练
平面构成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效的课题进行训练,这些课题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
如运用平面构成原理进行标志设计、海报设计、版式设计等,可以通过此方式使学生尽早进入到本专业的设计思维状态中。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并引导学生在不断对课题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寻找到自己独特的设计视点。
(三)手绘与电脑绘制相结合的作业完成方式
传统的平面构成作业的绘图大多采取手绘的方式,这样存在着工作效率低、作品缺乏工整性、不利于修改的弊端。
由于当今许多视觉传达的设计作品的制作都是借助电脑绘制完成的,所以我们也可以在“平面构成”作业的制作中引入电脑的应用,使手绘与电脑制图相结合。
在创意草图阶段运用手绘,在绘制成图时可以借助电脑这一方便快捷的方式,利用电脑中专业的设计软件photoshop、illustrator 等来代替传统的手绘,这样既方便又快捷。
使学生可
以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运用到创意上,又有利于学生早日接触电脑绘图软件,为以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基础。
(四)建立多角度的作业评价方式
建立开放型的讲评方式,改变以往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讲评模式,让学生参与其中。
在创意草图成形阶段,请学生对自己的创意进行自我讲评,通过此方式既可以使学生对基本原理进行梳理、总结,又可以使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得到锻炼,以适应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对综合能力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作业完成阶段,可以让学生相互讲评,各抒己见,最后由教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讲评,明确提出作业中的优点与不足,予以借鉴。
通过此多角度的评价方式既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又营造了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
以上是笔者在多年平面构成教学中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一
些思考。
笔者相信,如果平面构成教学始终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适应专业设计发展的需要为目的,把理论学习和本专业的特点相结合,就一定能起到作为设计基础课应起到的作用,为学生向专业设计观念的转变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杨冬梅.平面构成教学改革初探[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6.
[2]刘书堂,周大光.平面构成法新解[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约翰尼斯·伊顿.设计与形态[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
[4]倪洋.平面构成[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5]朝仓直已.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
[6]于宵.从具象到抽象——关于平面构成教学方法的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0(6).
[7]田威.思维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