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0年4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教育学(幼儿园)试题
2010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0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三套教师资格考试网更新:2010-4-27 编辑:婷婷thea《教育学试卷》(第三套)一、单选题。
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不选、错选、多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这句话出自()A.《学记》B.《论语》C.五经四书D.《说文解字》答案:D2.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A.生产力发展B.科技进步C.教育技术进步D.产业革命答案:B3.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A.教育观念现代化B.教育内容现代化C.教育管理现代化D.人的现代化答案:D4.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时间是()A.1996年3月B.1996年5月C.1987年5月D.1989年6月答案:A5.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称为()A.发展B.成长C.成熟D.生长答案:C6.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A7.教育制度的主体是()A.教育规范B.学制C.教育体制D.国家答案:B8.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是在()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B.社会主义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时期答案:C9.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是()A.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C.培养劳动者D.推进素质教育答案:C10.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A.融合课程B.广域课程C.核心课程D.合并课程答案:B11.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科书D.考试成绩答案:B12.教学的基本任务是()A.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B.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C.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D.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答案:A13.社区教育的实质是()A.教育的社会化B.社会的教育化C.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统一D.全民接受教育答案:C14.教师进修提高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A.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中学习提高B.参加函授、电大课程学习C.参加自学考试D.脱产学习答案:A15.小学阶段相当于身心发展中的()A.幼儿期B.少年期C.童年期D.青年初期答案:C16.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在身心发展方面的主要不足表现为()A.身体发育不良B.智力发育不良C.认识水平较差D.品德行为习惯有所欠缺答案:D17.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着作是()A.凯洛夫的《教育学》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答案:A18.教育同生产劳动从脱离到逐步结合的转变发生在()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答案:C19.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是()A.教育目的B.教育方法C.教育手段D.教育内容答案:D20.班级授课制创始于()A.15世纪初B.16世纪初C.18世纪D.19世纪初答案:B二、多选题。
2010年4月某省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

2010年4月某省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布卢姆把认知学习从低到高依次排列为( )。
A.认知、领会、分析、综合、运用、评价B.认知、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C.领会、认知、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领会、认知、分析、综合、运用、评价解析:解析:认知学习按照从最简单到最复杂的顺序排列是:认知、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下列哪种说法,是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 )A.接受学习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导致意义学习B.接受学习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导致机械学习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导致意义学习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解析:解析:接受→发现,机械→有意义,这是划分学习的两个维度。
这两个维度之间不是互不依赖和彼此独立的。
接受学习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有意义的。
在这两个维度之间可以有许多过渡形式。
3.心理学上是用哪个术语来说明儿童学习某种知识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的?( )A.发展快速期B.发展高峰期C.发展敏感期√D.发展潜力期解析:解析: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4.游戏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两种成分?( )A.认知与隋感√B.认知与行为C.情感与意志D.意志与行为解析:解析:每个游戏都有认知和情感两种成分,其外部行为表现主要有语言和行动两种。
5.根据游戏规则的内隐或外显,可把游戏分为哪两大类?( )A.创造性游戏与规则性游戏√B.智力游戏与非智力游戏C.无意游戏与有意游戏D.角色游戏与音乐游戏解析:解析:根据游戏规则的内隐或外显,把游戏分为创造性和规则游戏两大类。
6.游戏准备包括哪四个方面?( )A.游戏时间、游戏地点、游戏材料与经验准备√B.教师、小朋友、游戏材料与游戏场所C.游戏主题、游戏材料、游戏场所与心理准备D.游戏内容、游戏材料、游戏时间与游戏地点解析:解析:游戏准备包括:(1)游戏时间;(2)游戏地点;(3)游戏材料;(4)经验准备。
