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16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9劝学巩固提升案新人教版必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劝学
一、基础考查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蓼.蓝(liǎo)靛.青(diàn)
跂.望(zhì) 驽.马十驾(nú)
B.鳝.鱼(shàn) 舟楫.(jí)
锲.刻(qiè) 木直中.绳(zhònɡ)
C.须臾.(yú) 跬.步(ɡuǐ)
骐骥.(jì) 以为轮(róu)
D.槁暴.(pù) 参省.(shěnɡ)
蟹螯.(áo) 金石可镂.(lòu)
解析:选B。
A项“跂”读“qì”;C项“跬”读“kuǐ”;D项“省”读“xǐnɡ”。
2.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解析:选D。
A项“知”通“智”;B项“有”通“又”,“暴”通“曝”;C项“生”通“性”。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声非加疾.也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B.而闻者彰.彰:清楚
C.不如须臾
..之所学也须臾:少许,少量,少部分
D.而绝.江河绝:横渡
解析:选C。
C项,“须臾”为“片刻”的意思。
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
..而日参省乎己
B.故不积跬步,无以
..至千里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者,用心躁也
D.蚓无爪牙
..之利,筋骨之强
解析:选B。
A项,“博学”,古义是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是指学问广博精深。
C项,“寄托”,古义是寄居、藏身的意思;今义是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D项,“爪牙”,古义是爪子和牙齿;今义是比喻坏人的党羽。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非相
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古者有姑布子卿①,今之世,梁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
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
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君子之谓吉,小人之谓凶。
故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
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盖帝尧长,帝舜短;文王长,周公短;仲尼长,子弓短。
昔者,卫灵公有臣曰公孙吕,身长七尺,面长三尺,焉②广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动天下。
楚之孙叔敖,期思③之鄙人也,突秃长左,轩较之下,而以楚霸。
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然;白公之乱也,令尹子西、司马子期皆死焉,叶公子高入居楚,诛白公,定楚国,如反手尔,仁义功名善于后世。
故士不揣长,不絜大,不权轻重,亦将志乎尔。
长短、小大、美恶形相,岂论也哉?
且徐偃王之状,目可瞻焉;仲尼之状,面如蒙供;周公之状,身如断蓄;皋陶之状,色如削瓜;闳夭之状,面无见肤;傅说之状,身如植鳍;伊尹之状,面无须麋。
禹跳,汤偏,尧、舜参牟子。
从者将论志意、比类文学邪?直将差.长短、辨美恶而相欺傲邪?
古者,桀、纣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越劲,百人之敌也。
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后世言恶,则必稽焉。
是非容貌之患也。
闻见之不众,论议之卑尔!
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
而中君羞以为臣,中父羞以为子,中兄羞以为弟,中人羞以为友;俄则束乎有司而戮乎大市,莫不呼天啼哭,苦伤其今而后悔其始。
是非容貌之患也。
闻见之不众,论议之卑尔。
然则从者将孰可.也?
(节选自《荀子》) 【注】①姑布子卿:春秋时郑国人,曾看过孔丘和赵襄子的相,见《韩诗外传》卷九和《史记·赵世家》。
②焉:通“颜”,额。
③期思:地名,在今河南省淮滨县东南。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俗称.之称:称呼
B.无害.为君子也害:妨碍
C.直将差.长短、辨美恶而相欺傲邪差:区别
D.然则从者将孰可.也可:认同,赞同
解析:选A。
称:称道。
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
B.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
C.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
D.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
解析:选B。
前几句是说“乱君”“儇子”的做法,而后面则重点说“妇人”“处女”的态度,把握这一点,断句就容易了。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和《劝学》一样,开篇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批判、否定了相术,指出这是有
学识的人从来也不谈论的事。
B.作者认为,观察人的相貌不如考察他的思想,考察他的思想不如鉴别他立身处世的方法,身材相貌不是判断君子、小人的标准。
C.古代的夏桀、商纣魁梧英俊,但却落得身死国灭,成为天下最可耻的人,这都是容貌造成的祸患。
D.文章结尾又用当时犯上作乱的人和乡里的轻薄少年为例,从反面否定了相术,并以设问结尾,表明自己的观点。
解析:选C。
“这都是容貌造成的祸患”错,原文为“是非容貌之患也”。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士不揣长,不絜大,不权轻重,亦将志乎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莫不呼天啼哭,苦伤其今而后悔其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第(1)句要注意陈述句的翻译特点,第(2)句中的关键词语有“揣”“絜”,第(3)句中的关键词语有“莫”“苦”。
答案:(1)古代的人没有这种事,有学识的人也不谈论这种事。
(2)所以对于士人,不是去测量个子的高矮,不是去围量身材的大小,不是去称量身体的轻重,而只能看他的志向。
(3)没有谁不呼天喊地号啕大哭,痛心自己今天的下场而后悔自己当初的行为。
参考译文:
观察人的相貌来推测祸福,古代的人没有这种事,有学识的人也不谈论这种事。
古时候有个姑布子卿,当今的时世,魏国有个唐举。
他们观察人的容貌、面色就能知道他的吉凶、祸福,世俗之人都称道他们。
古代的人没有这种事,有学识的人也不谈论这种事。
因此观察人的相貌不如考察他的思想,考察他的思想不如鉴别他立身处世的方法,相貌不如思想重要,思想不如立身处世的方法重要。
立身处世的方法正确而思想又顺应了它,那么形体相貌即使丑陋而思想和立身处世的方法是好的,不会妨碍他成为君子;形体相貌即使好看而思想与立身处世的方法丑恶,不能掩盖他成为小人。
君子可以说是吉,小人可以说是凶。
所以高矮、大小、美丑等形体相貌上的特点,并不是吉凶的标志。
古代的人没有这种事,有学识的人也不谈论这种事。
据说帝尧个子高,帝舜个子矮;周文王个子高,周公旦个子矮;孔子个子高,子弓个子矮。
从前,卫灵公有个臣子叫公孙吕,身高七尺,脸长三尺,额宽三寸,鼻子、眼睛、耳朵都具备,而他的名声轰动天下。
楚国的孙叔敖,是期思地方的乡下人,发短而顶秃,左手长,站在轩车上个子还在车厢的横木之下,但他却使楚国称霸诸侯。
叶公子高,弱小矮瘦,走路时好像还撑不住自己的衣服似的;但是白公胜作乱的时候,令尹子西、司马子期都死在白公手中,叶公子高却领兵入楚,杀掉白公,安定楚国,就像把手掌翻过来似的一样容易,他的仁义功名被后人赞美。
所以对于士人,不是去测量个子的高矮,不是去围量身材的大小,不
是去称量身体的轻重,而只能看他的志向。
高矮、大小、美丑等形体相貌方面,哪能用来评判人呢?
