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省泸州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四川省泸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答案解析
一、
1.【答案】B
【解析】解:A、音箱发出的音乐是锥形纸盆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故B正确。

C、区别吉它和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

D、一般情况下,固体传声速度大于液体传声速度,液体传声速度大于气体传声速度,介质不同,声速不同,故D错误。

【考点】声的产生,声的传播,声音的特性,声速
2.【答案】D
【解析】解:A、出笼时冒出的“白汽”,是笼中的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的,故A错误。

B、把猪板油放入锅中,猪板油熔化时会吸收热量,故B错误。

C、在烤制过程中,鱼的内能增加,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其内能,故C错误。

D、在烹饪过程中,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这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的缘故,故D正确。

故选:D。

3.【答案】A
【解析】解:A、人的体重和质量成正比,而质量的大小和物体的体积以及密度有关,“小王比小李胖”只能说明小王比小李的体积大,我们不能由此来判断质量的关系,所以也不能判断他们体重的大小关系,故A 错误;B、“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密度大于木头的密度,故B正确;C、用手机上网时,有很多链接是不安全的,所以不能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以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故C正确;D、大功率家用电器需要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因为大功率电器工作时,通过电路的电流较大,漏电时可能会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故D正确。

故选:A。

【考点】密度概念,总功率过大对电路的影响
4.【答案】C
【解析】解:A、电风扇的主要部分是电动机,电动机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故A错误。

B、电动机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故B错误。

C、手摇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所以刷卡机和手摇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相同,故C正确。

D、电磁铁的工作原理是电流周围产生磁场,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A
【解析】解:日环食是月球运动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球遮挡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地球上某区域的人会看到日环食,某区域的人会看到日偏食,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人上部射出的光线经小孔投射到下方,人下部射出的光线经小孔投射到上方,形成倒立的实像,故小孔成像和日环食都是
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 正确。

B 、蜡烛射出的光线到平面镜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眼睛,眼睛逆着光线看去好像从镜后发出的,所以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 错误。

C 、鱼射出的光线到水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从岸上看感觉折射光线从鱼的上部发出的,感觉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故C 错误。

D 、雨后彩虹是太阳光经空气的小冰晶折射形成的,也可以说是太阳光经小冰晶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故D 错误。

故选:A 。

6.【答案】D
【解析】解:A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够在真空中传播,故A 错误;B 、北斗导航系统中卫星间的信息的传递依靠的是电磁波,故B 错误;C 、北斗导航系统中的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面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是静止的,故C 错误;D 、在轨运行的北斗导航卫星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其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所以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D 正确。

故选:D 。

【考点】电磁波的应用,物体运动状态的判定
7.【答案】C
【解析】解:A 、任何物体任何情况都有惯性,故A 错误。

B 、石头对地面的压力和石头所受的重力,方向不相反,且不是相互作用,故B 错误;C 、石头所受的支持力与石头所受重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 正确;D 、地面对石头的支持力、石头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D 错误;故选:C 。

8.【答案】B
【解析】解:A 、学生在短跑过程中,消耗体内营养物质,得到机械能,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 错误;B 、学生带足球绕杆的运动,足球的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 正确;C 、学生投掷的实心球在抛出去的实心球,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速度增大,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故C 错误;D 、学生在立定跳远的整个过程中,他的质量不变,高度先变大后变小,所以重力势能先变大后变小;故D 错误。

故选:B 。

【考点】物理知识
9.【答案】B
【解析】解:AB 、由图可知,物体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因为ρρ液物>时物体漂浮,
=ρρ液物时物体悬浮,所以甲杯中的液体密度大于乙杯中的液体密度,故A 错误,B 正确;CD 、因为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因此甲杯液体中物体A 受的浮力等于乙杯液体中物体B 受的浮力,故CD 错误。

故选:B 。

【考点】物体浮沉条件
10.【答案】D
【解析】解:A 、往空矿泉水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摇晃后倒掉并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儿瓶内水蒸气液化,体积变小,瓶内气体压强变小,故A 错误;B 、将瓶盖盖住瓶口并拧紧,目的是不让大气进入瓶中,水蒸气液化,体积变小,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故B 错误;C 、烧杯中的水流入到位置较高的塑料瓶,是大气压强
的作用,不是连通器原理,故C 错误;D 、烧杯中的水流入到位置较高的塑料瓶,是因为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烧杯中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流入塑料瓶,故D 正确。

