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经络针灸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中医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0例疗效观察

中医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0例疗效观察

临床医学282 2015年14期中医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0例疗效观察任琳莉上蔡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河南 上蔡 463800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我院2009.10-2012.10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雾化吸入及常规支气管舒张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内服加外敷方法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并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8%,治疗组总有效率96%,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优势明显。

结论 中医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加快病情好转,治疗方法安全、方便,不良反应少。

中医方案治疗COPD 合理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37(2015)14-0282-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患者长期处于低氧状态,会使机体组织器官功能受损,肺功能进行性减退[1],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

我院近年来在应用常规支气管舒张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10-2012.10期间在我院呼吸科诊疗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50-86岁,平均年龄(70.8±2.5)岁,病程5-40年不等,平均(10.1±4.3)年;100例患者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临床症状,均符合中华医学会COPD 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

排除弥漫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以及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疾病。

中医经络疏通对慢性闭塞性肺疾病改善作用

中医经络疏通对慢性闭塞性肺疾病改善作用

中医经络疏通对慢性闭塞性肺疾病改善作用慢性闭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中医经络疏通作为传统中医治疗方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病的调理和治疗中。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医经络疏通对慢性闭塞性肺疾病的改善作用。

首先,了解中医经络疏通的原理。

中医经络疏通是通过调理人体经络系统,促使气血畅通,以达到调整人体机能、增强自身抵抗力的目的。

中医理论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功能,并与脾胃、肝、肾等脏腑相互关联。

经络疏通可以改善气血循环,促进气机畅通,从而减轻呼吸困难和痰多等症状。

在经络疏通的治疗过程中,常见的方法包括针灸、推拿、拔罐和中药煎汤等。

其中,针灸是经络疏通的核心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促进气血流通,调整体内阴阳平衡,从而改善肺部功能。

推拿和拔罐则可以通过按摩和负压刺激来疏通经络,加速气血循环,缓解炎症反应。

另外,中医草药也是中医经络疏通的重要手段。

根据慢性闭塞性肺疾病的病情特点,中医草药常常选用具有清热、祛痰、润肺的药物,如罗汉果、板蓝根等,以改善症状和减轻炎症反应。

研究表明,中医经络疏通对慢性闭塞性肺疾病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一项临床研究发现,经过中医经络疏通治疗的患者,在呼吸功能、肺活量和气道通畅度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并且呼吸困难和痰多等症状明显减轻。

另一项研究也发现,经络疏通治疗可以降低慢性闭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炎症指标,如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进一步改善疾病状态。

中医经络疏通治疗慢性闭塞性肺疾病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改善症状和减轻炎症反应上,还体现在缓解药物副作用和提高生活质量上。

许多慢性闭塞性肺疾病患者需要长期使用抗炎、镇咳和支气管扩张药物,而这些药物可能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

中医经络疏通治疗可以降低对药物的依赖性,减少药物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虽然中医经络疏通对慢性闭塞性肺疾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仍然需要与传统西医治疗相结合,特别是在急性发作期进行及时的西医救治。

穴位注射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穴位注射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慢 性阻塞 性肺 病 ( C O P D) 患 者 由于 长期 缺氧 、 二 氧化 碳潴
留、 电解质紊乱等原 因, 进 而使肺 的结 构 和功 能受 损 , 严重 影 响 了C O P D患者的预后及生存 质量我 院采 用常规治 疗加穴 位注射
4 讨 论
C O P D患者 主要表 现 是通 气 受 限 , 其原 因多为 气道 狭 窄所 致 。C O P D是 以气 流受 限为特征 的呼 吸系统疾病 , 其肺功能呈进
疗 法治疗 改善慢 阻肺患者 临床症 状 、 肺功能, 取 得 了较好 的临床 疗效 ,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 治疗 观察 6 o例均来 自湖北 省 中医 院 2 0 1 0年 7月 一2 0 1 1 年 3月的住 院患者 。所有 病例 均符合 慢性 阻 塞性肺 病 ( C O P D)
与对 照组 比较 ,} P< O . 0 5 。
表 2 两组 F E VI . 0 、 F E V1 . 0 / F V C改善情况 ( i±s )
2 0 0 7, I ( 3 O ) .
[ 2 ] 剡雄 , 高 峰, 吴蔚 , 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C O P D ) 稳定期的中医证

