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网民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
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素养教育与提高
![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素养教育与提高](https://img.taocdn.com/s3/m/550171b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7.png)
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素养教育与提高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让信息的传递和获取变得更加快捷,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例如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虚假信息、低俗内容等等。
因此,如何提高人们的媒介素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什么是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涵盖了很多方面,其核心在于人们应该对任何信息或媒介应用都能进行理性的、负责任的判断。
它包括各种类型的媒介,如文本、图像、视频和音频,以及社交媒体和其他网络工具。
媒介素养还涉及到了信息搜索、分析、评估、使用和传递的技能。
为什么需要提高媒介素养?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我们现在经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诈骗、虚假报道和低质量的内容等等。
如果我们不具备媒介素养,就很容易被这些信息所误导,甚至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和行为。
因此,提高媒介素养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如何提高媒介素养?媒介素养应该从小学教育开始,学校应该开设相关的课程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学习如何识别虚假信息、如何评价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如何识别个人信息沦陷的风险等等。
而老师则应该掌握相关的技能和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媒介文化。
除了学校的教育之外,我们自己也应该主动提高媒介素养。
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信息搜索和分析技能,学会如何掌握和评估信息的可信度。
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的信息使用和传递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尽可能负责任地使用和分享信息。
最后,政府和媒体也应该承担起责任,积极开展普及媒介素养的宣传。
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推广和宣传媒介素养知识,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水平。
结论在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已经成为了我们必备的技能。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网络上的信息,还能让我们更加负责任地参与到网络社群中。
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媒介素养的教育,并且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积极提高媒介素养水平。
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素养培养
![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素养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ab9ed9c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8.png)
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素养培养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媒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传统的媒体形态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无法再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
而新媒体,包括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多种形态的平台,却提供了更为丰富和便捷的信息传播方式。
在这个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什么是媒介素养呢?为什么要培养媒介素养?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在利用各种媒介进行信息传播、交流和接收的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识。
这其中包括了对媒介运行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的理解,以及一系列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媒介素养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媒介素质,如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要求人们掌握新媒体技能,比如网络搜索、社交媒体使用、在线视频制作等等。
在当今互联网普及的时代,媒介素养已成为一种基本的文化素质。
二、为什么要培养媒介素养?1、提高信息获取能力新媒体时代下,人们可以很方便地通过各种平台获取海量的信息。
但是,获取信息并不等同于获得准确和有用的信息。
如果缺乏基本的媒介知识和技能,就容易让人被虚假和低质信息所误导。
而媒介素养的培养,可以帮助人们更快、更准确、更全面地获取有用信息,避免被错误的信息所干扰。
2、增强信息传播能力除了获取信息,与人沟通、交流和传递自己的思想观点,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技能。
而媒介素养的提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使用各种媒介平台进行信息传播。
比如,掌握社交媒体的使用方法,可以更好地与他人互动,扩大自己的社交圈;了解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规律,可以提高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
3、提高自我表达能力媒介素养的培养也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自我表达能力。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网上写作、视频制作等形式的自我表达已成为一种很受欢迎的方式。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美好,也可以通过反馈机制获取他人的鼓励和支持。
而这些,都需要一定的媒介素养来支撑。
三、如何培养媒介素养?1、扩展信息获取渠道增加信息来源,是扩展媒介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
网络与新媒体对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网络与新媒体对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840cd14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d.png)
网络与新媒体对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我们正逐渐进入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网络与新媒体对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影响,并介绍如何通过各种途径提高素养水平。
首先,网络与新媒体对媒介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网络,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种媒体形式的信息,如新闻、音频、视频等。
