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章 13章 14章 答案

合集下载

电大作业——管理与管理学12-13章题目及答案

电大作业——管理与管理学12-13章题目及答案

电大作业——管理与管理学12-13章题目及答案第十二章控制基础自测练习一、单项选择1.能够有效发现计划与计划实施之间差距的管理环节是()。

A.领导B.组织C.控制D.决策2.管理的各项职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循环过程,而()始终是一次管理循环过程的终点,同时又是新一轮管理循环过程的起点。

A.计划B.控制C.协调D.指挥3.即时控制通常指的是()。

A.现场控制B.前馈控制C.反馈控制D.全面控制4.依据控制措施作用的()不同,控制可分为现场控制、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

A.内容B.范围C.对象D.环节5.某企业将2006年本企业的历史最高利润额作为本年度的利润指标,这在控制标准中属于()。

A.历史标准B.计划标准C.最高标准D.年度标准6.在控制标准中,诸如单位产品产出所需工时数、耗电量、原材料消耗量,及单位机器台时产量、货运吨公里油耗等标准属于()。

A.价值标准B.实物标准C.收益标准D.成本标准7.某单位制定的年终考核指标中有一条“工作要认真负责”,这样的标准不符合控制标准的()要求。

A.目的性B.多元性C.可检验性D.协调一致性8.控制工作应当着眼于组织发展的整体需要,这就要求控制应具有()。

A.全局观念B.与计划协调一致C.建立客观标准D.切合管理人员特点二、多项选择1.企业中应当承担控制职责的人员包括()。

A.企业高层管理人员B.行业主管人员C.中层管理人员D.基层管理人员2.按照控制对象的范围,可以将控制分为()等类型。

A.全面控制B.局部控制C.官僚控制D.文化控制3.控制系统是指由()组成的具有自身目标和功能的管理系统。

A.控制主体B.控制客体C.控制信息D.控制措施4.下列选项,()属于没有确定的实物单位而只以一定的金额予以表示的控制标准类型。

A.销售额B.耗电量C.成本总额D.工资总额5.用于衡量工作绩效的各种信息应满足()等方面的要求。

A.及时性B.可靠性C.经济适用性D.灵活性6.为了保证对组织工作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者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统计学第三版答案

统计学第三版答案

统计学第三版答案第1章统计和统计数据第2章 1.1 指出下⾯的变量类型。

第3章(1)年龄。

第4章(2)性别。

第5章(3)汽车产量。

第6章(4)员⼯对企业某项改⾰措施的态度(赞成、中⽴、反对)。

第7章(5)购买商品时的⽀付⽅式(现⾦、信⽤卡、⽀票)。

第8章详细答案:第9章(1)数值变量。

第10章(2)分类变量。

第11章(3)数值变量。

第12章(4)顺序变量。

第13章(5)分类变量。

第14章1.2 ⼀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1000⼈作为样本进⾏调查,其中60%回答他们的⽉收⼊在5000元以上,50%的⼈回答他第15章们的消费⽀付⽅式是⽤信⽤卡。

第16章(1)这⼀研究的总体是什么?样本是什么?样本量是多少?第17章(2)“⽉收⼊”是分类变量、顺序变量还是数值变量?第18章(3)“消费⽀付⽅式”是分类变量、顺序变量还是数值变量?第19章详细答案:第20章(1)总体是“所有IT从业者”,样本是“所抽取的1000名IT从业者”,样本量是1000。

第21章(2)数值变量。

第22章(3)分类变量。

第23章1.3 ⼀项调查表明,消费者每⽉在⽹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第24章(1)这⼀研究的总体是什么?第25章(2)“消费者在⽹上购物的原因”是分类变量、顺序变量还是数值变量?第26章详细答案:第27章(1)总体是“所有的⽹上购物者”。

第28章(2)分类变量。

第29章1.4 某⼤学的商学院为了解毕业⽣的就业倾向,分别在会计专业抽取50⼈、市场营销专业抽取30、企业管理20⼈进⾏调查。

第30章(1)这种抽样⽅式是分层抽样、系统抽样还是整群抽样?第31章(2)样本量是多少?第32章详细答案:第33章(1)分层抽样。

第34章(2)100。

第2章⽤图表展⽰数据(3)帕累托图如下:(4)饼图如下:2.2 为确定灯泡的使⽤寿命(单位:⼩时),在⼀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只进⾏测试,所得数据如下:710~720 13 13720~730 10 10730~740 3 3740~750 3 3合计100 100(2)直⽅图如下:从直⽅图可以看出,灯泡使⽤寿命的分布基本上是对称的。

机械设计基础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1-18章全)

机械设计基础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1-18章全)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1-18章全)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目录第 1 章机械设计概述??????????????????????????????????????????????????????????????????? ????????????????????????????????? 1第 2 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 3第 3 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 12第 4 章平面连杆机构??????????????????????????????????????????????????????????????????? ????????????????????????????????? 16第 5 章凸轮机构??????????????????????????????????????????????????????????????????? ??????????????????????????????????????????36第 6 章间歇运动机构??????????????????????????????????????????????????????????????????? ????????????????????????????????? 46第7 章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 ????????????????????? 48第8 章带传动??????????????????????????????????????????????????????????????????? ??????????????????????????????????????????????60第9 章链传动??????????????????????????????????????????????????????????????????? ??????????????????????????????????????????????73第10 章齿轮传动??????????????????????????????????????????????????????????????????? ??????????????????????????????????????????80第11章蜗杆传动??????????????????????????????????????????????????????????????????? ??????????????????????????????????????????112第12 章齿轮系??????????????????????????????????????????????????????????????????? ??????????????????????????????????????????????124第13 章机械传动设计???????????????????????????????????????????????????????????????????????????????????????????????????? 131第14 章轴和轴毂连接??????????????????????????????????????????????????????????????????? ????????????????????????????????? 133第15 章轴承??????????????????????????????????????????????????????????????????? ??????????????????????????????????????????????????138第16 章其他常用零、部件??????????????????????????????????????????????????????????????????? ????????????????????????? 152第17 章机械的平衡与调速??????????????????????????????????????????????????????????????????? ????????????????????????? 156第18 章机械设计CAD 简介??????????????????????????????????????????????????????????????????? ???????????????????????163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1.1 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产品规划主要工作是提出设计任务和明确设计要求。