6 6一
湖北中医杂志 2 0 1 3年 2月第 3 5卷第 2期 ・

针 灸 骨 伤
穴 位 注射治 疗 稳 定 期 慢性 阻塞 性 肺 疾 病 疗 效 观 察
赵 慧敏
( 湖北省中医院 , 湖北 武汉 4 3 0 0 6 1)
关键 词 : 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 ; 中西医结合 疗法 ; 穴位 注射 ; 黄 芪注射 液 中图分 类号 : R 5 6 3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0—0 7 o 4 ( 2 0 1 3 ) 0 2— 0 0 6 6— 0 1

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研究进展与思路探讨

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研究进展与思路探讨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河流的不断流动使谁都无法“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习惯于竖着切苹果的人永远也不会发现苹果内的五角星图案。

固有的学科知识有时会成为你难以脱掉的有色眼镜,请想一想它的局限,再看一看其他学科的发展,创意和灵感就产生了。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73743);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08085MH201)[作者简介]鲁静,硕士研究生,E-mail :347605308@ [通讯作者]刘自兵,教授,E-mail :zibingliu@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研究进展与思路探讨Research progress and thinking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reating stable phas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鲁静1,项水英1,丛文娟1,刘自兵2(1.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安徽合肥230038;2.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8)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全身性病变,其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它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肺部慢性炎症性疾病。

COPD 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气促等,而且病程长,常迁延不愈,极大地影响了COPD 患者的生存质量。

西医常规治疗可暂时缓解临床症状,但是常带有各种副作用,针灸疗法在治疗COPD 稳定期有着独特的优势,笔者通过查阅文献研究针灸治疗COPD 稳定期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寻找一种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的疗法。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针灸疗法;研究展望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DOI :10.19763/ki.1671-0258.2019.01.023COPD 是一种常见的以呼吸系统症状和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受个体因素及环境因素影响,主要累及肺脏,也可引起肺外各器官的损害[1]。

肺俞穴、合谷穴、定喘穴三穴注射川芎嗪治疗肺络郁滞型慢阻肺的临床效果分析

肺俞穴、合谷穴、定喘穴三穴注射川芎嗪治疗肺络郁滞型慢阻肺的临床效果分析

肺俞穴、合谷穴、定喘穴三穴注射川芎嗪治疗肺络郁滞型慢阻肺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討肺络郁滞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肺俞穴、合谷穴、定喘穴三穴注射川芎嗪的临床效果。

方法98例肺络郁滞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9例。

常规组患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肺俞穴、合谷穴、定喘穴三穴注射川芎嗪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和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治疗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常规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用力肺活量(FVC),研究组患者的PaO2、PaCO2、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比值(FEV1%)、FVC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PaO2、PaCO2、FEV1%、FVC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常规组的7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肺俞穴、合谷穴、定喘穴三穴注射川芎嗪治疗肺络郁滞型慢阻肺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与中医证候积分,值得临床重视与应用。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络郁滞型;川芎嗪;穴位注射Clinical effect analysis of Feishu acupoint,Hegu acupoint,Dingchuan acupoint injection of ligustraz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f lung collaterals stasis type WANG Chun-wen. Emergency Center,Zouping County People ‘s Hospital,Bizhou 2562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Feishu acupoint,Hegu acupoint,Dingchuan acupoint injection of ligustraz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f lung collaterals stasis type. Methods A total of 98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f lung collaterals stasis typ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with 4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ventional group received western medicine routine treatment,and the research group also received Feishu acupoint,Hegu acupoint,Dingchuan acupoint injection of ligustrazine for treatment.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changes of pulmonary function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s integral evalua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and evaluation was made on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conventional group had better 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aO2),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 (PaCO2),and 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than those of before treatment. The research group had better PaO2,PaCO2,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FEV1)/FVC ratio (FEV1%)and FVC than those of before treatment. The research group had better PaO2,PaCO2,FEV1% and FVC after treatment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an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After treatment,both groups had lowe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s integral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research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3.88% than 77.55%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Feishu acupoint,Hegu acupoint,Dingchuan acupoint injection of ligustrazin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pulmonary function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s integral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f lung collaterals stasis type,and it is worth clinical atten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Lung collaterals stasis type;Ligustrazine;Acupoint injection慢阻肺是一组以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喘息等为主要表现,以气流进行性受限为主要特征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1]。