浙江省2010年4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浙江省2010年4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心理学(中学)试题课程代码:3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针对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称为()。
A.实验法 B.测验法C.调查法 D.观察法2.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研究方法称为()。
A.实验法 B.测验法C.调查法 D.观察法3.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4.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叫()。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5.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叫()。
A.感觉 B.知觉C.记忆 D.想像6.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这是()。
A.社会刻板印象 B.印刻C.社会知觉过程 D.从众7.在短时记忆中,一遍遍地机械地重复识记材料是()。
A.有效复述 B.无效复述C.精细复述 D.保持性复述8.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叫()。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9.提问者要求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
可能的答案是:作建筑材料、当打人的武器、代替尺子划线等。
这种寻找问题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直觉思维 B.聚合思维C.抽象思维 D.发散思维10.“水罐问题”(即陆钦斯量水实验)说明________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A.心向(或心理定势) B.功能固着性C.无关信息的干扰 D.问题表征的方式11.一般人的智商在________之间。
()A.120~139 B.140~159C.70~79 D.90~10912.智力多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_提出来的。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p2[1]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p2[1]](https://img.taocdn.com/s3/m/4c0168d2daef5ef7bb0d3c36.png)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2一、单项选择题1.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是指(C)。
A.全园教育目标B.中期目标C.近期目标D.行为目标2.( B)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
A.重点发展B.全面发展C.局部发展D.智力发展3.(A )是教育目的在学龄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A.学前教育目标B.学前教育手段C.学前教育启蒙D.学前教育内容7.我国幼儿园通常不要求在学前阶段教孩子写字,这符合( B)。
A.独立自主性原则B.发展适宜性原则C.保教结合原则D.综合性原则8.活动性原则源自于(D)的“做中学”。
A.皮亚杰B.夸美纽斯C.福禄倍尔D.杜威9.发展适宜性原则是当今幼教界提倡的一种教育理念,提出这一教育原则的是(C ) 。
A.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B.日本幼儿教育协会C.美国幼儿教育协会D.英国幼儿教育协会10.幼儿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A )。
A.经济发展水平B.社会政治制度C.社会文化水平D.环境因素11.活动性原则要求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并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这里的活动主要指(B )。
A.教师设计和指导的活动B.儿童主动积极的活动C.儿童的自选活动D.儿童的游戏活动12.社会要求与(A)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A.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B.教育机构C.政府D.父母13.(C )是幼儿园中全面负责幼儿生活与教育的人员。
A.园长B.阿姨C.保育员D.幼儿教师14.保育员应具备心理素质与(C)。
A.合作精神B.爱心C.专业素质D.丰富的知识15.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A) 。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C.尊重儿童原则D.实践性原则16.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 D)。
A.为儿童将来的职业做准备B.培养儿童成为专家C.培养特长儿童D.培养完整儿童17.国家规定保育员的最低学历是(A )。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5-教师资格幼儿园教师保教知识与能力试卷与试题

幼儿参与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环境的创设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 的教育过程。环境创设过程本身的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 (1)培养幼儿的主体精神,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可以让儿童感受到做小主人责任,树立自 豪感和认同感,发展积极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活动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依赖他人。 (2)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能切实地体验到自己做的事对集体的影响。比如,大家一起收拾活 动室,擦桌子、扫地、整理玩具,把活动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参与这一过程会使幼儿实际地感到自己在集体中的 作用;当自己负责的桌子没擦干净,影响了活动室的清洁时,也会让幼儿体验到责任意味着什么。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环境的创设要依靠大家的力量,如布置活动室的墙面,要让墙面布置得漂亮,需要幼儿 齐心合力,大家分工,有的剪、有的画、有的贴;不光顾自己做,还必须商量、听别的小朋友的意见,相互帮 助。这样,幼儿能够实际感受集体的力量,发展合作的意识,并提高相互合作的技能和能力。 在参与创设环境的过程中,幼儿发展、学习、创造、合作,这是对幼儿最好的教育,其效果决不亚于教师创设的 现成环境。
3. 幼儿园内环境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7分] 参考答案:
