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持续性管理程序
ISO22301:2019程序文件-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
![ISO22301:2019程序文件-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0e4db56e6c175f0e7dd1373a.png)
文件编号版本号修改号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BCM8.4-01A01.目的为了防止营运活动的中断,结合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将灾难和管理缺失导致的营运中断情形降低到最低。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
3.定义无4.职责4.1 最高管理者(总经理):A、危机第一责任人,负责运营策划、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B、担任特别重大危机(Ⅰ级)的总指挥;C、重大危机后接受媒体报告。
4.2 质量负责人:A、危机第二责任人,负责各事业部运营执行;B、较大危机(Ⅱ级)及一般性危机(Ⅲ级)的总指挥。
4.3 管理部负责人:A、人才危机进行预测;B、收集各部门危机信息进行分析,启动危机预警;C、危机后人员的安抚及人力的调整;D、危机后对外信息的发布及媒体沟通;E、危机后调查反馈报告给最高管理者提供危机所需的后勤保障。
4.4 市场营销部负责人:A、市场危机进行预测,收集市场信息;B、危机后负责向客户沟通,稳定市场。
4.5 事业部负责人:A、对本事业部存在危机信息的收集并汇报;B、危机后本事业部人员的安抚及人力的调整。
4.6 财务部负责人:A、财务危机进行预测;B、危机后提供危机所需的资金保障。
4.7 采购认证部负责人:A、供方危机进行预测;B、危机后物料的调配。
4.8 BCM工作小组:A、进行业务影响分析,识别关键活动及依赖,通过识别、定性或定量分析组织的业务功能的丧失、中断或损坏所造成的损失,为制定业务持续性策略提供依据;B、进行风险评估,对那些会导致关键业务中断的一系列的风险和威胁进行识别,通过分析其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确定风险等级,进行风险排序并采取应对方案和措施,从而将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C、根据业务目标、收益成本和客户要求等因素,结合业务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制定关键业务流程和恢复策略;D、依据BCM方法、工具和模板,在风险评估、业务影响和策略选择的基础上,拟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IMP)和业务连续性计划(BCP);E、进行BCM测试及演练,发现其中不足并加以改进;F、进行维护和改进,不断优化发展,满足公司业务需求。
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
![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cd95cf0a8956bec0975e3d6.png)
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总则为了提高公司的风险防范能力,有效地应对各种非计划的业务破坏、降低影响,确保公司各项业务的连续性,保障公司、商户、合作伙伴等相关单位的利益,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章流程规范一、公司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部门及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安全级别,实行分级管理,保证在发生重大事故导致业务中断时,所有成员能够识别其角色与职责。
二、制订危机管理和灾难恢复等业务连续性管理流程,确保在系统发生故障等导致业务中断之时,能在最短时间内、保证数据零丢失的情况下进行快速恢复。
三、在与合作商(服务商)签订书面合同时要充分考虑业务的连续性,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并制定在意外情况下能顺利实现合作商(服务商)变更,保证合作商(服务商)不间断的应急预案。
第二章业务中断分析一、业务中断成因可分为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一般灾害1、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火灾、水灾、台风等,此种灾害无法预判,灾害发生时无法防护,发生频率最低,当灾害发生时,业务一般也只能切换到灾备机房,一旦切换到灾备机房,业务正常运行肯定收到影响。
2、人为灾害主要有:恐怖攻击、黑客攻击(网络攻击、病毒攻击等),此灾害同样无法预判,发生不高,但其中黑客攻击可从网络安全、主机安全、系统安全等方面进行防护,加大黑客攻击难度,从而达到黑客攻击防护的目的。
3、一般灾害主要有:网络故障、服务器软硬件故障、应用程序故障等,此灾害可防护,但发生频率最高,应对网络、服务器、应用程序进行相应监控,并建立相应的监控巡检系统,自动监控自动报警,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
另核心业务系统应建设主备高可用架构或负载均衡高可用架构,避免单点故障。