针灸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针灸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针灸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范乾,王雅丽(庆阳市中医医院,甘肃庆阳745000)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针灸作为中医传统治疗手段,联合中药、西药等治疗手段,可发挥对COPD的协同治疗作用,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相关指标,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针灸;肺功能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n lung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Fan Qian,Wang Yali(Qingy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Qingyang,Gansu,745000,China) Abstract: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is common clinical respiratory disease that requires long-term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Acupuncture as traditional treatment metho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ombin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estern medicine and other treatment methods to exert synergistic effect on COPD which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lung function-related indicators,alleviate the symptoms of dyspnea in patients.Key words: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Lung function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以持续的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肺功能障碍性呼吸系统疾病。

基于现代医学技术的中医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

基于现代医学技术的中医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

基于现代医学技术的中医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研究方案:基于现代医学技术的中医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1. 引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进展性肺部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气流受限和进行性呼吸困难。

尽管西药治疗和康复训练在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有一定疗效,但长期药物治疗可能导致副作用,而且疾病的预后并不理想。

中医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在减轻症状的同时还促进患者的整体健康。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现代医学技术的中医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

2. 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评估中医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索其治疗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的依据。

3. 研究方案3.1 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

在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期间进行多项指标的评估和记录。

3.2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包括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标准的患者。

排除标准包括有其他严重心血管或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以及对针灸治疗存在禁忌症的患者。

3.3 方案实施实验组患者在中医针灸专家的指导下接受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经络针灸和穴位贴敷疗法。

经络针灸通过穴位的刺激来调整气血流通,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

穴位贴敷疗法通过选取适当的穴位贴敷药物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减轻症状。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包括支持性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治疗措施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定制。

3.4 数据采集在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期间,对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评估、肺功能检测和生活质量评估。

临床症状评估包括呼吸困难评分、咳嗽评分等。

肺功能检测包括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和最大呼气流量等指标。

生活质量评估采用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

中医院针灸科年终总结针灸疗法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

中医院针灸科年终总结针灸疗法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

中医院针灸科年终总结针灸疗法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针灸疗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传统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效果。

近年来,针灸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逐渐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关注和认可。

本文将对中医院针灸科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进行年终总结。

首先,针灸疗法在支气管炎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气短等。

中医针灸科在治疗支气管炎时,常常选择穴位在肺经和膈经上,如太渊、中脘、肺俞等穴位进行刺激。

通过调整肺气和脏腑气机的平衡,针灸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缓解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其次,针灸疗法在哮喘的治疗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哮喘是一种慢性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

中医针灸科常采用一些经络穴位如手三里、肺俞、百会等进行刺激。

通过调整气机,增强肺部功能,针灸对哮喘发作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同时,针灸还可以调整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病毒和过敏原的能力,从而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和症状的严重程度。

另外,针灸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中也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进行性疾病,患者常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中医针灸科常常选择一些肺经和膈经上的穴位如肺俞、膈俞、中脘等进行刺激。

通过调整呼吸系统的气流,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和呼吸困难的症状,针灸疗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针灸疗法还可以用于一些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

例如,中医针灸科常常使用应季针灸疗法,即根据季节的变化来选择穴位进行刺激,以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还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最大程度地减少疾病的发生。

总之,中医院针灸科在针灸疗法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应用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针灸疗法通过调节气机和穴位的刺激,能够改善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针灸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针灸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针灸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中。

其中,针灸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也经过了长期的实践验证和临床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探讨针灸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并介绍其作用机制及临床治疗意义。

1. 针灸对哮喘的治疗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点是呼吸道过敏性炎症导致的气道阻塞和可逆性气流受限。

针灸通过刺激具有调节作用的穴位,调整人体的气功平衡,以改善免疫功能和缓解症状。

研究表明,针灸能够显著减轻哮喘患者的气急、喘息、胸闷等症状,并改善肺功能。

2. 针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进行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特点是气流受限,呼吸道炎症和肺泡破坏。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激活自身的抗炎反应,减轻炎症反应并促进肺功能的恢复。

针灸治疗可以减少COPD患者的咳嗽、咳痰等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3. 针灸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特点是气道炎症和黏液的过度分泌。

针灸可以刺激穴位,促进气道的扩张和痰液的排出,从而减轻患者的咳嗽、咳痰等症状。

此外,针灸还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复发。

4. 针灸对肺结核的辅助治疗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肺部炎症和组织损伤。

针灸可以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抗菌能力,提高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清除能力。

