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考点28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考点28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考点28】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1、〔2018年江苏历史,24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孙中山先生曾说:“长城之功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长城之利,烽燧明而野易清也,攻拒久而兵易集也,粟入多也,生息繁也,小举之莫能犯也,大举之易于调伏为应援突击也,虏归之难而不敢深入也。

——〔明〕尹耕《塞语》材料二:南京罗缎铺,苏杭绸缎铺,潞州绸铺,泽州帕铺,临清布帛铺、绒线铺、杂货铺,各行交易,铺沿长四五里许。

——〔明〕万历《宣府镇志》材料三: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

在明代〔1368~1644〕,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

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世界遗产委员会材料四:我看见一段段长城得以修复。

可是简单的、粗暴的修复,惟一的作用就是让长城失却了历史,同时失却了灵魂!我就只喜欢拍那些真实的、残缺的、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长城。

因为,那是历史,那是美的语言,那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财富。

——陈长芬《仰望长城》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长城的作用。

〔2分〕
〔2〕材料二反映了长城关口张家口互市贸易的情形,从中你获得怎样的历史信息?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分〕
〔3〕材料三中世界遗产委员会高度评价长城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样评价的依据。

〔3分〕
〔4〕据材料四,指出保护长城应该遵循的重要原那么及其原因。

〔2分〕
【考点】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长城
【解析】此题知识的理解、材料解读和知识运用能力。

第〔1〕问根据材料一概括。

第〔2〕问根据材料二概括互市贸易情况,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第〔3〕问艺术价值结合所学说明理由。

第〔4〕立足材料和现实分析。

【答案】〔1〕作用:便于军事防御;保护边民正常生产生活。

〔2分〕
〔2〕历史信息:边关贸易繁荣。

〔1分〕
原因:长城内外经济的互补性;历朝政府设置边贸市场。

〔2分〕
〔3〕依据:长城是建筑艺术的典范;长城诞生了众多传说故事;长城留下了大量诗词歌赋。

〔3分〕
〔4〕原那么:真实性。

原因:尊重历史。

〔2分〕
2、〔2018年海南卷历史,33〕〔12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博学的商族后裔孔子,坚信“周因于殷礼”,却因商代“文献不足征”,周代“郁郁乎文”、而“从周”。

历代儒者言必称三代,但面对《史记》《尚书》中保存的不到五千字的商代历史记录,语焉不详。

从19世纪末开始,学者认识到一些药用“龙骨”上的刻划是商代文字遗存,称这些刻在龟甲、牛肩胛骨上的文字为“契文”、“殷契”、“卜辞”,从而引发了搜求与研究热潮。

王国维利用零散的甲片,考订商代先公先王,认定《史记》关于商王世系的记载基本准确,并大体揭示出殷商的制度变迁。

20世纪20年代,“甲骨文”成了定称。

随着1928年开始的殷墟遗址科学发掘,出土了15万片以上的甲骨,编辑出版了《甲骨文合集》。

经过数代学者的努力,从甲骨文五千多个单字中释读出一千余个。

学者们发现,甲骨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总结的汉字造字六法,在甲骨文中已表达得相当充分;诸如“王大令众人曰协田”等句子表现的语法结构,与后世古文几无不同。

“甲骨学”已聚集起众多学者,对甲骨文丰富内容的研究,使我们对于殷商的了解远比孔子更为清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发现甲骨文的意义。

〔8分〕
〔2〕根据材料,指出“甲骨学”的内涵。

〔4分〕
【考点】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殷墟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信息“王国维利用零散的甲片,考订商代先公先王,认定《史记》关于商王
世系的记载基本准确,并大体揭示出殷商的制度变迁”、“使我们对于殷商的了解远比孔子更为清晰”分
析。

第〔2〕问从文字学与历史学两个角度分析。

【答案】〔1〕证实了《史记》等文献有关商代的记录;丰富了有关商代的历史文献;将有准确文字记载
的历史大大推前;为研究汉语言文字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

〔8分〕
〔2〕整理甲骨文,识读甲骨文,深入探究殷商历史。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