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物理 常考易错点 专题四 质量与密度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易错剖析及解析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易错剖析及解析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易错剖析及解析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1.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由图可知,这两种物质的密度关系为A.ρA<ρB B.ρA=ρB C.ρA>ρB 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解法一:在图象上取一体积值,比较对应的质量大小,得出A、B两种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从四个选择项中选出正确的选项;解法二:在图象上取一个质量值,找到对应的体积,得出A、B两种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从四个选择项中选出正确的选项;解法三:可以根据ρ=m V,用倾斜度的大小直接判断.解法一:在横坐标轴上取一体积V1,作出对应的A、B质量为m A、m B,可以看到m A>m B,则有ρA=A1mV>ρB=B1mV.故选C.解法二:在纵坐标轴上取一质量m1,作出对应的A、B的体积为V A、V B,可以看到V A<V B,则有ρA=1AmV>ρB=1BmV。

故选C.解法三:图象中纵坐标为质量m,横坐标为体积V,由ρ=mV可判断出倾斜度越大的密度越大;故选C。

【点睛】解图象题首先要看清楚纵坐标轴、横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如本题中横、纵坐标轴对掉,则应选A,然后再用自己擅长的解题方法去解答。

2.题目文件丢失!3.题目文件丢失!4.题目文件丢失!5.题目文件丢失!6.题目文件丢失!7.下列验证性小实验中,错误的是()A. 将压瘪的乒乓球放入开水中,发现球恢复原状,说明温度升高使球内气体密度变大B. 将一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发现水变红了,说明液体分子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C. 用等质量的煤油和水研究物质吸热本领时,吸收相同热量后升温快的比热容小D. 将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发现温度计的示数逐渐降低,说明蒸发吸热【答案】A【解析】【解答】解:A、乒乓球中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乒乓球能恢复原状,是气体压强增大的缘故,故A错误;B、红墨水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经过扩散运动分布到整杯水中,因此将一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发现水变红了,故B正确;C、由Q=cm△t可知,用等质量的煤油和水研究物质吸热本领时,吸收相同的热量,升温快的比热容小,故C正确;D、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擦上酒精,过一会温度计的示数下降,说明酒精蒸发吸热,故D 正确.故选A.【分析】(1)被压瘪但尚未破裂的乒乓球放在热水里泡一会儿,重新鼓起来,这过程乒乓球内的气体对外做功,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可知是吸热的.(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3)由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4)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汽化吸热.8.小玉同学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如图所示四幅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象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质量、体积、密度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质量是物质属性,不随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密度是物质的特性,除气体外一般不随质量和体积改变。

2019中考物理精讲《质量和密度》全章4左码右物问题

2019中考物理精讲《质量和密度》全章4左码右物问题

左码右物问题
例3.蛋蛋同学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将物体错放在右盘中,并在左盘中
加了52g砝码,同时将游码移到0.4g处,此时天平平衡,该物体的问题
左码右物问题
左码右物问题
测量未知物体的质量
左码右物问题
①读数=砝码+游码 ②左盘中质量=右盘中质量+游码读数
游码读数 = 0:
左码右物问题
①读数=砝码质量 ②左盘中质量=右盘中质量
砝码质量=物体实际质量 ∴读数=物体实际质量
相同
左物右码
左码右物
游码读数 ≠ 0:
左码右物问题
①读数=砝码质量+游码读数 ②左盘中质量=右盘中质量+游码读数
砝码质量=物体实际质量+游码读数 读数-游码读数
∴物体实际质量= 砝码质量 - 游码读数 =读数-2× 游码读数 与最小砝码有关
左码右物问题
例1.蛋蛋同学使用天平测某物体质量,在操作过程中,某一情形,用照片拍下, 砝码和游码如图,求出物体的实际质量?
左码右物问题
例2.某托盘天平配套的砝码,最小为5g,蛋蛋同学在操作中,方程左码右物, 读取的数据为49.5g,问物体的实际质量是多少?

2019中考物理经典错题100例及分析密度部分精品教育.doc

2019中考物理经典错题100例及分析密度部分精品教育.doc

中考物理经典错题100例及分析—密度部分查字典物理网中考频道提供大量中考资料,在第一时间更新中考资讯。

以下是2019中考物理经典错题100例及分析密度部分:1.盛氧气的钢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6kg/m3, ,工人使用氧气进行焊接用去了1/3,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A 6 kg/m3, B12kg/m3, C.4 kg/m3, D 无法确定2.有三个质量和体积均相同的小球, 一个为铜球,一个为铁球,一个为铝球,则 _________一定为空心球.______可能为空心球.3.一个铜球在酒精灯上烧了一会,铜球的质量和密度将( )A 不变、变大 B、不变、变小 C 不变、不变 D 变小、不变4.一个瓶子能装下1kg的盐水,它一定能装下1kg的( )A 水银 B 水 C 煤油 D酒精5.小新和小杨同学分别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请在方案中的空白处填空:方案一:(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向烧杯中倒人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食用油的质量为 ;(3)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人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4)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方案二:(1)将天平置于水平台后,立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2)用天平测出装有适量食用油的烧杯的总质量m1;(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食用油倒人量筒中,记录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4)测出烧杯及剩下食用油的总质量m2;(5)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 .【评估与交流】(1)请分别找出两种方案中的不足之处:方案: ; 方案: ;(2)你准备选择方案来做实验,为顺利完成该实验,该方案中不足之处应改为:。

参考答案及解析1.错误答案:A.由于气体具有流动性,无固定的体积,气体的体积决定于容器的容积.容器的容积多大气体的体积等于多大.由于是钢瓶,容器的容积不发生变化,所以剩余氧气的体积不变,但质量只有原来的2/3,所以密度为原来的2/3正确答案:C2.不准确答案:铜球铝球因为铝的密度,所以质量相同的铜和铁,V铜空铁V空铝.若铝为实心, 因V空铜V空铁V空铝. V空铝=0,则V空铜0,V空铁0,所以铜为空心.铁也一定为空心若铝为空心因V空铜V空铁V空铝. V空铝0,则V 空铜0,V空铁0,所以铜为空心.铁也一定为空心正确答案:铜球,铁球一定为空心,铝球可能空心.3.B 注意热涨冷缩这一规律.4.A5.方案一的不足之处:第三步中,烧杯中液会倒不干净,会有剩余,很测量的质量不准,造成测量密度偏小方案二的不足之处调节天平平衡前未将游码调到0刻度处选择方案一,应加入一步:测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选择方案二,调节天平平衡时就先将游码调动0刻度处。

(物理)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易错剖析

(物理)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易错剖析

(物理)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易错剖析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1.一个瓶子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 40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 350g.则瓶子的容积是()(ρ水=1.0×103kg/m3,ρ酒精=0.8×103 kg/m3)A.400cm3B.350cm3C.250cm3D.200cm3【答案】C【解析】【详解】设瓶子的质量是m,瓶子的容积是V,由题意可列方程组:m+m水=400gm+m酒=350g即m+1.0g/cm3×V=400g ①m+0.8g/cm3×V=350g ②解得:m=150g,V=250cm3。