同时,网络可以让人们参与到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这种参与性的传播方式既提高了个体的表达能力,也培养了人们的批判思维和媒介素养。
其次,网络与新媒体也对媒介文化素养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网络,我们可以轻松地接触到各种国内外的电影、音乐、艺术品等文化产品。
同时,互联网上也涌现出了大量的文化创意作品,如短视频、音频分享平台等,给人们提供了更广泛的文化交流渠道。
这些媒介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审美水平,也培养了我们的文化素养。
此外,网络与新媒体对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信息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复杂的信息环境时,能够敏锐地感知并准确地理解、评估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网络和新媒体的兴起,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的泛滥和失真。
要提升信息素养,我们需要培养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学习利用各种工具和技术筛选有用的信息,避免被虚假和无效信息所误导。
为了加强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途径:1. 提倡全面发展的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不仅仅指对于媒体技术的掌握,更强调对媒体的理解、评价和运用能力。
教育部门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加强对媒介素养的培养与教育,使学生在接触和使用媒体的过程中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2. 倡导理性使用新媒体。
在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发展自己的批判思维,善于辨别信息的真伪,避免被不实信息所蒙蔽。
新媒体时代的媒体素养如何提升
![新媒体时代的媒体素养如何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eed6f45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5.png)
新媒体时代的媒体素养如何提升在新媒体时代,媒体素养的提升变得尤为重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媒体素养不仅仅是指对媒体的了解和运用,更是指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正确理解和评估媒体信息,如何有效地利用媒体资源,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和权益。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提升媒体素养。
一、了解媒体环境在新媒体时代,了解媒体环境是提升媒体素养的基础。
首先,要了解不同媒体的特点和定位,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
其次,要了解媒体的运作机制和商业模式,如新闻采编流程、广告投放方式等。
最后,要了解媒体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如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要求等。
通过了解媒体环境,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估媒体信息,提高媒体素养。
二、培养批判思维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因此,培养批判思维是提升媒体素养的关键。
首先,要学会辨别信息的来源和可信度,如查看作者的资质和背景、了解信息发布的平台和机构等。
其次,要学会分析信息的内容和逻辑,如判断信息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偏见和误导等。
最后,要学会比较和验证信息,如查找其他来源的信息、与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讨论等。
通过培养批判思维,可以更好地辨别和评估媒体信息,提高媒体素养。
三、学会有效利用媒体资源在新媒体时代,媒体资源的利用变得更加便捷和广泛。
因此,学会有效利用媒体资源是提升媒体素养的重要方面。
首先,要学会利用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等工具获取信息,如使用关键词搜索、关注专业人士和机构等。
其次,要学会筛选和整理信息,如收藏有价值的网页和文章、整理有用的资料和资源等。
最后,要学会分享和传播信息,如通过社交媒体发布有价值的内容、参与讨论和互动等。
通过学会有效利用媒体资源,可以更好地获取和传播信息,提高媒体素养。
四、保护个人隐私和权益在新媒体时代,个人隐私和权益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威胁。
因此,保护个人隐私和权益是提升媒体素养的必要条件。
新时代领导干部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
![新时代领导干部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cbb38db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8.png)
新时代领导干部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时代领导干部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势在必行。
网络媒介素养是指领导干部在网络媒介中获取、处理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和水平,需要通过一系列有效的路径进行提升。
本文将从加强学习培训、提升信息获取能力、加强传播能力和应对网络媒介风险四个方面,详细讲述新时代领导干部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
一、加强学习培训新时代领导干部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首先需要从学习培训入手。
通过参加相关的学习班、培训班和研讨会等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和联系,掌握网络媒介的特点和规律。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网络媒体的基本知识、传播学原理、网络媒体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对网络媒介的认识和理解。
二、提升信息获取能力新时代领导干部的网络媒介素养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获取能力。
领导干部可以通过定期关注各种网络媒体平台、阅读新闻、浏览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信息和事件的最新动态。
要善于利用搜索引擎和专业数据平台等工具,提高信息获取效率。
还应积极参与网络互动、开展在线调研等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媒介渠道获取各方面的信息。
三、加强传播能力新时代领导干部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还需要加强传播能力。
传播能力包括信息发布和传播能力、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和网络话语权的掌控能力等。
领导干部可以通过编写新闻稿件、发布新闻动态、开设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提高信息发布和传播能力。
要善于利用网络舆情监测工具,了解和掌握公众对于相关事项的评价和反馈,及时解答疑问、回应关切。
还应注重在网络媒介上进行良好的形象塑造和舆论引导,提高在网络媒介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四、应对网络媒介风险新时代领导干部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还需要应对网络媒介风险。
领导干部在网络媒介中可能面临信息泄露、网络攻击、虚假信息等风险,需要具备相应的风险防范技能和应对策略。
领导干部可以通过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加强信息保护意识等方式提高网络媒介风险防范能力。
新时代领导干部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
![新时代领导干部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e7464fba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a.png)
