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育英二外初二上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word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育英二外初二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含答案)育英二外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
八年级物理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笛子爱好者小亮在午休期间吹起了他心爱的笛子,悠扬的笛声传遍宿舍楼,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悠扬的笛声是笛子振动发出的
B. 笛声在传播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
C. 因为笛声悠扬,所以小亮的笛声不是噪声
D. 按住不同的笛孔发生的音调会改变
2.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
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

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 )
A. 声音产生的原因
B. 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C.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D. 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3.在沙漠中,可以利用图所示的方法应急取水,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A. 熔化、凝华
B. 凝固、汽化
C. 汽化、液化
D. 熔化、液化
4.上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下红光LED 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 组合,产生白色LED 光源,日本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LED,它是( )
A. 紫光LED
B. 黄光LED
C. 蓝光LED
D. 橙光LED
5. 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中,属于凝华的是()
A.春天缥缈的雾
B.夏天晶莹的露
C.秋天轻柔的霜
D.冬天凝重的冰
6. 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剧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响度
B. 医生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 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以看见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而不是以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是因为声速远小于光速
D. 学校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
7. 在两个相同的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然后将
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直接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
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甲中
水的温度为t,以下能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
A. 测出乙中的水温并与t 比较
B. 测出烧瓶中的水温并与t 比较
C. 将另一杯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 比较
D. 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 比较
8. 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 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

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它是水蒸气,a 处较浓
B. 它是水蒸气,b 处较浓
C. 它是小水滴,a 处较浓
D. 它是小水滴,b 处较浓
9.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
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
②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
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
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0. 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

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1.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 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D. 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2. 把两块厚度不计且足够大的平面OM、ON 垂直粘合在一起,并竖立在地面上,俯视图如图所示。

当小科站立在某个位置时,他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个数为m,看到自己完整像的个数为n,下列对小科在不同位置时,m、n 值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在a 点或e 点时,m=1,n=0
B. 在b 点或d 点时,m=1,n=1
C. 在c 点时,m=2,n=2
D. 在f 点时,m=0,n=0
二.填空题(本题共10 小题,每空1 分,共31 分)
13. 在地球上做这样的实验:一人在一根较长的空心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钢管的另一端耳朵贴上去听,会听到次声音,后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经传来的;若在月球上做同样的实验,另一端的人。

(选填“听不到声音”,“听到一次声音”或“听到两次声音”)
如图是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
14.
(1) 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
物体的而产生的。

(2) 若增大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增大。

(3) 改变塑料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会使声音的发生
改变。

15.如图所示,是水的循环示意图。

请补充完成图中(1)(2)
两处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

16.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图线 a 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1)仅增加水的质量;(2)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3)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

则三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 .(选填图中“a”,“b”,“c”或“d”)
17.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

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

18.如图所示,针筒中充满了气态乙醚,当向左压活塞时,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是
现象(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使气态乙醚发生这种物态变化的另一种方法是。

19.哈素海是呼和浩特市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深秋时节一群南归的鸿雁飞翔在清澈见底而且平静的湖面上,如图所示。

当某只鸿雁距水面120m 时,这只鸿雁的倒影与它的距离为
_m,该倒影是(选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选填“色散”或“反射”或“直线传播”)形成的;当鸿雁缓缓地向更高,更远的南方飞去时,它在水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20.观察日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简便方法:一是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太阳的像,这是利用成像原理;二是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只留有小缝隙,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观察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成像的原理.日食的形成可以用来解释,此时太阳、地球、月球正好在同一直线上,处在中间位置的是.
21.如图所示,这种现象叫作,如果在光屏上贴上一张绿色的纸,则看到的现象是
,A 点外侧是。

22. 昆虫在飞行时抖动翅膀发出声音,苍蝇每10s翅膀振动3520次,蜜蜂每20s翅膀振动3800 次,蚊子每5s 翅膀振动3200 次,那么它们翅膀振动频率最大的是 Hz,振动频率超过Hz 为超声波。

探测专家用超声波可探测到潜艇的确切位置,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在潜艇正上方海面向下发出超声波,从超声波发出直至接收到潜艇的回波时间为0.2s,则潜艇的实际深度约为m.
23.(1) 请在图甲中大致画出塑料颗粒从熔化到凝固成塑料脸盆的温度时间图像;
(2)已知点光源A 和两条反射光线,试在图甲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3)请在图丙中的半透明纸上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画出蜡烛AB 的像A`B`。