二、业务中断的企业影响1、企业收入:企业直接损失、商户赔偿金、企业未来收入损失;2、生产效率:参与人员人数和人员处理时间;3、声誉损失:影响企业声誉,降低了商户和合作伙伴对企业的信任,影响到后期的企业市场发展和业务合作,扩大了竞争对手优势4、财务业绩:影响到企业的信用、现金流甚至违规罚款等第三章技术保障一、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目标是尽可能快地恢复服务至服务级别协议规定的水准,尽量减少事故对业务运营的不利影响,以确保最好的服务质量和可用性级别。
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的关键要素及流程
![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的关键要素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7860d2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3.png)
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的关键要素及流程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每个组织都需要确保其业务能够持续运行,避免因突发事件而引发的损失。
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的设计和实施对于保障组织的稳定运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的关键要素及流程,并为读者提供相关的参考。
一、关键要素1.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业务连续性管理的首要步骤。
组织需要对其关键业务活动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导致中断或异常的风险因素。
这包括自然灾害、技术故障、人为失误等各种潜在风险。
2. 业务连续性政策:业务连续性政策是指组织为应对风险所制定的一系列准则和原则。
该政策应明确规定业务连续性的目标和职责,确保业务连续性管理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3. 业务连续性计划:业务连续性计划是确保组织在发生中断时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营的关键文件。
该计划应包含详细的应急响应程序、备份和恢复策略,以及测试和培训计划等。
4. 组织结构和责任:每个组织都应当明确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责任分工。
这包括指定业务连续性团队的负责人和成员,并确保相关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培训。
5. 供应链管理:组织在业务连续性管理中需要考虑供应链的中断对业务的影响。
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建立备选供应商和替代方案,以降低供应链中断的影响。
6. 管理制度和程序:为了有效管理业务连续性,组织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程序。
这包括风险管理、培训和意识提高、演练和测试、监督和评估等方面的制度和程序。
二、流程1. 风险评估和业务影响分析:首先,组织需要对其关键业务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和业务影响分析。
通过评估风险和分析业务影响,组织可以确定关键业务活动的风险等级和优先级。
2. 业务连续性计划的编制: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组织需要编制业务连续性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应急响应程序、备份和恢复策略、测试和培训计划等。
3. 业务连续性计划的实施和维护:一旦业务连续性计划编制完成,组织需要确保其有效实施并进行定期维护。
业务持续性管理程序
![业务持续性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235eb7af31126edb6f1a10f6.png)
1 目的本程序规定了当发生重大信息安全事件或灾难时,为保护公司业务活动免受影响,迅速恢复已中断的业务活动,实现公司业务持续发展而实施的管理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建立业务持续性管理程序;进行业务持续性和影响分析;编制业务持续性战略计划;制订业务持续性管理实施计划并实施;对业务持续性管理计划进行定期测试和评审等。
2 范围本程序适应于本公司生产相关的主要业务的持续性管理控制。
3 职责3.1 公司执行董事负责公司业务中断的恢复的总指挥与总协调。
3.2 行政部及技术部负责编制、修订公司业务持续性管理程序,并协调、推进公司业务持续性管理活动。
3.3 技术部负责公司生产网络及其他基础设施/设备、财务管理系统、办公网络的故障处理及与之相关的作业中断的恢复。
3.4 财务部负责财务管理系统的故障处理及中断恢复。
3.4 技术部负责电话网络的故障处理及中断恢复。
3.5公司各部门在发生重大信息安全事件或灾难时,负责保护本部门使用的信息系统及业务数据,及时恢复中断的业务活动。