新时代领导干部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虚拟空间的扩大,网络媒介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表达意见的主要途径,而新时代领导干部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也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新时代领导干部提升网络媒介素养的路径。
一、注重学习和实践了解网络媒介的特点、规律和风格,掌握网络传播技巧和方法,是提高网络媒介素养的关键。
领导干部应该注重学习网络媒介相关知识,学习互联网技术、网络媒介传播学、网络媒介营销学等相关课程,了解新媒体传播形式和方法,研究网络话语和信息传播规律,积极参加网络媒介活动,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经验。
二、树立正确的网络媒介工作态度同时,领导干部需要注重个人形象的塑造和网络形象的营造。
在网络时代中,领导干部的形象不仅仅来自于线下,更多的是来自于线上。
要做到在网络社区中营造正面形象、展示工作成果、回应民意诉求,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增强信息处理和传播能力领导干部要亲自处理和传播网络信息,积极发表意见,参与网络话题讨论和交流,以此提高自身的信息处理和传播能力。
网络媒介的信息处理和传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领导干部需要迅速把握信息核心,准确把握网络发展的方向,合理发挥自己的作用,推动工作的落实。
同时,领导干部要掌握多种网络传播方式和技巧,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包括微博、微信、博客等,及时传播组织工作的成果和最新动态,及时回应网民关切,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四、注重网络安全保障网络媒介的不断发展给组织和个人带来了便利,但也存在着信息泄露、黑客攻击和网络诈骗等安全风险,因此,保障网络安全是提高新时代领导干部网络媒介素养的重要保障。
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警惕,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如密码安全、网站安全等方面,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信息安全保护。
同时,对于可能对组织带来负面影响的信息,领导干部可以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加以保密。
要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切实维护组织和个人的网络安全。
综上所述,新时代领导干部要注重学习和实践、树立正确的网络媒介工作态度、增强信息处理和传播能力以及注重网络安全保障,努力提高自身的网络媒介素养,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势,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推动组织事业的发展。
新时代领导干部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
![新时代领导干部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f953975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a.png)
新时代领导干部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新时代领导干部要在网络媒介素养上实现提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网络媒介知识的学习新时代网络媒介发展迅猛,各种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领导干部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技术,深入理解网络媒介的特点、发展规律和价值。
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研讨会、学习交流等形式,逐步提高网络媒介素养,保持与网络媒介发展的同步性。
二、培养正确的网络媒介价值观网络媒介在传播信息、塑造舆论和影响公众意识方面具有独特的影响力,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媒介价值观,强化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引导网络媒介的发展方向,维护网络媒介公共利益。
要正确看待网络媒介的负面影响,不盲目追求点击率和热度,倡导健康、积极、有益的网络媒介内容,培养高尚的网络文化氛围。
三、增强网络媒介运用的能力领导干部要增强网络媒介运用的能力,包括信息搜集、传播和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要学习掌握网络媒介运营、编辑制作、数据分析等基本技术,能够熟练使用常见的网络媒介工具和平台,灵活运用各种网络媒介资源,提高网络媒介传播的效果。
要加强网络媒介的风险防范意识,掌握网络安全技术和信息安全管理方法,提高网络媒介运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加强网络媒介的创新实践领导干部要勇于创新,不断推陈出新,开展新时代网络媒介的创新实践。
可以通过探索新的传播模式、新的互动方式,丰富网络媒介的形式和内容,提供更具吸引力和传播力的网络媒介产品和服务。
要关注网络媒介行业的前沿动态,积极参与网络媒介的产业发展和创新研究,推动网络媒介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
五、建立完善的网络媒介治理体系网络媒介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治理体系作为支撑,领导干部要在网络媒介素养上提升,也要在网络媒介治理上下功夫。
要加强网络媒介的规范化建设,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打击网络媒介违法乱象。
要加强网络媒介的自律和行业规范,完善网络媒介的职业伦理和行为规则,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媒介环境。
新时代领导干部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
![新时代领导干部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0401611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c.png)
新时代领导干部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媒介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
作为新时代的领导干部,要适应信息化的浪潮,提高网络媒介的素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新时代领导干部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学习新技术,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提升网络传播能力。
学习新技术是提升网络媒介素养的关键路径之一。
随着科技进步的不断推动,网络媒介技术也在快速发展。
作为领导干部,要学习掌握新技术,了解网络媒介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
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结合实际工作中的需求,学习使用新媒体工具和应用程序。
学习如何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宣传推广,如何利用视频直播进行在线会议等。
掌握新技术,可以提高领导干部在网络媒介上的表达能力和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是提升网络媒介素养的另一个重要路径。
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给信息传播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安全的风险。
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有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信息和数据的保护意识。
要加强对网络攻击、信息泄露等网络安全问题的了解,掌握防范和应对的方法。
与此要加强自身的信息安全意识,保护个人隐私,避免在网络媒介上泄露个人信息。
通过加强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可以有效避免在使用网络媒介时发生安全问题,同时更好地维护信息化工作的正常进行。
提升网络传播能力是提高网络媒介素养的重要路径之一。
网络媒介的特点是信息传播的迅速和广泛,在网络媒介上的传播能力直接影响到领导干部的工作效果和形象。
领导干部需要提升自身在网络传播方面的能力。
