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益思对话】物理学大事年表(二)
1世纪,古书《汉书》记载尖端放电、避雷知识和有关的装置。
王充(27--97)著《论衡》,记载有关力学、热学、声学、磁学等方面的物理知识。
希龙(Heron,62--150)创制蒸汽旋转器,是利用蒸汔动力的最早尝试,他还制造过虹吸管。
2世纪,托勒密(C.Ptolemaeus,100?--170?)发现大气折射。
张衡(78--139)创制地动仪,可以测报地震方位,创制浑天仪。
王符(85--162)著《潜夫论》分析人眼的作用。
5世纪,祖冲之(429--500),改造指南车,精确推算л值,在天文学上精确编制《大明历》。
8世纪,王冰(唐代人)记载并探讨了大气压力现象。
11世纪,沈括(1031--1095)著《梦溪笔谈》,记载地磁偏角的发现,凹面镜成像原理和共振现象等。
13世纪,赵友钦(1279--1368)著《革象新书》,记载有他作过的光学实验以及光的照度、光的直线传播、视角与小孔成象等问题。
15世纪,达.芬奇(L.da Vinci,1452--1519)设计了大量机械,发明温度计和风力计,最早研究永动机不可能问题。
16世纪,诺曼(R.Norman)在《新奇的吸引力》一书中描述了磁倾角的发现。
【益思互动】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2)特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______速度不断改变.
2.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特点: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________保持不变.
(3)分类:按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可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________;
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________.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 速度公式:______________.
2. 位移公式:________________.
3. 平均速度公式:_____________.
4. 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1)物体做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做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
(2)物体的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x>0,位移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x<0.
【益思精析】
一、速度公式
例1 以一定的加速度a运动的物体,当它的速度减小到初速度v0的一半时需经历的时间为 .
变式1 一列火车进站时速度为15 m/s,关闭发动机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6 s末的速度为12 m/s,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m/s2,15 s末的速度为 m/s,45 s末的速度为 m/s.
二、位移公式
例2 汽车以10 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2 s 速度变为6 m/s ,求:
(1)刹车后2 s 内前进的距离及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刹车后前进9 m 所用的时间;
(3)刹车后8 s 内前进的距离.
变式2 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人站在第一节车厢的前端观察,第一节车厢通过他历时t 1=2 s ,全部车厢通过他历时t =6 s ,设各节车厢长度相等,不计车厢间距离. 试问:
(1)这列火车共有几节车厢?
(2)最后2 s 内通过他的车厢有几节?
(3)最后一节车厢通过他需多少时间?
三、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例3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从v 增加到2v ,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是s ;那么,当它的速度从2v 增加到4v 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
A. s
B.2s
C.4s
D.8s
变式3 物体的初速度为v 0,以不变的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要使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n 倍,则经过的位移是( )
A .)1(2220-n a v
B .)1(220-n a v
C . a
v 220 D .220)1(2-n a v
四、问题探究
例4 光电门传感器是测定瞬时速度的仪器,它的原理(如图)是发射端发出一束很细的红外线到另一端的接收窗口,当固定在运动物体上一个已知宽度的挡光板通过时,它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器计下挡光板经过
的时间,再用挡光板的宽度除以经过的时间求得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
(1)若挡光板宽度是0.5 mm ,采集器计下挡光板经过的时间为0.1 ms ,则运
动物体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m/s.
(2)用光电门测变速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在测量速度较小时,为了减小测
量误差,应选择宽度比较__________(填“宽”或“窄”)的挡光板。
【益思拓展】
A .夯实基础
1. 对于公式at v v +=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适用于任何变速运动
B. 只适用于匀加速直线运动
C. 适用于任何匀变速直线运动
D. 0v 和v 只能是正值,不可能是负值
2. 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 )
A. 加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
B. 初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
C. 末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
D. 平均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
3. 2006年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04架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 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 所需时间为t ,则( )
A. 起飞加速度大小为v /2t
B. 起飞加速度大小为v /t
C. 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2vt
D. 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 vt /2
4. 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 速度达到v ,立即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又经时间2t 停止,则汽车加速阶段与减速阶段( )
A. 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相等
B. 加速度的大小相等
C. 位移的大小相等
D. 平均速度的大小相等
5. 小木块沿光滑斜面下滑,初速度为零. 当它滑过的距离为L 时,速度大小为v . 那么当它的速度为2
v 时,滑过的距离是________.
B .能力拓展
6. 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5秒末到第2.5秒末这一秒内的位移是8米,则它在第5秒末的速度是______米/秒,在第8秒初到第9秒末的位移是_______米.
7.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x (单位为m )和时间t (单位为s )的关系式为2217t t x +
=,则该物体的初速度为________m/s ,加速度为_________m/s 2.
8.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则在某一段时间内( )
A .甲的位移一定大于乙的位移
B .甲的平均速度一定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C .甲的速度变化量一定大于乙的速度变化量
D .甲、乙物体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9. 一辆正在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在5 s 内先后经过路旁两个相距50 m 的电线杆,它经过第二根的速度是15 m/s ,求它经过第一要杆的速度及行驶的加速度.
10. 一质点沿一直线运动,先以10 m/s的速度匀速前进了3 s,接着又以2.5 m/s2的加速度加速运动4 s,最后以10 m/s2 的加速度减速直到静止,求:
(1)总位移;
(2)最后一段减速运动的时间;
(3)画出整个过程的v—t图象.
C.综合创新
11. 据统计,城市交通事故大多因违章引起. 如图所示,甲、乙两辆汽车分别在相互垂直的道路上,沿各自道路的中心线(图中虚线所示)向前匀速行驶,当甲、乙两车的
车头到十字路口(道路中心点)的距离分别为x1=30 m、x2=40 m时,路口
恰处于红、绿灯转换,甲、乙两车均未采取任何减速或制动措施,以致
两车相撞. 已知两车型号相同,汽车的车长为L=5.2 m,车宽为d=1.6 m,
且已知甲车的车速为v1=40 km/h,假设两车相撞前均匀速行驶. 试判断
在穿过路口的过程中,乙车车速的范围.(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 如图所示,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A运动到C所用时间为t ,B是AC连线上的一点.已知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v,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3v.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
幽默:老师不肯讲
孩子:爸爸,今天我问老师一道题目,老师不肯讲给我听.
父亲:那是什么时候?
孩子:考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