研究发现,针灸辅助治疗可以缩短结核的疗程,减少病变范围,并降低结核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5. 针灸对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针灸治疗主要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和气功平衡。

针刺穴位可以激活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

在呼吸系统疾病中,针灸可以改变肺功能、血氧饱和度和血浆免疫因子水平等,从而改善疾病的症状和预后。

综上所述,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温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45例临床观察

温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45例临床观察

温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45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9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采用温针灸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西医舒利迭药物方式予以治疗。

治疗2月后,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临床症状评分及生命质量评分等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呼吸道症状、寒热等全身症状、患者生命质量SGRQ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温针灸方式治疗,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同舒利迭治疗的功效相近,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慢性阻塞性肺病;温针疗;舒利迭;肺功能;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属于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主要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其症状表现多为咳嗽、气喘、胸闷、咳血痰等。

其临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据统计,我国患COPD的40岁以上成年人约为8.2%[1]。

临床治疗COPD的关键点是减轻患者呼吸受限症状,改善其病程发展,提升肺功能质量。

本研究主要比较研究温针灸与舒利迭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不同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7至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自愿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平均年龄(54.2±2.3)岁;对照组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平均年龄(57.4±3.6)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纳入标准本研究病例诊断均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的相关标准[2]进行。

纳入标准:①所有病例属于稳定期COPD 患者;②未见严重心、脑、肝、肾及其他危及生命的疾病;③年龄均超过45岁;④患者均属自愿,签署医患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舒利迭吸入剂(产自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予以治疗,每天2次,每次1吸(每吸内含50μg沙美特罗和250μg丙酸氟替卡松),疗程2个月。

针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针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针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效果及安全性研究童娟;李桂元;何颖;葛炎;姚红;孔祥翱【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7(036)008【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对提高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康复作用效果,探讨其在肺康复中的治疗优势及安全性.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脱落3例,最终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19例).在规定的有氧运动训练基础上分别予以治疗针(治疗组)及安慰针(对照组)治疗,取脾胃经及任脉的穴位为主.每星期治疗2~3次,共14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MI)值、运动能力、呼吸症状评分表(CAT)、肺通气功能及炎症(IL-6,TNF-α)指标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呼吸症状评分,肺功能各项指标差值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P<0.01);对照组血清炎症指标TNF-α在治疗后较治疗组明显升高(P<0.05);BMI方面,治疗组前后BMI未见明显改变,对照组BMI下降明显(P<0.05).结论针刺配合运动疗法可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肺康复效果,并可减少COPD患者出现运动疲劳的副反应.【总页数】6页(P923-928)【作者】童娟;李桂元;何颖;葛炎;姚红;孔祥翱【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 51012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 51012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 51012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 510120;广州医科大学,广州 510182;广州医科大学,广州 51018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 510120;广州医科大学,广州 51018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1【相关文献】1.多学科肺康复综合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游慧敏;危秋平;林硕;黄榕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肺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J], 罗小桃3.医生督导综合呼吸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的效果分析 [J], 焦亚静;杨丽萍;梁佳4.综合性肺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J], 刘娅玲;崔为5.无创正压通气结合呼吸功能锻炼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效果分析[J], 费秋娜;李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健康状况的影响

针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健康状况的影响

针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健康状况的影响陈年环【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18(040)003【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94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7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健康状况[采用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评估测试(CAT)评、价]、动脉血气分析及主要症状咳嗽、咯痰、喘息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62%)高于对照组(72.34%,P<0.05).2组治疗后肺功能FEV1%、FVC及FEV1/FVC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SGRQ及CAT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氧分压[p(O2)]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二氧化碳分压[p(CO2)]下降(P<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咳嗽、咯痰及喘息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显著,健康状况及肺功能得以改善.【总页数】4页(P434-437)【作者】陈年环【作者单位】湖北省公安县中医医院针灸科,湖北公安434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9;R245.31【相关文献】1.补肺益肾汤结合艾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临床疗效及肺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J], 周彩霞;关珊珊;张鹏;张学文2.长期使用肺功能训练仪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熊洁;彭清臻;厉银平;袁曼;涂雪松3.参芪补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J], 张玉玲4.参芪补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J], 张玉玲5.肺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及肺功能康复的影响 [J], 龙辰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中医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中医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对中医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进行探析。

方法将医院2007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9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实验组给予中医临床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75.5%的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患者显著。

结论中医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显著,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