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信息筛选和分析能力,学会从海量的网络信息中找出有价值的内容。
其次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和分析能力,了解民意和社会热点,及时对外发布信息。
还要提高信息发布的方式和水平,做到言之有物、通俗易懂,增加信息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通过提升网络传播能力,领导干部可以更好地借助网络媒介为人民群众传递信息,提高工作的效果和影响力。
新媒体时代提升网民媒介素养的路径研究
![新媒体时代提升网民媒介素养的路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c01577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e.png)
新媒体时代提升网民媒介素养的路径研究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娱乐休闲的重要渠道。
新媒体的普及和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信息过载、虚假新闻、网络暴力等。
这些问题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对网民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研究新媒体时代如何提升网民媒介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提升网民媒介素养有助于提高信息鉴别能力,在新媒体时代,信息来源繁多,真假难辨。
网民需要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才能在海量信息中甄别真伪,避免被虚假信息所误导。
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帮助网民提高信息鉴别能力,减少虚假信息的传播,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
提升网民媒介素养有助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新媒体平台上,各种观点和言论纷繁复杂,容易引发舆论争议。
网民需要具备媒介素养,才能理性看待不同观点,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引导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提升网民媒介素养有助于维护网络安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网民需要具备媒介素养,才能识别网络钓鱼、黑客攻击等网络安全风险,保护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
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提高网民的网络安全意识,降低网络安全风险。
提升网民媒介素养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力量,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影响力。
网民作为新媒体的主要使用者,其媒介素养直接影响着社会的舆论导向和发展态势。
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引导网民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推动社会进步。
研究新媒体时代如何提升网民媒介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可以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促进新媒体时代的健康发展。
1. 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信息传播速度快:新媒体具有实时性、互动性和全球化的特点,使得信息传播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
新时代网民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
![新时代网民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3defdc465901020207409c94.png)
新时代网民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王艺超(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晋中030600)㊀㊀摘要:自党的十九大以来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ꎬ 互联网+ ㊁数字经济㊁共享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ꎮ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ꎬ它在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ꎬ也滋生了网络暴力ꎮ网络媒介素养决定着网络社会的未来ꎬ因此要通过多手段㊁多层次的教育来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ꎬ减少风险ꎬ让网络空间更加晴朗ꎮ关键词:新时代媒介素养培育路径中图分类号:G417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8-0050-02㊀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ꎬ 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ꎬ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ꎬ营造晴朗的网络空间ꎮ [1]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ꎬ网民是网络社会的细胞ꎬ只有网民的媒介素养普遍增强ꎬ网络社会的机体才能始终保持健康ꎮ一㊁新时代媒介素养的涵义1933年英国文学批评家利维斯首次提出了 媒介素养 一词ꎮ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对 媒介素养 给出了定义: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㊁理解能力㊁质疑能力㊁评估能力㊁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ꎮ [1]陈夏蕊在其硕士论文中认为ꎬ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公众能否正确地㊁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㊁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ꎬ参与社会进步ꎮ主要包括公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㊁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㊁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方面ꎮ [2]新时代网络媒介早已不仅限于微博㊁贴吧㊁论坛等只能通过电脑实现的互动ꎬ手机上各种新式APP的兴起迅速占领了网民的日常生活ꎬ微信更是成为老少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交流软件ꎮ所以新时代媒介素养的涵义更加丰富ꎬ不仅包括对信息的筛选和甄别能力ꎬ还包括正确使用媒介的能力ꎮ当前网络联系无处不在ꎬ但是我国的网民媒介素养教育却相对落后ꎮ各种网络暴力层出不穷ꎬ如网上个人隐私的泄露㊁网络诈骗㊁网络黑客㊁网络炒作ꎬ等等ꎮ进入新时代ꎬ网络安全同样是一场攻坚战ꎬ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是重中之重ꎮ二㊁新时代网民缺乏媒介素养的表现(一)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弱网络信息辨别能力是衡量媒介素养的一项重要指标ꎮ它既包括网民对信息内容真假的辨别能力㊁质疑能力ꎬ还包括对信息的正确选择和传播能力ꎮ目前许多名人明星为了制造 流量 ꎬ不断地运用网络来炒作自己ꎬ虚虚实实成为网络信息最大的特点ꎮ而网民往往出于个人喜好或是正义感ꎬ盲目地支持或批判某些网络言行ꎬ其结果是成为他人恶意操纵的工具ꎮ因此ꎬ网民要理性地判断网络信息的真假ꎬ不盲目转发㊁点赞㊁推送ꎬ也不盲目恶评㊁打口水战ꎮ(二)网络道德认知偏差网络媒介素养的水平直接决定网络道德认知的水平ꎮ在我国 互联网+ ㊁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ꎬ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网络社会中ꎬ然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却没有跟上网络发展的步伐ꎮ现阶段的网民主要集中在青少年群体ꎬ他们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ꎬ极易被网络社会的复杂环境所浸染ꎮ例如网络中常见的 