12 13第十二章、十三章设备与IO习题及答案

12 13第十二章、十三章设备与IO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在I/O设备控制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推动因素是(3)。

提高I/O速度和设备利用率,在OS中主要依靠(6)功能。

使用户所编制的程序与实际使用的物理设备无关是由(7)功能实现的。

(1)提高资源利用率(2)提高系统吞吐量(3)减少主机对I/0控制的干预(4)提高cpu与I/O设备的并行操作程序。

(5)设备分配(6)缓冲管理(7)设备管理(8)设备独立性(9)虚拟设备2.操作系统中采用缓冲技术目的是为了增强系统(2)的能力;为了使多个进程能有效地同时处理输入和输出,最好使用(5)。

(1)串行操作(2)并行操作(3)控制操作(4)中断操作(5)缓冲池(6)单缓冲(7)双缓冲3.从下面关于设备独立性的论述中选择一条正确的论述(1)设备独立性是指I/O设备具有独立执行I/O功能的一种特性(2)设备独立性是指用户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的一种特性(3)设备独立性是指能独立实现设备共享的一种特性(4)设备独立性是指设备驱动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的一种特性4.从下列关于虚拟设备描述中选择出一条正确的论述(1)虚拟设备是指允许用户使用比系统中具有的物理设备更多的设备(2)虚拟设备是指允许用户以标准方式来使用物理设备(3)虚拟设备是指把一个物理设备变成多个对应的逻辑设备(4)虚拟设备是指允许用户程序不必全部装入内存就可使用系统中的设备5.从下列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1)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只有I/O设备才是有效的中断源(2)在中断处理过程中,必须屏蔽中断(即禁止发生新的中断)(3)同一用户所使用的I/O设备也可以并行工作(4)spooling是脱机I/O系统6.从下列描述中,选择一条正确的论述(1)驱动程序与I/O设备的特性相关,因此为每一个I/O设备配备一个专门的驱动程序(2)驱动程序与I/O控制方式紧密相关,因此DMA方式应该以字节为单位去启动设备进行中断处理(3)由于驱动程序与I/O设备(硬件)紧密相关,故必须全部用汇编语言编写(4)对于一台多用户机,配置了相同的八个终端,此时可以只配置一个由多个终端共享的驱动程序。

实验逻辑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南开大学

实验逻辑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南开大学

绪论单元测试1.A:错B:对答案:B2.Boole中的语句不能粘贴到Fitch中。

()A:对B:错答案:B第一章测试1.要打开Tarski’s World,点击文件Tarski’s World.exe。

A:对B:错答案:A2.在Tarski’s World中,要打开事先保存的世界文件和语句文件,可以点击File菜单中的Open命令。

A:对B:错答案:A3.在Tarski’s World中,要保存一份世界文件,最安全的命令是Save World 。

A:对B:错答案:B4.在棋盘上放置一个模块,点击工具栏中的()。

A:New按钮B:Play Game按钮C:Verify按钮D:打印按钮答案:A5.要删除一个世界文件的方法之一是()。

A:在File菜单中,点击Clear命令B:点击Play Game按钮C:Verify按钮D:点击New按钮答案:A6.当你在语句窗口中,输入的是一个合式公式时,靠近语句标号的左边显示()。

A:FB:+C:*D:T答案:B7.在Tarski’s World中,模块的大小有()这几种情况。

A:中B:大C:较小D:小答案:ABD8.在Tarski’s World中,模块的形状有()这几种情况。

A:立方体B:圆C:十二面球体D:锥体答案:ACD9.在Tarski’s World中,一个模块的名字可以有()。

A:三个B:一个C:四个D:两个答案:ABCD10.Tarski’s World不允许给一个模块命名多个名字。

A:对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要打开Fitch,点击文件Fitch.exe.A:对B:错答案:A2.在Fitch中,要打开Fitch练习文件夹中的文件,可以使用File菜单中的Open命令。

A:错B:对答案:B3.在Fitch中,要保存一份已完成的证明,用Save As命令。

A:对B:错答案:A4.在Fitch的一个证明过程中,要在一行的前面增加一行,点击Proof菜单中的()。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13章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13章

第13章 光学一 选择题*13-1 在水中的鱼看来,水面上和岸上的所有景物,都出现在一倒立圆锥里,其顶角为( )(A)48.8(B)41.2(C)97.6(D)82.4解:选(C)。

利用折射定律,当入射角为1=90i 时,由折射定律1122sin sin n i n i = ,其中空气折射率11n =,水折射率2 1.33n =,代入数据,得折射角2=48.8i ,因此倒立圆锥顶角为22=97.6i 。

*13-2 一远视眼的近点在1 m 处,要看清楚眼前10 cm 处的物体,应配戴的眼镜是( )(A)焦距为10 cm 的凸透镜 (B)焦距为10 cm 的凹透镜 (C)焦距为11 cm 的凸透镜 (D)焦距为11 cm 的凹透镜解:选(C)。

利用公式111's s f+=,根据教材上约定的正负号法则,'1m s =-,0.1m s =,代入得焦距0.11m =11cm f =,因为0f >,所以为凸透镜。

13-3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单色光源S 到两缝S 1、S 2距离相等,则观察屏上中央明纹位于图中O 处,现将光源S 向下移动到图13-3中的S ′位置,则[ ] (A) 中央明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B) 中央明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C) 中央明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 (D) 中央明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解:选(B)。

光源S 由两缝S 1、S 2到O 处的光程差为零,对应中央明纹;当习题13-3图向下移动至S ′时,S ′到S 1的光程增加,S ′到S 2的光程减少,为了保持光程差为零,S 1到屏的光程要减少,S 2到屏的光程要增加,即中央明纹对应位置要向上移动;条纹间距dD x λ=∆,由于波长λ、双缝间距d 和双缝所在平面到屏幕的距离D 都不变,所以条纹间距不变。