幼儿园内环境的特点表现为环境的教育性和可控性。 (1)环境的教育性。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其环境创设与其他非教育机构有显著区别。它是根据幼儿园 教育的目标及幼儿的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精心创设的。环境创设不仅是美化的需要,更是教育者 实现教育意图的重要中介,教育者把教育意图隐含在环境中,让环境去说话,让环境去引发幼儿应有的行为。 (2)环境的可控性。幼儿园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相比具有可控性,即幼儿园内环境的构成处于教育者的控制之下。具 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各种儿童用品,在进入幼儿园时必须经过精心的筛选甄别,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有利于幼儿发展为选择标准;另一方面,教师根据教育的要求及幼儿的特点,有效地调 控环境中的各种要素,维护环境的动态平衡,使之始终保持在最适合幼儿发展的状态。 环境的教育性与可控性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环境的教育性决定了环境的可控性,使可控性有了明确的标准和方 向。反过来,可控性又保证了教育性的实现,二者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1)

2010年教师资格证测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分析(1)选择题1.我国创办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机构是( )。
A.乡村幼儿园B.湖北武昌的湖北幼稚园C.北平香山幼稚园D.蒙养院2.幼儿教育是对( )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
A.4-5岁B.1-6岁C.3-7岁D.3-6岁3.( )被世界誉为“幼儿教育之父”。
A.福禄培尔B.卢梭C.蒙台梭利D.洛克4.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的创办人是()5..幼儿园一词是()年诞生的6.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办于( )。
A.1915年B.1923年C.1934年D.1936年7.幼儿教师从教师系列中分化出来,源自( )。
A.福禄培尔创设幼儿园后B.现代家庭教育的兴起C.英美幼儿教育兴起D.中国蒙养院建立之时8.我国当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 )。
A.主动性B.活动C.兴趣D.创造力9.蒙台梭利认为教师的教学任务主要有三个,分别为( )。
A.制定教育目标、准备教具、示范B.观察指导、准备教具、创设环境C.观察指导、示范、准备D.制定教育目标、创设环境、示范10.独立的幼儿教育机构出现于( )。
A.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原始社会11.洛克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提出了著名的( )。
A.生活教育B.蜡块说C.白板说D.儿童中心论12.20世纪30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陈北张”之称,即指北京有张雪门,南京有( )。
A.张汉良B.张之洞C.张宗麟D.陈鹤琴13.198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了( )。
A.《幼稚园课程标准》B.《幼儿园暂行规程》C.《幼儿园教育纲要》D.《幼稚园规程》14.《爱弥尔》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代表作,集中阐述了他的( )。
A.“自然教育理论”B.“活教育”理论C.绅士教育思想D.和谐教育思想15.我国幼儿教师资格制度从( )开始实行。
A.1995年1月1日B.1996年7月1日C.1994年1月1日D.1993年7月1日16.皮亚杰把儿童智力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它们依次是( )。
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2010年4月

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2010年4月一、课程代码:31 (总题数:20,分数:40.00)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A.教育现象B.教育事实C.教育问题√D.教育规律解析:2.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__________中借助“洞穴中的囚徒”阐释了教育的概念。
( )A.《美诺篇》B.《金言》C.《政治学》D.《理想国》√解析:3.现代学制首先产生于( )A.亚洲B.欧洲√C.北美洲D.南美洲解析:4.为现代儿童发展观奠定心理学理论基础的是( )A.皮亚杰√B.维果茨基C.布卢姆D.施太伦解析:5.教师的专业化尝试是从__________开始的。
( )A.16世纪B.17世纪√C.18世纪D.19世纪解析:6.主张以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形成了(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B.教育无目的论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解析:7.蔡元培倡导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实质上是美育的__________的代表。
( )A.直接功能B.间接功能C.附带功能D.超越性功能√解析:8.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被称为( )A.课程计划√C.教材D.教科书解析:9.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教学√B.德育C.管理D.科研解析:10.教学工作的基础是教学工作实施的__________环节。
( )A.上课B.布置和批改作业C.备课√D.课外辅导解析:11.学生集体是否有健康的__________是集体成熟的重要标志。
( )A.活动B.集体舆论√C.干部队伍D.共同目标解析:12.以下属于咨询方法中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是( )A.深入共感B.鼓励表达C.改变认知D.行为契约√解析:13.对于知识水平、情意状态、运动技能等的数量化测定,是指( )A.测量B.测验√C.考试D.评价解析:14.1995年颁布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解析:15.以下不属于学校法律关系基本特征的是( )A.学校与政府B.学校与社会C.学校与教师D.学校与家庭√解析:16.良好测验标准中显示测验能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程度的指标是( )A.效度√B.难度D.信度解析:17.在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中提出“当事人中心”观点的是( )A.罗杰斯√B.沃恩C.布洛克尔D.马斯洛解析:18.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班主任工作的思想B.班主任工作的目的√C.班主任工作的内容D.班主任工作的方法解析:19.以下不属于范例教学基本特征的是( )A.基本性B.基础性C.有效性√D.范例性解析:20.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合编在一个班级,采用直接教学和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的方式,在同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被称为( )A.班级授课制B.分层教学C.小班教学D.复式教学√解析: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总题数:5,分数:20.00)21.教育影响(分数: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教育影响: 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2010年浙江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学前教育)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0年浙江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学前教育)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5. 名词解释 6. 简答题7. 案例分析题10. 活动设计题单项选择题1.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的课程组织模式是指( )。