A.400cm3与分析不相符;B.350cm3与分析不相符;C.250cm3与分析相符;D.200cm3与分析不相符。

2.题目文件丢失!3.题目文件丢失!4.题目文件丢失!5.题目文件丢失!6.题目文件丢失!7.题目文件丢失!8.题目文件丢失!9.题目文件丢失!10.题目文件丢失!11.题目文件丢失!12.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B.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C.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D.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Kg/m3【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由图示图象可知:ρ甲===4g/cm3=4×103kg/m3,ρ乙===0.5g/cm3=0.5×103kg/m3,A.不知道物质的体积关系,无法判断质量关系,故A错误;B.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B正确;C.由图象可知,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C正确;D.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kg/m3,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13.将一个边长为4cm的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木块漂浮在水中静止时,从溢水杯中溢出水的体积为 38.4cm3;若将此木块改放入密度为 0.8×103kg/m3的酒精中,待木块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露出酒精的体积为 16cm3B.木块的密度为 0.6 kg/m3C.从溢水杯中溢出酒精的体积为 38.4cm3D.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与浸入酒精中的体积之比为 5:4【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木块的体积V=64cm3,木块在水中漂浮,其质量等于溢出水的质量为m= 38.4g,所以可得木块的密度为ρ=m/V=38.4g/64cm3=0.6g/cm3=0.6×103kg/m3,故B错;木块的密度是小于酒精的密度的,所以木块在酒精中是漂浮的,排开酒精的质量等于排开水的质量为38.4g,则排出酒精的体积为38.4g/(0.8g/cm3)=48cm3,故C错;木块露出酒精的体积为64cm3-48cm3=16cm3,故A正确;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与浸入酒精中的体积之比为38.4:48 =4:5,故D错;应选A.14.题目文件丢失!15.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比是1:3,体积之比是2:5,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A .6:5 B .5:6 C .2:15 D .15:2 【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ρ 可得甲、乙两种物体的密度之比16.a 、b 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 、60g ,体积分别为16cm 3、12cm 3.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A .这个实心球是a ,金属的密度是35/g cmB .这个实心球是a ,金属的密度是38/g cmC .这个实心球是b ,金属的密度是35/g cmD .这个实心球是b ,金属的密度是38/g cm 【答案】B 【解析】 【详解】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AB 两球的密度,再比较密度的大小;密度大的体积小是实心的.反之,是空心.解:ρA = m A / v A =128g /16cm 3 =8g/cm 3;ρB =m B /v B =60g /12cm 3=5g/cm 3; 所以,A 球是实心的,17.两只一样的烧杯均装满水,将两个实心铜块和铁块分别投入烧杯中,(已知ρ铜=8.9 ×103kg/m 3,ρ铁=7.9×103kg/m 3)测得两杯总质量相等,则铜块与铁块质量大小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铜块质量大 B .铁块质量大C .铁块和铜块质量一样大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两只烧杯相同,原来装满水,其质量m 0 相同,将铜块投入水中,有水溢出,溢出水后的质量是:m 1 =m 0 +m 铜 -m 溢1 ,将铁块投入水中,有水溢出,溢出水后的质量是:m 2 =m 0 +m 铁 -m 溢2,根据题意知道m 1 =m 2 ,整理得:m 铜 -m 溢1 =m 铁 -m 溢2,金属块浸没水中,排开(溢出)水的体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由mVρ=知道,ρ铜 V 铜 -ρ水 V 铜 =ρ铁 V 铁 -ρ水 V 铁 ,整理得,铜块与铁块的密度之比是:33337.9g/cm 1g/cm 8.9g/cm 1g 6.969===7.97/c 9m V V ρρρρ----=水铜铜铁水铁, 铜块与铁块的质量之比是:338.9g/c 6m 7.9g/c .96141==17.9624m 1m V V m ρρρρρρ-<⨯⨯==-水铜铜铜铁铜水铁铁铁, 即铁块的质量大,故B 正确。

中考物理复习质量和密度问题专项易错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复习质量和密度问题专项易错题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1.以下是一则新闻消息:“从国家发改委官方获悉,自2020年3月17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015元和975元.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下调0.80元,0号柴油每升下调0.83元,……”据此估测0号柴油的密度约为(不考虑生产运输过程中密度的变化) ( ) A .0.75×103 g/cm 3 B .0.85×103 g/cm 3 C .0.75×103kg/m 3 D .0.85×103 kg/m 3【答案】D 【解析】 【分析】先根据数据得到下调1元对应的质量1m ,再根据数据求解升高1元对应的体积1V ,最后得到密度。

【详解】由0号柴油每吨降低975元,可算出降低1元对应的质量1m ,则11000kg1.03kg 975m =≈ 也就是1.03kg 的0号柴油下调价格是1元,由0号柴油每升降低0.83元,可算出下调1元对应的体积1V ,则3311L1.20L 1.2010m 0.83V -=≈=⨯ 也就是331.2010m -⨯的0号柴油下调价格是1元。

所以,0号柴油的密度33331.03kg 10kg m 1.2010mm V ρ-==≈0.85⨯⨯ 故选D 。

【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提供的数据得到油价下调一元对应的质量和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求解密度。

2.小红用调好的天平测一木块的质量,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克。

她记录了木块的质量最38.2g 。

整理仪器时,才突然发现木块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该木块的实际质量应是( ) A .33.2g B .43.2gC .31.8gD .35.8g【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据题目可知,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克,且木块的记录质量是38.2g ,即1个20g 的砝码,1个10g 的砝码,还有一个5g 的砝码,故此时游码的示数是8.2g 5g 3.2g -=若木块和砝码质量放反,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减去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则木块的质量为35g 3.2g 31.8g m =-=故选C 。

