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12年度三校生高考语文复习模拟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2012学年度三校生高考语文复习模拟试题
流浪客改编
三校生语文复习模拟题(一)
一、选择题(共16分)
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出阁gé堤岸tí刮痧shā
B、敷衍yǎn 周匝zhā铮铮zhēng
C、窘迫jiǒng 遒劲qiú纶巾guān
2、下面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幅员广阔矫揉造作闲情逸致
B、推陈出新门庭若市感慨万端
C、怡笑大方万籁俱静抑扬顿挫
D、哗众取宠招摇过市立竿见影
3、下面括号里依次应填写的词语是()
夜的草原是那么()而(),只有漫流的溪水声引起你对这大自然的()。
A、寂静安静遐思
B、肃静安宁深思
C、幽静安闲奇思
D、宁静安详遐想
4、选出语义明确的一项是:()(2分)
A、老张在轮船的甲板上写字。
B、测字算命根本不可信。
C 正月初四或初五下午,我和你一起去老师家拜年。
D 假期里,李老师看到同学们非常高兴,就把他们叫到办公室。
5、对“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一句中,“也”字所表达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2分)
A、美丽动人的姑娘都是生在富贵人家。
B、大千世界里有无数美丽动人的姑娘。
C、富贵人家的姑娘生来就美丽动人。
D、小职员家庭里也有美丽动人的姑娘。
6、“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句的意思应是:()(2分)
A、江山壮丽如画,英雄豪杰无处寻
B、江山壮丽如画,英雄豪杰辈出
C、江山美丽,让多少英雄豪杰为之倾倒
D、风景变迁,人物依旧
7、《雨霖铃》的诗眼是:()(2分)
A、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B、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8、“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一句的谓语是:()(2分)
A、奋斗牺牲
B、前仆后继
C、摸索
D、是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一)(10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根据语境解释加点的词。
(4分)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脉脉的流水()
2 品味下面的句子,谈谈加点的文字妙在何处。
(4分)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②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3、这段文字用了许多比喻句,请你任选两句。
(2分)
4、“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一句,运用的是修辞方法。
(2分)
5、文中与“亭亭的舞女的裙”相照应的短语是。
(2分)
(二)(18分)
阅读下面《南州六月荔枝丹》的选段,完成题。
(10分)
①荔枝的花期是二月到四月初,早晚随品种不同。
②广东有双季荔枝,一年开花两次。
③又有四季荔枝,一年开花四次之多。
④花形小,绿白色或淡黄色,不耀眼。
⑤仅极少数品种有完全花。
⑥雌雄花往往不同时开放,宜选择适当的品种混霜在一起,以增强授粉的机会。
⑦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所以有“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
⑧荔枝花多,花期又长,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
1.对文段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2.文段介绍的对象是什么?关于它的知识介绍了哪些?(4分)
3.荔枝花多子少的原因是什么?可以改变吗?(6分)
4.文段主要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并各举一例句说明。
(6分)
三、古文知识(8分)
1、下面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张良出,要项伯。
B、勿内诸侯。
C、沛公军霸上。
D、因击沛公于坐。
2、下面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项伯杀人,臣活之。
A、富国强民
B、不耻下问
C、惊天动地
D、汗牛充栋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
A、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C、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D、乃令张良留谢。
4.下面句子中“朝”字的读音与意思完全相同的两项是()和()(2分)
A.朝辞白帝彩云间B.于是入朝见威王C.皆朝于齐D.朝服衣冠
四、语言运用
1、仿照例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续写两,构成一组排比句。
(4分)
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的泉水,是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爱心是。
爱心是
五、作文(40分)
一个人在一生中总要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有的人会因为遭遇挫折而痛不欲生,有的人会因为遭遇挫折而发奋图强。
不同的人面对挫折的态度不同,最后的结果也就不同。
请以“面对挫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600字。
语文模拟题参考答案(一)
一、1、D 2、C 3、D 5、B 6、A 7、B 8、A 9、D
二、(一)
1、弥望:满眼望去
脉脉:没有声音,但深含感情
2、①、叶子多,荷花少,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诗情画意,跃然纸上。
②、“凝碧”形容荷叶碧绿微动,象微波涟漪,把荷叶的色、动态及轻柔的韵味写出来了。
3、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
4、通感
5、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二)1、C 2.介绍荔枝花期长,花形小,花色,少有完全花,花多子少。
3、荔枝完全花少,雌雄花往往不同时开放。
可选择适当品种混栽在一起。
增加授粉的机会。
4 举例子第②句;引用第⑦句
三、1、C 2、D 3、C 4、A和D
四、1、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一座亮在黑夜里的灯塔,使迷途的航船找到港湾。
三校生语文复习模拟题(二)
一、语文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百舸(gě)禅(chán)让璀(cuǐ)璨 B. 佳肴(yáo)惩戒(chěng)坍(tān)塌C.臆造(yì)亵渎(xiè)磨蹭(cèng )D.驰骋(chéng)硕果(shuò)嫉(jì)恨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泄露机密水泄不通一泻千里
B.委曲求全屈指可数无事生非
C、举止安祥礼尚往来至高无上
D.相辅相成一脉相承关怀备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个展览会规模宏大,其展品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美不胜收。
B.他把相敬如宾当作与朋友交往的一条起码原则,但在生活中他却常常得不到别人的尊敬,他为之很苦恼。
C.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
D.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最重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B.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两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
“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C.这个家庭,书籍、衣服、杯、盘、碗、碟都放得井井有条。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中“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革命的凌云壮志。
B.《我的空中楼阁》文中指出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场景中”,不再“清晰”,成了“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表明了“小屋”并不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是自己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