13-4 用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在单缝上时,可观察夫琅禾费衍射。

若屏上点P 处为第二级暗纹,则相应的单缝波阵面可分成的半波带数目为[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解:选(B)。

郭著章《英汉互译实用教程》(第4版)教材配套题库-第12、13、14章【圣才出品】

郭著章《英汉互译实用教程》(第4版)教材配套题库-第12、13、14章【圣才出品】

第12章中西译史和译论基本知识一、选择题1. 下列四句中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A. 鲁迅提出过“宁信而不顺”的翻译观点。

B. 钱钟书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C. 傅雷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形似”。

D. 彼得·纽马克强调上下文(context)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答案】C【解析】傅雷所主张的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神似”,而非“形似”。

“In terms of effect, translating is supposed to be like painting. What it sought for is not formal resemblance but spiritual resemblance.”(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是神似。

)2. 下列四位翻译家中,英译《红楼梦》的是_____。

A. 林语堂B. 杨宪益C. 杨必D. 鲁迅【答案】B【解析】《红楼梦》的英译本有很多,代表性的译本当为中国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本和英国大卫·霍克斯的译本。

前者多是从中文直译过去,力求最大程度地忠实原文;后者多考虑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感受,行文更符合英语的话语方式。

3. _____翻译了莎士比亚的全部戏剧作品。

A. 朱生豪B. 卞之琳C. 梁实秋D. 林语堂【答案】A【解析】朱生豪子1936年着手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为便于中国读者阅读,打破了英国牛津版按写作年代编排的次序,而分为喜剧、悲剧、史剧、杂剧4类编排,自成体系。

1937年日军进攻上海,辗转流徙,贫病交加,仍坚持翻译,先后译有莎剧31种,新中国成立前出版27种,部分散失,后因劳累过度患肺病早逝。

4. 多用被动语态是_____的一个比较明显的语法特点。

A. 广告英语B. 科技英语C. 新闻英语D. 法律英语【答案】B【解析】为了保证科技文本陈述的客观性、突出信息重心和关注焦点,科技英语往往大量使用被动语态。

宏观12-13章作业

宏观12-13章作业

得 2 分,满分 2 分在衡量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时,应将总产出除以那些实际生产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劳动力数量。

答案所选答案:错•问题 2得 2 分,满分 2 分总需求的三个项目,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其中任何一个项目发生变动,由此引起的国民收入增量是一样的。

答案所选答案:对•问题 3得 2 分,满分 2 分若所得税不是成比例增加,政府购买的增加将导致预算赤字的增加。

答案所选答案:对•问题 4得 2 分,满分 2 分当边际消费倾向为0.8时,投资乘数为16。

答案所选答案:错得 2 分,满分 2 分根据消费的持久性收入假说,长期稳定的收入对消费的影响较小,暂时性收入对消费的影响较大。

答案所选答案:错•问题 6得 2 分,满分 2 分在简单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中,投资增加使储蓄()答案所选答案:C.增加•问题 7得 2 分,满分 2 分无论是从政府公债得到的利息还是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都应该计入国民生产总值。

答案所选答案:错•问题 8得 2 分,满分 2 分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收入属于要素收入。

答案所选答案:对得 2 分,满分 2 分根据生命周期假说,消费者的消费对积累的财富的比率的变化情况是() 答案所选答案:A.在退休前,这比率是下降的,退休后,则为上升•问题 10得 2 分,满分 2 分比较存在所得税时政府购买对GDP的作用与没有所得税时政府购买对GDP 的作用,前者的作用()答案所选答案:B.较小•问题 11得 0 分,满分 2 分古典宏观经济模型是以完全竞争和萨伊定律为前提和基础的。

答案所选答案:错•问题 12得 0 分,满分 2 分根据持久性收入理论,若甲、乙两人平均年收入相同,而甲每年的收入波动较大,乙每年收入基本相同,则()答案所选答案:D.在做消费决策时,当前收入对乙的影响小于甲•问题 13得 0 分,满分 2 分根据持久性收入理论,()答案所选答案:B.收入的增加将推迟若干年才会影响消费•问题 14得 2 分,满分 2 分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人GNP的政府支出是指( )答案所选答案: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问题 15得 2 分,满分 2 分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政策与法律法规 第12、13、14、15章试题及答案

政策与法律法规 第12、13、14、15章试题及答案

政策与法律法规第12、13、14、15章试题及答案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25分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本题共50小题,每小题0.5分,共25分)1.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基于旅游者消费记录,旅游偏好等设置不公平的交易条件,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县级以上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可以将严重违法失信的旅游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列入旅游市场黑名单并实施惩戒措施。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设立服务网点,设立社应当在设立登记之后5个工作日内之内,持法定文件办理备案登记。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申请经营境内旅游业务和入境旅游业务的,应当取得企业法人资格,并且注册资本不少于30万元。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在线旅游经营者,指从事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包括在线旅游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以及通过自建网站,其他网络服务提供旅游服务的经营者.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这是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依据《旅行社服务质量赔偿标准》,境内旅游应提前5日通知旅游者,否则应向旅游者全额退还预付的旅游费用。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旅行社服务网点从事招徕、咨询以外的旅行社业务经营活动的,不属于超范围经营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9.旅行社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银行存入保证金的,应当设立独立账户,存期由归属旅游主管部门确定,但不得少于2年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 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遣返回国的人,护照签发机关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被遣返回国之日起6个月至3年以内不予签发护照。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1. 水路旅客班轮运输业务经营者应当自取得班轮航线经营许可之日起30日内开航。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入出境通行证,是入出中国国(边)境的通行证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及其授权的公安机关签发。