(精编)初中物理期中考试后 专题四质量与密度 易错点汇总

(精编)初中物理期中考试后 专题四质量与密度  易错点汇总

专题四质量与密度易错清单1.质量和重力2.密度与物重人们常说“大人比小孩重”,意思是大人的重力大于小孩的重力,这句话中的“重”是指重力;有时还说“铁比木头重”,意思是相同体积的铁块与木块相比,铁块重,这句话中的“重”表示密度,确切地说应该是“铁比木头密度大”.3.物质与物体物质与物体的含义不同,物体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比如铁是一种物质,由铁组成的物体有铁球、铁棍等;茶杯是物体,陶瓷和玻璃是物质,用陶瓷可以做成陶瓷茶杯,用玻璃可以做成玻璃茶杯.名师点拨测量物体密度的一般方法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原理是利用密度公式ρ=计算出密度的大小.矿石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小组同学们设计了一种测量矿石密度的方案如下:图1图2(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块的质量,如图1,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 .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矿石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则矿石块的质量m 0为 g;(2)在烧杯中倒满水,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1;(3)将矿石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矿石块沉入杯底,烧杯溢出水后,将烧杯壁外的水擦干净,放在天平左盘上,称出此时烧杯、杯内矿石和水的总质量m 2;(4)写出矿石密度的表达式:ρ矿石= (用m 0、m 1、m 2、ρ水来表示).【解析】 (1)在称量过程中,小明用手拿砝码了,这样会使砝码生锈;并且游码没有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m 0=20g+20g+5g+2.4g=47.4g .(4)物体的质量为m 0. 溢出水的质量为m 1+m 0-m 2.则V=V 溢=水ρ201m m m -+,所以ρ=201020100m m m m m m m m Vm -+=-+=水水ρρ 【答案】 (1)用手直接拿砝码 47.4 (4)ρ=2010m m m m -+水ρ.提分策略【趋势总览】从近三年的各地中考来看,对本部分的考查呈现如下趋势: 1. 本专题的常考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2.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质量的概念内涵、天平的使用、密度及其测量方法;中考热点是密度的测量、密度有关的计算;3. 通过对质量和密度知识的考查,会涉及单位换算、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探究实验设计、计算等问题,一般还要与压强、浮力等学科内知识综合考查,试题较灵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及难度.2015年的中考命题方向预测:质量与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的测量、密度有关的计算. 【锦囊妙计】 1. 理解质量的概念质量表示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 物质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物态及其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2. 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同种物质而言,如果其状态、温度、压强等条件不变,则其密度值不变;密度的大小与质量大小、体积大小、形状、运动状态、受力情况均无关.密度计算式为ρ=Vm,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学计算式,有着重要的物理意义:(1)对于同种物质而言,ρ为定值,与m 、V 无关,此时Vm为定值,此时质量m 与体积V 成正比;(2)对于不同的物质,当V 一定时,m 与ρ成正比,即21m m =21ρρ;(3)对于不同的物质,当m 一定时,V 与ρ成反比,即21V V =12ρρ. 专项训练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1. (2014·湖北恩施·模拟二)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是( ).2. (2014·内蒙古准格尔旗·模拟三) 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奶奶从自由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表所示.小明取100mL这种牛奶,测得它的质量为102.2g,则这种牛奶().C. 掺水含量20%~30%D. 掺水含量30%以上3.(2013·江苏句容·模拟)一个质量为0.25千克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千克,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千克,那么某液体的密度是().A. 1.75×103千克/米3B. 1.2×103千克/米3C. 1.16×103千克/米3D. 1.0×103千克/米3二、填空题4.(2014·福建南平·模拟)小桅同学在实验室里将一金属块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了一段时间,此时金属块的密度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2014·云南昆明·模拟二)事实表明,0~4℃的水“热缩冷胀”,高于4℃的水“热胀冷缩”,由此可知4℃水的最大,所以封冻河面下较深河底的水温保持4℃.冰层下接触冰的水的温度是℃.6. (2013·江苏常熟·模拟)小明想通过实验来测定一块具有吸水性的干燥物体的密度.(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该物体的质量时,放上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2)天平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质量为g.用量筒测出该物体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测得物体的密度为kg/m3.该测得值与实际值相比(填“偏大”“相等”或“偏小”).三、实验与简答题7.(2014·江西·模拟)思玲同学做了“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其小组同学对她的实验进行了评估与交流.(1)思玲同学实验过程:a. 看到水平桌面上天平如图所示,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了.于是,立即将空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开始测量.可组长佳丽同学马上给她提示“等等,天平还未好”.思玲同学明白了,接下来她将,再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b. 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c. 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d. 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2)文峰同学认为思玲同学操作过程还存在问题,猜想油倒入量筒内,倒不干净,会影响实验结果.于是,大家在各种规格的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放置一会儿,将全部的油沿杯口倒出,得到如下数据:说明文峰同学的猜想是(的是100mL的烧杯,则计算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时,需要减g后再计算密度,否则其测得的密度值(填“偏大”或“偏小”).(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请你改进佳丽同学测食用油密度不合理的操作:a. 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的总质量m;b. 把烧杯内的食用油适量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c. 用天平测出的总质量m'.8. (2013·江苏南京·模拟)小永同学为了测量镇江陈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A.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m;B. 将待测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醋的总质量M;C. 将烧杯中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醋的体积V;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代号).(3)由上图可得量筒中醋的体积为cm3,通过计算可得醋的密度是kg/m3.参考答案与解析1. B2. C [解析] 根据公式,计算出牛奶样品的密度.对照表中数据可知,这种牛奶的密度正好介于掺水含量20%和30%的牛奶之间.故选C . 3. B 4. 变小 5. 密度 06. (1)减少砝码或者向左移动游码 (2)52 2.6×103偏大7. (1)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平衡螺母 (2)正确 2.5 偏大 (3)烧杯和油 烧杯和剩余油[解析] (1)a. 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把游码移到衡量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然后再调节天平平衡;(2)100mL 的烧杯沾有的食用油质量为m 0=48.5g-46g=2.5g;因为在烧杯壁上沾有2.5g 食用油,所以测量其它食用油质量时,测得的数值需要减去2.5g,才是食用油是实际质量,否则质量值偏大.由ρ=Vm知,在体积一定时,质量m 偏大,所以密度值偏大,通过上述多次实验,文峰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3)为减小油在烧杯壁上残留造成的实验误差,实验步骤为: a. 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m ;b. 把烧杯内的食用油适量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 ;c.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m'.8. (1)水平桌面 平衡螺母 (2)BCA (3)45 1.125×103.。

2019年物理中考试题专题训练“质量与密度”

2019年物理中考试题专题训练“质量与密度”

2019年物理中考试题专题训练“质量与密度”一、选择题1.(2019湘西州,5)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4g,体积为20cm3,它的密度是()A.0.8×103kg/m3B.2.7×103kg/m3C.0.37×103kg/m3D.2.7×104kg/m32.(2019玉林,)下列工具能直接测量质量的是A.停表B.刻度尺C.天平D.弹簧测力计3.(2019通辽,10)下列生活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A.家里鱼缸中的鱼吐出的气泡上升时越来越大B.一瓶氧气用掉一半后,质量变为原来一半密度不变C.塑料吸盘能贴在光滑的墙上,是因为墙和吸盘之间的分子引力作用D.瓶盖起子应用了杠杆知识,使用时是为了省距离4.(2019湘潭,16)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指在如图所示位置这时应该()A.将左端平衡螺母向右旋进一些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D.将游码向右移动5.(2019枣庄,5)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慢慢升高,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有关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现量不变的是()A.温度B.体积C.密度D.质量6.(2019怀化,12)我国自行研制的歼-20隐形战斗机的关键部件采用了碳纤维材料,该材料具有比同体积的常规材料轻、抗力本领强、耐腐蚀、抗电磁干扰能力好等许多优点。

