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山中学2015春季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科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6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Cu:64 S:32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过程中ΔH小于零的是( )
A.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B.氯化铵受热分解
C.氢气还原氧化铜 D.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2、已知反应X+Y= M+N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C.Y的能量一定高于N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3、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H2(g)+O2(g)=2H2O(g) △H=+484kJ·mol-1
B.2H2(g)+O2(g)=2H2O(l) △H=-484kJ·mol-1
C.H2(g)+O2(g)=2H2O(g) △H=+242kJ·mol-1
D.H2O(g)= H2(g) +O2 (g) △H=+242kJ·mol-1
4、用石墨做电极电解足量CuSO4溶液。
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用电解液恢复到初始状态,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
A.CuSO4 B.CuO C.H2O D.CuSO4·5H2O
5、电解饱和食盐水,当阴极附近有0.4molOH-生成时,阳极生成( )
A.0.2mol H2B.0.2mol Cl2 C.0.4mol H2D.0.4mol Cl2
6、以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电解质溶液(足量),阴、阳两极均产生气体且气体的体积相等的是( )
A.AgNO3 B.NaCl C.CuCl2 D.Na2SO4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NaOH溶液时,溶液浓度将减小,pH增大
B、电解H2SO4溶液时,溶液浓度将减小,pH减小
C、电解Na2SO4溶液时,溶液浓度将增大,pH不变
D、电解NaCl溶液时,溶液浓度将减小,pH不变
8、反应Cu(s)+2Ag+(aq)Cu2+(aq)+2Ag(s)设计成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NO3盐桥中的K+移向Cu(NO3)2溶液B.Ag作负极,Cu作正极C.工作一段时间后,Cu(NO3)2溶液中c(Cu2+)增大D.取出盐桥后,电流计的指针依然发生偏转9.镍镉(Ni —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
Cd+2NiO(OH)+2H2O2Ni(OH)2+Cd(OH)2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正极材料是
充电
( )
A.Cd(OH)2 B.Ni(OH)2 C.Cd D.NiO(OH)
10、 A、B、C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①、②两个实验:
①将A与B浸在稀硫酸中用导线相连,A上有气泡逸出,B逐渐溶解;
②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A、C盐溶液时,阴极上先析出C(使用惰性电极)。
确定它们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
A.A>B>C B.B>C>A C.C>A>B D.B>A>C
11、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铁片表面出现气泡
B .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
C .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 .把少量锌粒放入盛有足量的盐酸试管中,加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生成氢气的总
量不变
1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B .100mL2mol/L 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度不变
C .SO 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的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D .汽车尾气中的NO 和CO 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 2和CO 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13、反应A 2(g)+B 2(g) 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 2的同时,生成n mol 的AB
B .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C .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 的同时,生成n mol 的B 2
D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 2的同时,生成n mol 的B 2
14.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 .对熟石灰的悬浊液加热,悬浊液中固体质量增加
B .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
C .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
D .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
15.可逆反应A (s )+3B (g )2C (g )+ D (g )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反应,10min 后,C 的物质的量
增加了0.6mol ,则该反应的平均速率表示正确的是( )
A.v A =0.03mol·L -1·min -1
B. v B =0.045 mol·L -1·min -1
C. v C =0.06mol·L -1·min -1
D. v D =0.03 mol·L -1·min -1
16.已知2A (g ) 2B (g )+C (g )ΔH <0,在未用催化剂的条件下已达平衡,现要使正反应速率
降低,c (B )减小,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升温
B .增大反应器的体积
C .增大c (A )
D .降温
17.反应CO 2 (g)+2NH 3(g) CO (NH 2)2(s )+H 2 O (g ) △H <O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入催化剂,平衡常数不变
B .减小容器体积,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
C .增大CO(NH 2)2的量,CO 2的转化率减小
D .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8、于可逆反应A(s)+ B(g)2C(g);△H <0,平衡常数为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 =
B .K 值越大表示达到平衡时,正反应进行程度越大
C .其它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K 值增大
D .其它条件不变时,压强减小,K 值减小
19.已知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平衡CO 2(g ) CO 2(aq )ΔH = -19.75kJ/mol ,为增大CO 2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下列方法一定可行的是( )
A .升温增压
B .降温减压
C .升温减压
D .降温增压
20.25℃时,在含有Pb 2+、Sn 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
Sn(s)+Pb 2+(aq)Sn 2+(aq)+Pb(s),体系中c(Pb 2+)和c(Sn 2+)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
的是( )
A .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 2+)增大
B .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 3)2固体后,c(Pb 2+)变小