A.综合课程B.分科课程C.活动课程D.隐形课程正确答案:B2.幼儿园区域活动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以下表述不合适的是( )。
A.自主性B.自由性C.指导的直接性D.个性化正确答案:C3.以下关于幼儿教育的论述不合适的有( )。
A.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B.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幼儿园语言教育,除了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以外.还应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的语言C.幼儿园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D.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艺术教育目标提到“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其意为幼儿的艺术表现是不需要教师提供技能的支持,而是由幼儿自己的喜好来决定如何表现正确答案:D4.幼儿的活动是以( )为主导活动。
A.游戏B.教学活动C.日常生活活动D.劳动正确答案:A5.在韵律活动中,有些儿童做出锄地、扛枪的动作属于( )。
A.基本动作B.模仿动作C.舞蹈动作D.重复动作正确答案:B解析:小班幼儿能跟随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基本动作和模仿动作。
锄地、扛枪的动作属于模仿动作。
6.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歌词创编活动存在一定的差异,给小班幼儿园所选的歌曲应( )。
A.富于形象性B.注重情感性表现C.可创编的部分很多D.歌词较长正确答案:A解析:小班儿童能初步理解和表现歌曲的形象、内容和情感;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能够为熟悉、短小、工整而多重复的歌曲增编新的歌词。
7.体育活动中,影响儿童生理负荷的因素主要是( )。
A.运动的强度和老师的态度等B.运动的密度和动作难度C.运动强度和密度等D.老师的态度和动作难度等正确答案:B8.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 )。
2010年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9

2010年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9)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不属于儿童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的是()。
A.睡眠不足B.情绪低落C.经常感冒D.人际关系不良2.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智育的核心是()。
A.非智力因素B.思维能力C.记忆知识D.掌握技能3.幼小衔接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方面。
A.入学的适应性B.幼儿身体素质C.文化课学习D.社会性培养4.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教师要培养幼儿主动与同伴、老师交往,友好相处,这属()方面的适应能力。
A.主动性B.独立性C.人际交往D.规则意识5.非智力品质主要是指影响智力活动的各种个性品质,不包括下列中的()。
A.兴趣B.意志C.自信心D.创造力6.研究结果证明,幼小衔接工作取得成功的有效保证是()。
A.幼儿教师的素质B.园校的沟通C.家庭的配合D.社区的帮助7.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问题是()。
A.主体的适应性问题B.幼儿园小学化问题C.小学幼儿园化问题D.幼儿的读、写、算问题8.下列不属于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的是()。
A.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B.幼儿的兴趣C.师资力量薄弱D.办学条件差二、名词解释1.幼小衔接2.过渡期3.幼儿教育小学化三、判断题1.幼儿园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幼儿能顺利地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
2.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是由幼儿园和小学来完成。
3.幼儿阶段也需要让儿童养成阅读图书的良好习惯。
4.幼小衔接工作主要是在幼儿大班和小学一年级之间的事情。
5.儿童入学后如果不适应,容易发生睡眠不足、人际交往不良、学习兴趣下降等现象6.幼儿园与小学阶段教育的区别就是小学开始分科教学。
7.幼儿园向小学阶段过渡只要顺其自然,不需要老师花太多精力。
四、简答题1.如何摆脱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或“小学化教学”,发挥儿童学习的自主性?2.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问题是什么?怎样做好幼小衔接教育工作?3.列举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4.儿童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解决这些问题有何意义?5.对幼儿园来说,幼小衔接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内容?6.幼小衔接工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五、论述题1.如何正确理解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差别?2.试述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
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2010年4月_真题-无答案

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2010年4月(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______在他的《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