下列说法中,不是碳纤维材料具有的优点的是A.密度小B.强度大C.超导性D.抗腐强二、填空题1.(2019徐州,27)寒冬,室外装满水的缸容易破裂.因为,通常气温低于℃时,缸里的水从表面开始凝固,而冰的密度比水小,水结成冰后质量,体积(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而把水缸胀裂.2.(2019黔东南,12)小刚同学在实验室用天平测某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石块的质量是g,接着测出石块体积为20cm3,则石块的密度为kg/m3。

【物理】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易错剖析及解析

【物理】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易错剖析及解析

【物理】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易错剖析及解析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1.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 春天冰雪消融B. 冰冻的衣服晾干C. 冬天窗玻璃上有水滴D.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答案】 C【解析】【解答】解:A、春天冰雪消融是冰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属于熔化;不符合题意;B、冰冻的衣服会干是冰吸热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不符合题意;C、冬天玻璃上有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符合题意;D、热风干手器打开,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水的温度升高,水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使手很快变干,属于汽化现象,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关于物态变化的题目,关键要分析出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然后利用物物态变化的定义确定答案: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2.请你观察身边的数据并判断,哪些数据是符合实际的()A. 教室顶端的一盏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1AB. 小明的身高1.65×107微米C. 教室里的空气约重2500ND. 教室里的气温约45℃【答案】C【解析】【解答】A、教室里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W,额定电压为220V,工作电流I=≈0.18A,A不符合题意;B、小明的身高1.65m=1.65×106μm,B不符合题意;C、教室的长、宽、高大约分别为9m、7m和3m,教室中空气的重力大约为:G=mg=ρVg=1.29kg/m3×9m×7m×3m×10N/kg≈2438N,与C接近.C符合题意;D、夏天,教室里的最高气温不会达到45℃,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3.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A. 高压锅内的水温可达110℃B. 家用空调器的电流约为0.1AC. 手机充电宝充放电功率可达180WD. 人类的反应时间约为2s【答案】A【解析】【解答】因为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所以高压锅内的水温可达到110℃,A符合题意;0.1A的电流太小,家用空调器的电流大约是5A,B不符合题意;手机充电宝充放电功率大约在3W左右,C不符合题意;人类的反应时间小于0.5s,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易错剖析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易错剖析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易错剖析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1.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将被称量的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放有100 g和 20 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4 g,则物体的质量为().A.124 g B.122 g C.118 g D.116 g【答案】D【解析】解析:用天平称物体质量时,正确放置方法是“左物右码”,被称物体的总质量为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如果物、码位置放反,在不使用游码的情况下,左盘中砝码的质量就可为物体的质量;若使用了游码,则相当于右盘中质量增加了,因此必须用左盘中的砝码的总质量数减去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才等于物体的质量.所以物体的真实质量为m=100g+20g-4g=116g,故D2.题目文件丢失!3.题目文件丢失!4.题目文件丢失!5.题目文件丢失!6.题目文件丢失!7.题目文件丢失!8.题目文件丢失!9.三只完全相同的瓶子,里面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硫酸、水和酒精,用塞子将三只瓶子封好,如图所示,则可判定(ρ硫酸=1.8×l03kg/m3,ρ酒精=0.8×l03kg/m3,ρ水=1×l03kg/m3)()A. 甲是酒精,乙是水,丙是硫酸B. 甲是酒精,乙是硫酸,丙是水C. 甲是水,乙是酒精,丙是硫酸D. 甲是硫酸,乙是水,丙是酒精【答案】 A【解析】【解答】由题知,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ρ硫酸>ρ水>ρ酒精,所以,根据公式ρ=可知,体积最大的是酒精,体积最小的是硫酸。

则甲是酒精,乙是水,丙是硫酸。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结合图示,根据ρ= 可得解.10.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B. 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71.4gC. 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20cm 3D. 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3.57×103 kg/m 3 【答案】A【解析】【解答】解:A 、由图甲知,指针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横梁平衡,A 说法错误; B 、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 ,石块的质量m=50g+20g+1.4g=71.4g ,B 说法正确;C 、由图丙知,水的体积为60ml ,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80ml ,则石块的体积V=80ml ﹣60ml=20ml=20cm 3 , C 说法正确;D 、石块的密度ρ= = =3.57g/cm 3=3.57×103kg/m 3 , D 说法正确.故选A .【分析】(1)调节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的移动方向与指针的偏转方向相反;(2)天平的读数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3)石块的体积等于水和石块的总体积减水的体积;(4)根据ρ= 计算出石块的密度.11.下列对于密度公式/m V 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B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C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D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答案】C【解析】ABD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密度一定,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没有关系,故ABD 错误;C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密度一定,体积越大,质量越大,所以C 选项是正确的.故选C .点睛: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密度一定,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没有关系。

中考物理复习质量和密度问题专项易错题

中考物理复习质量和密度问题专项易错题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1.以下是一则新闻消息:“从国家发改委官方获悉,自2020年3月17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015元和975元.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下调0.80元,0号柴油每升下调0.83元,……”据此估测0号柴油的密度约为(不考虑生产运输过程中密度的变化) ( ) A .0.75×103 g/cm 3 B .0.85×103 g/cm 3 C .0.75×103kg/m 3 D .0.85×103 kg/m 3【答案】D 【解析】 【分析】先根据数据得到下调1元对应的质量1m ,再根据数据求解升高1元对应的体积1V ,最后得到密度。

【详解】由0号柴油每吨降低975元,可算出降低1元对应的质量1m ,则11000kg1.03kg 975m =≈ 也就是1.03kg 的0号柴油下调价格是1元,由0号柴油每升降低0.83元,可算出下调1元对应的体积1V ,则3311L1.20L 1.2010m 0.83V -=≈=⨯ 也就是331.2010m -⨯的0号柴油下调价格是1元。

所以,0号柴油的密度33331.03kg 10kg m 1.2010mm V ρ-==≈0.85⨯⨯ 故选D 。

【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提供的数据得到油价下调一元对应的质量和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求解密度。

2.为了测量醋的密度,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m 0;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V ;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m 总。

对小明的实验设计,下列评价中最合理的是( ) A .实验步骤科学且合理 B .对醋的体积测量错误 C .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小 D .量筒不够稳定易摔碎【答案】D 【解析】 【分析】液体体积要用量程测量,量程的形状细而长,放在天平上在调节的过程中很容易倾斜而摔碎。

【详解】步骤中把量筒放在天平上测液体的质量是不合适的,因为量筒的形状细高,重心高,重心越低越稳定,越高越不变稳定。

(物理)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易错剖析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易错剖析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易错剖析及解析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1.中国是世界上少数能够制造运输液化天然气专用船舶﹣﹣LNG船的国家。