4程序4.1 业务持续性管理过程公司业务持续性管理过程规定如下:4.2 业务持续性和影响的分析4.2.1 公司在首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后进行业务持续性和影响的分析。
4.2.2 业务持续性和影响的分析由行政部组织、技术部、软件部及管理者代表指定的相关部门分别开展以下活动:a) 对本部门的信息安全进行风险评估;b) 识别出对本部门业务持续性造成严重影响的主要事件,如设备故障、火灾等; c) 分析这些事件一旦发生对公司业务活动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以及恢复业务所需费用等; d) 编写本部门《业务持续性和影响分析报告》(格式不限)。
4.2.3《业务持续性和影响分析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 识别关键业务的管理过程;b) 可能引起公司业务活动中断的主要事件; c) 主要事件对本部门管理的信息系统的影响; d) 信息系统故障或中断对公司业务活动的影响; e) 关于系统恢复或替换的费用考虑。
B17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
![B17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6f7a30a1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09.png)
1.0目的:为防止发生重大信息安全事件或灾难时业务活动中断,保护公司业务活动免受影响,
迅速恢复已中断的业务活动,特制定本程序。
2.0范围:本程序适应于本公司生产运营、商务等主要业务的持续性管理。
3.0权责
3.1 公司事故应急小组负责公司业务中断恢复的总指挥与总协调。
3.2 行政部负责编制、修订公司业务持续性管理程序,并协调、推进公司业务持续性管理活动。
3.3业务部负责对外客户的联络, 负责推进公司业务的发展。
3.4 物控部负责对供应商采购产品的调配,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3.5 生产部门根据业务部门协调、积极组织生产, 确保生产任务及时完成。
4.0程序内容:
4.1公司业务持续性管理过程如下:
4.2业务持续性和影响的分析
4.2.1 公司在首次安全风险评估后进行业务持续性和影响的分析。
4.2.2 业务持续性和影响的分析由行政部组织,其他各相关部门分别开展以下活动:
a) 对本部门的信息安全进行风险评估;
b) 识别出对本部门业务持续性造成严重影响的主要事件,如设备故障、火灾等;
c) 分析这些事件一旦发生对公司业务活动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以及恢复业务所需费用等;
编写《业务持续性应急计划》。
4.2.3业务持续性管理应急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识别关键业务的管理过程;
b) 可能引起公司业务活动中断的主要事件;
c) 主要事件对本部门管理的信息系统的影响;。
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含表格)
![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含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878208a4960590c69ec376cc.png)
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ISO27001-2013)1、目的减少由于经营活动中某个环节变化导致公司的业务受到严重影响或长时间不能回复,保证重要业务流程不受到重大故障和灾难的影响。
2、范围公司范围内所有的信息活动。
3、职责责任部门要定期测试所负责的连续性计划的可行性。
4、内容4.1运营的持续性管理基本要求a)根据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和它们的影响,包括对重大运营过程的识别和优先考虑,来理解组织所面临的风险;b)理解中断对组织可能产生的影响(重要的是要找到处理较小事故以及能威胁组织生存的严重事故的解决办法) ,并确立信息处理设施的商业目标;c)考虑购买合适的保险,它可以成为运营持续性过程的组成部分;d)将与议定的商业目标和优先权一致的运营持续策略公式化和文件化;e)将与议定的策略一致的运营持续计划公式化和文件化;f)定期测试和更新处于适当位置上的计划和程序;g)确保运营持续性的管理并入组织的过程和结构。
4.2业务连续性和影响分析业务连续性的信息安全方面应从识别可能导致组织业务过程中断的事件(或一系列事件)开始,例如,设备故障、人为错误、盗窃、火灾、自然灾害和恐怖事件。
随后应是风险评估,根据时间、损坏程度和恢复周期,确定这些中断发生的概率和影响。
业务连续性风险评估的执行应有业务资源和过程拥有者的全面参与。
这种评估应考虑所有业务过程,并应不局限于信息处理设施,但应包括信息安全特有的结果。
并且要将不同方面的风险链接起来,以获得一副完整的组织业务连续性要求的构图。
该评估应按照组织的相关准则和目标,如关键资源,中断影响,允许中断时间,恢复的优先级,来识别、量化并列出风险的优先顺序。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应开发业务连续性战略,以确定整体的业务连续性方法。
该战略一旦被制定,就应由管理者签署,并制定计划,签署实施该战略。
4.3制订和实施业务连续性计划应当制定计划,以便在关键的运营过程中断或出现故障之后所要求的时间范围内,维护或恢复商业运营。
中文BS_25999-2_规范
![中文BS_25999-2_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09dc8dd50e2524de5187e8f.png)