( )A. 卢梭B. 凯洛夫C. 杜威D. 朗格朗2. _____在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提出教育目标应该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 )A. 布卢姆B. 根舍因C. 布鲁纳D. 赞科夫3. 教育理论就是教育学中对______的认识与概括。
( )A. 教育活动B. 教育现象C. 教育规律D. 教育经验4.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由______决定的。
( ).A. 教育自身的矛盾特殊性B. 人们的认识活动规律C. 教育自身的性质D. 教育自身的活动5. 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法制化的进程多是首先从______的立法开始的。
( )A. 基础教育B. 职业教育C. 成人教育D. 高等教育6. 中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A. 三科B. 七艺C. 四学D. 六艺7. 在教与学构成的一对矛盾中,______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 )A. 教B. 学C. 教学D. 教育内容8. ______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客体。
( )A. 教育内容B. 教育活动C. 教育实践D. 教育要素9. 属于教育本体功能的有( )A. 提高人口素质B. 经验和人才的选择C. 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D. 产生新的生产力10. 班级授课制首行于______的欧洲。
( )A. 15世纪B. 16世纪C. 17世纪D. 18世纪11. 下列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功能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在动态发展中进行文化选择B. 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文化选择C. 根据培养人的客观教育规律进行文化选择D. 按照本国历史进行文化选择12. 人口的阶级构成对教育的影响最主要体现在______上。
浙江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

浙江省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推动教育学进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进展。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差不多上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一般教育学》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以后性6.学校治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A.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阻碍7.学校治理的差不多途径是( )A.教学活动B.沟通C.教劳结合D.和谐8.儿童身心进展有两个高速进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进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稳性C.时期性D.个别差异性9.(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阻碍的功能即指( )A.进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刻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B.能力C.直截了当体会D.间接体会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运算板书出来:12÷3=4(人) 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表达了(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5.布鲁纳认为,不管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明白得该学科的差不多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有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16.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截了当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番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2010浙江省教师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1、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学生的学习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2、奥斯本提出了()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D、头脑风暴法3、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A、学习计划B、学习策略C、学习方法D、学习规律4、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技能是()A、言语信息B、智力技能C、动作技能D、认知策略5、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形象思维D、抽象思维6、人格的核心是()A、能力B、智力C、性格D、气质7、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来源:考试大D、欲望内驱力8、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A、效果律B、应用律C、失用律D、准备律9、有研究者通过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历史、档案、日记、书信等来了解其心理特征,这种研究方法是()A、、个案法B、、实验法C、、调查法D、、观察法10、提出认知地图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苛勒C、布鲁纳D、托尔曼11、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A、 50%-60%B、 60%-70%C、 70%-80%D、 80%-90%12、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A、关系转换理论B、经验类化理论C、共同要素说D、形式训练说13、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形象思维D、抽象思维14、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C、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15、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A、 1岁B、 3岁C、 5岁D、 