液化天然气的主要成份为甲烷,甲烷的熔点﹣182.5℃、沸点﹣161.5℃.LNG船在运输液化天然气过程中,储罐内最适宜的温度是()A. ﹣185℃B. ﹣163℃C. ﹣160℃D. 0℃【答案】 B【解析】【解答】解:LNG船在运输液化天然气过程中,应使其处于液态,储罐内最适宜的温度应小于沸点,但高于凝固点(熔点),故其范围应为﹣182.5℃<t<﹣161.5℃。

对照选项可知,只有﹣163℃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甲烷的熔点和沸点判断出其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再结合题意解答即可.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中学生的体积大约是0.05m3B. 教室楼层之间的高度约为5米C.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60℃D. 空调电流约1A【答案】A【解析】【解答】解:A、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60kg左右,体积在V= = =0.06m3左右.故A符合实际;B、学校广场上的国旗旗杆高度在6m左右,教室楼层高度大约是此数值的一半,在3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60℃.故C不符合实际;D、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在1100W左右,正常工作的电流在I= = =5A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3.下列估测符合事实的是()A. 家用电视机的电功率约为10WB. 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为5km/hC. 人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是37℃D. 成年人的体积约为0.06m3。

(物理)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易错剖析含解析

(物理)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易错剖析含解析

(物理)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易错剖析含解析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1.用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装满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甲和乙,甲杯中两种液体的质量各占一半,乙杯中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和ρ2,且ρ1<ρ2.设两种液体之间不发生混合现象,若甲、乙两杯内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 甲和m 乙,则( ) A .m 甲<m 乙 B .m 甲=m 乙C .m 甲>m 乙D .无法确定【答案】A 【解析】 【详解】设杯子的容积为V ,两液体的密度为ρ1、ρ2,则甲杯:两液体的质量均为12m 甲, 杯子中液体的体积V =1212m m ρρ+=2m 甲×1212ρρρρ+, 乙杯:两液体的体积均为2V, m 乙=2V(ρ1+ρ2)=2m 甲×1212ρρρρ+×12(ρ1+ρ2)=m 甲×21212()4ρρρρ+=m 甲×2212121224ρρρρρρ++∵m 乙﹣m 甲=m 甲×2212121224ρρρρρρ++﹣m 甲=m 甲(2212121224ρρρρρρ++﹣1)=m 甲×21212()4ρρρρ->0∴m 乙>m 甲. 故选A .2.题目文件丢失! 3.题目文件丢失! 4.题目文件丢失! 5.题目文件丢失! 6.题目文件丢失! 7.题目文件丢失! 8.题目文件丢失! 9.题目文件丢失! 10.题目文件丢失!11.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g/cm3.下列说法能够成立的是()A. 能装下500g纯净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 600g酒精B. 能装下500g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下600g纯净水C. 同体积的水和酒精质量之比是4:5D. 同质量的水和酒精体积之比是5:4【答案】B【解析】【解答】解:A和B、因为瓶子的容积不变,ρ酒精<ρ水,由ρ= 可得,V=,m酒精=ρ酒精V=ρ酒精<m水,因此装下500g水的瓶子装不下500g的酒精,故A 错;由ρ= 可得,V= ,m水=ρ水V=1g/cm3× =625g,因此能装下500g酒精的瓶子能装下600g的水,故B正确;C和D、由ρ= 可知,体积相同时,质量和密度成正比,故m水:m酒精=ρ水:ρ酒精=1g/cm3:0.8g/cm3=5:4;质量相同时,体积与密度成反比,即V水:V酒精=ρ酒精:ρ水=0.8g/cm3:1g/cm3=4:5;故C、D都错.故选B.【分析】AB、根据瓶子的容积不变,已知水的密度和酒精的密度的大小关系,知道能装水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得出酒精的质量,知道能装酒精的质量,可求能装水的质量;CD、已知水和酒精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当体积相同时,质量密度成正比;质量相同时,体积与密度成反比.12.深圳塞格广场工地上,有一栋高291.6 m的大楼正在施工,下午3时,刮起了大风,一大片乌云飞快地飘过大楼上空,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结果引起临近数千人在大街上惊叫狂奔,造成这种判断失误是由于这些人选用的参照物是A.乌云 B.地面 C.自己 D.大楼【答案】A【解析】“楼要倒了!”,被研究的物体是楼房,楼房和地面、人、大楼本身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地面、人、大楼本身为参照物,大楼是静止的,一大片乌云飞快地飘过大楼上空,大楼和乌云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乌云为参照物,大楼是运动的,所以有人说:“楼要倒了!”,故选A。

01 初中物理易错辨析-质量密度

01 初中物理易错辨析-质量密度

质量与密度一、雷区警示1、质量是物质的属性,其大小与位置、形状、状态(物态、温度)均无关,所以需要注意,当只有这几个因素发生改变而其他条件不变时,质量并不发生改变。

2、密度与物质的种类、物态、温度、压强有关,由此我们可知,同种物质的密度并非定值。

3、一般而言,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固体密度一般大于液体密度;液体密度一定大于气体密度。

对于以上三项内容,我们需要关注,前两项是普遍规律,大多数情况如此,但并非所有,故阐述中用“一般”二字,第三项则是“一定”成立的。

4、虽然mρ=,但需要注意的是,密度与质量和体积均无关。

V二、明辨是非【题文】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答案】错误【解析】=判断依据:由于同种物质,密度ρ随温度、物态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故根据m Vρ可知,体积V越大,质量未必越大。

实例分析:水与冰为同种物质,体积大的冰的质量未必大于体积小的水的质量。

正确阐述:同种状态下的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备注:本题目中的题干实为新人教版教材中的原句,但严格来讲,该阐述并不严谨。

【题文】物体的质量和它的状态无关,密度和它的状态有关。

【答案】正确【解析】判断依据:物体的质量与位置、形状、状态(温度、物态)均无关;密度随状态(温度、物态)的改变而改变。

实例分析:冰熔化为水,状态变了,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题文】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答案】错误【解析】=,但是说“同种物判断依据:由于对于同种物质而言,密度并非定值,故虽然m Vρ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仍是错误的。

实例分析:两份等量的氧气,将其装在大小不等的两个密封容器内,二者体积不相等,但质量相等,可见,同种物质,质量并不与体积成正比。

正确阐述:同种状态下,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备注:本题目中的题干实为新人教版教材中的原句,但严格来讲,该阐述并不严谨。

【题文】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答案】错误【解析】判断依据:由于mρ=,故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为密度,而对于同种物质而言,其密V度并不是一定的,其大小与物态、温度等因素有关,故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并不是一定的。