疾病分类 第12、13、14章

疾病分类 第12、13、14章

五、关于M30-M34系统性结缔 关于M30-M34系统性结缔 组织疾患
(二)关于结节性多动脉炎的分类 (二)关于结节性多动脉炎的分类 本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性(免疫性)疾病,病变为 多个器官或系统的坏死性中、小动脉炎,可累及心 脏,表现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心绞痛,甚至心肌梗 死。 由于结节性多动脉炎主要影响的是心血管系统,* 由于结节性多动脉炎主要影响的是心血管系统,* 因此ICD- 将其归入循环系统疾病中,在类目710中 因此ICD-9将其归入循环系统疾病中,在类目710中 特别提示不包括本病及其相关疾病,而ICD-10将其 特别提示不包括本病及其相关疾病,而ICD-10将其 归入到本章的结缔组织疾病中,编码于M30.归入到本章的结缔组织疾病中,编码于M30.-,这是 按病因进行分类。
编码方法: 1、如果诊断为“药物性皮炎”,ICD-10将其 、如果诊断为“药物性皮炎”,ICD-10将其 假定地分类到内服性药物性皮炎,因此应 注意阅读病案,区分皮炎的性质,以保证 编码的准确性。
一、皮炎在ICD-10中的分类 一、皮炎在ICD-10中的分类
2、需要时可用附加编码标明引起皮炎 的药物。 例如:全身性皮炎,由于服用磺胺类药物 L27.0 (主) Y41.0(附) Y41.0( 此种情况属于遵医嘱适量服用药物后 的过敏反应,又称药物的有害效应。
五、关于M30-M34系统性结缔 关于M30-M34系统性结缔 组织疾患
(四)M35结缔组织的其它系统性受累 (四)M35结缔组织的其它系统性受累 2、关于贝赫切特病(Behcet disease)的分类 、关于贝赫切特病(Behcet disease) ICD- 将其译为贝切特氏综合征,编码于136.1其它 ICD-9将其译为贝切特氏综合征,编码于136.1其它 未特指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中。该病的特征为口与 咽的黏膜反复发生口疮性溃疡,及生殖器、皮肤损 害,严重的可发生眼色素层炎,视网膜血管炎及视 神经萎缩,因此也称其为口、眼、生殖器综合征( 也称白塞氏病)。 ICD-10将其归入结缔组织疾病,编码为M35.2。 ICD-10将其归入结缔组织疾病,编码为M35.2。

数据库13章习题参考答案

数据库13章习题参考答案
1、在关系中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集为( D )。 A.外部键 B.候选键 C.主键 D.超键
2、在实体中有属性可作为键而选定其中一个时,称
为该实体的 ( C )。 A.外部键 B.候选键 C.主键 D.主属性
3、若某属性虽非该实体的主键,却是另一实体的主
键,称该属性为( A )。 A.外部键 B.候选键 C.主键 D.主属性
2、4 查询优化
第二章 习题
3>、检索在“联华公司”工作的工号和姓名。 4>、假设每一个职工可以在多个公司工作,检索在 A1和A4公司兼职职工的工号和姓名。 5>、检索在“联华公司”工作,工资在6000元以上 的女职工的工号和姓名。
2、将上题中的“5、”用优化的查询表达式表示,并 画出语法树。
第二章 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第二章 习题
二、多项选择题
1、按照表达查询的方式不同,关系DML可分( ) A. 关系代数 B. 关系演算 C.元组演算 D.域 演算 2、相容关系满足的条件是( ) 。 A. 属性名相同 B. 关系度数相同 C.相应属性取自同一个域 D.关系元组个数相同 3.关系代数中专门的关系运算包括除法和( ) A. 投影 B. 选择 C.插入 D.联接 4、把关系看成二维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表中允许出现相同的行 B.表中不允许出现相同 的列 C.行的次序可以交换 D.列的次序可以交换
第一章 习题解答
一、填空题 1、DBS,DBMS和DB的关系是——。 DBS包含DBMS和DB 2、 3个模式之间存在的两种映射关系 是——。外模式/模式、模式/内模式 3、在数据库技术发展过程中,文件系统 与数据库系统的重要区别是——。 数据库系统具有特定的数据模型 4、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 —。内涵

14章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第五版)答案

14章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第五版)答案

11. (1)若投资函数为 i =100 -5r (单位:亿美元) ,找出当利
率r为4%、5%、6%、7%时的投资量。 答:80,75,70,65
(2) 若储蓄为S=-40+0.25y (单位:亿美元),找出与上 述投资相均衡的收入水平。 答:均衡条件:i=s,即100–5r = - 40 + 0.25y 解得: y=560–20r r=4时,y=480亿美元;r=5时,y=460亿美元; r=6时,y=440亿美元;r=7时,y=420亿美元.
本题考察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非均衡问题。
r
LM
L<M A
r2
B
r1 L>M
r IS
r2 r1
B r3
I>S
I<S A
C
O
y1
y2
yO
y3 y1
y
m ky hr
6.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解: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国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 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 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的作用.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 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凯恩斯通过 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 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 要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 这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 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汉森、希克斯这两位经济学家则 用IS-LM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 间相互作用如何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 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了较为完善的表述。不仅如此,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 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也是围绕IS--LM模型而展开的.因此 可以说,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海底两万里》第二部分11—13章 (答案)

《海底两万里》第二部分11—13章 (答案)

一、第11章:《海底两万里》阅读第二部分
1.被墨西哥湾暖流围起来的海域叫马尾藻海此海域的特点是:水寒、平静、无波浪。

2.尼摩船长说:鱼在海面上被捕获到时,其鱼鳔中所含的氮多于氧,相反,在深海中捕捞上来的鱼,鱼鳔中所含的氧则多于氮。

该现象可为阿龙纳斯的哪个观点提供论据:海水中氧的含量是随着海水的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3.诺第留斯号下潜到一万六千米的海底勘探,在那里他们还进行了拍照。

二、第12章:
1.在航行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群南极长须鲸,尼德·兰向尼摩船长请求过手瘾,但是尼摩船长劝阻了,原因是:
①长须鲸善良无害;②因为无故滥捕,该海域的鲸鱼越来越少了;③长须鲸的天敌就够它受的了。