7岁16、心理学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探讨人的内在心理规律B、人的行为受内隐心理活动支配C、心理学只研究人的外显特征D、同样的心理活动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行为表现17、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A、第一年B、第2-3年C、第3-4年D、第五年以后18、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A、学习计划B、学习策略C、学习方法D、学习规律19、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A、避免失败者B、力求成功者C、自我实现者D、追求荣誉者20、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A、不可遏制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郁型21、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技能是()A、言语信息B、智力技能C、动作技能D、认知策略22、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A、认知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23、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荣格B、谢尔顿C、威特金D、霍兰德24、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A、教学测量B、教学测验C、教学评估D、教学检查25、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A、顺就迁移B、同化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具体迁移26、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学生的学习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27、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A、命题B、案例C、反例D、正例28、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29、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A、关注发展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生存阶段30、认知学习理论是谁提出的()A、布卢姆B、加涅C、澳苏贝尔D、奥斯本31、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注意力B、动机C、情感D、意志32、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A、关系转换理论B、经验类化理论C、共同要素说D、形式训练说33、一旦抚育者离开,儿童就会表现出类似哭闹行为,称为()A、“同步性交往(儿童与抚育者之间交互发生影响的•行为)B、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抚养者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C、陌生人焦虑(遇见陌生人,婴儿就会哭闹或者畏缩于母亲身上的现象)D、分离焦虑34、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A、4 2B、5 2C、6 2D、7 235、加涅的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36、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37、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A、桑代克B、斯金钠C、加涅D、金布尔。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3)

一、选择题1.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 )。
A.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B.对幼儿开展智力教育C.保护幼儿健康成长D.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1.A解析∶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幼儿教育的任务。
因此,答案为A。
2.智力是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其核心是( )。
A.观察力B.记忆力C.思维力D.创造力2.C解析∶智力的核心是进行思维,在对幼儿进行智力培养中,思维力的培养就成为其核心。
因此,答案为C。
3.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 )的教学内容之一。
A.体育B.智育C.德育D.美育3.B解析∶幼儿智育的内容包括发展幼儿的智力、引导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答案为B。
4.幼儿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 )和幼儿的个性两个方面。
A.幼儿的特长B.幼儿的智力C.幼儿的社会性D.幼儿的能力4.C解析∶幼儿德育的目标主要是萌发其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等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勇敢、讲礼貌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这就要求德育内容要包括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和发展幼儿的个性两个方面。
因此,答案为C。
5.幼儿美育的目标是( )。
A.使幼儿掌握美学的知识B.使幼儿掌握表现美的技能C.培养幼儿的审美动机D.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初步能力5.D解析∶对幼儿进行美育,不是为了让其进行专业性的学习,而是要培养其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初步能力。
因此,答案为D。
6.幼儿社会发展是通过()实现的。
A.学校教育B.自身的社会化过程C.家长的教导D.社会的帮助6.B解析∶幼儿的社会化过程是幼儿了解社会对他有哪些需要与期望、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并使自己逐步实现这些期待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社会的漫长的发展过程。
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幼儿个体的亲身参与,通过自身的社会化过程来实现其社会发展。
因此,答案为B。
7.幼儿全面发展教育是以()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和谐发展为宗旨的。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5)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5)一.选择题1.幼儿园环境按其性质可分为物质环境和( )两大类。
A.社会环境B.精神环境C.城市环境D.局部环境2.物质环境是学前教育存在与发展的( )。