初中物理期中考试后 专题四质量与密度 易错点汇总-精选

初中物理期中考试后 专题四质量与密度  易错点汇总-精选

专题四质量与密度易错清单1.质量和重力2.密度与物重人们常说“大人比小孩重”,意思是大人的重力大于小孩的重力,这句话中的“重”是指重力;有时还说“铁比木头重”,意思是相同体积的铁块与木块相比,铁块重,这句话中的“重”表示密度,确切地说应该是“铁比木头密度大”.3.物质与物体物质与物体的含义不同,物体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比如铁是一种物质,由铁组成的物体有铁球、铁棍等;茶杯是物体,陶瓷和玻璃是物质,用陶瓷可以做成陶瓷茶杯,用玻璃可以做成玻璃茶杯.名师点拨测量物体密度的一般方法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原理是利用密度公式ρ=计算出密度的大小.【例1】 (2014·山东泰安)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现有器材;小矿石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小组同学们设计了一种测量矿石密度的方案如下:图1图2(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块的质量,如图1,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 .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矿石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则矿石块的质量m 0为 g;(2)在烧杯中倒满水,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1;(3)将矿石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矿石块沉入杯底,烧杯溢出水后,将烧杯壁外的水擦干净,放在天平左盘上,称出此时烧杯、杯内矿石和水的总质量m 2;(4)写出矿石密度的表达式:ρ矿石= (用m 0、m 1、m 2、ρ水来表示).【解析】 (1)在称量过程中,小明用手拿砝码了,这样会使砝码生锈;并且游码没有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m 0=20g+20g+5g+2.4g=47.4g .(4)物体的质量为m 0. 溢出水的质量为m 1+m 0-m 2. 则V=V 溢=水ρ201m m m -+,所以ρ=201020100m m m m m m m m Vm -+=-+=水水ρρ 【答案】 (1)用手直接拿砝码 47.4 (4)ρ=2010m m m m -+水ρ.提分策略【趋势总览】从近三年的各地中考来看,对本部分的考查呈现如下趋势: 1. 本专题的常考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2.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质量的概念内涵、天平的使用、密度及其测量方法;中考热点是密度的测量、密度有关的计算;3. 通过对质量和密度知识的考查,会涉及单位换算、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探究实验设计、计算等问题,一般还要与压强、浮力等学科内知识综合考查,试题较灵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及难度.2015年的中考命题方向预测:质量与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的测量、密度有关的计算. 【锦囊妙计】 1. 理解质量的概念质量表示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 物质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物态及其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2. 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及注意事项:3. 理解密度的概念及公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同种物质而言,如果其状态、温度、压强等条件不变,则其密度值不变;密度的大小与质量大小、体积大小、形状、运动状态、受力情况均无关.密度计算式为ρ=Vm,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学计算式,有着重要的物理意义:(1)对于同种物质而言,ρ为定值,与m 、V 无关,此时Vm为定值,此时质量m 与体积V 成正比;(2)对于不同的物质,当V 一定时,m 与ρ成正比,即21m m =21ρρ;(3)对于不同的物质,当m 一定时,V 与ρ成反比,即21V V =12ρρ. 专项训练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1. (2014·湖北恩施·模拟二)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是( ).2.(2014·内蒙古准格尔旗·模拟三) 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奶奶从自由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表所示.小明取100mL这种牛奶,测得它的质量为102.2g,则这种牛奶().A. 未掺水B. 掺水含量20%以下C. 掺水含量20%~30%D. 掺水含量30%以上3.(2013·江苏句容·模拟)一个质量为0.25千克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千克,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千克,那么某液体的密度是().A. 1.75×103千克/米3B. 1.2×103千克/米3C. 1.16×103千克/米3D. 1.0×103千克/米3二、填空题4.(2014·福建南平·模拟)小桅同学在实验室里将一金属块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了一段时间,此时金属块的密度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2014·云南昆明·模拟二)事实表明,0~4℃的水“热缩冷胀”,高于4℃的水“热胀冷缩”,由此可知4℃水的最大,所以封冻河面下较深河底的水温保持4℃.冰层下接触冰的水的温度是℃.6. (2013·江苏常熟·模拟)小明想通过实验来测定一块具有吸水性的干燥物体的密度.(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该物体的质量时,放上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2)天平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质量为g.用量筒测出该物体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测得物体的密度为kg/m3.该测得值与实际值相比(填“偏大”“相等”或“偏小”).三、实验与简答题7. (2014·江西·模拟)思玲同学做了“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其小组同学对她的实验进行了评估与交流.(1)思玲同学实验过程:a. 看到水平桌面上天平如图所示,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了.于是,立即将空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开始测量.可组长佳丽同学马上给她提示“等等,天平还未好”.思玲同学明白了,接下来她将,再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b. 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c. 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d. 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2)文峰同学认为思玲同学操作过程还存在问题,猜想油倒入量筒内,倒不干净,会影响实验结果.于是,大家在各种规格的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放置一会儿,将全部的油沿杯口倒出,得到如下数据:通过上述多次实验,说明文峰同学的猜想是(填“正确”或“错误”)的.若实验使用的是100mL的烧杯,则计算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时,需要减g后再计算密度,否则其测得的密度值(填“偏大”或“偏小”).(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请你改进佳丽同学测食用油密度不合理的操作:a. 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的总质量m;b. 把烧杯内的食用油适量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c. 用天平测出的总质量m'.8. (2013·江苏南京·模拟)小永同学为了测量镇江陈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A.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m;B. 将待测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醋的总质量M;C. 将烧杯中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醋的体积V;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代号).(3)由上图可得量筒中醋的体积为cm3,通过计算可得醋的密度是kg/m3.参考答案与解析1. B2. C [解析] 根据公式,计算出牛奶样品的密度.对照表中数据可知,这种牛奶的密度正好介于掺水含量20%和30%的牛奶之间.故选C . 3. B 4. 变小 5. 密度 06. (1)减少砝码或者向左移动游码 (2)52 2.6×103偏大7. (1)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平衡螺母 (2)正确 2.5 偏大 (3)烧杯和油 烧杯和剩余油[解析] (1)a. 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把游码移到衡量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然后再调节天平平衡;(2)100mL 的烧杯沾有的食用油质量为m 0=48.5g-46g=2.5g;因为在烧杯壁上沾有2.5g 食用油,所以测量其它食用油质量时,测得的数值需要减去2.5g,才是食用油是实际质量,否则质量值偏大.由ρ=Vm知,在体积一定时,质量m 偏大,所以密度值偏大,通过上述多次实验,文峰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3)为减小油在烧杯壁上残留造成的实验误差,实验步骤为: a. 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m ;b. 把烧杯内的食用油适量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 ;c.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m'.8. (1)水平桌面 平衡螺母 (2)BCA (3)45 1.125×103.。

