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与质量控制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16659/ki.1672-5654.2023.03.103
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与质量
控制策略
宗新锋
邹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山东邹平 256200
[摘要] 目的探究对微生物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策略。
方法筛选2020年10月—2022年4月邹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微生物检验的报告490份,通过对上述报告展开回顾性分析,并统计检验的准确性与出现的误差情况,研讨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结果本次检测的准确率为85.51%(419份),误差率14.49%(71份)。
其中蛋白定量的准确率最高(87.50%),其他依次为尿常规(86.73%)、其他检验(86.36%)、血常规(85.03%)、细菌及霉菌培养(84.21%)、脑脊液试验(84.13%)。
而对微生物检验质量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以操作规范性的占比最高:39.44%(28/71),其他依次为标本因素30.99%(22/71)、人员因素23.94%(17/71)、其他因素5.63%(4/71)。
结论就目前来看,微生物检验出现的误差比率较高,以人员、操作、标本等因素的影响最大,应在今后的检验过程中通过人员素质、操作规范性及标本管理等方面的提升,把控好检验质量,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 微生物检验;影响因素;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R12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3)02(a)-0103-04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Microbiological Test Results and Quality Control Strategies
ZONG Xinfeng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Zouping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Zouping, Shandong Province, 2562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microbiological test results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quality control strategies. Methods From October 2020 to April 2022, 490 microbiological inspection reports of Zouping City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were screened. Through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above re⁃ports, the accuracy and errors of the tests were analyzed and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discussed. Results The accuracy of this test was 85.51% (419 samples), and the error rate was 14.49% (71 samples). The accuracy of protein quantification was the highest (87.50%), followed by urine routine (86.73%), other tests (86.36%), blood routine (85.03%), bacteria and mold culture (84.21%)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test (84.13%). The relev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microbiological test accounted for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39.44% (28/71), followed by specimen factors 30.99% (22/71), personnel factors 23.94% (17/71) and other factors 5.63% (4/71). Conclusion At present, the error rate of microbial inspection is relatively high, and the factors such as personnel, operation and specimens have the greatest influence. In the future inspection process, the quality of inspection should be well controlled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personnel quality, operation standardization and specimen management, so as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est results.
[Key words] Microbiological testing; Influencing factors; Quality control
[作者简介]宗新锋(1975-),女,本科,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为医学检验技术。
微生物检验是临床最为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不仅能对疾病的种类和病情进行判断,还能根据病情发展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有力的参考与依据。
通常情况下,患者感染疾病后,会先接受相应的微生物检验,再由医师根据检验结果,明确病原菌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随后实施规范性治疗,以确保患者能够早日康复[1]。
但由于微生物检验主要是人为操作,检验过程中容易受操作流程、人员、标本采集、存放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较低,于疾病鉴别极为不利。
再加上微生物检验结果各项数据范围较小,稍有差别就会对病情判断与治疗产生干扰,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增加治疗过程中的风险,对患者的身体康复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需要详细探究对微生物检验产生影响的各项因素,并针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才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后续临床治疗的成功提供重要保障[2]。
本研究筛选2020年10月—2022年