道德绑架 现象ꎬ被逼捐㊁被道歉㊁被爱国早已司空见惯ꎮ网民把自己的道德观念强加于公众人物ꎬ并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出于正义的ꎬ殊不知他们的行为却是不道德的ꎮ(三)网络法律意识薄弱数字经济㊁共享经济的发展使更多的交易通过网络发生ꎬ在中国ꎬ微信支付㊁支付宝支付早已遍布了每一个商铺ꎬ市场上真正实现了无现金的货币流通ꎮ但在人们乐于出门不用带钱包ꎬ只需带手机时ꎬ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也悄然增加ꎮ一幕幕网络诈骗生动上演:网络捐款被曝当事人虚构信息ꎻ网络平台通知中奖被曝为假ꎻ商店二维码被替换等等ꎮ当前我国的网民普遍缺乏网络法律意识ꎬ对个人的隐私和财产信息也缺乏相应的保护意识ꎬ这些都为网络诈骗的滋生提供了有利的土壤ꎮ三㊁新时代网民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一)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目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滞后ꎬ还未形成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系统ꎬ所以应逐步开设媒介素养课程ꎮ首先应在有条件㊁有基础的发达地区ꎬ选择一部分高校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教育试验区ꎬ观察教育效果ꎬ在此基础上改进教育方式方法后ꎬ推向全国ꎻ在欠发达的地区ꎬ可通过学术论坛㊁专题讲座㊁远程授课等方式对学生教授网络媒介素养的基本知识ꎬ并组织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ꎻ在学生中实验成功后ꎬ将课程录成视频推向网络ꎬ让更多的网民参与到媒介素养的学习中来ꎮ这样ꎬ媒介素养教育将逐渐从专业教育走向素质教育ꎬ从而使大多数网民都能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来提升对媒介基本知识和网络传播基本原理的认知㊁理解和运用ꎮ使网民不仅能正确地筛选网络信息ꎬ运用媒介传播信息ꎬ还能识破幕后推手和网络诈骗的伎俩ꎮ(二)加强网络道德意识培养(下转第49页)05现代交际 2018年8期㊀㊀基金项目: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051)一般项目 微信平台与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研究 (163250223-S)ꎮ㊀㊀作者简介:王艺超ꎬ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在读ꎬ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ꎮ在互联网与企业融合的背景下ꎬ互联网为企业的招聘提供了便利和机遇ꎬ所以企业必须抓住机遇ꎬ利用 互联网+ 的大背景㊁大数据的环境ꎬ融入企业招聘ꎬ以此来推动企业和求职者之间的双向互动ꎮ(一)创新招聘模式ꎬ多样化招聘要想更全面更广泛地招收到各种企业人才ꎬ企业就必须利用多种招聘模式ꎬ使招聘多样化ꎬ为求职者提供多种渠道ꎮ例如企业可以采取社交招聘模式ꎬ也就是利用社交网络平台ꎬ在企业负责人和求职者之间构建一个沟通的平台ꎬ让其双方根据自身需求达成共识ꎮ企业还可以选择采用综合招聘模式进行招聘ꎬ也就是通过招聘网站的数据和信息ꎬ来筛选求职者ꎬ为求职者提供工作ꎮ企业还可以采用垂直招聘模式的方式进行企业招聘ꎬ垂直招聘模式的重点就在于 搜索 ꎬ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招聘平台进行直接搜索ꎬ以寻找自己需要的人才ꎮ在多种招聘模式下ꎬ企业能够更多地吸纳人才ꎬ求职者也能够更迅速地选定自己的工作岗位ꎮ(二)规范招聘工作ꎬ树立企业形象互联网最大的优点就是公开化㊁透明化ꎮ利用互联网企业能够将自己的发展信息㊁招聘公告㊁测评方式等进行发布ꎬ能够让求职者对公司有一个最直接的认知ꎮ对于人才的选定ꎬ能够让求职者明确地看到标准ꎬ而规避了走后门㊁攀亲的现象发生ꎮ这样能够确保企业发展的公开性㊁公平性ꎬ从而树立企业形象ꎬ加深求职者对企业的信任ꎮ(三)注重企业测评ꎬ更新测评试题测评是企业进行人才选定的重要方式之一ꎬ利用测评企业能够对人才有一个明确的认识ꎬ并且能够对人才的个性和发展有所把握ꎮ求职者在进行企业测评之前都会利用互联网对企业近些年来的测评试题进行练习ꎬ以确保自己有一个优秀的成绩ꎮ企业也可以为求职者提供各种模拟测评试题ꎬ让求职者在练习中有把握㊁有预测ꎬ以更好地应对企业的测评ꎮ(四)紧跟时代步伐ꎬ吸引更多求职者互联网作为时代发展的一项必备工具ꎬ如果企业合理地运用ꎬ能增加企业的价值感ꎮ企业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ꎬ转变自己的观念ꎬ以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吸引求职者ꎮ如直接表明工资待遇和发展前途等ꎬ让求职者认可并且支持公司ꎮ这样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才能够招揽更多的人才ꎬ求职者才能够更快进入工作岗位ꎮ参考文献:[1]樊瑞波.小议企业员工招聘风险防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ꎬ2008(11).[2]吕培进ꎬ杨小萍.企业员工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ꎬ2015(8).责任编辑:孙㊀瑶(上接第50页)媒介社会化时代的来袭深刻地改变着人们参与社会舆论的方式ꎬ从 身体在场式 改变为 身体缺席式 ꎬ从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改变为 人与机器 之间多对多的交流ꎮ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越来越多的网民道德素质滑坡ꎮ因此净化网络空间必须首先加强网民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ꎮ在学校教育中ꎬ网络道德教育应积极渗透于思想政治工作中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 两课 教育体系中尽快开设网络道德教育课程ꎬ利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ꎬ让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正确的网络道德ꎻ在网络教育中ꎬ各大新闻网页㊁政府官网㊁高校官网中都增加 遵守社会公德ꎬ建设网络文明 的专题ꎬ并且形式新颖内容生动ꎬ放在网页最显眼的位置ꎬ让每一个网民都能快速了解网络道德ꎻ在社会教育中ꎬ多次开展集中学习网络道德的活动ꎬ增强广大网民的自律㊁自重意识ꎬ提高对网络信息的分辨能力ꎬ在具体实践中提升网民的网络道德意识ꎮ(三)扩大网络法律宣传力度网络法律是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ꎮ网络媒介素养的培养更与网络法律联系紧密ꎬ网民只有正确了解网络法律ꎬ才能提升自身的网络媒介素养ꎮ但目前我国网络法律的宣传力度弱ꎬ很多网民对网络法律知之甚少ꎮ这就需要各大高校加强对网络法律的教育ꎬ让网络法律入课本入教材ꎬ成为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ꎮ并开展网络法律宣传周等实践活动ꎬ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网络法律的学习中来ꎻ党员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ꎬ积极开展网络法律电视电话学习会议ꎬ通过讨论研究把网络法律的宣传真正贯彻落实下去ꎬ让网民都能懂法知法ꎬ远离网络诈骗ꎮ随着微媒体的迅猛发展ꎬ法律也要利用好微媒体平台ꎬ占领微媒体高地ꎬ让微媒体成为法律宣传的有效途径ꎬ真正让法律内容深入到每一个网民的内心ꎬ内化为准则ꎬ规范其行为ꎮ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谈到: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ꎮ网络空间天朗气清㊁生态良好ꎬ符合人民利益ꎮ网络空间乌烟瘴气㊁生态恶化ꎬ不符合人民利益ꎮ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㊁诈骗㊁攻击㊁谩骂㊁恐怖㊁色情㊁暴力的空间ꎮ [4]中国是互联网大国ꎬ正在向互联网强国迈进ꎮ中国的网民数量目前已达到7 5亿ꎬ网民不仅数量多ꎬ其活跃度也非常高ꎬ热点网络舆论事件总能引起全国轰动ꎬ其造成的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ꎬ甚至影响到网民价值观的形成ꎮ因此ꎬ要通过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㊁加强网络道德意识培养㊁扩大网络法律宣传力度来提升网民网络媒介素养ꎮ提升网民网络媒介素养是构建良好网络生态空间的重要一环ꎬ也是新时代的新使命ꎮ参考文献:[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27/c_1121867529.htm.[2]DavidConsidine:AnIntroductiontoMediaLiteracy:TheWhatꎬWhyandHowTo sꎬTheJournalofMediaLitera ̄cyꎬVolume41.[3]陈夏蕊.新传播技术呼唤新的 媒介素养 [D].安徽大学ꎬ2014.[4]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ttgg/2016-04/25/c_1118731175.htmꎬ2016-04-25.责任编辑:孙㊀瑶94互联网+ 背景下企业和求职者双向互动研究。