再说徐偃王的容貌,眼睛可以向上看到前额;孔子的容貌,脸好像蒙上了一个丑恶难看的驱邪鬼面具;周公旦的容貌,身体好像一棵折断的枯树;皋陶的容貌,脸色就像削去了皮的瓜那样呈青绿色;闳夭的容貌,脸上的鬓须多得看不见皮肤;傅说的容貌,身体好像竖着的柱子;伊尹的容貌,脸上没有胡须眉毛。
禹瘸了腿,走路一跳一跳的;汤半身偏枯;尧、舜的眼睛里有两个并列的瞳仁。
信从相面的人是考察他们的志向思想、比较他们的学问呢?还是只区别他们的高矮、分辨他们的美丑来互相欺骗、互相傲视呢?
古时候,夏桀、商纣魁梧英俊,有天下出众的身材;他们的体魄敏捷强壮,足可对抗上百人。
但是他们人死了、国家灭亡了,成为天下最可耻的人,后世说到坏人,就一定会拿他们作例证。
这并不是容貌造成的祸患啊。
信从相面的人见闻不多,所以谈论起来才是这样的不高明。
现在世上犯上作乱的人,乡里的轻薄少年,没有不美丽妖艳的,他们穿着奇装异服,像妇女那样装饰打扮自己,神情态度都和女人相似;妇女没有谁不想得到这样的人做丈夫,姑娘没有谁不想得到这样的人做未婚夫,抛弃了自己的亲人、家庭而想私奔向他们的女人,比肩接踵。
但是一般的国君羞于把这种人作为臣子,一般的父亲羞于把这种人当作儿子,一般的哥哥羞于把这种人当作弟弟,一般的人羞于把这种人当作朋友。
不久,这种人就会被官吏绑了去而在大街闹市中杀头,没有谁不呼天喊地号啕大哭,痛心自己今天的下场而后悔自己当初的行为。
这并不是容貌造成的祸患啊。
信从相面的人见闻不多,所以谈论起来才是这样的不高明。
既然这样,那么在以相貌论人与以思想论人两者之间将赞同哪一种意见呢?
三、语言表达
9.有人依据现在的学习状况,写了《劝学新篇》,这里选了前半部分,请你续写四句话,使意思完整。
劝学新篇
父母之心,天下一般;生儿养女,连心连肝;盼子成龙,望眼欲穿;操心儿女,心血耗干。
家务农活,全部承担;夏顶烈日,冬冒严寒;春经雨露,秋经霜寒;饱尝辛苦,历尽苦难。
节衣缩食,养咱吃穿;长年辛劳,发白腰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中的续写能力。
答题时,要注意句子的总结性、启示性和音韵和谐性。
答案:(示例)父母之恩,重于泰山要当强者,扬起风帆
闯过暗礁,越过险滩宏志骄子,目标实现
10.把下面的几句话整合成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也可根据需要变换叙述角度,但不得改变原意,也不能遗漏内容要点。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他提出了治理天下既要靠“法治”又要重视教化同时兼用“礼治”的思想。
“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也是他提出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句式变换的能力。
将几个短句改写成长单句,首先要找出句子的主干成分,“……荀子提出了……思想”,然后将其他句子进行压缩,变成主句的附加成分即可。
答案: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的老师荀子提出了治理天下既要靠“法治”又要重视教化同时兼用“礼治”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蔡元培先生曾在大学演讲时说到人生的三个时期,即预备时期,幼年;工作时期,壮年;休息时期,老年。
他接下来说,预备时期,①____________________。
少年受益于社会,欠下债,债是要还的。
工作时期,也是还债时期。
②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
老年进入休息时期,如果有能力,③____________________。
即便休息,“半息”就可以了,不要“全息”。
健康状况允许,又有份事业,是个实业家、教育家、著作家,继续工作着,不知老之将至,当然更好。
解析:第①处从后面内容看,应是“欠债时期”;第②处从前文看应是“为社会做工作”;第③处可结合前后内容来分析概括。
答案:①也是欠债时期②壮年为社会做工作③还是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2.(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下面是联合国发行的“联合我们的力量”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看图识图和分析概括图形寓意的能力,要求考生读懂图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本图关键的地方是“鸽子”“旗帜”“橄榄枝”,要明确这些与“联合我们的力量”之间的关系。
答案:(示例)图形由橄榄枝和多面旗帜组成,这些旗帜又巧妙地构成一只飞翔的鸽子。
旗帜代表不同国家,鸽子代表和平,飞鸽衔着橄榄枝,强化了和平寓意,整个图形表示各国应齐心协力,维护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