4月在邹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微生物检验的报告490份,主要针对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因素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策略。
旨在为今后的相关研究与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与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在本院实施微生物检验的报告490份,其中包括187份(38.16%)血常规检验、113份(23.06%)尿常规检验、63份(12.86%)脑脊液试验、57份(11.63%)细菌及霉菌培养、48份(9.80%)蛋白定量、22份(4.49%)其他检验。
1.2 方法
研究人员对所有微生物检验报告进行详细探查,包括标本的采集时间、存放、工作人员、操作流程等方面,并将其中不准确的检验报告进行筛选和记录,随后对造成这一结果的相关因素展开分析。
1.3 观察指标
①对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发生的误差比率进行检查;②统计对微生物检验质量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
2 结果
2.1 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发生的误差比率
情况分析
本次选择的490份检验报告中,检测准确419
份,占比85.51%,误差71份,占比14.49%。
其中蛋
白定量最为准确,占比87.50%(42/48),其他依次为
尿常规(86.72%,98/113)、其他检验(86.36%,19/ 22)、血常规(85.03%,159/187)、细菌及霉菌培养(84.21%,48/57)、脑脊液试验(84.13%,53/63)。
见表1。
2.2 对微生物检验质量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对微生物检验质量产生
影响的相关因素以操作规范性的占比最高:39.44%(28/71),其他依次为标本因素30.99%(22/ 71)、人员因素23.94%(17/71)、其他因素5.63%(4/ 71)。
见表2。
3 讨论
3.1 微生物检验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本研究发现,对微生物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许多,主要有人员、操作、标本等。
(1)人员因素:本次筛选的490份检验报告中共有71份出现误差,其中由人为因素造成的有17份,占比为23.95%。
微生物检验从标本的采集、存放、检验等一系列流程均需要人为操作,因此,操作人员在其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其是否专业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密切相关。
在微生物检验中,需要借表1 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发生的误差比率情况[n(%)]
检验项目
血常规检验
尿常规检验
脑脊液试验
细菌及霉菌培养
蛋白定量
其他检验
合计
例数
187
113
63
57
48
22
490
准确率
159(85.03)
98(86.73)
53(84.13)
48(84.21)
42(87.50)
19(86.36)
419(85.51)
误差率
28(14.97)
15(13.27)
10(15.87)
9(15.79)
6(12.50)
3(13.64)
71(14.49)
表2 对微生物检验质量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分析
影响因素
人员因素
操作规范性因素
标本因素
其他因素
合计
例数
17
28
22
4
71
比率(%)
23.94
39.44
30.99
5.63
100.00
助形态学与生理学知识,并在专业规范的操作流程支持下,才能顺利完成检验过程,得出高质量的检验结果。
但在实践应用中,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影响检验质量:①有些检验人员参加工作时间较短,积累的经验不足以处理检验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
尽管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由于操作尚不熟练,因此导致误差比率较高。
此外,还有个别检验人员的责任意识较差,对于检验工作的重视度不够,也是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
②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有关检验方面的仪器也在不断换代。
若检验人员不能与时俱进,及时了解新型仪器的操作流程,也会出现因此而导致的检验误差情况发生,从而影响检验质量。
(2)操作规范性因素。
在本次出现的71份误差报告中,操作规范性因素造成的误差有28份,占比为39.44%,是所有因素中最高的一种。
相比于其他检验方法,微生物检验不仅具备较为严格的操作流程,且需要操作人员在此基础上判断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操作中能否按照流程展开规范性操作非常重要,其直接关乎着检验结果质量的好坏。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个别人员无视操作流程的规范性,随意操作。
包括检验数据记录不认真,对于试剂的应用、检验时间的把控以及检验内容的不同等未能记录详细,尤其在工作任务较重的情况下,此类问题发生的更为频繁。
此外,在检验项目不同的情况下,所选试剂也存在较大差异,若未能及时发现试剂的包装、污染等异常问题,也会影响到检验质量。
还有的操作人员未能按照操作步骤进行规范操作,从而造成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染色等方面出现误差[3]。
(3)标本因素。
在本次出现的71份误差报告中,标本因素造成的误差有22份,占比为30.99%,在所有影响因素中占据次位。
标本是判断疾病开展微生物检验的主要对象,实施检验前,应按需为患者采集检验标本,种类除了尿液、血液及粪便外,还包括各种类别的分泌物。
一旦由于人为问题,在送检之前就已造成标本发生微妙变化,则检验质量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医师对疾病的判断及后续治疗[4]。
导致标本异常的原因主要包括:①标本采集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未能及时送到实验室展开检验,或者在送检过程中由于震荡等因素影响到标本质量,因此,对检验结果造成不良影响。
②标本采集后,未能按规定进行保存,以至于发生不良反应,影响检验结果。
③在采集细菌及血液标本时,未能及时叮嘱按要求禁饮、禁食或者停用某种抗菌药物等,以至于标本的准确性大打折扣。
④在标本抵达实验室检验之前,出现一种或者多种不规范或者不当操作,包括采集时间、部位、含量以及容器等方面的异常等,都会对检验质量造成不良影响[5]。
(4)其他因素。
在本次出现的71份误差报告中,其他因素造成的误差有4份,占比为5.63%。
虽然在众多因素中所占比重较低,但依然不能忽视。
在检验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检验环境、温度等因素的把控,还要注意选择适用的检验方法,并在细菌培养、试验等方面按照规范操作进行,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2 微生物检验结果的质量控制策略
在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对其检验结果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因此做好质量把控非常必要。
其质量控制策略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1)应注重操作人员的素质培养。
鉴于微生物检验多以人为操作为主,因此,人员因素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尤为重要。
