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1课第二框《哲学的基本问题》优质课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1课第二框《哲学
的基本问题》优质课教案
【教材分析】
《哲学的基本问题》讲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形态。

本框以“阅读与思考”为线索贯穿全文,从而引起学生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步步深入地思考。

包括“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三目内容。

教材还辅以相关链接,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2.理解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3.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形态。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
反对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认同。

2.科学精神
探究哲学的基本问题,树立唯物主义观念。

3.公共参与
根据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设计人生规划,用唯物主义观点指导实践活动。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形态。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刚刚接触哲学学科,对什么是哲学充满好奇。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种好奇,让学生第一次就爱上哲学,力戒枯燥乏味的教学。

因此,教师应穷尽一切手段设计教学。

同时,学生的分析能力有限,需要教师进一步耐心培养。

【教学方法】
启发式、材料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应该对自己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和生活本身进行审视和思考。

为此,我们不仅需要具体科学知识,而且需要哲学知识。

那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什么样的哲学?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走进哲学,掌握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创造更亮丽的青春。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哲学的基本问题。

板书课题: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阅读与思考
(1)师课件出示以下几种观点。

有人说哲学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研究人类认识的问题。

(2)生阅读后思考: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其中有没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并且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问题?
(3)生小组内交流分享观点。

(4)生反馈,师结合“相关链接”中的材料及恩格斯的观点,讲解归纳: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哲学。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哲学家,其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方式不尽相同。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阅读与思考
(1)师课件出示以下材料。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会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农民要面对和处理耕作收获的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工人要面对和处理做工的方法、步骤与做工的实际之间的关系,企业经营者要面对和处理企业经营策略、思想和计划与企业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实际情况之间的关系,医生要面对和处理处方与病情之间的关系。

(2)生阅读材料后思考:
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按照学习计划学习很重要吗?为什么?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学问题是什么?
(3)生小组内交流分享观点。

(4)生反馈,师结合相关材料,讲解归纳: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人类从事的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是要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阅读与思考
(1)师课件出示以下材料。

●有人认为,唯物主义者就是一味地追求物质财富的满足,专门迷恋于物质享受的人;唯心主义者则是追求“心灵”世界的满足,追求远大理想、相信社会进步的人。

由此认为,唯心主义比唯物主义更高级。

●恩格斯说:“庸人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贪吃、酗酒、娱目、肉欲、虚荣、爱财、吝啬、贪婪、牟利、投机,简言之,即他本人暗中迷恋着的一切龌龊行为;而把唯心主义理解为对美德、普遍的人类爱的信仰....”
(2)生阅读材料后思考: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认识。

(3)生小组内交流分享观点。

(4)生反馈,师结合“相关链接”材料,讲解归纳:
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②二元论,认为思维与存在是平行的,都是世界的本原。

二元论如同一人骑二马,是非常危险的。

对思维与存在谁是本原这一问题的回答,要么是唯物主义的,要么是唯心主义的,决不会存在第三个基本派别。

③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
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④唯心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⑤在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长期存在。

从派别上讲,哲学史上的对立和斗争归根到底,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

三: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第二框哲学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