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未眠(人教版高一) 教案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未眠(人教版高一)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梳理文章脉络,引导学生感受并体味作者对自然美的感悟。
指导学生领会作者以自身感受起笔,以小见大、深入浅出的写作手法。
揣摩一些富有深意的语句,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美的意识。
教学难点:
体味作者对自然美的感悟,建立自身感受生活美的意识,以及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作者简介: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散文家。
2岁丧父,3岁丧母,由外祖父和舅父托养。
孤儿的遭遇使他的童年抑郁悲凉,这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1924年他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便开始了写作生涯。
小说《伊豆的舞女》奠定了其在日本文坛的地位。
他一生致力于对日本美的探索,守护和塑造,写下了大量艳丽伤愁的小说和美文,“丰富的感情,高超的技巧表达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
梳理文章脉络,归纳主旨:
明确:A.画中花与真花;B.李迪,钱舜举,宗达光琳,御舟以及古径描绘的花画;C.罗丹创作的《女人的手》,玛伊约尔创作的《勒达像》;D.宗达所画的小狗和我家的小狗一模一样;E.长次郎的名茶碗,坂本繁二郎的画和京都黄昏天空的颜色一样;F.冬天黄昏时的岚山。
3.归纳主旨: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
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需要反复陶冶。
艺术作品只有贴近了自然才能表现出自然的美。
板书设计:
美的发现:未眠的海棠花美
深入揣摩,解读难句:
1.“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 “哀伤”从何而来?
明确:A.一个微小的生命都要努力展现自己的美,作为人更要勇敢地活下去(珍爱生命);B.人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在有意或无意间错过的过程。
我们可能错过了美的景色,美的音乐;错过了山上那从没有看过一眼的野花和小草;错过了从我们身边流淌过的清澈的小溪,但只要坚韧的活着,只有活下去,才能不断发现美;C.我们要用毕生的不懈追求使感受美的能力有限接近自然美的无限。
5.“繁二郎的画,长次郎的名茶碗和真正黄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应,显得更美了。
”
写作特点:
“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
”中的“常常”、“不可思议”、“微不足道”在这里怎样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