2019年初二物理期中考试考后易错知识总结专题四质量与密度【精选】.doc

2019年初二物理期中考试考后易错知识总结专题四质量与密度【精选】.doc

专题四质量与密度易错清单1.质量和重力2.密度与物重人们常说“大人比小孩重”,意思是大人的重力大于小孩的重力,这句话中的“重”是指重力;有时还说“铁比木头重”,意思是相同体积的铁块与木块相比,铁块重,这句话中的“重”表示密度,确切地说应该是“铁比木头密度大”.3.物质与物体物质与物体的含义不同,物体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比如铁是一种物质,由铁组成的物体有铁球、铁棍等;茶杯是物体,陶瓷和玻璃是物质,用陶瓷可以做成陶瓷茶杯,用玻璃可以做成玻璃茶杯.名师点拨测量物体密度的一般方法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原理是利用密度公式ρ=计算出密度的大小.(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小组同学们设计了一种测量矿石密度的方案如下:图1图2(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块的质量,如图1,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 .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矿石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则矿石块的质量m 0为 g;(2)在烧杯中倒满水,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1;(3)将矿石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矿石块沉入杯底,烧杯溢出水后,将烧杯壁外的水擦干净,放在天平左盘上,称出此时烧杯、杯内矿石和水的总质量m 2;(4)写出矿石密度的表达式:ρ矿石= (用m 0、m 1、m 2、ρ水来表示).【解析】 (1)在称量过程中,小明用手拿砝码了,这样会使砝码生锈;并且游码没有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m 0=20g+20g+5g+2.4g=47.4g . (4)物体的质量为m 0. 溢出水的质量为m 1+m 0-m 2. 则V=V 溢=水ρ201m m m -+,所以ρ=201020100m m m m m m m m V m -+=-+=水水ρρ 【答案】 (1)用手直接拿砝码 47.4 (4)ρ=2010m m m m -+水ρ.提分策略【趋势总览】从近三年的各地中考来看,对本部分的考查呈现如下趋势: 1. 本专题的常考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2.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质量的概念内涵、天平的使用、密度及其测量方法;中考热点是密度的测量、密度有关的计算;3. 通过对质量和密度知识的考查,会涉及单位换算、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探究实验设计、计算等问题,一般还要与压强、浮力等学科内知识综合考查,试题较灵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及难度.2015年的中考命题方向预测:质量与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的测量、密度有关的计算. 【锦囊妙计】 1. 理解质量的概念质量表示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 物质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物态及其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2. 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同种物质而言,如果其状态、温度、压强等条件不变,则其密度值不变;密度的大小与质量大小、体积大小、形状、运动状态、受力情况均无关.密度计算式为ρ=Vm,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学计算式,有着重要的物理意义:(1)对于同种物质而言,ρ为定值,与m 、V 无关,此时Vm为定值,此时质量m 与体积V 成正比;(2)对于不同的物质,当V 一定时,m 与ρ成正比,即21m m =21ρρ;(3)对于不同的物质,当m 一定时,V 与ρ成反比,即21V V =12ρρ. 专项训练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1. (2014·湖北恩施·模拟二)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是( ).2. (2014·内蒙古准格尔旗·模拟三) 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奶奶从自由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表所示.小明取100mL 这种牛奶,测得它的质量为102.2g,则这种牛奶( ).A. C. 掺水含量20%~30% D. 掺水含量30%以上3. (2013·江苏句容·模拟)一个质量为0.25千克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千克,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千克,那么某液体的密度是( ). A. 1.75×103千克/米3 B. 1.2×103千克/米3 C. 1.16×103千克/米3 D. 1.0×103千克/米3二、 填空题4. (2014·福建南平·模拟)小桅同学在实验室里将一金属块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了一段时间,此时金属块的密度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 (2014·云南昆明·模拟二)事实表明,0~4℃的水“热缩冷胀”,高于4℃的水“热胀冷缩”,由此可知4℃水的 最大,所以封冻河面下较深河底的水温保持4℃.冰层下接触冰的水的温度是 ℃.6. (2013·江苏常熟·模拟)小明想通过实验来测定一块具有吸水性的干燥物体的密度.(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该物体的质量时,放上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2)天平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质量为g.用量筒测出该物体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测得物体的密度为kg/m3.该测得值与实际值相比(填“偏大”“相等”或“偏小”).三、实验与简答题7. (2014·江西·模拟)思玲同学做了“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其小组同学对她的实验进行了评估与交流.(1)思玲同学实验过程:a. 看到水平桌面上天平如图所示,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了.于是,立即将空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开始测量.可组长佳丽同学马上给她提示“等等,天平还未好”.思玲同学明白了,接下来她将,再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b. 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c. 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d. 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2)文峰同学认为思玲同学操作过程还存在问题,猜想油倒入量筒内,倒不干净,会影响实验结果.于是,大家在各种规格的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放置一会儿,将全部的油沿杯口倒出,得到如下数据:说明文峰同学的猜想是(100mL的烧杯,则计算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时,需要减g后再计算密度,否则其测得的密度值(填“偏大”或“偏小”).(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请你改进佳丽同学测食用油密度不合理的操作:a. 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的总质量m;b. 把烧杯内的食用油适量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c. 用天平测出的总质量m'.8. (2013·江苏南京·模拟)小永同学为了测量镇江陈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A.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m;B. 将待测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醋的总质量M;C. 将烧杯中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醋的体积V;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代号).(3)由上图可得量筒中醋的体积为cm3,通过计算可得醋的密度是kg/m3.参考答案与解析1. B2. C [解析] 根据公式,计算出牛奶样品的密度.对照表中数据可知,这种牛奶的密度正好介于掺水含量20%和30%的牛奶之间.故选C . 3. B 4. 变小 5. 密度 06. (1)减少砝码或者向左移动游码 (2)52 2.6×103 偏大7. (1)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平衡螺母 (2)正确 2.5 偏大 (3)烧杯和油 烧杯和剩余油 [解析] (1)a. 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把游码移到衡量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然后再调节天平平衡;(2)100mL 的烧杯沾有的食用油质量为m 0=48.5g-46g=2.5g;因为在烧杯壁上沾有2.5g 食用油,所以测量其它食用油质量时,测得的数值需要减去2.5g,才是食用油是实际质量,否则质量值偏大.由ρ=Vm知,在体积一定时,质量m 偏大,所以密度值偏大,通过上述多次实验,文峰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3)为减小油在烧杯壁上残留造成的实验误差,实验步骤为: a. 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m ;b. 把烧杯内的食用油适量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 ;c.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m'.8. (1)水平桌面 平衡螺母 (2)BCA (3)45 1.125×103.。

中考物理一模重点考点:质量与密度

中考物理一模重点考点:质量与密度

2019中考物理一模重点考点:质量与密度性质和定理
对于初中学生朋友,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

查字典物理网提供了2019中考物理一模重点考点,希望对大家学习有所帮助。

密度与温度
1、在质量不变的前提下,物质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个别物质除外,如水4℃时密度最大。

2、热气球原理:空气受热,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而上升。

水的密度
ρ水=1.0×103kg/m3其物理意义为:体积为1m3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 应用:(1)求物体的体积(v=m/ρ)或质量(m=ρv);(2)测出物体密度来鉴别物质。