2.为了援助长须鲸,尼摩船长用艇的冲角屠杀其天敌抹香鲸,场面异常惨烈。

最后艇员从被杀死的长须鲸身上取了两三桶鲸鱼奶。

三、第13章:
1.诺第留斯号向南行驶,进入了南极圈,尼摩船长平静的眼睛里闪现出兴奋,阿龙纳斯猜测是因为:
因为南极大陆无人到达过,他可能成为这里的主人;这里没有人类足迹,符合他避世的追求,找到了家的感觉。

此行尼摩船长的目的地是南极点
2.途中遇到了因严寒而冻得结结实实的大冰原,尼摩船长是如何前进的?开足马力,用冲角向大冰原猛冲上去
3.途中遇到了重重叠叠、岿然不动的大冰盖,阿龙纳斯推测:大冰盖沉没于水中的部分与其露出水面的部分之比为
四比一,尼摩船长又是如何前进的?先向储气仓灌满空气,然后潜到大冰盖下方航行。

第13、14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13、14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三章思考题1.何谓发盘?构成发盘需具备哪些条件?《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发盘的撤销问题是怎样规定的?答:发盘又称发价或者报价,在法律上成为要约。

构成发盘的三个基本要素:(1)标明货物的名称;(2)明示或默示地规定货物的数量或规定数量的方法;(3)明示或默示地规定货物的价格或规定确定价格的方法。

《公约》第16条规定,在发盘已送达受盘人,即发盘已经生效,但受盘人尚未表示接受之前这一段时间内,只要发盘人及时将撤销通知送达受盘人,仍可将其发盘撤销。

如一旦受盘人发出接受通知,则发盘人无权撤销该发盘。

此外,《公约》还规定,并不是所有的发盘都可以撤销,下列两种情况下的发盘,一旦生效,则不得撤销:(1)在发盘中规定了有效期,或以其他方式表示该发盘是不可能撤销的;(2)受盘人有理由信赖该发盘是不可撤销的,并本着对该发盘的信赖采取了行动。

2.何谓接受?构成接受需具备哪些条件?《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逾期接受以及接受的撤回与修改问题是怎样规定的?答:接受在法律上成为承诺,它是指受盘人在发盘规定的时限内,以声明或行为表示同意发盘提出的各项条件。

构成接受的条件有:(1)接受必须由受盘人做出(2)接受必须是同意发盘所提出的交易条件(3)接受必须在发盘规定的实效内作出。

(4)接受通知的传递方式应符合发盘的要求。

在接受的撤回或修改问题上,《公约》采取了大陆法“送达生效”的原则。

《公约》第22条规定:“如果撤回通知于接受原发盘应生效之前或同时送达发盘人,接受得予撤回。

”由于接受在送达发盘人时才产生法律效力,故撤回或修改接受的通知,只要先于原接受通知或与原发盘接受通知同事送达发盘人,则接受可以撤回或修改。

如接受已送达发盘人,即接受一旦生效,合同即告成立,就不得撤回接受或修改其内容,以为这样做无异于撤销或修改合同。

3.《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合同成立的时间是如何规定的?在实际业务中,有关合同成立的时间是怎样确定的?答:根据《公约》规定,合同成立的时间为接受生效的时间,而接受生效的时间,又以接受通知到达发盘人或按交易习惯及发盘要求作出接受的行为为准。

行政组织学选择题及解答(第13-14章)

行政组织学选择题及解答(第13-14章)

第十三章行政组织的绩效管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经济性指标一般指行政组织投入到管理中的资源,其关心的是行政组织的___________。

A.投入B.结果C.手段D.质量2、效果通常是指公共服务符合政策目标的程度,其关心的是___________。

A.投入B.结果C.手段D.质量3、效率就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其关心的是___________问题。

A.投入B.结果C.手段D.质量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和两个以上正确答案)1、行政组织绩效的外延,除了内部的管理绩效,还包括:___________。

A.政治绩效B.社会绩效C.经济绩效D.文化绩效2、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必须具备以下构成要件:___________。

A.计划绩效B.监控绩效C.评价绩效D.反馈绩效3、绩效指标包括的要素有___________。

A.考评要素B.考评标志C.考评对象D.考评标度4、在选择绩效评估指标时应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

A.目标一致性B.可测性C.独立性D.差异性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A2.B3.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和两个以上正确答案)1.ABC2. ABCD3.ABD4.ABCD第十四章组织变革与发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哈佛大学教授格雷纳1967年在《组织变革模式》一书中提出_______________。

A.按机构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 B. 按权力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C.按职能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 D. 按人员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2、组织发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调查反馈方法和实验室培训运动。

它的先驱是法国心理学家_______________。

A.哈特B.孔茨C.西蒙D.烈文3、1957年麦格雷戈应邀到联合碳化公司与公司人事部门联合成立顾问小组,把实验室训练的技术系统地在公司使用。

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2)

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2)

习题及参考答案【习题2】【习题3】【习题4】【习题5】【习题6】【习题8】【习题9】【习题10】【习题11】【习题12】【习题13】【习题14】【参考答案】习题22-1~2-14试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如果是具有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则应指出多余联系的数目。

题2-1图题2-2图题2-3图题2-4图题2-5图题2-6图题2-7图题2-8图题2-9图题2-10图题2-11图题2-12图 题2-13图 题2-14图习题33-1 试作图示多跨静定梁的M 及Q 图。

题3-1图3-2 试不计算反力而绘出梁的M 图。

题3-2图习题44-1 作图示刚架的M 、Q 、N 图。

题4-1图4-2 作图示刚架的M 图。

(b)(a)20kN40kN20kN/m40kN(b)5kN/m40kN(a)(c)(b)(a)//题4-2图4-3 作图示三铰刚架的M 图。

题4-3图4-4 作图示刚架的M 图。

题4-4图4-5 已知结构的M 图,试绘出荷载。

P(e)(d)(a)(b)(c)/4kN(b)(a)(a)(b)(a)题4-5图4-6 检查下列刚架的M 图,并予以改正。

题4-6图习题55-1 图示抛物线三铰拱轴线方程,试求D 截面的内力。

题5-1图5-2 带拉杆拱,拱轴线方程,求截面K 的弯矩。

题5-2图 题5-3图5-3 试求图示带拉杆的半圆三铰拱截面K 的内力。

习题66-1 判定图示桁架中的零杆。

(e)(g)(h)P(d)(c)(a)(b)(f)x x l lfy )(42-=x x l lfy )(42-=C题6-1图6-2 用结点法计算图示桁架中各杆内力。