BS 25999-1:2006 英国标准业务持续性管理第二部分:规范ICS 03.100.01这份英国标准是由英国标准化协会(BSI)发布并生效。
它是在BCM/1技术委员会监督下由BCM/1/-/2小组提交的业务持续性管理文档。
可以通过秘书获得委员会中提到的组织名单。
这份英国标准由业务持续性领域广大业内专家所开发,凝聚了他们在业务持续性管理(BCM)方面的理论、技术和实践经验。
这份标准已经被用于定义业务持续性管理的体系方法方面的要求,而这些方法源自遍布工业、商业、公共事业和非官方领域的大中小型组织的最佳实践。
BS25999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业务持续性管理实践准则-第二部分:业务持续性管理规范这份标准中定义的需求已经作为原则和惯例包含在BS25999-1中。
这份英国标准提供了满足内部和外部组织使用的详细说明,包括帮助组织提升能力以达到监管要求的认证部分内容、客户和组织自身的要求。
英国标准仅仅包含了那些能被客观审计的要求。
那些需要在更广泛业务持续性管理问题上得到指导的组织可以参考BS25999-1。
这份英国标准中提到的成功案例可以用于组织保障他们重要部门的业务持续性管理体系就位。
与现代管理体系标准的共同之处在于,这份标准也使用规划-执行-控制-改进(PDCA)模型来开发、实现和改进组织业务持续性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这份出版物不易为这包含所有必要的合同事项,用户有责任自行正确应用。
遵从英国标准并不表示组织可以免除自身法律义务。
页码摘要:这份文档由封面、内部封面、i到v页、1到19页和底页组成。
总则这份英国标准详细说明了通过建立和管理有效的业务持续性管理体系来定义业务持续性管理程序的要求。
它强调了以下内容的重要性:a)理解业务持续性的需求和建立业务持续性政策和目标的必要性;b)组织整体业务持续性风险管理的实施和操作控制;c)监控和评审BCMS的绩效和有效性;d)基于目标持续改进的方法。
管理体系包括:a)职责明确的人员;b)有关管理过程:1)政策;2)规划;3)实施和操作;4)绩效评估;5)改进;6)管理评审;c)一组提供审计依据的文档;d)与业务持续性主题有关的专门议题的过程,如BIA,业务持续性预案开发等。
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
![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dc66f978bd63186bcebbc50.png)
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总则为了提高公司的风险防范能力,有效地应对各种非计划的业务破坏、降低影响,确保公司各项业务的连续性,保障公司、商户、合作伙伴等相关单位的利益,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章流程规范一、公司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部门及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安全级别,实行分级管理,保证在发生重大事故导致业务中断时,所有成员能够识别其角色与职责。
二、制订危机管理和灾难恢复等业务连续性管理流程,确保在系统发生故障等导致业务中断之时,能在最短时间内、保证数据零丢失的情况下进行快速恢复。
三、在与合作商(服务商)签订书面合同时要充分考虑业务的连续性,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并制定在意外情况下能顺利实现合作商(服务商)变更,保证合作商(服务商)不间断的应急预案。
第二章业务中断分析一、业务中断成因可分为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一般灾害1、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火灾、水灾、台风等,此种灾害无法预判,灾害发生时无法防护,发生频率最低,当灾害发生时,业务一般也只能切换到灾备机房,一旦切换到灾备机房,业务正常运行肯定收到影响。
2、人为灾害主要有:恐怖攻击、黑客攻击(网络攻击、病毒攻击等),此灾害同样无法预判,发生不高,但其中黑客攻击可从网络安全、主机安全、系统安全等方面进行防护,加大黑客攻击难度,从而达到黑客攻击防护的目的。
3、一般灾害主要有:网络故障、服务器软硬件故障、应用程序故障等,此灾害可防护,但发生频率最高,应对网络、服务器、应用程序进行相应监控,并建立相应的监控巡检系统,自动监控自动报警,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
另核心业务系统应建设主备高可用架构或负载均衡高可用架构,避免单点故障。
• 口然灾京一火灾.水灾,恶劣人气•人为灾害一恐怖行动,恶盍破坏•安全破坏一电脑黑客«服务中断攻击病阳攻市| 内部女欺诈•计划内停工.•应用飾故障低二、业务中断的企业影响1、 企业收入:企业直接损失、商户赔偿金、企业未来收入损失;2、 生产效率:参与人员人数和人员处理时间;3、 声誉损失:影响企业声誉,降低了商户和合作伙伴对企业的信任,影响到后 期的企业市场发展和业务合作,扩大了竞争对手优势4、 财务业绩:影响到企业的信用、现金流甚至违规罚款等第二章技术保障一、 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目标是尽可能快地恢复服务至服务级别协议规定 的水准,尽量减少事故对业务运营的不利影响,以确保最好的服务质量和可用性 级别。
中文BS_25999-2_要求规范
