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措施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凤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措施分析
龙凤湿地自然保护中心黑龙江省大庆市
【摘要】作为水域与陆地的交汇处,湿地在生态环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湿地区域的
地表会出现积水情况,这一区域自成一格生态体系,湿地不仅能够保护周围的环境,还能有
效的调节当地的气候,保护当地生物的多样性。

本文就龙凤湿地系统保护措施进行研究,以
期能够有效提升龙凤湿地的环境质量。

【关键词】湿地;生态系统;植物资源
大庆龙凤湿地位于大庆市的东南地区,距离大庆市的市中心非常远,属于省级的自然保护区,有着较为完整的沼泽生态系统,并且其的地理环境相对来讲较为特殊,地理位置较高,所在
区域生物较为多样,在当地具有较高的影响度,是很多珍惜动物繁衍和栖息的重要场所。

因此,当地政府部门要做好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制定科学的湿地保护措施,以减少人为因
素对湿地造成的破坏。

1 龙凤自然保护区
大庆市龙凤自然保护区的土壤类型较为单一,整体地势较为平坦,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地表
供水非常丰富,整个区域主要是以芦苇沼泽为主,湿地内部有很多涉禽和游禽,多种国家级
的保护动物,位于中纬度地带,当地的气候四季分明,保护区的内部部分地势较为低洼,使
得很多区域形成泡沼、平坦地形相间的局面,沼泽时这一区域的主要土地类型,占据自然保
护区80%的位置。

大庆市龙凤湿地保护区位于松嫩平原的边缘,整体地形会受到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
境较为复杂,植物类型夹角为繁杂,湿地内部的野生动物多达207种,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等
因素,龙凤湿地内部的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正在逐渐缩小,很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都受到
了严重的破坏。

因此,针对这一情况必须要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丰富龙凤区域内部的动植
物资源,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

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已成为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
宣传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是丹顶鹤、白鹤、大天鹅、白头鹤等珍稀濒
危野生动物的保护基地,是松嫩湿地变迁与保护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湿地的价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利用价值,另一部分是间接利用价值。

直接利用价值表现为水资源、湿地产品
如鱼、虾、贝、藻类、莲、藕、菱、泥炭、木材、芦苇、药材等、湿地矿产、能源如泥炭、
水运等。

2保护区内的动植物资源
2.1 植物资源
龙凤自然保护区的内部被分主要有三种植被资源,主要为:水生植被、沼泽、草甸,这些植
物的经济价值都非常高。

因此,必须要对这些植物将进行保护,根据不同植物的作用和特点
制定保护措施一,以保障龙凤湿地可持续发展不会受到影响,这三种植物都有着一定的药用
价值。

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内部的植物类型较为单一,并且湿地内部没有需要进行重点保护
的野生动物。

芦苇作为重要龙凤湿地区域重要的野生植物,是重要的纤维植物资源,在造纸业和均化洪水
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保护,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创新现有的
保护措施,以保障湿地保护区内部的植被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保护区内部的植被会随着外部
环境出现相应的变化,保护区内部的管理人员要强化现有的管护措施,减少自然因素对保护
区内部植被造成的影响。

另外,在龙凤保护区内部植被主要是以沼泽为中心更替的。

2.2动物资源
龙凤湿地内部的无职务资源非常丰富,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保护区内部
人口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加,这一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保护内部自然资源的消耗,甚至还
导致保护区内部的动植物出现减少的情况,严重的甚至还会导致保护区内部的生态环境被大
面积破坏,使得很多动物失去生存的空间,丧失了大量个体,过去由于栖息地严重缩减、分
割和破坏致使许多物种种群数量过于稀少。

为改变这种状况,1995年建立了龙凤湿地市
级自然保护区。

此后,情况开始好转。

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的成分,在整个物种组成
中占有很大比例,其趋势有增无减,越来越多。

由于龙凤湿地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湿地鸟类组成比较多,目前有一级保护动物(鸟类)5种,二级保护动物(鸟类)19
种,黑龙江省重点保护动物(鸟类)19种。

扰动因子对龙凤湿地鸟类有一定的影响。

3保护区生态系统特征及存在问题
保护区是松嫩平原地区湿地生态系统中具有较高代表性或典型性的区域。

龙凤自然保护区无论是生物类组成、区系特性,还是在群落结构或生态系统水平上,均反映了其温带湿地生
态系统的性质,为松嫩平原典型芦苇沼泽,是该生物地理区域的典型代表。

龙凤自然保护区是湿地鸟类栖息繁衍的基地和迁徙的通道,具有较高的稀有性。

龙凤自然保护区目前为数
不多的保存完整的芦苇沼泽湿地之一,也是黑龙江省大庆市辖区内保留得比较完整的淡水沼泽生态系统。

河流泡沼遍布全区,均保持着比较原始的自然状态,人为干扰较少。

保护区
境内保持了原始的生态景观,具有较高的自然性。

龙凤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
的自我平衡能力,但由于组成结构相对简单,当受到严重破坏,或干扰超过其生态系统所能够承受的阈值时,生态系统则崩溃,依其植被演替规律,可能出现偏途顶极或不可逆演替
或改变其原始面貌。

4生态环境保护及风险防范措施
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土壤中含有大量吸水性良好的泥炭土和植物及质地黏稠的不透水层,它能在短期内积蓄洪水,然后再用较长的时间将水排出。

水边大量生长的芦苇,因其高大
茂密,有第二森林之称。

芦苇对自然环境有高度调节作用,大面积的芦苇可以防治风沙。

有人称龙凤湿地为大庆市的“调温器”。

为了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生产环境
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必须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湿地建设过程中应融入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观念,注重生态交错带的保护和设计,生态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根据大庆市的地理区位、资源环境条件、气候气象特征等多方面因素开展生态建设,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龙凤湿地目前在市政府、龙凤区政府的领导下,在林业局、旅游局、环保局、水务局以及省内知名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共同努力下,湿地管理部门在湿地管理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然而仍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如水质富营养化和热敏红外监控网的应用等问题,应从湿地景观生态设计、湿地污染源分析与控制
对策、以芦苇为代表的湿地植物水体净化研究、红外监控网的布点原则、以鸟类和环境监
测为基础的湿地环境变迁与鸟类群落变化相关性研究、湿地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多方面进行湿地管理技术研究,进一步保持和改善龙凤湿地的生态环境。

5总结
综上所述,大庆市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较为敏感。

因此,为了保障湿地区域的自
然环境不会遭到破坏,必须要根据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针对可能会出现安全事故做好安
全防护措施,减少污染物质对自然保护区造成的影响,保障龙凤湿地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能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徐太海, 梁彦涛, 秦姝冕, et al. 龙凤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及保护措施[J]. 绿色科技, 2014(8):1-2.
[2]大庆龙凤湿地动植物资源研究现状[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7(1).
[3]郭士林, 叶春, 李春华, et al. 湿地生态系统调控研究综述[C]// 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0.
[4]王洁. 北方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J]. 时代农机, 2017(09):136-1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