题6-2 图6-3 用截面法计算图示桁架中指定各杆的内力。

题6-3图6-4 试求图示组合结构中各链杆的轴力并作受弯杆件的M 、Q 图。

题6-4图6-5 用适宜方法求桁架中指定杆内力。

(c)(b)(b)(b)(a)题6-6图习题88-1 试作图示悬臂梁的反力V B 、M B 及内力Q C 、M C 的影响线。

管理学第12章选择题及答案

管理学第12章选择题及答案

管理学第12章选择题及答案第十二章激励一、单项选择题1、激励的对象主要是(B)A.组织目标B.组织范围内的员工或领导对象C.员工的需要D.组织范围内的员工的利益2、产生激励的起点是(B)A.欲望B.未得到满足的需要C.动机D.希望3、(D)是领导者指挥下属和鼓励下属的行为基础。

A.薪酬B.职位C.休息日D.需要4、(A)从组织范围角度出发,把人的需要具体化为员工切实关心的问题。

A.双因素理论B.需要层次理论C.后天需要理论D.正强化理论5、双因素理论研究的重点是(B)A.人的需要是如何满足的B.组织中个人与工作的关系问题C.影响人的需要的主要因素D.人的需要层次6、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称为(C)A.保健因素B.满意因素C.激励因素D.自我实现7、后天需要理论是由(D)提出的。

A.马斯洛B.赫兹伯格C.麦格雷戈D.麦克兰8、银行开展有奖储蓄活动,事先公开奖励的物质和奖金的数额,这主要是为了(B)A.提高人们对获奖的期望值B.提高人们对获奖的效价C.增加人们选择的自由度D.增加人们对活动的公平感9、一个人的成绩与效果取决于他的(C)A.工作能力和工作的难易程度B.本人的性格和机遇C.能力与激励水平D.价值观与态度10、某高中生成绩不错,他估计自己有80%的把握能考上大,并且他也希望考上,其渴望程度为100%,那么高中生考上的大学的激励水平为(B)A.100%B.80%C.50%D.88%11、如果一个管理者非常熟悉而且能灵活应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那么在下表所列的错误中,他最不可能犯的是哪一个错误?(B)12、下面哪种理论不属于激励理论?(B)A.双因素理论B.权变理论C.需求层次理论D.期望值理论13、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下列需求哪项是按从低到高顺序排列的?(A)(1)就业保障;(2)上司对自己工作的赞扬;(3)工作的挑战性;(4)同乡联谊会;(5)满足标准热量摄入量的食品A.(5)(1)(4)(2)(3)B.(5)(4)(1)(3)(2)C.(5)(4)(1)(2)(3)D.(5)(1)(3)(4)(2)1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哪一类人的主导需要最可能是安全需要?(D)A.总经理B.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C.刑满释放人员D.私营企业的雇员15、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得如下结论:(A)A.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其行为主要受主导需求的影响B.越是低层次的需求,其对于人们行为所能产生的影响也越大C.任何人都具有5种不同层次的需求,而且各层次的需求强度相等D.层次越高的需求,其对于人们行为所能产生的影响也越大16、中国企业引入奖金机制的目的是发挥奖金的激励作用,但到目前为止,许多企业的奖金已经成为工资的一部分,奖金变成了保健因素。

工程光学课后答案(12 13 15章)1

工程光学课后答案(12 13 15章)1

1λ十二 十三 十五第十二章 习题及答案1。

双缝间距为1mm ,离观察屏1m ,用钠灯做光源,它发出两种波长的单色光 =589.0nm 和2λ=589.6nm ,问两种单色光的第10级这条纹之间的间距是多少?解:由杨氏双缝干涉公式,亮条纹时:d Dm λα=(m=0, ±1, ±2···)m=10时,nmx 89.511000105891061=⨯⨯⨯=-,nmx 896.511000106.5891062=⨯⨯⨯=- m x x x μ612=-=∆2。

在杨氏实验中,两小孔距离为1mm ,观察屏离小孔的距离为50cm ,当用一片折射率 1.58的透明薄片帖住其中一个小孔时发现屏上的条纹系统移动了0.5cm ,试决定试件厚度。

21r r l n =+∆⋅22212⎪⎭⎫⎝⎛∆-+=x d D r 22222⎪⎭⎫⎝⎛∆++=x d D r x d x d x d r r r r ∆⋅=⎪⎭⎫⎝⎛∆--⎪⎭⎫ ⎝⎛∆+=+-222))((221212mm r r d x r r 2211210500512-=⨯≈+⋅∆=-∴ ,mm l mm l 2210724.110)158.1(--⨯=∆∴=∆- 3.一个长30mm 的充以空气的气室置于杨氏装置中的一个小孔前,在观察屏上观察到稳定的干涉条纹系。

继后抽去气室中的空气,注入某种气体,发现条纹系移动了25个条纹,已知照明光波波长λ=656.28nm,空气折射率为000276.10=n 。

试求注入气室内气体的折射率。

0008229.10005469.0000276.1301028.6562525)(600=+=⨯⨯=-=-∆-n n n n n l λ4。

垂直入射的平面波通过折射率为n 的玻璃板,透射光经透镜会聚到焦点上。

玻璃板的厚度沿着C 点且垂直于图面的直线发生光波波长量级的突变d,问d 为多少时焦点光强是玻璃板无突变时光强的一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章 含氮化合物思考题答案思考题12-1. 下列化合物哪些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并请解释原因。