![中文BS_25999-2_要求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45f80a4195f312b3169a5b3.png)
BS 25999-1:2006 英国标准业务持续性管理第二部分:规范ICS 03.100.01这份英国标准是由英国标准化协会(BSI)发布并生效。
它是在BCM/1技术委员会监督下由BCM/1/-/2小组提交的业务持续性管理文档。
可以通过秘书获得委员会中提到的组织名单。
这份英国标准由业务持续性领域广大业内专家所开发,凝聚了他们在业务持续性管理(BCM)方面的理论、技术和实践经验。
这份标准已经被用于定义业务持续性管理的体系方法方面的要求,而这些方法源自遍布工业、商业、公共事业和非官方领域的大中小型组织的最佳实践。
BS25999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业务持续性管理实践准则-第二部分:业务持续性管理规范这份标准中定义的需求已经作为原则和惯例包含在BS25999-1中。
这份英国标准提供了满足内部和外部组织使用的详细说明,包括帮助组织提升能力以达到监管要求的认证部分内容、客户和组织自身的要求。
英国标准仅仅包含了那些能被客观审计的要求。
那些需要在更广泛业务持续性管理问题上得到指导的组织可以参考BS25999-1。
这份英国标准中提到的成功案例可以用于组织保障他们重要部门的业务持续性管理体系就位。
与现代管理体系标准的共同之处在于,这份标准也使用规划-执行-控制-改进(PDCA)模型来开发、实现和改进组织业务持续性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这份出版物不易为这包含所有必要的合同事项,用户有责任自行正确应用。
遵从英国标准并不表示组织可以免除自身法律义务。
页码摘要:这份文档由封面、内部封面、i到v页、1到19页和底页组成。
总则这份英国标准详细说明了通过建立和管理有效的业务持续性管理体系来定义业务持续性管理程序的要求。
它强调了以下内容的重要性:a)理解业务持续性的需求和建立业务持续性政策和目标的必要性;b)组织整体业务持续性风险管理的实施和操作控制;c)监控和评审BCMS的绩效和有效性;d)基于目标持续改进的方法。
管理体系包括:a)职责明确的人员;b)有关管理过程:1)政策;2)规划;3)实施和操作;4)绩效评估;5)改进;6)管理评审;c)一组提供审计依据的文档;d)与业务持续性主题有关的专门议题的过程,如BIA,业务持续性预案开发等。
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
![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b906a851a37f111f0855b3d.png)
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总则为了提高公司的风险防范能力,有效地应对各种非计划的业务破坏、降低影响,确保公司各项业务的连续性,保障公司、商户、合作伙伴等相关单位的利益,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章流程规范一、公司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部门及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安全级别,实行分级管理,保证在发生重大事故导致业务中断时,所有成员能够识别其角色与职责。
二、制订危机管理和灾难恢复等业务连续性管理流程,确保在系统发生故障等导致业务中断之时,能在最短时间内、保证数据零丢失的情况下进行快速恢复。
三、在与合作商(服务商)签订书面合同时要充分考虑业务的连续性,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并制定在意外情况下能顺利实现合作商(服务商)变更,保证合作商(服务商)不间断的应急预案。
第二章业务中断分析一、业务中断成因可分为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一般灾害1、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火灾、水灾、台风等,此种灾害无法预判,灾害发生时无法防护,发生频率最低,当灾害发生时,业务一般也只能切换到灾备机房,一旦切换到灾备机房,业务正常运行肯定收到影响。
2、人为灾害主要有:恐怖攻击、黑客攻击(网络攻击、病毒攻击等),此灾害同样无法预判,发生不高,但其中黑客攻击可从网络安全、主机安全、系统安全等方面进行防护,加大黑客攻击难度,从而达到黑客攻击防护的目的。
3、一般灾害主要有:网络故障、服务器软硬件故障、应用程序故障等,此灾害可防护,但发生频率最高,应对网络、服务器、应用程序进行相应监控,并建立相应的监控巡检系统,自动监控自动报警,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
另核心业务系统应建设主备高可用架构或负载均衡高可用架构,避免单点故障。
二、业务中断的企业影响1、企业收入:企业直接损失、商户赔偿金、企业未来收入损失;2、生产效率:参与人员人数和人员处理时间;3、声誉损失:影响企业声誉,降低了商户和合作伙伴对企业的信任,影响到后期的企业市场发展和业务合作,扩大了竞争对手优势4、财务业绩:影响到企业的信用、现金流甚至违规罚款等第三章技术保障一、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目标是尽可能快地恢复服务至服务级别协议规定的水准,尽量减少事故对业务运营的不利影响,以确保最好的服务质量和可用性级别。
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