检验人员的工作年限、文化水平、操作技能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差异,再加上人员之间的责任意识与工作积极性的不同,也会对检验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6]。
对此,医院管理部门应对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加以重视,可以采取定期组织培训、学习、考核的方式进行,内容包含专业知识、技能操作、仪器使用等多方面,同时还要重视相关人员责任意识的提升,使其在工作中能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的态度,投入到检验工作中[7]。
(2)确保操作流程的规范性。
操作流程是影响检验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若能确保整个流程的规范操作,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误差的产生。
通过严格的质量把控,合理构建检测环境,创造良好检测条件,保证实验室、净化室等设备的无菌性,避免因检测条件不合格而导致出现检验结果偏差[8]。
操作人员在检验过程中,务必要严格遵照相关制度及流程进行规范操作,包括隔离服、手套等衣物的配备等。
此外,在细菌培养环节,还要就培养时间、培养流程等进行详细记录,并确保培养基环境正常。
还要及时关注试剂质量情况,从而避免其对检验结果产生不利影响[9]。
(3)严格把控标本质量。
在检验过程中,标本是否合格与检验结果质量的高低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若在人员、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导致标本采集后未能及时送达实验室进行检测,不仅会对标本的合格性产生影响,也会造成检验结果的不准确,因此,对标本质量的把控非常重要。
①标本采集时,需保证采集操作的规范性,避免因人为原因对其造成污染。
②标本采集完成后,需按规定进行存放,并确保在规定时间内送达实验室。
送检过程中还要注意标本的安全性,同时做好相关试剂的科学调配以及各项记录。
③检验工作人员还应重视与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的交流,务必要确保对标本进行科学管理,避免发生影响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10]。
4 总结
鉴于微生物检验的重要性,在检验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坚持以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严格按照相关制度与流程进行规范操作,并确保标本处理
及保存的科学性,及时送检,才能提升检验质量,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重要保障[11-12]。
本研究共选择490份检验报告,检测准确率为85.51%(419份),误差率14.49%(71份)。
其中蛋白定量的准确率最高:(87.50%,42/48),其他依次为尿常规(86.73%,98/113)、其他检验(86.36%,19/22)、血常规(85.03%,159/187)、细菌及霉菌培养(84.21%,48/57)、脑脊液试验(84.13%,53/63)。
而对微生物检验质量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以操作规范性的占比最高,其他依次为标本因素、人员因素、其他因素。
这一结果提示,在微生物检验过程中的误差比率较高,需要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给予相应的质量把控,才能确保检验结果更加准确。
综上所述,对微生物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人员、操作、标本等,需要在这些方面加以注意做好质量把控,才能提升微生物检验结果质量。
[参考文献]
[1] Sit Daegan, Vojnits Kinga, Yang Hang, et al. 119: High-Quality DNA Extraction and GUT Microbial Detection to Evaluate Pathologic Response Following Neoadjuvant Treatment for 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J]. 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2022,174(S1).
[2] 张赫男.质量控制管理对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影响分
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2,39(6):744. [3] 安丽梅.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22):78-80.
[4] 朱刘丹,郑伟伟.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因素分析与质
量控制策略[J].实用医技杂志,2021,28(11):1320-1322.
[5] 王文志.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9):125-126.
[6] 郭健.微生物检验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策
略[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3):102-104. [7] 叶昌远,程晓玲,陈伟君.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因素及
质量控制效果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3): 303-304.[8] 皇甫素慧.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及对策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9(1):12-14.
[9] 冯王富,谭荣朝,张春玲,等.微生物检验结果的主要影
响因素及质量控制策略的相关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9,9(17):126-128.
[10] Science-Quality Control Science, Findings from B. Brookman and Co-Researchers in the Area of Quality Control Science Described (Proficiency Testing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Microbiolog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Discussions On Current Practice and Future Direc⁃tions)[J].Chemicals & Chemistry,2019. [11] 周强.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Logistic分析及质
量控制策略[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2): 128-129.
[12] 周永.微生物检验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
策略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4): 721-722.
(收稿日期:202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