A.必备条件B.主要条件C.次要条件D.生活条件3.幼儿园环境与外界环境相比具有可控性,即幼儿园内环境的构成处于( )的控制之下。
A.教育者B.家长C.园长D.社会4.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要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这体现了( )原则。
A.经济性B.参与性C.开放性D.多样性B.控制者C.组织幼儿参与环境创设D.准备环境、控制环境、调整环境7.在人的要素中,( )是幼儿园中对幼儿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
A.幼儿教师B.保育员C.同龄伙伴D.家长8.环境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的( )。
A.目的性B.优美D.多样性9.贯彻幼儿参与性原则的根本保证是( )。
A.教师的引导B.教师要控制学生C.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D.创设优美的环境转10.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 )。
A.购买大型玩具B.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C.安装塑胶地板D.选择较清静的场所11.从狭义上理解,幼儿园环境是指( )。
A.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B.幼儿园生活环境C.幼儿园心理环境D.幼儿园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12.“发展适宜性原则”是美国针对幼儿教育界普遍出现的( )倾向提出来的。
A.幼儿教育多元化B.幼儿教育制度化C.幼儿教育小学化D.幼儿教育特色化13.在具备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后,对幼儿园教育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社会环境B.学校制度C.物质文化D.精神环境14.“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种观点强调的是( )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A.遗传B.先天因素C.环境D.生理成熟15.小班幼儿操作墙面的高度以( )为宜。
A.80cm以下B.70-l00cmC.100-130cmD.130cm以上16.由于学前儿童的生长和心理发展特点所决定,他们对( )的依赖性更大。
浙江省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教育学》试题库

浙江省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教育学》试题库浙江省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教育学》试题库教育学(中学)试题绪论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学萌芽的标志是______的提出。
( )P6A.教育价值 B.教育规律 C.教育问题D.教育现象2._____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称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 )A.培根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3.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现象.教育问题 C.教育事实D.教育规律4.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提出来的学者和第一次把教育学搬上大学讲坛的学者分别是( )A.培根,夸美纽斯B.夸美纽斯,赫尔巴特C.培根,康德D.杜威,卢梭5.“教育即生活”,“教育是儿童经验的不断增长”,“学校即社会”是______的基本观点。
( )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6.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A.培根B.夸美纽斯C.杜威D.赫尔巴特7.“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
“否则决不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
这正是______的“教育学”思想超出他的前人和同代人的地方。
( )A.培根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8.教育学研究的任务是()A.教育现象B.教育事实C.教育问题D.教育规律9.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乌里B.梅伊曼C.瓦斯凯D.杜威10.()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书中赫尔巴特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并与相邻学科取长补短。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民主主义与教育》D.《康德论教育》1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提倡教劳结合,教育科学的方法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这一观点是()的认识。
A.实用主义教育学B.制度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12.问世于1632年的《大教学论》的作者是()A.康德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卢梭13.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过程,因此,教育研究应采取理解与解释的方法。
教育学试题,浙江省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教育学(幼儿园)试题

教育学试题,浙江省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教育学(幼⼉园)试题 同学们有没有好好复习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呢?要想早⽇通过教师资格考试,就必须努⼒复习才⾏!以下资讯由店铺整理⽽出浙江省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教育学(幼⼉园)试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题1分,共25分)1.现代教育的发展是以( )为主要标志的各种教育形式的发展。
A.远程教育B.⺴络教育C.学校教育D.社会教育2.在⼯业社会初期,学前教育的主要⺫标是( )。
A.促进⼉童的智⼒发展B.促进⼉童⾝⼼的协调发展C.促进⼉童⾝体、情绪、智能和社会性的发展D.为⼯作的⺟亲照管⼉童3.美国⼼理学家格塞尔通过双⽣⼦实验证明在⼉童发展的整个过程中,( )具有决定性的作⽤。
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教育因素D.⽣物与社会相互作⽤的因素4.⼉童能够独⽴、完整、连贯地讲述或复述某⼀件事或某⼀个故事的年龄为( )。
A.3、4岁B.4、5岁C.5、6岁D.6、7岁5.提出“教育即⽣⻓”、“教育即⽣活”等教育观念的教育家是( )。
A.杜威B.福禄⻉尔C.陶⾏知D.陈鹤琴6.( )的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个最基本的思想就是把⼉童当⼉童看待,把⼉童看作教育中的⼀个积极因素;教育要适应⼉童天性的发展,保护好⼉童的天性。