密度基本概念
密度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公式:ρ=m/v
密度单位:1g/cm3=103kg/m3
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
1、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出杯与液体的总重
量m1;
2、将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3、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4、计算液体的密度:ρ=mv=m1-㎡v。

测量固体的密度
1、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3、用细线拴住固体,轻放浸没在水中,读出固体水的总体积v2。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2019中考物理一模重点考点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中考物理常考易错点专题四质量与密度
1.质量和重力
2.密度与物重
人们常说“大人比小孩重”,意思是大人的重力大于小孩的重力,这句话中的“重”是指重力;有时还说“铁比木头重”,意思是相同体积的铁块与木块相比,铁块重,这句话中的“重”表示密度,确切地说应该是“铁比木头密度大”.
3.物质与物体
物质与物体的含义不同,物体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比如铁是一种物质,由铁组成的物体有铁球、铁棍等;茶杯是物体,陶瓷和玻璃是物质,用陶瓷可以做成陶瓷茶杯,用玻璃可以做成玻璃茶杯.
名师点拨
测量物体密度的一般方法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原理是利用密度公式ρ=计算出密度的大小.
矿石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小组同学们设计了一种测量矿石密度的方案如下
:

1
图2
(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块的质量,如图1,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 .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矿石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则矿石块的质量m 0为 g;
(2)在烧杯中倒满水,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1;
(3)将矿石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矿石块沉入杯底,烧杯溢出水后,将烧杯壁外的水擦干净,放在天平左盘上,称出此时烧杯、杯内矿石和水的总质量m 2;
(4)写出矿石密度的表达式:ρ
矿石
= (用m 0、m 1、m 2、ρ

来表示).
【解析】 (1)在称量过程中,小明用手拿砝码了,这样会使砝码生锈;并且游码没有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m 0=20g+20g+5g+2.4g=47.4g .
(4)物体的质量为m 0. 溢出水的质量为m 1+m 0-m 2. 则V=V 溢=

ρ2
01m m m -+,
所以ρ=201020100m m m m m m m m V
m -+=
-+=水水
ρρ 【答案】 (1)用手直接拿砝码 47.4 (4)ρ=2
010m m m m -+水
ρ.
提分策略
【趋势总览】
从近三年的各地中考来看,对本部分的考查呈现如下趋势: 1. 本专题的常考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
2.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质量的概念内涵、天平的使用、密度及其测量方法;中考热点是密度的测量、密度有关的计算;
3. 通过对质量和密度知识的考查,会涉及单位换算、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探究实验设计、计算等问题,一般还要与压强、浮力等学科内知识综合考查,试题较灵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及难度.
2015年的中考命题方向预测:质量与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的测量、密度有关的计算. 【锦囊妙计】 1. 理解质量的概念
质量表示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 物质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物态及其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2. 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同种物质而言,如果其状态、温度、压强等条件不变,则其密度值不变;密度的大小与质量大小、体积大小、形状、运动状态、受力情况均无关.密度计算式为ρ=
V
m
,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学计算式,有着重要的物理意义:(1)对于同种物质而
言,ρ为定值,与m 、V 无关,此时
V
m
为定值,此时质量m 与体积V 成正比;(2)对于不同的物质,当V 一定时,m 与ρ成正比,即
21m m =2
1
ρρ;(3)对于不同的物质,当m 一定时,V 与ρ成反比,即
21V V =1
2
ρρ. 专项训练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1. (2014·湖北恩施·模拟二)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是( ).
2. (2014·内蒙古准格尔旗·模拟三) 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奶奶从自由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表所示.小明取100mL 这种牛奶,测得它的质量为102.2g,则这种牛奶( ).
C. 掺水含量20%~30%
D. 掺水含量30%以上
3. (2013·江苏句容·模拟)一个质量为0.25千克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千克,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千克,那么某液体的密度是( ). A. 1.75×103
千克/米3
B . 1.2×103
千克/米3
C. 1.16×103千克/米3
D. 1.0×103千克/米3
二、填空题
4.(2014·福建南平·模拟)小桅同学在实验室里将一金属块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了一段时间,此时金属块的密度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2014·云南昆明·模拟二)事实表明,0~4℃的水“热缩冷胀”,高于4℃的水“热胀冷缩”,由此可知4℃水的最大,所以封冻河面下较深河底的水温保持4℃.冰层下接触冰的水的温度是℃.
6.(2013·江苏常熟·模拟)小明想通过实验来测定一块具有吸水性的干燥物体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该物体的质量时,放上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
(2)天平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质量为g.用量筒测出该物体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测得物体的密度为kg/m3.该测得值与实际值相比(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三、实验与简答题
7.(2014·江西·模拟)思玲同学做了“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其小组同学对她的实验进行了评估与交流.
(1)思玲同学实验过程:
a. 看到水平桌面上天平如图所示,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了.于是,立即将空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开始测量.可组长佳丽同学马上给她提示“等等,天平还未好”.思玲同学明白了,接下来她将,再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b. 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c. 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
d. 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
(2)文峰同学认为思玲同学操作过程还存在问题,猜想油倒入量筒内,倒不干净,会影响实验结果.于是,大家在各种规格的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放置一会儿,将全部的油沿杯口倒出,得到如下数据:
说明文峰同学的猜想是(
的是100mL的烧杯,则计算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时,需要减g后再计算密度,否则其测得的密度值(填“偏大”或“偏小”).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请你改进佳丽同学测食用油密度不合理的操作:
a. 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的总质量m;
b. 把烧杯内的食用油适量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
c. 用天平测出的总质量m'.
8.(2013·江苏南京·模拟)小永同学为了测量镇江陈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
A.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m;
B. 将待测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醋的总质量M;
C. 将烧杯中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醋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代号).
(3)由上图可得量筒中醋的体积为cm3,通过计算可得醋的密度是kg/m3.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B
2. C [解析] 根据公式,计算出牛奶样品的密度
.对照表中数据可知,这种牛奶的密度正好
介于掺水含量20%和30%的牛奶之间.故选C . 3. B 4. 变小 5. 密度 0
6. (1)减少砝码或者向左移动游码 (2)52 2.6×103
偏大
7. (1)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平衡螺母 (2)正确 2.5 偏大 (3)烧杯和油 烧杯和剩余油
[解析] (1)a. 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把游码移到衡量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然后再调节天平平衡;(2)100mL 的烧杯沾有的食用油质量为m 0=48.5g-46g=2.5g;因为在烧杯壁上沾有2.5g 食用油,所以测量其它食用油质量时,测得的数值需要减去2.5g,才是食用油是实际质量,否则质量值偏大.由ρ=
V
m
知,在体积一定时,质量m 偏大,所以密度值偏大,通过上述多次实验,文峰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3)为减小油在烧杯壁上残留造成的实验误差,实验步骤为: a. 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m ;
b. 把烧杯内的食用油适量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 ;
c.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m'.
8. (1)水平桌面 平衡螺母 (2)BCA (3)45 1.125×10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