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紊乱型依恋
表现杂乱无章、缺乏目的性和连贯性,无法归类为前三种 依恋类型,他们对同一情境的反应也不一致。
四、学前儿童的依恋
(三)学前儿童依恋的发展
从6~7个月起,婴儿对母亲的存在开始表现出特别的关切。 到7~8个月时,婴儿的这种关注更加强烈;随着年龄的增长, 学前儿童对母亲的依恋进一步深化,同时依恋范围也不断扩大, 逐渐对父亲、祖父母等其他家庭成员产生依恋。 进入幼儿园后,学前儿童开始尝试集体生活,并逐渐把依恋 从父母、亲人身上转移到教师身上,主要表现为更多地寻求老师 的注意与赞许。
指教师的焦虑水平对 学前儿童焦虑的产生有着 直接的影响。
同伴关系也会对学前 儿童产生影响。
有些比较敏感的学 前儿童认为陌生的环境 是不安全的,是存在危 险的。这种对新环境的 恐惧感,常常使这类学 前儿童产生焦虑情绪。
1.家庭教养方式
2.教师和同伴的影响 3.幼儿的心理素质
(二)依恋的类型
1 焦虑一回避型依恋
四、学前儿童的依恋
主要是由于家长对学前儿童的需求常常持漫不经心的态度,学前 儿童的正常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使得学前儿童对家长的要求变少。
2 安全型依恋
是学前儿童最具适应性的依恋表现。
3 焦虑一矛盾型依恋
变现为既希望寻求与母亲的亲密接触,又对母亲的靠近或 拥抱表现出反抗与拒绝。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二、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三、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四、学前儿童的依恋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第一,客观事物是产生情绪情感的来源,任何情绪 情感都不是自发的,而是由某种事物(如发生在主体周围 的人和事、主体自身的生理状态等)引起的。
二、情绪情感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二)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情绪与认知之间关系密切:一方面,情绪是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分 化和发展的;另一方面,情绪对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的 作用,或者抑制、延缓的作用。 不同的情绪状态对幼儿智力活动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别,具体表 现为: (1)在外界新异刺激作用下,幼儿的情绪可以在兴趣与惧怕之间游动。 (2)不同性质的情绪对幼儿的智力活动影响不同。 (3)同一情绪在不同强度水平时对智力活动效果的影响也不同。
三、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二)丰富和深刻化
(1)情绪的日益。
一是情绪表现越来越多样化。 二是影响情绪的因素不断增加。
(2)情感更加深刻化。
情感的深刻化是指情感指向事物 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 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

三、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三)自我调节化
(1)情绪冲动性逐渐减少
二、情绪情感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例如,2~3岁的幼儿在讲述某件事情时,总是一边 说一边做出较为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当语言表述有困 难时,他们甚至会用表情和动作代替语言进行表达。
三、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一)社会化
情绪情感中社会交往的成分增加,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与社会 交往密切联系在一起,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在与人和事物的接触中,学前儿童对不同的人和物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情绪态度。
二、情绪情感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四)对学前儿童社会交往的作用
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也是人与人进行信 息交流的工具之一,它在学前儿童的交往活动中 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由于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还不完善,因此他 们常常用表情来辅助自己进行表达。
(2)情绪稳定性逐渐提高
学前儿童常常会用过激的语言、 动作和行为表现自己的情绪,随着 大脑的发育及语言的发展,学前儿 童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年龄小的学前儿童的情绪常常 被外界情境或周围人所影响,某种 情绪往往随着某种情境的出现而产 生,又随着情境的变化而消失。
四、学前儿童的依恋
(一)依恋的概念
依恋是指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而持续的情感联系。 依恋不仅是学前儿童归属感、安全感、信赖感、亲切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而且 是学前儿童道德人格发展形成最重要的基础。
(一)焦虑的分类
五、学前儿童的焦虑
是指学前儿童心理素质较差,对
外界的一些细微变化较为敏感,容易过 1.素质性焦虑
度反应,产生紧张、不安等焦虑情绪。
2.分离焦虑
是指当学前儿童与亲近的人 (尤其是父母)分离时,出现明显 的焦虑情绪,如哭闹、不安等。
是指学前儿童在心理上无法承 受突发事件的刺激,整天担心“灾 害”会降临头上。
3.境遇性焦虑
4.期待性焦虑
是指由于家长对学前儿童的期望 过高,超出儿童实际能力,使学前儿 童害怕达不到家长期望要求,担心受 到责备而产生的焦虑不安的情绪。
(二)焦虑产生的原因
五、学前儿童的焦虑
一般是指父母在对子女实施 教育和抚养的过程中运用的方 法和形式,是家长教育观念和 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不同的 家庭教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 育效果,
二、情绪情感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三)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学前期是一个人个性形成的奠基时期,当情绪与认知相互作用而形成了一定的 倾向时,就形成了人的基本个性(人格)结构,如内向型、外向型、进取型和压抑 型等。
随着年龄的增加,学前儿童的情绪发展日趋稳定和系统化,他们对情绪的调节 能力也不断提高。
引起情绪情感反应的社会性动因增加,3岁前,学前儿童情绪情 感反应的主要动因是生理需要的满足;3~4岁时,学前儿童情绪情 感反应的动因开始从主要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满足社会性需要过渡; 4~5岁时,学前儿童情绪情感中的社会性需求越来越多。
情绪表达社会化,在成长的过程中,学前儿童逐渐学会了周围 环境中人们的情绪表达手段,其情绪的表达也日益社会化。
第二,情绪情感的产生是以客观事物能够满足主体 的需要为中介的;客观事物本身不能直接决定情绪情感, 它对情绪情感的决定作用以需要作为中介。
第三,情绪情感并不是态度本身,而是一种主观的 态度体验。
二、情绪情感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 (一)对学前儿童行为动机的作用 情绪是学前儿童行为的唤起者与组织者,也就是说,情绪 对学前儿童的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激发作用。情绪直接指导、 调控着学前儿童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