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福禄⻉尔7.《林哈德与葛笃德》是( )的教育理论专著。
A.夸美纽斯B.卢梭C.裴斯泰洛⻬D.福禄⻉尔8.蒙台梭利在( )创⽴了“蒙台梭利教学法”,受到全世界瞩⺫。
A.18世纪B.19世纪C.20世纪初D.⼆次⼤战后9.陶⾏知所批评的20世纪初在中国各⼤城市的幼⼉教育机构存在的“( )”三⼤弊病,⾄今仍然存在。
A.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B.城市病、外国病、富贵病C.读书病、外国病、花钱病D.城市病、读书病、外国病10.有“中国幼⼉教育之⽗”之称号的近代幼⼉教育家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2010年4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教育学(幼儿园)试题
课程代码: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工业社会中,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
A.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施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
B.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
C.促进儿童身体、情绪、智能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D.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
2.______是指对某种文化的自动撷取或排斥即择优汰劣,取精去糟的过程。
( )
A.文化传递
B.文化传播
C.文化选择
D.文化变迁
3.从幼儿颜色视觉的发育来看,一般从______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 )
A.3个月
B.4个月
C.5个月
D.6个月
4.认为后天教育经验只影响儿童发展的速度而不影响发展方向和顺序,这种作用模式是( )
A.诱导
B.维持
C.递进
D.促进
5.______是人类最早呈现出来的一种幼儿教育形态。
( )
A.采用讲故事形式对儿童进行教育
B.模仿游戏
C.老少相随,以老教小
D.宗教仪式
6.国家对幼儿的体质十分重视,并采取“优选法”等具体措施,这是______的特点。
( )
A.古希伯来幼儿教育
B.古埃及幼儿教育
C.古代印度幼儿教育
D.古希腊幼儿教育
7.______认为: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
(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福禄贝尔
8.______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他的认知发展学说是20世纪对儿童教育影响最大的理论。
( )
A.杜威
B.蒙台梭利
C.维果斯基
D.皮亚杰
9.______主张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创造力,由此提出“六解放”。
( )
A.陶行知
B.陈鹤琴
C.鲁迅
D.张雪门
10.从全球学前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来看,20世纪80年代强调( )
A.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B.儿童个性、情感和社会化发展
C.智力开发
D.培养创造力
11.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______、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是未来教育的四大基础支柱。
( )
A.学会认知
B.学会认字
C.学会生存
D.学会生活
12.在指导儿童结构游戏时,要求中班幼儿学会的结构知识是( )
A.会识别材料的形体、大小、颜色
B.会识别高低、宽窄、厚薄、轻重、长短、前后
C.会识别左右
D.会识别上下、中间
13.______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1986年以后极力提倡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主要是针对当时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的。
( )
A.启蒙性
B.独立自主性
C.发展适宜性
D.综合性
14.______属于独立自主性教育中生活方面的基本内容。
( )
A.学习“安静”
B.学习开门
C.学习浇花
D.学习穿衣服
15.教师在教学中出示实物或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这种方法是( )
A.演示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示范法
16.针对儿童期特有的自我中心化思维,______能明显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水平和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 )
A.游戏化方法
B.移情法
C.行动操练法
D.语言法
17.行动操练法按性质和特点一般分为三类:( )
A.审美技能练习、动作技能练习、道德行为习惯练习
B.心智技能练习、审美技能练习、道德行为习惯练习
C.心智技能练习、动作技能练习、道德行为习惯练习
D.心智技能练习、动作技能练习、审美技能练习
18.教师在班内建立起一种明辨是非的气氛,使那些经常犯错的儿童感受到犯错后班上儿童对他在态度和情感上的疏远,这种惩罚属于( )
A.自然后果的惩罚
B.剥夺性惩罚
C.体罚
D.生理性惩罚
19.______左右的儿童正处于自我概念形成的时期。
( )
A.1岁
B.2岁
C.3岁
D.4岁
20.对于7个月的婴儿,应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有( )
A.手工、绘画材料
B.不倒翁,拨浪鼓
C.色彩鲜明的小球
D.用手穿的大木珠
21.“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属于分离焦虑的______阶段。
( )
A.反抗
B.失望
C.超脱
D.平复
22.______幼儿的思维由直觉行动性向具体形象性过渡。
( )
A.学前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
23.家长对于托儿所、幼儿园的心态可分为几个阶段,其中“对婴幼儿教育的关注程度呈上升趋势,有接受教育指导的强烈愿望”属于( )
A.希求期
B.忽略期
C.需求期
D.渴求期
24.园所可以通过______解答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的疑问和难题。
( )
A.咨询活动
B.家长委员会
C.家长学校
D.电话联系
25.______创建于福州市黎明村。
( )
A.流动幼儿园
B.巡回辅导班
C.游戏点
D.儿童游戏场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遗传决定论
27.幼儿的完整学习
28.活动区的相容性
29.环境体验法
30.幼儿园的一日生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31.简述游戏的特点。
32.简述活动性原则的实施要点。
33.家长怎样做到尊重儿童?
34.简述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四、论述题(本大题13分)
35.请结合实际谈谈小班幼儿活动室环境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