![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953e244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3.png)
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潜在风险和威胁,如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网络攻击、供应链中断等。
这些突发事件可能会导致企业业务的中断,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风险,保障企业业务的持续运营,建立一套完善的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显得尤为重要。
一、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的定义和目标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是一套用于识别、评估和管理可能影响企业业务连续性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和计划,以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恢复业务运营的管理体系。
其主要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关键业务流程,减少业务中断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保护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客户、供应商、股东等的利益,并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市场地位。
二、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的重要性1、降低风险和损失通过提前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和业务中断时间。
2、保障客户满意度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恢复业务运营,满足客户的需求,保障客户的利益,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维护企业声誉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展示企业的应对能力和责任感,有助于维护企业的良好声誉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4、符合法规要求某些行业和地区可能有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以保障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
三、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的主要步骤1、风险评估(1)识别潜在风险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识别可能影响业务连续性的各类风险,如自然灾害、火灾、电力故障、网络攻击、人员短缺、供应链中断等。
(2)评估风险影响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其可能对业务造成的影响,包括业务中断的时间、损失的程度、影响的范围等。
(3)确定风险优先级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确定风险的优先级,以便集中资源应对高优先级的风险。
2、策略制定(1)制定恢复目标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关键业务流程的恢复时间目标(RTO)和恢复点目标(RPO)。
iso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
![iso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f5b3f56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0.png)
iso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ISO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 System,BCMS)是指组织为了实现在面临灾害、突发事件或其他紧急情况时业务连续运营的能力而采取的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技术措施。
它旨在确保组织在不可避免的业务中断或变数情况下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营,并减少对业务和利益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ISO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要点、实施步骤以及对组织的重要性。