24.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如图 1 所示,是某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合理的安装顺序是 (填序号) ①烧杯和水②酒精灯③铁杆 A 和温度计(含纸盖)④铁圈 B 和石棉网 (2)如表是小燕记录的实验数据:
实验过程中,她发现在第 3min 时,水中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 _.(选填“变大”或“变小”). 中的坐标系补充完整,并根据上表数据绘出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由数据及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_. )为了探究水沸腾时是否需要持续吸热,接下来的操作是
小燕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 的道理(
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 ℃。

实验数据如表,可以判断蜡属于 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 _.
时间/m i n
1 2 3 4 5 6 7 蜡的温度/℃ 42
44
46
48
49
50
51
52
(2)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象,得出冰熔化特点是 ;第 4min 冰处于 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3)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

于是他认为冰熔 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他还发现冰熔化时烧杯外壁有一 层水珠,这是 形成
的。

26. 如图所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
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硬纸板
由可以绕ON 折转的E. F 两块板组成。

让一束光贴着硬纸
板左侧的E 板沿AO 方向射到O 点,在右侧F 板上能看到
反射光线OB.
(1)实验时从硬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线,这是因为光在硬纸板上发生了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其中硬纸板的作用是 .
(2)若将F 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 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如果将光线沿着BO 方向射向平面镜时,反射光线沿着OA 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
小明用茶色玻璃板和两个相同的柜子做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关系的实验。

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沿玻璃板前后两表面画线M M′和NN′.
在玻璃板前放棋子A,将棋子B 放到玻璃板后,使它与重合。

在白纸上沿棋子A 和B 的边缘画图,测量A 的右端到M M′的距离lA=4.30cm;测量B 的左的距离如图所示,其值为lB= c m.
的位置,将数据记录在表中,表中有一个数据异常,该数据是c m,它最有可距离。

次数12345
l A/c m 4.30 5.707.108.809.90
lB/c m 5.40 6.508.509.60
中异常数据后,比较lB 和lA,发现lB 总是小于lA,为准确获得实验结论,请你对小明实验中的错误操作进行纠正,答:.
28. 夏天,在南京的大街上漫步时,我们会发现透过法国梧桐树叶缝隙
的阳光在地面上会呈现出光斑。

如图所示,在一块硬纸板上挖一边长
为5 厘米的正方形的“孔”。

把这块挖有方孔的纸板对准太阳光,当纸
板和地面像距很近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亮斑(选填“正方形状”、
“圆形”或“三角形”),这是造成的;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间
的距离,你会发现地面上亮斑会变成亮斑(选填“树叶形状”、
“圆形”或“方形”),而且光斑的大小将变(选填“大”或“小”).
29.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毛衣、报纸、棉花、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收音机、机械闹钟、鞋盒.
(1)本实验中适合声源的是;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再盖上盒盖.他设想了三种实验比
较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C、将泡沫小球放在鞋盒上,比较小球弹起的距离.
(3)下面的表格是为了上述三种实验方案设计的,其中与你认为最佳方案对应的是
(选填“A”或“B”或“C”).
)待测材料隔声性最好的是,最差的是.
育英二外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中八年级物理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3. 2,空气,听到一次声音
14. 振动,响度,音调
15. 凝固放热,汽化吸热
16. c,b,d
17. 升华,熔化,凝华
18. 液化,放出,降低温度
19. 240,虚,反射,不变
20. 平面镜,小孔,光的直线传播,月球
21. 光的色散,光屏上有一条绿色色带,红外线
22. 352,20000,150
23. 作图如下
半透明纸
24.
(1) ②④①③
(2) 变小
(3)
(4) 不变
(5) 移去酒精灯,停止加热
(6) 调为小火
25.
(1) 39,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上升
(2) 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3) 不正确,外,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26.
(1) 漫,显示光路
(2) 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不能;在
(3) 多次改变入射角(或者多次改变入射光线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测量
反射角大小并记录
27.
(1) 竖直
(2) 棋子A 的像
(3) 7.10,A 的右侧到NN’
(4) 测量B 的左端到M M’的距离,其值为I B
28. 正方形,光的直线传播,大,圆形,太阳的实像
29.
(1) 闹钟
(2) B
(3) A
(4) 棉花,报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