答案:B 分子中的硝基是强吸电子基团,对酚氧原子上的P 电子有吸电子的共轭效应,从而降低了酚氧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使得酚羟基更易失去质子,酸性增强。

D 分子中有α-H ,受硝基强吸电子作用,具有酸性。

思考题12-2. 下列化合物与HCN 反应,那个活性最大,哪个活性最小,并请解释原因。

答案: (2)最大,(4) 最小。

思考题12-3 . 完成下列转化(其他试剂任选)。

思考题12-4. 分别指出下列化合物是芳胺还是脂肪胺, 并用1。

,2。

,3。

表示出其属于伯、仲、叔胺哪一类?答案:脂肪胺: (1) (叔胺),(2) (伯胺), (3) (仲胺);芳胺: (4) (伯胺) 。

思考题12-5.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并指出哪些胺有对映异构体。

A .N-甲基-N-乙基丙胺 B.顺-2-甲基环己胺C.氢氧甲基乙基苯基铵D.碘化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铵思考题12-6. 按沸点逐渐增加的次序排列每组化合物。

A .乙醇,二甲胺,甲醚 B.三甲胺,二乙胺,二异丙基胺 答案:A 乙醇>二甲胺>甲醚.B 二异丙基胺 >二乙胺 > 三甲胺.思考题12-7 按碱性逐渐增强的次序排列每组化合物。

(1)氢氧化钠,氨,甲基胺,苯胺。

(2)苯胺,吡咯,吡啶。

(3)苯胺,对甲氧基苯胺,间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

思考题12-8. 请设计分离对甲基苯酚、环己基甲酸和对甲基苯胺混合物的方法。

答案:第一步往混合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能溶解羧酸,分液后,(有机层留作第二步用)往无机层中加稀酸,羧酸即游离出。

第二步 向分离出的有机层中加入稀盐酸,胺能溶于盐酸溶液.分液,无机层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即胺析出.思考题12-9.如何除去(CH 3CH 2CH 2CH 2)3N +HCl - 中少量的(CH3CH 2CH 2CH 2)4N +Cl - ?答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季铵盐能溶于其中,仲胺析出分层.思考题12-10 用过量碘化甲烷处理(S) 毒芹碱,接着加入氧化银并加热,预测得到的主要产物是什么,写出它的结构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思考题12-11 如何高收率的完成下列合成转变?答案:思考题12-12. 磺胺合成中的氯磺化步骤,如果氨基没有被保护成酰胺,会发生什么情况?答案:氨基与磺酰氯优先反应。

思考题12-13.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对甲苯胺和N,N-二甲苯胺。

(2).硝基苯,硝基环己烷,苯胺和N-甲基苯胺。

思考题12-14.预测下列反应的产物。

思考题12-15. 如何完成下列转变。

答案:(1).思考题12-16 如保用Gabriel合成法来制备苯甲胺。

答案:此反应为SN2历程,适用于位阻小的卤代烃参与的取代反应。

思考题12-17 当(R)-2-甲基丁酰胺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与溴发生反应,预测产物的结构及它的立体化学。

答案:产物为(R)2-甲基丙胺,构型不变。

思考题12-18 由指定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其它试剂任选)。

(1).由苯转化成间氨基苯酚。

(2).由苯甲酸合成2,4,6-三溴苯甲酸。

答案:思考题12-19.分别指出对位红和刚果红两种化合物的重氮盐部分。

答案:对位红重氮盐部分,刚果红重氮盐部分思考题12-20.完成下列转化答案:思考题12-21 以苯为原料合成甲基橙,并为重氮偶合反应一步提出合理的解释。

答案:思考题12-22.写出下列反应机理。

习题答案12-1 命名下列化合物。

答案:1). 5-硝基-2-萘乙酸; 2). 5-硝基噻唑; 3). 二甲基新戊基胺; 4). 1,4-丁二胺;8). (R )氯化甲基烯丙基苄基苯基铵;12-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甲基乙基环戊基胺 2.α-苯乙胺 3.N-苯基对甲苯胺 4.邻苯二甲酰亚胺 5.氢氧化三甲基苯基铵 6.对甲苯胺盐酸盐 7.硝酸异戊酯 8.(Z)-偶氮苯 9.异丁腈 答案:12-3.12-4.比较(a)二甲基乙基胺、(b)正丁胺(c)二乙胺的沸点高低,并解释原因。

答案:b>c>a 分子间形成氢键越多,沸点越高。

12-5.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酸碱性强弱,并说明原因。

答案:(1)a>b>c>d 苯环上取代基硝基是强吸电子基,其通过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降低了酚氧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从而使质子容易离去,分子的酸性增强。

(2)a>b>c(3)b>a>c(4)A . b>c>a>d N上供电子基团越多,N原子上电子密度高,捕获质子能力就强。

但在水中,含氢少的胺溶剂化效应小,叔胺上没有氢,溶剂化效应极小,碱性反而比伯胺还弱。

B.a>b>c>d 仅有分子中N上取代基的电子效应作用。

12-6. 鉴别伯、仲、叔胺常用的试剂是( )。

答案:(4)12-7. 用简单的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3). 加入NaOH 溶液。

有分层现象的是氯化三丁基胺.季铵盐能溶解在碱溶液中.12-8 (1)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除去三丁胺中的少量二丁胺。

答案:(1)用苯磺酰氯试剂,能溶解二丁胺.(2)酸性条件下醇胺成胺盐,分子中的N 失去亲核性,不能与酸酐发生亲核取代反应.12-9完成下列反应。

答案(6).12-10 用指定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其它试剂任选)答案:(4).12-11制备PhCH2NH2可用下列五种方法:(1)Gabriel合成法,(2)卤代烃胺解,(3)腈还原,(4)醛氨基化还原,(5)Hofmann降解法。