一、ISO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要点ISO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核心是通过识别、评估和管理突发事件的风险,从而保障组织的业务连续性。
以下是ISO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主要要点:1. 风险评估和管理:组织需要对可能导致业务中断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管理。
这包括识别关键业务和流程,并确定突发事件对其可能造成的影响。
通过建立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组织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
2. 持续改进:ISO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实施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组织应该定期审查和更新其业务连续性计划,以确保其在不断变化的业务环境中仍然有效。
持续改进的目标是提高组织的业务连续性能力,并减少突发事件对组织的影响。
3. 紧急响应和恢复计划:组织需要制定紧急响应和恢复计划,以迅速应对业务中断。
这些计划应该包括明确的责任和行动步骤,并确保组织的关键业务能够尽快恢复正常运营。
同时,还应该进行定期的演习和测试,以验证这些计划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4. 培训和意识提升:组织的员工应该接受相关培训,了解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实施细节。
他们应该了解自己在突发事件中的角色和责任,并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组织还应该通过内部沟通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对业务连续性的意识和理解。
二、ISO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实施步骤ISO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实施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确定管理责任:组织应该指定一个具体负责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团队或员工,并明确其职责和权力。
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
![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08bc2f54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7c.png)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和范围为确保公司的业务能够持续稳定的进行,最低限度的降低信息安全事件对业务的影响,特制订本管理程序。
业务连续性管理为关键业务过程提供支持。
2.0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各部门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GB/T 22080-2016/ISO/IEC 27001:2013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2)GB/T 22081-2016/ISO/IEC 27002:2013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3)《信息安全事件管理制度》3.0职责和权限1)信息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审批业务连续性计划,分配相关资源,确保业务持续性活动顺利进行;在发生重大信息安全事件或灾难时担任公司业务中断的恢复的总指挥与总协调。
2)信息安全工作小组:负责组织进行相关业务连续性计划(BCP)编写,审核BCP,组织BCP演练,监督修改完善;在发生重大信息安全事件或灾难时,负责协调进行信息和资产保护,及时恢复中断的业务。
3)各相关部门:配合信息安全工作小组执行BCP的编写与演练;在发生重大信息安全事件或灾难时,负责保护本部门的信息和资产,及时恢复中断的业务。
4.0业务连续性管理流程为方便理解业务连续性管理过程,将采用分级的方式进行表述。
业务连续性管理概要过程主要从整体上描述,不会体现具体的细节和涵盖所有的人员。
1)制定业务连续性框架通过对一系列应对方式(包括资源获取方式)的策略评估,确定业务连续性框架,为每一服务选择了合适的响应方式,使得组织可以在中断发生中或发生后能够按预定的条件持续提供服务。
2)制定应急预案开发具体的服务连续性应对措施,建立事故管理和业务连续性、业务恢复计划的管理框架,以详细描述在事故发生中或发生后维持和恢复运行的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科技部
业务持续性管理程序
A版
2011年6月1日发布2011年6月1日实施
目录
1 目的 (3)
2 范围 (3)
3 相关文件 (3)
4 职责 (3)
5 程序 (3)
5.1业务持续性管理过程 (3)
5.2业务持续性和影响的分析 (4)
5.3编制《业务持续性管理战略计划》 (5)
5.4编制《业务持续性管理实施计划》 (5)
5.5《业务持续性管理实施计划》的实施要求 (5)