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的培育和提高
![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的培育和提高](https://img.taocdn.com/s3/m/1f0fb22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6.png)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媒介形 态的不断变革,使人类社会在20 世纪末便已进入了信息时代。
“苏丹红”事 件
“牙膏致癌警 告”
媒体提供的信息,一次又 一次地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和 神经。
到底信还是不信?这的确 是个两难选题。何以解题? 答曰:媒介素养。
一、媒介素养的基本含义 及历史演变
1、“媒介素养”的定义
1、了解媒介,认识媒介。 2、辨别媒介,监督媒介。 3、利用传媒,导向传媒。
“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点是:
认知教育 ——正确了解、认识媒介的性质和功能。
批判性教育 ——建立对媒介信息的系统性批判意识。
评价教育 ——提高对不良媒介信息的免疫力和对
不同价值信息的选择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具体包括以下内 容: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信息化社会中,
被浩如烟海的媒体信息所包围。面对纷繁 复杂的社会,只有拥有对媒体信息清晰而 理性的认识、判断、分析和使用的能力, 才可能最大程度地了解我们身处的世界, 才能成为现代社会健康的合格公民。我们 相信,通过在全社会广泛动员和实施“媒 介素养”教育行动,必将对人的素质培养 和健康成长发挥重要作用。
2、发达的媒介所提供的海量信 息,为人们搭建起广阔的信息 选择空间,而要做出正确的判 断与选择,必须具备一定的 “媒介素养”。
3、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发挥 媒体对社会的正面作用,最终 有赖于我们每个人“媒介素养” 的提高。
三、培育和提高“媒介素养” 的基本内容
培养和提高“媒介素养”的基本 点:
(5).媒介对于政治和社会的变革具有 重要的影响作用。
(6).不同的媒介可以报道同一个事件, 但他们所产出的是不同的映象和讯息。
(7).正像人们可以品赏某一诗篇或散 文的动人韵律一样,人们也应当学会去品 赏不同媒介带给我们的美的形式与影像。
新媒体时代下媒体素养的培养与发展
![新媒体时代下媒体素养的培养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3a70fb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6.png)
新媒体时代下媒体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在当代社会,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对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新媒体时代,媒体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媒体素养。
简单来说,媒体素养就是一个人对媒体的有效使用和理解能力。
在新媒体时代下,我们面临着大量的信息和渠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媒体,如何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事实上,培养和发展媒体素养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我们需要培养对媒体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类消息与谣言层出不穷,很多人因为缺乏辨别能力而成为了信息的受害者。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质疑和反思,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和交流,寻找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其次,了解媒体的工作原理和商业运作模式也是媒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媒体时代,媒体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信息传播工具,它已经和商业利益相结合。
我们需要明白不同媒体的背后是一系列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关系,不同的新闻报道也有其背后的目的和动机。
只有了解这些背景,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判断媒体的信息。
此外,学会正确使用媒体也是培养媒体素养的重要环节。
新媒体给我们带来了更多获取信息的途径,但同时也容易让人陷入信息过载的困境。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精选信息源,关注和追踪一些可靠的媒体和作者,避免盲目追求新闻的热点和浮躁短暂的报道。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媒体素养的培养还需要人们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新媒体技能。
例如,学会使用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工具,掌握基本的信息搜索与筛选技能,了解和运用社交媒体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的功能和特点,这些都是我们在新媒体时代获取信息和参与话题讨论的基本能力。
然而,媒体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
一方面,教育机构应该将媒体素养纳入教育课程中,帮助学生了解媒体行业的发展和运作机制,培养他们对信息的敏感度和批判思维能力。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与新闻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培养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与新闻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46389d9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f.png)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与新闻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培养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主要渠道。
网络的广泛使用也给新闻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时代网络对新闻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培养作用,并提出相关的培养策略。
一.网络对新闻素养的培养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成为了人们了解新闻的重要渠道之一。
通过网络,我们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新闻,了解全球范围内的时事动态。
这就要求人们具备一定的新闻素养,能够正确地辨别信息的真伪,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深度。
首先,网络使新闻多元化。
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只能通过报纸、电视等渠道获取新闻,信息的来源相对单一。
而现在,网络上的新闻来源非常广泛,包括新闻网站、微信公众号、博客等。
因此,要培养新闻素养,就需要了解并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以便客观地进行评估、比较和分析。
其次,网络提供了互动交流的平台。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是通过单向传播的方式呈现给大众的,人们只能被动接受信息。
而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新闻的传播者和评论者。
这就要求我们具备主动参与和辩论的能力,能够通过网络平台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和观点交锋。
最后,网络时代的新闻速度极快,信息的更新也非常迅速。
这就要求我们具备快速获取、筛选和吸收信息的能力,同时也要能够警惕虚假信息的传播。
网络上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和谣言,对于这些信息,我们应该学会辨别和甄别,避免盲目相信和传播。
