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小高考学业水平测试生物专题复习: 第19讲 人体及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讲人体及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考纲要求]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1)反射和反射弧(B);(2)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A)。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特点(B);(2)突触的结构(B);(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B)。

3.人脑的高级功能:(1)人脑的组成及各个部分的功能(A);(2)人的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A)。

1.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______。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等五个部分组成,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都不能发生。

2.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1)结构:分为细胞体和突起。

突起又可分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和处理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

3.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____________。

传导过程为刺激→膜电位变化→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具有双向性。

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

突触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5.兴奋的传递形式:电信号(____________)→化学信号(神经递质)→电信号。

6.传递过程:当兴奋沿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并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7.传递特点: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是________,即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出,作用于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8.单向传递的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________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9.人脑的组成
(1)脑干: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

(2)小脑: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

(3)大脑:有语言、听觉、视觉、躯体运动、躯体感觉等高级中枢,调节人体生命活动。

10.人脑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____________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人类的听、写、读、说。

11.语言中枢包括:书写性语言中枢、________性语言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

12.功能
例如:(1)大脑皮层S区受损后病人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谈话,但不能口头表达,出现________________。

(2)大脑皮层H区受损后病人可以讲话、书写、看书,但是听不懂别人的谈话,出现________________。

一、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c的是传入神经。

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最初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最终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例1(2019·天一中学学测模拟)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

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
C.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D.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例2(2019·徐州学测一模)下图表示一个反射弧,若在S点处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感受器产生感觉
B.兴奋只向效应器方向传导
C.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D.刺激S点后肌肉收缩,属于反射活动
二、兴奋的传导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信号(局部电流)
2.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1)突触的结构
(2)兴奋传递特点——单向性: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由于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所以当上一个神经元兴奋后,下一个神经元会发生兴奋或抑制。

神经递质一旦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并发挥作用后,将被迅速分解灭活或回收而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例3(2019·南通模拟)如图为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无关
B.②由突触前膜通过主动运输释放
C.②与③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D.突触后膜上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
例4(2019·连云港学测一模)下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若在B、E两处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电流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在A处比在C处传递速度快
B.C处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刺激D处,电流表指针偏转两次
D.兴奋在C处单向传导
1.(2019·江苏学测)下图为反射弧的示意图,其中结构M的名称为()
A.感受器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D.效应器
2.(2019·江苏学测)下图为神经纤维静息状态下膜电位示意图,在箭头处施加有效刺激后,兴奋传导方向为()
A.向左传导B.向右传导
C.双向传导D.单向传导
3.(2019·江苏学测)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言语区位于()
A.大脑皮层B.小脑
C.脑干D.下丘脑
4.(2019·江苏学测)如图为突触结构的示意图,其中结构Q的名称是()
A.突触前膜
B.突触间隙
C.突触后膜
D.突触小体
5.(2019·江苏学测)如图为反射弧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代表效应器
B.②代表神经中枢
C.③中突触处兴奋传递方向是双向的
D.④未兴奋时,膜两侧电位呈外正内负
6.(2019·江苏学测)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下图为人体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神经中枢的是()
A.①B.③C.④D.⑤
7.(2019·江苏学测)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时膜两侧电位为外负内正
B.兴奋部位的膜两侧电位为外正内负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化学信号形式传导
D.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
8.(2019·江苏学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进行传递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组成
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通过突触间隙
C.神经递质由突触后膜释放
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9.(2019·江苏学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结构基础是突触,突触的结构包括() A.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B.突触小体、突触间隙、突触前膜
C.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突触小泡
D.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突触后膜
10.(2019·江苏学测)反射是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A.反射弧B.感受器
C.神经中枢D.效应器
答案精析
夯实基础排查要点
1.反射弧
2.(1)轴突树突
3.神经冲动
4.突触前膜突触间隙
5.局部电流
7.单向的
8.突触小泡
10.语言功能
11.视觉
12.(1)运动性失语症(2)听觉性失语症
点击重点攻克难点
例1D
例2C[大脑皮层产生感觉;S点受到刺激后,兴奋能沿神经纤维进行双向传导,但不能传导到中枢,当传导到效应器,能引起效应器活动,该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活动。

]
例3C[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A错误;神经递质在突触前膜处是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的,B错误;神经递质和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C正确;突触后膜发生的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电信号,D错误。

]
例4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因此刺激D处,B处不会兴奋,仅E处会兴奋,电流表指针偏转一次。

]
体验真题演练模拟
1.B 2.C 3.A 4.C 5.D 6.B7.D8.D9.A10.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