其诱因有饮食不节、疲乏劳累、情志不调等。

发病时,病人多表现咳嗽、上痰、气喘、发绀、心悸等症状[1],严重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空气污染日渐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

本次实验旨在对中医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进行探析,具体实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医院2007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9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包括64例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处于42-75岁,平均年龄64.8岁;将97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患者的病程处于2-40年;所有患者经诊断都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2]。

1.2 方法1.2.1 西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给予患者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沙丁胺醇气雾剂进行雾化吸入治疗,随后给予支气管扩张制剂口服。

1.2.2 中医临床治疗对实验组采用中医临床治疗方法,在风门、肺俞、肾俞、足三里等穴位进行敷药治疗:在纱布上涂抹适宜厚度的药物,以胶布固定12小时,两天进行一次敷治,五次作为一个疗程,共进行两个疗程。

敷用的药物由医院配置好直接使用,主要成分包括:麻黄、杏仁、葶苈子、白芥子、苏子、细辛、冰片[3]等,充分研磨后以姜汁、蜂蜜调成糊状待用。

温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温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温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应用温针灸措施治疗对病情指标的干预和改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016年收治年龄在60岁以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180例相关临床资料为分析数据来源,根据患者接受的治疗措施差异将其以每组9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和观察组(温针灸方式治疗),通过回顾性分析了解温针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经疗效评估后提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判定无效例数分别为3例、15例,总有效率计算后经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在治疗前后分别观测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包括每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占预计值百分比以及最大呼气量等,提示治疗后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数据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有意义(P<0.05)。

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用温针灸手段对病情干预,能够收到极为突出的缓解效果同时对指标的改善情况更为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温针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中图分类号】R245.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3-0355-02温针灸是艾灸、针刺相结合对疾病治疗的手段,本文主旨在于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应用温针灸措施治疗对病情指标的干预和改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2016年收治年龄在60岁以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180例相关临床资料为分析数据来源。

患者中有男性96例,女性84例;年龄在62~85岁范围间,平均年龄(71.3±2.4)岁;病程时间在1~12年范围间,平均病程为(5.1±0.7)年。

排除存在下列情况患者:确认为急性加重期;本身合并血液系统或者心血管疾病;有精神障碍或者难以配合治疗;处于哺乳/妊娠期间的女性患者。

针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针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针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王照;陈云华;谢云【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COPD稳定期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针灸加普通肺康复治疗)和对照组(普通肺康复治疗)各50例,干预6个月后观察两组病人6 min步行距离以及圣乔治呼吸问卷总分.[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观察指标均有改善(P<0.05),试验组病人6 min 步行距离以及圣乔治呼吸问卷得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加普通肺康复治疗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效果,缓解病人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期刊名称】《护理研究》【年(卷),期】2017(031)008【总页数】2页(P969-970)【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针灸;肺康复;6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作者】王照;陈云华;谢云【作者单位】410100,长沙卫生职业学院;410100,长沙卫生职业学院;410100,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由于长期缺氧而逐渐产生各种心肺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肺康复是目前已被证实的能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改善运动耐力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1]。

近年来,中医特色技术尤其是针灸疗法在慢性肺疾病肺康复治疗中的运用已成为中医研究的新热点。

相对于西医肺康复治疗,中医肺康复疗效迅速、操作方便易行、医疗费用低、副作用少等优点在全世界逐渐得到肯定。

本研究应用肺康复治疗结合针灸对COPD稳定期病人进行干预,为延缓COPD病人肺功能丧失、减少肺组织纤维化提供防治新策略。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长沙市第三医院住院治疗的COPD 病人,符合纳入标准100例,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39岁~80岁(57.51岁±11.62岁)。

温针灸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温针灸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温针灸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贾杰海;陈静【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24(43)4【摘要】目的基于冬病夏治理论,观察三伏天温针灸夹脊穴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

对照组予穴位贴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穴位贴敷治疗基础上予温针灸夹脊穴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症状加重次数。

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慢阻肺评估测试问卷评分(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的变化。

结果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6个月,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两组CAT评分和患者症状加重次数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穴位贴敷基础上,三伏天温针灸夹脊穴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降低患者6个月内症状加重次数,改善咳嗽、咳痰和胸闷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总页数】6页(P368-373)【作者】贾杰海;陈静【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康市中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1【相关文献】1.温肺背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肾亏虚型患者临床疗效观察2.温补肺肾方结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观察3.温肾益气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4.补中益气汤联合针灸治疗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疗效观察5.温针灸联合六君子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概况