故选:D 。

【考点】大气压的存在
二、
11.【答案】AD
【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
电流。

(1)根据P UI =可得: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0.9 W =0.3 A 3 V L P I U ==额
额;由2U I R =可得:灯泡电阻3 V =10 Ω0.3 A L L U R I ==额
,故A 正确;B 、当电流表示数为0.2 A 时,由U I R
=可得:灯泡两端的电压0.2 A 10 Ω 2 V L L U IR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3 V 2 V 1 V L U U U =-=-=滑,即电压表示数为1 V ,故B 错误;C 、已知电流表示数最小为0.1 A ,则由U I R =可得:电路中的总最大电阻为 3 V =30 Ω0.1 A U R I ==最大最小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大阻值:30 Ω10 Ω20 ΩL R R R =-=-=总滑大,故C 错误;D 、当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最大为0.3 A L I I ==最大;则消耗的最大功率与最小功率:::0.3 A:0.1 A=3:1P P
UI UI I I ===最小最小最小最大最大最大,故D 正确。

故选:AD 。

【考点】串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
12.【答案】BC
【解析】解:A 、由题意知,木箱的重力150 N G =,斜面高1sin30 5 m =2.5 m 2
h s =⨯︒=⨯,木箱克服重力做功:150 N 2.5 m=375 J W Gh ==⨯有用,故A 错误;BC 、推力F 做的功:100 N 5 m=500 J W Fs ==⨯总,克服摩擦力做的额外功500 J 375 J 125 J W W W =-=-=额总有用,故BC 正确;D 、木箱移动方向与支持力方向垂直,没有在支持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斜面的支持力做功为零,故D 错误。

故选:BC 。

三、
13.【答案】小
增大
摩擦
【解析】解:(1)飞机翅膀做成下平上凸形状,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飞行时飞机翅膀上部空气流速快压强小,飞机翅膀下部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从而使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

(2)飞机轮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压力一定时,有利于着陆减速时增大摩擦。

(3)飞机在高空飞行过程中与空气摩擦产生大量的静电,使飞机带上电荷,所以轮胎中加钢丝的目的,是为了使飞机在着陆时将机身所带电荷导入大地,保证乘客安全。

故答案为:小;增大;摩擦。

【考点】运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摩擦起电,增大摩擦的方法
14.【答案】电磁波
凸透镜
温度
【解析】解:(1)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它属于电磁波;(2)摄像头的镜片是凸透镜,获取脸部特征时,应位于其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红外线测温仪的工作原理是将人体的红外线热辐射聚焦到检测器上,系统通过温度传感器,触发报警系统自动报警。

故答案为:电磁波;凸透镜;温度。

【考点】红外线,凸透镜成像的应用,红外线测温仪的原理
15.【答案】等于零
不等于零
向上
【解析】解:甲传送带上的行李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的过程中,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相对静止,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不受摩擦力的作用,甲传送带上的行李所受的摩擦力等于零;乙传送带上的行李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的过程中,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相对静止,但行李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受摩擦力的作用,乙传送带上的行李所受的摩擦力不等于零;乙传送带上的行李随传送带向下做匀速运动,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相对静止,但行李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则行李在运动中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

故答案为:等于零;不等于零;向上。

【考点】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摩擦力的方向判断
16.【答案】60

减小
【解析】解:(1)列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24 km =60 km/h 24 h 60
s v t ==;(2)高铁动车组装有牵引电动机,高铁列车运行时,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3)车减速进站时,车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

故答案为:60;电;减小。

【考点】平均速度的计算,能量转化,影响动能的因素
17.【答案】0.4
7 000
变大
【解析】解:(1)由图知,2n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22 1 m 2 m s h ==⨯=,绳自由端的速度:2 m =0.4 m/s 5 s s v t ==;(2)不计绳重和滑轮的摩擦,拉力()11(540 N 100 N)320 N 22
F G G =+=+=动,人
对地面的压力:600 N 320 N 280 N F G F =-=-=压人,人对地面的压强:2
280 N =7000 Pa 0.04 m F p s ==压;(3)用该滑轮组提升更重的物体,在提升高度相同时,由于物重增大,则有用功增大,而额外功几乎不变,所以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变大,机械效率会变大。