二.网络对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信息搜索、筛选、整理、分析和利用等方面的能力。
网络的普及给信息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条件和机遇。
首先,网络使信息获取更加便捷。
传统时代,获取信息需要去图书馆、阅览室等地,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现在,通过网络,我们能够轻松地找到所需的信息。
但同时,信息海量和信息质量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挑战,要培养信息素养,就需要培养良好的信息搜索和筛选能力。
其次,网络提供了信息共享的平台。
网民素质提升的途径与方法
![网民素质提升的途径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11dcd0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7.png)
网民素质提升的途径与方法网络早已深入人们的生活,让我们对世界有了更丰富的认知,与亲友的交流也变得更加便捷。
但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许多不良现象伴随而生,网民素质也成为人们经常关注的话题之一。
素质提升不仅是网络道德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提升网民的素质。
一、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网民素质的提升首先离不开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与现实世界一样,网络中也需要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约束。
我们应该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维护网络环境的良好秩序。
在生活中,有些人不懂得尊重他人的言谈场所,滥用群组、论坛等社交工具。
这些不良行为不仅污染网络环境,也会影响其他用户的正常使用,让人不禁感到反感。
因此,为了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 拒绝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现象越来越普遍,难以容忍。
我们要加强对网上谩骂、恶意揭露等不良行为的审查与打击,让网民停止过度使用暴力、恶言等言论方式,为网络文化维护秩序做出积极贡献。
2. 坚守网络道德规范。
在网络上,我们不能随意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发布违法、违规信息,也不能针对某个用户进行恶意攻击。
我们应该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做一个有素质的网民,同时还要伸出援手,帮助真正需要关注的人们。
3. 积极参与向上的网络活动。
要促进网络文化的发展,我们应该多参加各种意义上的网络文化活动,如制作和分享有益的内容、宣传文明和理性交流。
这是一种和其他用户建立友谊、接受他人教育以及自我完善的途径。
二、提升自己的网络素养网络素质提升也需要我们逐步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
在使用网络工具时,我们应该遵守以下相关规则:1. 学习如何使用网络工具。
在使用网络工具、社交媒体平台等时,我们应该追求自己的边界和规范,并遵守良好的使用习惯。
尤其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出现,更加需要我们通过不断学习来适应和提高自己的网络素养。
2.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网络不同于传统的交往方式,我们需要在虚拟的空间中结交值得信赖的人、建立有益的联系,特别需要倡导理性交流、信任等良好的人际交往做法。
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体素养培养
![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体素养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4290f47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7.png)
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体素养培养在新媒体时代,媒体素养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媒体素养不仅仅是指对媒体的了解和运用,更是指人们在面对海量信息时的判断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体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媒体素养。
首先,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体素养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媒体的传播渠道相对有限,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电视、报纸和广播等传统媒体。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
这些新媒体平台的特点是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
因此,媒体素养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
只有具备媒体素养,才能更好地辨别信息的真伪,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提高自己的信息获取能力。
其次,培养媒体素养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技巧。
首先,要具备信息筛选的能力。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泛滥,人们需要学会筛选有价值的信息。
这需要培养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判断力,学会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其次,要具备批判思维的能力。
在面对各种信息时,人们需要保持批判的态度,不盲目接受,要学会质疑和思考。
此外,要具备信息整合和创新的能力。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碎片化严重,人们需要学会整合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同时,要具备创新的能力,能够利用媒体平台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和传播。
再次,培养媒体素养需要注重教育和培训。
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媒体素养的教育和培训。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媒体平台,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如何进行信息整合和创新。
社会可以组织各种培训活动,提供媒体素养的培训课程,帮助人们提高媒体素养。
此外,媒体机构也应该承担起培养媒体素养的责任。
媒体机构可以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新闻报道和信息服务,引导公众正确使用媒体平台,提高媒体素养。
最后,个人也应该主动培养媒体素养。
个人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来提高媒体素养。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章,了解媒体的发展和运作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代网民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
作者:王艺超
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08期
摘要:自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互联网+”、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滋生了网络暴力。
网络媒介素养决定着网络社会的未来,因此要通过多手段、多层次的教育来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减少风险,让网络空间更加晴朗。
关键词:新时代媒介素养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8-005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晴朗的网络空间。
