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_《语文园地一》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教育部审定2019义务教育教科书
内容来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主题:触摸自然
课时:第2课时,共2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白璐/郑州市中原区伊河路小学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基于阅读: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2)基于习作: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基于口语交际: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2.学情分析
(1)基于阅读:学生基本具备了朗读课文的能力,已经学会默读,能够体会重要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学生需要提高体会有关词句表达效果、对基本表达方法了解领悟的能力。
(2)基于习作:学生能够把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写下来,如何具体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是训练的重点。
(3)基于口语交际:学生能说出感受和想法,需要继续提高倾听和表达的能力。
3.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一》一共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如何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三项内容。
第一项是引导学习排比句,体会其特点和表达效果。
第二项内容是了解分号的用法。
第三项是以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留意街上的路牌,关注汉语拼音在生活中的使用。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五律《过故人庄》。
本课的学习重点是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说说阅读时想开去的经历和收获,大致了解地名拼音的拼写规则,熟悉姓名的拼写规则。
难点是认识和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作用,认识分号并掌握分号的用法。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作用。
2.认识分号,并能说出分号的用法。
3.大致了解地名拼音的拼写规则,熟悉姓名的拼写规则。
评价任务:
1.通过读句子并发现句子的特点,认识排比句。
通过指名读、合作读、教师范读等形式
感受排比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通过学生自读句子,画出分号,自主思考,教师点拨,领会并列关系的句子之间应使用分号。
通过换标点符号的方式让学生对比阅读,进一步体会分号的用法。
3.通过自主观察、自由拼读,拼出地名,交流发现、教师归纳等方式大致了解地名拼音的拼写规则。
通过关注泡泡、教师介绍、课堂练习等方式熟悉姓名的拼写规则。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排比句
分号
地名姓名拼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