故答案为:0.4;7000;变大。

【考点】速度公式,压强公式的应用,使用滑轮组时拉力的计算,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18.【答案】裂变
不可再生
18
【解析】解:(1)核潜艇的动力系统是由原子核裂变提供。

(2)页岩气和核能,使用后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3)水吸收的热量为:()()
3o o o 5Δ 4.210J/kg C 3 kg 80C 20C =7.5610J Q cm t ==⨯⋅⨯⨯-⨯吸,页岩气燃烧放出的热量为:73364.210J/m 0.1 m =4.210J Q qV ==⨯⨯⨯吸,燃气灶烧水的效率为:56 7.5610J 100%18%4.210J Q Q η⨯==⨯=⨯吸
放。

故答案为:裂变;不可再生;18。

19.【答案】11
电饭锅
500
【解析】解:(1)电能表上标有“220 V 、50 A ”,说明电能表的工作电压为220 V ,电能表平时工作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50 A ,小聪家允许接入电路的最大功率:220 V 50 A 11000 W=11 kW P UI ==⨯=最大最大;(2)台灯的额定功率一般小于40 W ,电饭锅的额定功率在1000 W 左右、电视机的额定功率在200 W 左右,所以规格为“220 V 1000 W ”的用电器可能是电饭锅;(3)该用电器正常工作10 min 消耗的电能:1011 kW h= kW h 606
W Pt ==⨯⨯,电能表的转盘转的圈数:13000 r/kW h kW h =500 r 6n =⋅⨯⨯。

故答案为:11;电饭锅;500。

【考点】消耗电能,电功率的计算
20.【答案】5
N 极
增大
【解析】解:(1)左端是一个定滑轮,定滑轮不省力,弹簧测力计示数是7.5 N ,不计绳重和摩擦,杠杆A 端受到拉力是7.5 N ,已知:2:3OA OB =,所以23
OA OB =,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A B F AO F OB ⨯=⨯,27.5 N 3
B OB F OB ⨯=⨯,解得: 5 N B F =,磁铁的重力: 5 N B G F ==。

(2)由图知,电流从螺线管的下端进入,从上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可以判断螺线管的上端是N 极、下端是S 极。

(3)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当闭合开关后,螺线管的上端是N 极,和上面的磁铁相互吸引,杠杆B 的拉力增大,杠杆A 端拉力增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

故答案为:5;N 极;增大。

21.【答案】增加
固液共存态
14
【解析】解:(1)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0~4 min 内这块冰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该物质是晶体,第6 min 时处于该物质的熔化过程中,所以在6 min 时固体处于固液共存态;由图可知,加热到14 min ,液体温度不再变化,此时水开始沸腾。

故答案为:增加;固液共存态;14。

【考点】熔化和沸腾实验
四、
22.【答案】(1)0.2
(2)等效替代法
(3)5

【解析】(1)由图可知,测力计的量程为0~10 N ,分度值为0.2 N 。

(2)实验中,F 的作用效果1F 、2F 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即F 为1F 和2F 的合力,该实验方法为等效替代法。

(3)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分度值为0.2 N ,示数为5 N ;由图可知,3F 、4F 的合力的作用效果与F '的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所以F '是3F 、4F 的合力。

【考点】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效替代法的应用
23.【答案】(1)断开
A
(2)小灯泡
(3)0.5
12.5
(4)电阻
(5)=
【解析】(1)小王同学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小王已连接了部分电路,如图甲所示。

要使滑片P 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故变阻器左下接线柱连入电路中,你应将电流表的负极与滑动变阻器上的A 点相连。

(2)小王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逐渐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小灯泡出现故障(断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观察到两电表示数在变化,并做好数据记录。