C .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 2+)增大,说明该反应ΔH >0
D .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2
21、已知:NH 2COO -+2H 2O HCO 3-+NH 3·H 2O 。
现用两份氨基甲酸铵溶液
在不同温度(T 1和T 2)下实验,得到c (NH 2COO -)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无法判断T
1和T 2的大小关系 B .T
1℃时,第6min 反应物转化率为6.25%
C .T 2℃时,0~6min ν(NH 2COO -)=0.3mol ·L -1·min -1
D .往平衡体系加水稀释,平衡右移,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减小
22、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 气体R 和5L 气体Q ,在一定条件
下发生反应:2R(g)+5Q(g)4X(g)+nY(g)。
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 )
A.1 B.3 C.4 D.5
23、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
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焓变为正值
B.恒温恒容下,充入更多的CO2,能提高H2的转化率
C.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2O CO2+H2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二、填空题(本题有4小题,共54分)
24.(5分)
⑴请用“>”、“<”或“=”填写下列空格:
①已知:Zn(s)+CuSO4(aq)==ZnSO4(aq)+Cu(s)ΔH=-216 kJ·mol-1,则E反应物 E生成物
②由A、B两金属作电极,硫酸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形成原电池,电流由A极经外电路流向B极,则金属活泼性A B
③镀层破损后铁的腐蚀速度比较:镀锌铁管镀锡铁管
⑵用“增大”、“减小”或“不变”填写下列空格:
④以石墨为电极电解Na2SO4溶液时,电解过程中阳极区溶液的pH
⑤某温度下,可逆反应A(s)+ B(g) 2C(g);△H<0,平衡常数为K。
其它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
25.(8分)
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
⑴t1℃时,若将2.0mol SO2和1.0mol O2置于10L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8min后反应达到平衡,SO2的平衡转化率为80%,则这段时间内SO3的平均反应速率为,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
⑵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以下操作将使平衡正向移动并能提高SO2转化率的是
A.向容器中通入少量O2 B.向容器中通入少量SO2
C.使用催化剂 D.降低温度
E.向容器中通入少量氦气
⑶下列叙述能证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S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C.容器内气体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
D.相同时间内消耗2n molSO2的同时生成2n molSO3
E.反应体系中SO2、O2、SO3的体积比为2:1:2
26.(11分)
⑴已知:2CH3OH(l)+3O2(g)=2CO2(g)+4H2O(g) ΔH1;
2CH3OH(g)+3O2(g)=2CO2(g)+4H2O(g) ΔH2,则ΔH1ΔH2
(2)在298K、100kPa时,已知:
2H2(g)+O2(g)==2H2O(g) ΔH1
2HCl(g)==Cl2(g)+H2(g) ΔH2
4HCl(g)+O2(g) ==2Cl2(g)+2H2O(g) ΔH3
则ΔH3与ΔH1和ΔH2的关系是:ΔH3=
⑶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对环境至关重要,用CH4催化还原NO 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一定条件下:
CH4(g)+4NO2(g)=4NO(g)+CO2(g)+2H2O(g) △H=-574 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 △H=-1160 kJ·mol-1
则该条件下,用CH4还原NO2至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乙烯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25℃、101kPa时,1g乙烯燃烧生成CO2气体与液态水,放出50.5 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利用该反应设计为燃料电池中,通入乙烯的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27.(12分)
下列是构成原电池的实验方案,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⑴电解质溶液为0.5mol·L-1硫酸溶液,电极为用砂纸打磨过的镁片和铝片,设计成原电池,则铝片为
极(填“正”或“负”),正极电极反应式为;若将电解质溶液改为0.5mol·L-1
氢氧化钠溶液,则被氧化的是(填“镁片”或“铝片”),该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⑵以“Fe+2Fe3+===3Fe2+”反应为原理设计原电池,请在以下该原电池装置图括号中写出电极材料及电解质溶液。
28.(18分)
(1)氢气被看做是理想的“绿色能源”。
用高压氢气、氧气制作氢氧燃料电池是利用氢能的一种重要方式。
请写出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的电极反应式。
正极;
负极。
(2)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
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其中a为电解质溶液,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
请回答以下问题:①Y的电极名称是(填写“阳极”或“阴极”)。
②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食盐水,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一段
时间后,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如何检验Y极上的产
物:。
(试剂及现象)
(3)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CuSO4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上产生气体的体积为4.48L(标准状况下),则阴极上析出金属的质量为g。
(4)若要用该装置电解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X电极的材料是
,Y电极的材料是。
平山中学2015年春季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科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共54分)
分,共5分)
⑴①>
②<
③<
⑵④减
小⑤减小
25.(每空2分,共8分)
⑴ 0.02 mol·L-1·min-1(2分) 800(2分)
⑵ A、D (2分⑶ A、B (2分
26.(共11分)
⑴>(2分)(2)ΔH1+2ΔH2(2分)
⑶CH4(g)+2NO2(g)=N2 (g)+CO2(g)+2H2O(g) ΔH=-867kJ·mol-1(3分)
(4)C2H4(g)+3O2(g)=2CO2(g)+2H2O(l) ΔH=-1313kJ·mol-1(3分)负极(2分)
27.(共12分)
⑴正(1分), 2H+ + 2e- ==== H2(3分)
负(1分), 2Al + 2OH- + 2H2O == 2AlO2-+ 3H2(3分)
⑵(4分)
28.(共18分)
(1)O2+4e- + 2H2O ==4OH-;(3分)
2H2- 4e- + 4OH- === 4H2O(3分)
(2)(1)阳极(1分)
(2)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2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观察是否变蓝(2分)。
(3)21.6g。
(2分)
(4)精铜(2分),粗铜(2分)(5)A。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