请写出具体反应式,原料自定。

12-12. 脂肪族伯胺与亚硝钠,盐酸作用,通常得到醇烯卤代烃的多种产物的混合物,合成上无实用价值,但β-氨基醇与亚销酸作用可主要得到酮。

例如:这种扩环反应在合成七-九元环状化合物时,特别有用。

(1)这种扩环反应与何种重排反应相似?(2)试由环己酮合成环庚酮。

答案:(1). 与频哪醇重排相似。

12-13.12-14. 下列化合物在弱酸性条件下,能与发生偶联反应的是( ),在弱碱性条件下能与发生偶联反应的是( )。

答案:弱酸性条件:(3), 弱碱性条件:(1)、(2)。

12-15. 下列化合物能进行重氮化反应的是( )答案:(1)。

12-16.化合物(A)是一个胺,分子式为C7H9N,(A)与对甲苯磺酰氯在KOH 溶液中作用,生成清亮的液体,酸化后得白色沉淀。

当(A)用NaNO2和HCl在0-5℃处理后再与α-萘酚作用,生成一种深颜色的化合物(B)。

(A)的IR潽表明在815cm-1处有一强的单峰。

试推测(A)、(B)的构造式并写出各步反应式。

12-17. 有两个异构体,分子式为C11H17N。

其中A可以与HNO2发生重氮化反应,而B则不能,B可以在芳环上发生亲电取代反应,A则不能。

它们的1HNMR谱如下:试推测A,B的结构。

12-18. 根据以下事实,推测A~D的结构。

D的1HNMR有一组多重峰和一组二重峰,峰面积之比为1:6。

第13章 糖类思考题答案思考题13-1 β-D-吡喃葡萄糖和α-D-吡喃葡萄糖均为六元环结构,但在水溶液中,达到平衡时,前者的含量占64%,而后者的含量只占36%,为什么?答:从其椅式构象的优势构型看,前者所有的羟基、羟甲基均在平伏键上,后者异头碳的羟基在直立键上。

思考题13-2熊果苷是一种天然的氧糖苷,结构式如图:OH写出(1) 苷键的构型;(2)糖苷的学名答:(1) β-苷键;(2)对羟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思考题13-3在D-己糖中,哪些可以形成相同的糖脎?答:由于糖脎反应只在1、2位进行,因此,D-葡萄糖、D-果糖、D-甘露糖可以形成相同的糖脎。

早期可据此判断三者C-3、C-4、C-5构型相同,如果已知D-葡萄糖构型可以推出其它两个糖的构型。

思考题13-4果糖是一种多羟基酮糖,为何它能被Tollens试剂及Fehling试剂氧化?答:果糖在稀碱溶液中可通过酮式-烯醇式发生异构化反应。

在平衡时,有酮糖也有醛糖,因此果糖可被这两种弱氧化剂氧化,是还原糖。

思考题13-5蔗糖、麦芽糖、乳糖在结构和性质上有什么重要相同点和不同点?答:从分子结构上看,三者均是二糖,并都含有α-D-葡萄糖。

不同点是蔗糖是非还原糖,由α-D-葡萄糖与β-D-果糖通过α-(1→2)苷键连接,麦芽糖是还原糖,由α-D-葡萄糖与D-葡萄糖通过α-(1→4)苷键连接,乳糖也是还原糖,由β-D-半乳糖与D-葡萄糖通过β-(1→4)苷键连接。

从物理性质看,蔗糖没有变旋现象,麦芽糖和乳糖均有变旋现象;从化学性质看,蔗糖分子的酮基和醛基消失,其具有的特性反应消失,即蔗糖没有还原性,不能与苯肼作用生成糖脎,麦芽糖和乳糖则仍具还原性,也可以发生糖脎反应。

思考题13-6关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D)A. 生物的能源物质和生物体的结构物质B. 作为各种生物分子合成的碳源C. 糖蛋白、糖脂等具有细胞识别、免疫活性等多种生理功能D. 纤维素由β-葡萄糖组成、半纤维素由α-及β-葡萄糖组成思考题13-7关于多糖的叙述,错误的是:(C)A. 糖缀合物(复合多糖)是糖和非糖物质共价结合而成B. 糖蛋白和蛋白聚糖不是同一种多糖C. 糖原和碘作用呈蓝色,直链淀粉呈红棕色D. 糯米淀粉全部为支链淀粉,豆类淀粉全部为直链淀粉习题答案13-1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Haworth式。

(1) 乙基-β- D-甘露糖苷 (2) α-D-吡喃半乳糖(3) β-D-呋喃葡萄糖(4) β-D-呋喃核糖13-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象式。

(1) β-D-吡喃葡萄糖(2) α-D-吡喃甘露糖(3) 甲基-β-D-吡喃半乳糖苷(4) 4-O-(β-D-吡喃半乳糖基)-D-吡喃葡萄糖答:13-3写出D-葡萄糖与下列试剂反应的主要产物。

(1) H2NOH (2) Br2/H2O (3) CH3OH/HCl(4) 稀硝酸(5) 过量苯肼(6) 醋酐答: 1.2. COOHH OH CHO 3.4.5.6.13-4 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化合物? (1) 麦芽糖和蔗糖 (2) 蔗糖和淀粉(3) 淀粉和纤维素 (4)* 葡萄糖和半乳糖答:(1) 麦芽糖与费林试剂反应有Cu 2O 砖红色沉淀,蔗糖则无此现象。

(2) 淀粉与KI-I 2溶液反应呈蓝色,蔗糖无蓝色出现。

(3) 淀粉与KI-I 2溶液反应呈蓝色,纤维素无蓝色出现。

(4)* 葡萄糖与HNO 3和[O]反应生成的葡萄糖二酸溶于水,有旋光性;而半乳糖反应后生成的半乳糖二酸不溶于水,无旋光性。

13-5 名词解释1. α-及β-异头物2. 糖脎3. 复合多糖4. 改性淀粉5. 改性纤维素答:1. α-及β-异头物是指葡萄糖分子形成环状半缩醛后,C1原子也变成不对称碳原子,半缩醛羟基可以产生两种不同的排列方位,因此形成α-及β-异头物,α-型的羟基位于决定构型的羟基同侧,β-型则相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