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初二上学期)语文《愚公移山》练习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愚公移山》练习答案
愚公移山(节选一)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行动)
1.《愚公移山》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列子(列御寇)(人名)所作。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凭你的力量,还不能削平魁父这座小山。
(或: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
(关键字:以,曾,损,之)
3.下列对文本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A.该段主要写了愚公要移山的原因和决定。
(行动)
B.“杂然相许”表明愚公在家中很有号召力。
C.“其妻献疑”从侧面体现了移山困难之大。
D.“跳往助之”符合人物年龄特点,形象鲜明。
愚公移山(节选二)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翻译句子。
(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凭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
(关键字:以,曾,毛,如……何)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于是(愚公)率领子孙中(能)挑担的三人,凿石掘土,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关键字:荷、箕畚、于、尾;注意补充省略的内容)
2、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智叟的“笑”体现出他对愚公的嘲讽。
B、愚公认为智叟思想认识非常顽固。
C、愚公的分析体现出发展的眼光。
D、智叟最终被愚公的精神打动并深感内疚。
(被批驳得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