根据绘制的U I -图象如图乙所示知,灯在额定电压下的电流为0.2 A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2.5 V 0.2 A 0.5 W P UI ==⨯=,由欧姆定律,此时小灯泡的电阻是: 2.5 V =12.5 Ω0.2 A
U R I ==。

(4)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变化较小时,灯的电阻变化也较小,故小王还发现图线在电流较小时是直线,随着电流增大(电阻变化较大),图线变成了一条曲线。

(5)根据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滑P 移动一段距离,设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1U ∆、2U ∆,则12U U ∆=∆。

【考点】注意事项,故障分析,功率,电阻计算,串联电压的规律
五、
24.【答案】(1)闭合开关1S 时,为1R 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其电压,因1 6 V U =,此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3.6 W P =,根据P UI =,该恒流电源输出的恒定电流:1 3.6 W =0.6 A 6 V
P I U ==。

(2)由欧姆定律,11 6 V =10 Ω0.6 A
U R I ==,1S 、2S 时,两电阻并联,电压表示数变为2 4 V U =,由欧姆定律,通过1R 的电流:211 4 V =0.4 A 10 Ω
U I R '==,因电源输出的恒定电流为0.6 A ,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通过2R 的电流为:210.6 A 0.4 A 0.2 A I I I '=-=-=,根据欧姆定律,定值电阻222 4 V =20 Ω0.2 A
U R I ==。

(3)若同时闭合开关1S 、2S ,通电l min ,电阻2R 产生的热能:22
22(4 V)×1?60 s=48 J 20 Ω
U Q W t R ===。

【解析】(1)闭合开关1S 时,为1R 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其电压,根据P UI =求出该恒流电源输出的恒定电流。

(2)根据已知条件,由欧姆定律求出1R ;1S 、2S 时,两电阻并联,根据电压表示数,由欧姆定律求出通过1R 的电流,根据电源输出的恒定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求出通过2R 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得出定值电阻2R 。

(3)根据222
U Q W t R ==求出通电l min 电阻2R 产生的热能。

【考点】并联电路的规律,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公式的运用
25.【答案】(1)由于B 是柱形金属容器,则水对容器B 底部的压力
34222310kg 10 N/kg 310N F G m g ===⨯⨯=⨯,容器B 中的水对容器B 底部的压强
442222310N =210Pa 1.5 m
F p S ⨯==⨯。

(2)将容器B 中的水往外抽到容器A 中,则容器B 中剩余水的质量3323310kg 600kg 2.410kg m m m =-=⨯-=⨯,根据m v ρ=
可得:容器A 中水的体积33333 600 kg 0.6 m 1.010 kg /m m V ρ===⨯水,容器B 中剩余水的体积3333
2.410kg 2.4m 1./ 010kg m m V ρ⨯===⨯水,容器A 中水的深度3
3322120.6m 1.2m 2 m 1.5m V h S S ===--,容器B 中剩余水的的深度32
2 2.4m 1.6m 1 .5 m V h S ===,则容器B 内外水的深度差
3 1.6 m 1.2 m 0.
4 m h h h ∆=-=-=;容器B 与剩余水的总重力()()
341500 kg 2.410 kg 10 N/kg 2.910 N G m m g =+=+⨯⨯=⨯总;容器B 排开A 中的水的体积2323 1.5 m 1.2 m=1.8 m V S h ==⨯排,容器受到浮力33341.010kg /m 10 N/kg 1.8 m =1.810N F gV ρ==⨯⨯⨯⨯浮水排;容器B 对容器A 的压力4442.910N 1.810N=1.110N F G F =-=⨯-⨯⨯浮总压。

【解析】(1)已知B 是柱形金属容器,则水对容器B 底部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所以求出容器B 中水的重力,然后根据F p s
=求出容器B 中的水对容器B 底部的压强。

(2)根据m v ρ=
分别求出AB 中水的体积,根据V Sh =分别求出水的深度,然后即可比较容器B 内外水的深度差;再根据重力计算公式即可求出容器B 与剩余水的总重力;根据B 浸没在A 中水的深度,求出排开水的体积,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B 受到的浮力;最后根据力的合成求出容器B 对容器A 的压力。

【考点】重力,密度,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物体的受力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