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县大河乡促进农民增收做法及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增收是农村工作永恒的主题。

旺苍县大河乡地处该县北部山区,面对交通、通信等根底设施都不完善的现状,该乡立足乡情,因地制宜,扬山区之长,避山区之短,围绕产业,瞄准市场,多方联动,实现了农民增收新突破。

上半年,仅黄羊、中药材、生猪、魔芋、粮食和劳务输出六项,全乡农民人均增收125元,比全县
平均水平高41元;预计今年全乡农民人均可增收270元,比全县平均水平高140元。

一、主要做法
㈠立足乡情定思路,努力挖掘农民增收的“点子〞。

大河乡是旺苍较僻远的乡
镇之一,境内山高坡陡,地广人稀,荒山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8%,人均占
有土地5.22亩;气候温差大,雨量充分。

该乡根据这个实际,在广泛调研的根底上,提出了“强化三大产业,打造两个亮点〞的开展思路,即:利用土地广阔的优势,大力开展以黄羊和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利用气候特点,大力开展以天麻和黄连为主的中药材业;利用荒山林地面积广的优势,大力开展以核桃为主的干果业,打造黄羊养殖基地乡和天麻种植专业乡两个亮点。

同时,该乡还提出了“政府引导,
农户实施,干部树典范,群众跟着干〞的十八字工作措施,做到了放手让农民干而不放任自流,干部参与帮扶而不全部包揽,增强了农民自我开展的意识。

㈣搞好效劳畅环境,努力减轻农民增收的“担子〞。

一是搞好效劳,努力破解
山区农民增收的瓶颈。

农民要增收,必须破解资金、信息和观念三大瓶颈。

为此,
乡政府主动为养殖大户协调小额信贷资金10万元,目前已落实到农户8万元。


羊户修建圈舍,国土部门只办手续不收费,林业部门按优惠60%收费,凡种草的
农户,政府承当40%的草籽资金。

该乡还多方筹资80多万元开通了程控,并实现了村村通。

养殖大户冯学平花费4500多元把线从4公里远的乡政府拉到了家门口,解决了自己和周围群众通信难的问题。

今年5月,乡政府还组织部份村社干部和
农民共10余人到陕西、巴中、苍溪等地参观考察,使他们学到了先进的种植和管
理技术,增强了农民的市场意识。

二是落实政策,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

他们深刻认识到农民减负也是增收,今年4月,在全乡范围内对涉农收费工程进行了全
面清理和整顿,杜绝了乱收费、乱罚款行为。

乡上定期公开收费工程、收费情况和开支情况,村社也实行村务、社务公开,给老百姓一个明白。

㈤拓宽渠道促开展,努力加快农民增收的“步子〞。

一是充分利用资源,大
力开展乡镇企业。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资源优势变成了经济优势。

两年共新引进企业5家,使乡镇企业总数达12家。

同时,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完成了李家河铁
矿的资产重组,成立了宏达矿业公司,年创税100多万元,该乡100多位农民成
为了该公司的长期合同工。

目前,该乡工业企业年产值近1000万元,解决农村剩
余劳动力350多个,农民每年从企业务工收入达250万元,农民为企业提供肉食品、蔬菜等农副产品的收入达10多万元,还促进了运输业、商贸业的快速开展。

二是优化政策效劳,鼓励劳务输出。

政府成立了劳务输出领导小组和劳务输出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该项工作。

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搜集务工信息,供外出农民参考,防止了农民工的盲目流动。

对外出务工农民全部登记造册, 实行跟踪效劳。

对全户
外出家庭的土地,政府主动为其协调,实现了合理流转,防止了土地撂荒。

同时,还鼓励本乡农民外出承揽工程、开公司办厂。

今年,该乡有两位农民分别在外地办厂,年收入都在20万元以上,有近200农民在两厂务工,成为该乡劳务输出的主渠道。

二、几点启示
㈠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农民增收才有突破。

大河乡努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破解了山区农民增收的难题,解决了开展经济,促进增收这个市场经济新形势向广阔农民提出的新课题。

通过组织农民外出参观考察,开阔眼界,创新了开展观念;大胆破除“小农经济〞思想,开拓开展思路,树立了结构调整观;破除“小打小闹〞
思想,树立了规模经营观;破除“小富即安〞思想,树立了加快开展观,使全乡农
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

㈡调整结构,选准产业,农民增收才有亮点。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事求是选准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最现实、最有效的手段。

大河乡因势导利,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选择有市场、有销路、有效益的天麻、黄羊等工程进行开展,另一方面大力组织劳务输出和开展效劳业,坚持了一、二、三产业同步,开展农业和非农业并举,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开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㈢规模经营,市场带动,农民增收才有起色。

规模产生效益,效益促进开展,开展实现增收。

大河乡培育和开展优势产业,紧紧围绕中药材业和畜牧业大做文章,实现了规模效应。

他们用市场经济的方式,把企业与农户很好地联结起来,实现制种、生产、技术指导、销售一体化,形成了“公司+农户+基地+市场〞的产业一
体化开展模式,大力打造特色品牌,走出了集约化经营之路。

㈣求真务实,示范带动,农民增收才有保证。

农村要开展,农民要增收,干部是关键。

该乡乡村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带头践行“三个代表〞,带头和带着群众致富。

机关干部深入农村搞承包、当业主、入股份,与农户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成为农民增收的“指导员〞;村社主要干部带头搞种养,均起
到很好示范引导作用,成为农民增收的“领航员〞;同时,他们真心实意帮农民换
脑子、找路子、筹款子,搞根底设施建设、搞信息技术效劳,成为农民增收的“效
劳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