”[1]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网民是网络社会的细胞,只有网民的媒介素养普遍增强,网络社会的机体才能始终保持健康。
一、新时代媒介素养的涵义
1933年英国文学批评家利维斯首次提出了“媒介素养”一词。
1992 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给出了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1]陈夏蕊在其硕士论文中认为,“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公众能否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
主要包括公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方面。
”[2]
新时代网络媒介早已不仅限于微博、贴吧、论坛等只能通过电脑实现的互动,手机上各种新式APP的兴起迅速占领了网民的日常生活,微信更是成为老少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交流软件。
所以新时代媒介素养的涵义更加丰富,不仅包括对信息的筛选和甄别能力,还包括正确使用媒介的能力。
当前网络联系无处不在,但是我国的网民媒介素养教育却相对落后。
各种网络暴力层出不穷,如网上个人隐私的泄露、网络诈骗、网络黑客、网络炒作,等等。
进入新时代,网络安全同样是一场攻坚战,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是重中之重。
二、新时代网民缺乏媒介素养的表现
(一)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弱
网络信息辨别能力是衡量媒介素养的一项重要指标。
它既包括网民对信息内容真假的辨别能力、质疑能力,还包括对信息的正确选择和传播能力。
目前许多名人明星为了制造“流量”,不断地运用网络来炒作自己,虚虚实实成为网络信息最大的特点。
而网民往往出于个人喜好或
是正义感,盲目地支持或批判某些网络言行,其结果是成为他人恶意操纵的工具。
因此,网民要理性地判断网络信息的真假,不盲目转发、点赞、推送,也不盲目恶评、打口水战。
(二)网络道德认知偏差
网络媒介素养的水平直接决定网络道德认知的水平。
在我国“互联网+”、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网络社会中,然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却没有跟上网络发展的步伐。
现阶段的网民主要集中在青少年群体,他们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极易被网络社会的复杂环境所浸染。
例如网络中常见的“道德绑架”现象,被逼捐、被道歉、被爱国早已司空见惯。
网民把自己的道德观念强加于公众人物,并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出于正义的,殊不知他们的行为却是不道德的。
(三)网络法律意识薄弱
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的发展使更多的交易通过网络发生,在中国,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早已遍布了每一个商铺,市场上真正实现了无现金的货币流通。
但在人们乐于出门不用带钱包,只需带手机时,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也悄然增加。
一幕幕网络诈骗生动上演:网络捐款被曝当事人虚构信息;网络平台通知中奖被曝为假;商店二维码被替换等等。
当前我国的网民普遍缺乏网络法律意识,对个人的隐私和财产信息也缺乏相应的保护意识,这些都为网络诈骗的滋生提供了有利的土壤。
三、新时代网民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
(一)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目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滞后,还未形成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系统,所以应逐步开设媒介素养课程。
首先应在有条件、有基础的发达地区,选择一部分高校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教育试验区,观察教育效果,在此基础上改进教育方式方法后,推向全国;在欠发达的地区,可通过学术论坛、专题讲座、远程授课等方式对学生教授网络媒介素养的基本知识,并组织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在学生中实验成功后,将课程录成视频推向网络,让更多的网民参与到媒介素养的学习中来。
这样,媒介素养教育将逐渐从专业教育走向素质教育,从而使大多数网民都能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来提升对媒介基本知识和网络传播基本原理的认知、理解和运用。
使网民不仅能正确地筛选网络信息,运用媒介传播信息,还能识破幕后推手和网络诈骗的伎俩。
(二)加强网络道德意识培养
媒介社会化时代的来袭深刻地改变着人们参与社会舆论的方式,从“身体在场式”改变为“身体缺席式”,从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改变为“人与机器”之间多对多的交流。
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越来越多的网民道德素质滑坡。
因此净化网络空间必须首先加强网民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
在学校教育中,网络道德教育应积极渗透于思想政治工作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两课”教育体系中尽快开设网络道德教育课程,利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进行
教学,让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正确的网络道德;在网络教育中,各大新闻网页、政府官网、高校官网中都增加“遵守社会公德,建设网络文明”的专题,并且形式新颖内容生动,放在网页最显眼的位置,让每一个网民都能快速了解网络道德;在社会教育中,多次开展集中学习网络道德的活动,增强广大网民的自律、自重意识,提高对网络信息的分辨能力,在具体实践中提升网民的网络道德意识。
(三)扩大网络法律宣传力度
网络法律是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网络媒介素养的培养更与网络法律联系紧密,网民只有正确了解网络法律,才能提升自身的网络媒介素养。
但目前我国网络法律的宣传力度弱,很多网民对网络法律知之甚少。
这就需要各大高校加强对网络法律的教育,让网络法律入课本入教材,成为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
并开展网络法律宣传周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网络法律的学习中来;党员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开展网络法律电视电话学习会议,通过讨论研究把网络法律的宣传真正贯彻落实下去,让网民都能懂法知法,远离网络诈骗。
随着微媒体的迅猛发展,法律也要利用好微媒体平台,占领微媒体高地,让微媒体成为法律宣传的有效途径,真正让法律内
容深入到每一个网民的内心,内化为准则,规范其行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谈到:“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
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
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
”[4]
中国是互联网大国,正在向互联网强国迈进。
中国的网民数量目前已达到75亿,网民不仅数量多,其活跃度也非常高,热点网络舆论事件总能引起全国轰动,其造成的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甚至影响到网民价值观的形成。
因此,要通过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加强网络道德意识培养、扩大网络法律宣传力度来提升网民网络媒介素养。
提升网民网络媒介素养是构建良好网络生态空间的重要一环,也是新时代的新使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OL].http:
///politics/19cpcnc/2017-10/27/c_1121867529.htm.
[2]David Considine: An Introduction to Media Literacy: The What,Why and How To’s,The Journal of Media Literacy,Volume 41.
[3]陈夏蕊.新传播技术呼唤新的“媒介素养”[D].安徽大学,2014.
[4]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ttgg/2016-04/25/c_1118731175.htm,2016-04-25.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