5.6业务持续性计划的测试与评审 (6)
6 记录 (6)
1 目的
本程序规定当发生重大信息安全事件或灾难时,为保护阜新银行信息科技部业务活动免受影响,迅速恢复已中断的业务活动,实现业务持续发展而实施的管理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建立业务持续性管理程序;进行业务持续性和影响分析;
编制业务持续性战略计划;制订业务持续性管理实施计划并实施;对业务持续性管理计划进行定期测试和评审等。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阜新银行信息科技部业务相关的主要业务的持续性管理控制
3 相关文件
4 职责
4.1总经理负责业务中断的恢复的总指挥与总协调。
4.2管理者代表负责编制、修订业务持续性管理程序,并协调、推进业务持续性管理活动。
4.3硬件工程师负责网络及其他基础设施/设备、办公网络的故障处理及与之相关的作业中断的恢复及电话网络的故障处理及中断恢复。
4.4各区域负责人在发生重大信息安全事件或灾难时,负责保护自己区域内使用的信息系统及业务数据,及时恢复中断的业务活动。
5 程序
5.1业务持续性管理过程
业务持续性管理过程规定如下:
5.2业务持续性和影响的分析
5.2.1在首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后进行业务持续性和影响的分析。
5.2.2业务持续性和影响的分析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各副总经理配合,及管理者
代表指定的相关责任人分别开展以下活动:
a) 对信息安全进行风险评估;
b) 识别出对业务持续性造成严重影响的主要事件,如设备故障、火灾等;
c) 分析这些事件一旦发生对业务活动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以及恢复业务所需费用
等;
d) 编写《业务持续性和影响分析报告》(格式不限)。
5.2.3《业务持续性和影响分析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识别关键业务的管理过程;
b) 可能引起业务活动中断的主要事件;
c) 主要事件对管理的信息系统的影响;
d) 信息系统故障或中断对业务活动的影响;
e) 关于系统恢复或替换的费用考虑。
5.3编制《业务持续性管理战略计划》
各区域副总经理编制的《业务持续性和影响分析报告》完成后应提交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或管理者代表指定的人员来制订《业务持续性管理战略计划》(格式不限),并提交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经信息安全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予以实施。
5.4编制《业务持续性管理实施计划》
5.4.1根据《业务持续性管理战略计划》,各相关职能人员分别编制自己负责区域
内的管理的信息系统的《业务持续性管理实施计划》,并由信息安全管理者代表批准,以便在这些系统发生中断时实施。
5.4.2《业务持续性管理实施计划》的编写为:
a) 硬件工程师网络部分:核心业务网络系统、办公网络系统、电话网络、供
电系统及中间业务。
5.4.3《业务持续性管理实施计划》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a) 计划实施所涉及的职务/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及接口关系的描述;
b) 系统中断的速报程序及要求;
c) 系统中断的恢复程序及方法;
d) 系统中断的恢复时限要求;
e) 保持业务运作连续应采取的应急措施与备用措施;
f) 必要的技术支持及资源要求。
5.5《业务持续性管理实施计划》的实施要求
上述重要系统一旦受到重大影响或中断后,有关人员应立即执行《业务持续性管理实施计划》,对系统采取应急措施、进行恢复,确保经营活动的持续运行。
同时,应按照《事故、薄弱点与故障管理程序》做好事故处理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
a) 对系统中断原因的调查分析;
b) 系统中断造成损失的统计;
c) 采取的纠正措施;
d) 应吸取经验教训及预防措施等。
5.6业务持续性计划的测试与评审
5.6.1每年下半年由管理者代表组织有关人员对《业务持续性管理实施计划》进
行测试,以判断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测试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
a) 对已发生过的业务中断及恢复措施实例进行讨论;
b) 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业务中断及恢复的模拟演练;
c) 采用技术手段对系统运行及中断恢复的相关参数进行测量;
d) 由供应商提供测试服务,确保所提供的外部服务和产品符合合同要求。
测试完成后填写《业务持续性管理计划测试报告》。
5.6.2根据相关人员的测试报告,管理者代表组织有关的人员对计划的适用性和
有效性进行评审,形成《业务持续性管理计划评审报告》。
5.6.3根据《业务持续性管理计划评审报告》的要求,决定是否对《业务持续性
管理战略计划》和《业务持续性管理实施计划》进行修改。
6 记录
《业务持续性和影响分析报告》
《业务持续性管理战略计划》
《业务持续性管理实施计划》
《业务持续性管理计划测试报告》
《业务持续性管理计划评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