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少年中国说 说课 -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说课稿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少年中国说(节选)》,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
《少年中国说(节选)》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展开。
该文节选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文章运用象征的写法介绍了少年同中国的关系,表达了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全文逻辑严密,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充沛。
二、说目标
基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认识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4、借助注释和资料,结合插图和想象,体会这篇课文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的关系,并且体会它象征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借助注释和资料,结合插图和想象,体会这篇课文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的关系,并且体会它象征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相关资料
三、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我主要采取品读与感悟相结合,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在读中悟,悟后促读,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在学法上,我采用以下策略开展教学活动:1、合作学习。
2、对于较难理解问题,全班交流。
3、结合资料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教学方法,在第二课时的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
1、指名读课文。
2、大概讲述课文内容。
第二环节:品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作者心目中的中国少年是怎样的?用原文回答。
(1)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2)这话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点拨指导:这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结构都一样;意思是步步推进。
)(3)教师小结:说是排比,主要是从这组句子的结构着眼的;说是步步推进,则主要从句子的内容着眼的,体会表情达意的作用。
(4)指导朗读:读的时候,音量逐步增大,语调要逐步提升,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思路。
(男女生赛读)
2、指导背诵(1)填空式背诵(2)小结背诵方法:理清思路,深入理解内容,感情充沛——背读法。
(3)同桌互背、指名背、小组赛背。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诵读,体会这组句子的特点。
(点拨归纳:一是这组句子句式整齐,逢双句押韵,运用了四言韵语,有助于作者抒发情感,使读者心灵受到震撼和鼓舞;二是运用修辞手法——比喻)
2、小组合作,完成自学任务:(1)这组句子中作者一共写了哪些景物?圈画出来。
(2)借助注释和收集的资料,结合生动的比喻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句意。
(3)讨论象征手法意义,完成连线题。
2、汇报。
教师相机指导。
3、指导朗读、背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体会句子承载的思想感情。
生总结,汇报。
(这段是抒情段,作者用两个感叹句,句式整齐。
再次重申了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密切的关系以及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
(设计意图:品读课文,借助注释让同学们展开想象,尽可能用生动的语言把自己想象中的画面描绘出来,以此来感受作者炽热的爱国感情;同时体会文章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
第三环节:拓展延伸
1、说一说本文的语言特点。
2、让学生讨论:这篇课文诉说了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的强国梦想。
结合今日之中国,你认为他的心愿实现了吗?
3、查找资料,读一读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和同学做一份手抄报。
四、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我的板书设计如下: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中国少年少年中国
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