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概况

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概况
李鸿章;覃霄燕;邵素菊;华金双
【期刊名称】《中医学报》
【年(卷),期】2015(30)4
【摘要】笔者结合针灸临床多年经验认为,穴位贴敷疗法不适宜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而毫针疗法则可有效控制急性期发作,如若配合拔罐疗法效果会更佳。

但是针灸治疗COPD存在以下问题:1还未形成统一的针灸诊疗方案及标准,所以,针灸作为治疗本病的一种重要疗法就得不到广泛推广;2文献报道偏重于临床疗效观察,但机制研究比较少,这也局限了针灸治疗本病的研究思路;3针灸对本病气道重塑的干预尚未见报道。

【总页数】3页(P484-486)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毫针疗法;穴位贴敷疗法;穴位注射疗法;耳穴贴压疗法;综合疗法
【作者】李鸿章;覃霄燕;邵素菊;华金双
【作者单位】河南省中医院;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63
【相关文献】
1.针灸治疗胃镜检查副反应的临床概况及针灸调节胃肠活动研究进展 [J], 崔承斌;王京京;魏正岫;栗新;吴中朝
2.苓桂术甘汤联合温阳通络法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 [J], 吕志坚
3.活血祛痰方联合针灸治疗痰瘀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临床研究 [J], 侯从岭
4.针灸疗法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研究进展 [J], 袁思成; 芮庆林
5.中医针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治疗的运动耐力、呼吸状态的改善价值研究 [J], 张怀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中药针灸综合方案的效果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中药针灸综合方案的效果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中药针灸综合方案的效果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及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应用中药针灸综合方案的效果。

方法挑选362例于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入住我院的AECOPD患者,以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其中对照组184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178例则均基于此同时加用肺胀饮1号和针灸、低频等中医综合治疗,并进行诱发呼吸训练等。

根据病情轻重将每组患者分成重度、中度、轻度三个等级,将其疗程分别设为14d、10d、7d,对两个小组患者治疗前 1 d进行观察,治疗第 1至3d每天对其主要临床症状等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做好相应内容的记录,在用药7 d、10d、14d后对两个小组的有效率、临床改善状况进行观察和对比。

结果在住院天数、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方面,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实验组均相对较小,两个小组的对比区别都存在统计学区别(P<0.05)。

在治疗后炎症指标改善方面,较对照组而言,实验组血小板升高的幅度相对较大,两个小组的对比区别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

结论对AECOPD患者应用中药针灸综合方案不但能够使其急性期症状得以减轻,不良反应率大大减小,血小板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而且还能够使其住院天数有所减短,住院费用得以减少。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医药综合治疗;肺胀饮;针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一种比较多见的疾病,常因着凉而多次发作,患者不得不多次住院医治,致使其身心痛苦不堪,而且急性发作期需要用到很多的激素等,难免会有各种不良反应出现,而大多数老年患者不愿主动配合,多次出现急性发作,危及生命,生活质量也骤然降低。

因而,针对此疾病发作期的治疗展开研究是极具现实价值的,而且急需整合出中医治疗AECOPD的技术标准。

近些年,中医师们基于中医学特有的理论体系,持续地运用中医手段譬如针灸等对AECOPD患者进行治疗,收获了较佳的成效,有关的研究成果也有很多[1],这些手段在缓解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提升等方面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而且优势突出,譬如易于被患者所认可、不良反应发生率小等[2]。

