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近代西方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检测试题(含14最新模拟,含解析)新人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某某思想与实践第一单元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著作家们一般称之为自然权利的,就是每一个人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天性——也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的自由。
因此,这是自由地用他自己的判断和理性认为最适合的手段做任何事情的自由。
自由这一词语,按照其确切的意义来说,就是外界障碍不存在的状态。
——霍布斯《利维坦》材料2: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不存在了。
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会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霍布斯与孟德斯鸠讨论的共同话题是什么?他们各自是怎样认识的?
(2)根据材料1、2及所学知识,分析霍布斯与孟德斯鸠所讨论话题的出发点是什么?试对他们的主X
进行评价。
解析:本题以霍布斯和孟德斯鸠的话题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第(1)题根据材料概括共同话题,根据“自由这一词语,按照其确切的意义来说,就是外界障碍不存在的状态”
概括霍布斯的认识,根据“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不存在了”概括孟德斯鸠的认识。
第(2)题从霍布斯与孟德斯鸠属于启蒙思想家角度分析话题的出发点,评价要结合霍布斯与孟德斯鸠的观点分析。
答案:(1)共同话题是人的自由及其保障问题。
霍布斯强调的是不受任何干预的个人自由;孟德斯鸠则强调通过分割国家权力来保障人们的自由。
(2)出发点是反对专制王权。
霍布斯所提倡的自由其实近于放任,其结果必然会剥夺弱者的自由。
孟德
斯鸠对国家权力的分割侧重于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其目的在于结束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组成国民议会的法国人民的代表们,认为不知人权、忽视人权或轻蔑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
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
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
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他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
——《人权和公宣言》材料二
第三篇国家权力
第一章国民立法议会
第二节初级会议选举人的选任
第一条为了组成国民立法议会,积极公民们应每年一次在城市和在区集合为初级会议。
第二条凡属积极公民,必须……在王国内任何一地至少已经缴纳了相当于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并须提出纳税的收据。
——《1791年宪法》(法国)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人权和公宣言》和《1791年宪法》关于公利的规定有何区别。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人权和公宣言》与《1791年宪法》作出有关公利的规
定的目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及对比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1)问,从材料一中“全国公民”
和材料二中“积极公民”的差异中总结。
第(2)问,目的要结合当时的背景进行思考。
《人权和公宣言》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其革命性更强,而《1791年宪法》是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革命性减弱,主要目的转向巩固统治和维护社会安定方面。
答案:(1)《人权和公宣言》:全体公民享有参与法律制定的权利。
《1791年宪法》:只有部分公民享有此权利。
(2)《人权和公宣言》:目的在于否定封建制度,从普遍人权着眼,确立基本的某某原则。
《1791年宪法》:
从确立实际的某某制度出发,目的在于限制下层群众的政治权利,保护有产者的利益,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
3.(2014威海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人一定是丧失了所有的道德和自由感,否则怎么会对这场世界经历过的最重要革命,对它正在进行的庄严方式,不表敬仰赞赏。
凡有幸目睹这一伟大城市最近三天发展的同胞,一定不会认为我的话是夸X的。
——《晨邮报》1789年7月21日论巴士底狱的陷落材料二某历史纪录片中有这么一段解说词:“有人把‘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某某国称为‘不光彩的、从窗户缝潜入的某某国’,甚至预言其必将步第一、第二某某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
但事实恰恰相反,第三某某国却不断巩固,在历史上存在了70多年,成为法国‘长寿’的某某国。
”
(1)材料一中“最重要革命”是指什么?以1789~1815年的相关史实说明它是一场“世界经历过的最
重要革命”。
(2)谈谈你对材料二中“‘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某某国”的理解。
导致第三某某国长寿的原因是什
么?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出处信息“1789年7月21日”“论巴士底狱的陷落”可知材料一中“最重要革命”指法国大革命;第二小问结合法国政体的演变及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回答。
第(2)问“‘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某某国”是指其仅以一票多数被国民议会通过而确立;第三某某国长寿的原因从法兰西第三某某国确立之后法国工业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之间力量的消长及某某某某思想的传播等方面入手分析。
答案:(1)法国大革命。
摧毁了欧洲大陆最顽固的封建堡垒,建立了某某制度;拿破仑打击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法国革命时期实行的政策对世界其他国家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法国革命精神激励着世界各国人民。
(2)1875年初,法国国民议会仅以一票的多数通过了宪法修正案,确认实行某某制。
适应了工业资本主
义经济的发展;封建保守势力日趋削弱;某某某某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4.(2014永春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与其美洲殖民地之间的战争于一七七五年四月开始。
随着战争的延续,和解的希望逐渐消失,完全独立已成为殖民地的目标。
一七七六年六月七日,在大陆会议的一次集会中,弗吉尼亚的理查德·亨利·李提出一个议案,宣称:“这些殖民地是自由和独立的国家,并且按其权利必须是自由和独立的国家。
”六月十日大陆会议指定一个委员会草拟独立宣言。
实际的起草工作由托马斯·杰斐逊负责。
七月四日独立宣言获得通过,并分送十三州的议会签署及批准。
——《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杰斐逊》材料二……所以,我们今天来到这里,要把这可耻的情况公之于众。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来到国家的首都,为的就是兑现一X支票。
我们合众国的缔造者在拟写“宪法”及“独立宣言”的辉煌篇章
时,就签下了一X每一个美国人都能继承的期票。
这X期票承诺,保证每个人,是的,不论是白人还是黑人,都享有不可剥夺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马丁·路德·金材料三杰斐逊曾写道,《独立宣言》是“吁请世界的裁判”。
自1776年以来,《独立宣言》中所体现的原则就一直在全世界为人传诵。
当人民向不某某的统治作斗争时,他们就要用杰斐逊的话来争辩道,政府的“正当权力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所授予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背景。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宣言》蕴含的基本原则及其理论来源。
(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金发表上述讲话的目的。
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使用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回答《独立宣言》的世界历史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独立宣言》的相关内容。
第(1)问“背景”据“随着战争的延续,和解的希望逐渐消失”“七月四日独立宣言获得通过,并分送十三州的议会签署及批准”概括;“基本原则”及“理论来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2)问“目的”据材料二可知马丁·路德·金要争取包括黑人在内的所有美国人的权利;“理论依据”从材料二最后一句话概括;“历史意义”的回答要注意题干中两个限制“根据材料三”“世界历史意义”。
答案:(1)背景:①英属北美殖民地与英国和解的希望彻底破灭;②大陆会议通过并得到北美十三个殖民地议会的批准。
基本原则:自由、某某、平等和天赋人权等。
理论来源:欧洲的启蒙思想。
(2)目的:马丁·路德·金要争取包括黑人在内的所有美国人的权利。
理论依据:《独立宣言》宣称每一个人都有生命、自由和幸福的权利。
意义:①《独立宣言》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②被世界人民用来与专制和独裁的统治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