穴位注射配合刺络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疗效观察

穴位注射配合刺络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疗效观察

穴位注射配合刺络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疗效观察邱超;郄增旺;程凤宽;任红;程晓东;陈强;马林;卢红;郭涛【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生》【年(卷),期】2011(039)007【摘要】目的探索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与刺络法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临床疗效及对肺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治疗组210例,依据辨证取穴,分别以定喘、肺俞、脾俞、天突、膻中、孔最、丰隆等为基础穴位,每穴分别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0.5ml,然后配合刺络法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针刺方法.治疗24次统计疗效.实验方法,应用光电RM-6000多导生理记录仪分别同步记录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的心电图、心音图、肺阻抗图、一阶微分图,然后进行自身对照观察.结果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配合刺络组总有效率为98.69%,肺阻抗血流图8项指标治疗前后对比均有显著意义(P﹤0.05~0.00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肺阻抗血流图8项指标中,治疗前后对比4项有意义(P﹤0.05~0.01).结论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刺络法治疗慢阻肺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为评价临床疗效提供了客观指标,同时对穴位及刺络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总页数】3页(P55-57)【作者】邱超;郄增旺;程凤宽;任红;程晓东;陈强;马林;卢红;郭涛【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针灸科,河北,保定,071000;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针灸科,河北,保定,071000;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针灸科,河北,保定,071000;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针灸科,河北,保定,071000;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针灸科,河北,保定,071000;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针灸科,河北,保定,071000;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针灸科,河北,保定,071000;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针灸科,河北,保定,071000;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针灸科,河北,保定,0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相关文献】1.刺络拔罐配合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刘力争;陈华2.自血穴位注射配合穴位刺络放血治疗痤疮(热毒型)37例疗效观察 [J], 吴建梅3.针刺刺络拔罐配合活血化瘀药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观察 [J], 沈丽4.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治疗中的护理配合 [J], 王红丽5.中药穴位注射联合刺络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60例疗效观察 [J], 邱超;程凤宽;任红;陈强;马林;卢红;郭涛;赵春香;王甜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灸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应用概况

针灸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应用概况

针灸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应用概况
张慧
【期刊名称】《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25)004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由于该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增加,不仅使患者劳动力丧失,生活质量下降,同时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已成为众多医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COPD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西医措施有局限性、短暂性.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学者对传统针灸防治COPD方面进行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了针灸在防治COPD方面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今后运用循证针灸学和临床路径方法,开展针灸防治COPD优势方法的筛选和疗效的系统评价,对于针灸防治COPD患者的远期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和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整体康复治疗是研究的主要方向.
【总页数】4页(P36-39)
【作者】张慧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6100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5
【相关文献】
1.针灸临床应用经络辨证概况 [J], 黄月莲;张燕
2.近10年针灸治疗心脏神经症的临床应用概况 [J], 张永辉;陆鹏;刘敏;张镭潇;耿丹;
胡幼平
3.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应用概况 [J], 张琼
4.类风湿关节炎的针灸疗法临床应用概况 [J], 赵宇杉;陈煜宇;齐张旸;吴菲虹;林李强;王郑杨;陈珊妮;马慧澜;赵钟文
5.针灸临床应用经络辩证概况分析 [J], 李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著·社区中医药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7期作为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够进一步发展成为呼吸衰竭以及肺心病等常见的慢性病,与有害颗粒和有害气体的异常炎性反应有关,有着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在我国,该病多集中在>40周岁的人群中,总发生率约8.2%。

在贵州的某些地区,>60周岁该病的死亡人数占0.8%,>40周岁占94.01%。

由于肺功能的下降,导致了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甚至影响到了患者的正常生活。

因此,寻找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成为严峻的挑战。

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实测经络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进行如下报告。

资料与方法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112例,分为两组。

常规组男23例,女33例;年龄30~75岁,平均(57.23±3.89)岁。

治疗组男27例,女29例;年龄31~74岁,平均(58.46±3.78)岁。

所有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本研究,同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

方法:①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主要包括营养支持、平喘、抗感染、祛痰、维持酸碱平衡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分别在治疗1周、1个月以及3个月时对其肺功能进行检查并记录[1]。

②治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实测经络针灸疗法进行治疗。

针灸的主要部位为内关和足三里。

在治疗前,医生需要测定患者的血压、腰围、体重以及身高等。

采用生物物理测定法来测足阳明胃经足三里段的实测经线,针灸足三里,采用平泻平补手法,每次留针时间30min [2]。

与此同时,给予患者鼻塞法吸氧,4.5~5.5L/min。

在治疗后的1周、1个月和3个月时对患者的肺功能情况进行检查并记录[3]。

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主要包括无效、有效和显效。

①无效: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呼吸困难评分无明显变化;②有效:与接受治疗前相比,患者的呼吸困难评分提高1分;③显效:与接受治疗前相比,患者的呼吸困难评分提高2分[4]。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主要包括FEV 1、PEF、FCV、FEV 1以及FEV 1/FCV 等。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进行t 检验,用(x ±s )表示,P <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P <0.05),见表2。

讨论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所居住的环境和饮食习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居高不下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因此,寻找一个有效的方案成为治疗的关键。

有研究发现,西药常规治疗结合辨证论治对患者进行治疗,降低了肺炎的发生率,对肺部感染起到了更好的控制作用,改善肺通气,缩短了患者机械通气的时间以及通气后的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5]。

通过研究发现,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P <0.05)。

采用实测经络针灸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治疗,提高了在临床上的治疗实测经络针灸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余刚1刘明铭2曾桂英1王倩1赵靖1王蕊1李灿1551700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医院1,贵州毕节518000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广东深圳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9.07.080基金项目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民族医药科学技术研究课题编号(QZYY2017-129)实测经络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实测经络针灸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实测经络针灸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P <0.05)。

结论: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过程当中,采用实测经络针灸疗法治疗其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实测经络针灸疗法;临床疗效118论著·社区中医药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该方使用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利于遏制心肺功能恶化,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方中采用党参、黄芪等大量益肺之品以及熟地、黄精等补肾药物,能有效提高COPD 稳定期患者胸中气量,从而具有延缓呼吸肌疲劳、阻止肺功能下降等作用,利于稳定和维持患者正常呼吸功能、改善机体缺氧状况,从而降低急性加重次数[6]。

同时结合紫菀、款冬花、法半夏、化橘红、三七等化痰宽胸理气及化瘀之品,必助COPD 稳定期治疗效果之提升。

综上所述,补肾益肺活血方能有效改善COPD 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对于延长COPD 患者稳定期、减少急性加重期发作次数具有长远价值,值得扩大样本数量、采用多中心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1]中国呼吸科专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更新版)[J].国际呼吸杂志,2017,37(14):1041-1057.[2]黄锦榕,洪春霖,黄小华,等.肺胀2号方治疗肺肾气阴两虚型慢阻肺稳定期30例[J].福建中医药,2018,49(2):7-11.[3]林典义.呼吸内科疾病治疗新进展[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191-196.[4]马丽佳,曲妮妮,赵克明,等.古代文献肺胀病因病机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2):272-273.[5]孙景环,周天寒,李远梯,等.略论《黄帝内经》喘证理论及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11):1446-1448.[6]张小朴,周奎龙,史锁芳.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5,37(6):941-944.效果,改善了患者肺功能的情况,降低了患者的痛苦,节省了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维护了患者的生命健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中医学“肺胀”范畴,通常发生于哮喘、肺咳之后,肺气长期壅滞,肺叶长时间膨胀、不能敛降[6]。

通过反复试验发现,针刺足三里、内关联合西药进行治疗,降低了患者急性期的发作时间,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

相比较传统的常规治疗,针刺治疗改善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疗效比较显著且安全。

由于传统的针灸穴位较多、传统取穴存在差异,导致患者不能坚持治疗。

但是实测经络针灸疗法用经络辨证的方法明确了疾病所在,再采用三种生物物理和生物的方法,分别是循经低阻抗线、隐形循经感传线以及循经高振动声线[7]。

采用最新研制生产的实测经脉定位仪对人体体表的十四条经脉线进行测量,测出1mm 的实测经络线,经上一针,然后辨证吸氧,提高了针刺穴位的疗效和准确率,最终达到防治疾病和保健的目的。

RNA 表现遗传学的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ENST00000548657参与了炎性因子的表达调控,其可能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8]。

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缓解患者惶恐、不安以及焦虑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②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护理:在治疗期间,多服用流质食物,少食多餐,补充热量和纤维,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避免食用辛辣和腌制的食品。

③加强肺功能的锻炼:护理人员要监督患者不断进行体育锻炼,主要包括打太极、慢跑、踏车以及散步等,尽量避免长时间运动或大量运动,防止造成身体的不适。

综上所述,采用实测经络针灸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降低了患者在临床治疗上的痛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了该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1]郑英敏.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临床效果观察[J].重庆医学,2017,68(2):239-241.[2]谢小晨,王娜娜,陈亮,等.福多司坦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7,58(8):103-105.[3]林文波.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安全性评价[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67(2):219-220.[4]刘学军,刘峻驰,房泽.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6,62(1):176-178.[5]赵年昆,李岩.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及长期随访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7,45(6):1235-1238.[6]刘美颖,李琰峰,仇小欢,等.温阳化痰穴贴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11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6,57(19):1670-1673.[7]周辉,刘峰.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7,28(14):1979-1981.[8]赵振寰,荆伟丽,姜艳,等.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29):4096-4098.(上接第117页)1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