C.《人生的境界》一文论述的主要问题是“人生的境界”,作者认为可以把不同人生的境界从高到低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D.《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告诫学子要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安分守己。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8~10题。
(12分)
我的空中楼阁
李乐薇(台湾)
①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②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③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
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在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④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
⑤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
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
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和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⑥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
树总是轻轻摇动着。
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⑦小屋后而且杳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
这棵树使小屋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⑧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
远远地部在山下看。
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
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
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象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8.第一、二段从哪一方面写小屋?第二段用倒装语序有什么作用?(4分)
答:
9.第五、六段为什么用大量笔墨写树?其效果如何?(4分)
答:
10.第七、八段的观察角度有什么变化?分别突出了小屋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
(二)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1~14题。
(18分)
坦然面对生活
活着真叫累,有人这么感喟。
活着真叫烦,更有人这么嘘叹。
活着真的美丽,而我却喜欢这么对生活绾结。
寻找了千百种理由之后,才得以发现:生活在我的视野下呈现出与别人的不同,不是生活赐予我有什么不同,却仅仅是因为,在我的胸襟之中,盈盈地盛满这么两个字:坦然。
我坦然。
于是我心美丽。
我心美丽。
于是我的人生跟着美丽。
曾经看到那些假日垂钓者,一大早出门,夕阳之下拎着空空的鱼篓回家的时候,仍是一路欢歌,不禁讶然:付出了一天的等待却一无所获,怎么还可以这般快乐满怀?给我的回答却是:鱼不咬我的钩那是它的事,我却钓上来一天的快乐!
坦然是一种失意后的乐观。
曾经看到那些下零点班的纺织女工,写满倦意的脸上却交织着与朝霞一样灿烂的笑靥。
我便想:怎么说女孩子从事这种职业也不是最让人满意的呀!给我的回答却是:公主永远只有一个。
但如果没人为她织出那么多彩锦,一个公主也没有哇!对织布的人来说,原来最美的那匹布却是穿在了自己的身上。
坦然是沮丧时的一种调适。
曾经看到一个扫了三十几年大街的老伯,每天把一条长长的大街扫得一尘不染,让上早班的人粲然走过。
我便想:这么几十年这样平平淡淡地过,这老伯可以说是小城里生活得最不顺心的一个了?给我的回答却是:这条街只有我扫得最干净。
对扫街的人来说,原来扫得最清洁的恰恰是自己的心。
坦然是平淡中的自信。
忽然想起泰戈尔的最有名的一句诗:“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这不是对“坦然”作了最好的诠释?
是的,许多的事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也承担不起。
我们只需尽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之后的坦然和快乐;许多的人我们捉摸不透,防不胜防,往往是我们想走近,人家却早已设起屏障。
我们不必计较,我们惟一能做的是,在我们必须面对他们的时候,奉上我们的真心,然后铭感自己的博大;许多的选择如果能让我们抓住,有可能抵达我们的成功,但我们一次一次失却机会。
没有关系,那只是命运剥夺了你活得高贵的权利,却没有剥夺你活得伟大的权利!
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悠雅;没有原野的芬芳但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
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我们有美的胸襟,我们才活得坦然;我们活得坦然,生活才给我们快乐的体验。
11.回答下列问题。
(6分)
①作者认为“活着真的美丽”的原因是什么?
答:
②请揣摩泰戈尔的诗句的含义。
答:
12.作者在文中通过垂钓者、纺织女工、扫街者的事例分别说明什么道理?(20字以内)(4分)
答:
13.从请文章最后三段中提炼出4点正确对待生活的态度。
(4分)
答:
14.下面对本文的赏析,有误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的排比句语言优美而富于哲理。
B.本文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C.本文所举的事例说明一个道理,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快乐。
D.这篇散文叙事性强,做到了寓情于事。
E.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对生活的态度是乐观进取的。
三、文言文:(20分)
(一)默写(2分)
(1)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乱石穿空,,。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下面加点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夫夷(平坦)以近,则游者众
B、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增加)少矣
C、则其好游者不能穷(走到尽头)也
D、不出,火且(将要)尽。
3、下面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2分)
①有泉侧出②非常之观③始舍于其址④火尚足以明⑤常在于险远⑥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A、①⑥
B、②⑥
C、③⑥
D、④⑤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14分)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割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正确含义。
(8分)
⑴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A.亲近、交好
B.给予
C.连词,“和”的意思
D.帮助
⑵后秦击赵者再()
A.再见
B.再次
C.两次
D.又一次
⑶洎牧以谗诛()
A.以后
B.因为
C.所以
D.而,表并列
⑷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A.向来
B.因为
C.一直
D.假使
2.与“斯用兵之效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翻译句子。
(5分)
⑴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2分)
⑵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2分)
四、作文(40分)
18.小作文(10分)
你得知某公司要招聘一名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人员,请根据诚恳、自信、简洁的原则拟一份应聘书。
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30分)
美国的西点军校在世界上名气很大,它不仅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军事人才,也培养出无数商界精英。
这所学校有许多优良的传统。
比如,当军官派你去完成一项任务,但由于种种原因,你没有完成,当军官问你为什么时,如果你为自己辩解,说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导致自己没有完成任务,那就错了。
你只能说:“报告长官,没有借口。
”除此之外,你不能多说一个字。
对此,有人说,“没有借口”太没人情味了,太冷漠了:也有人说,“没有借口”可以激起一个人最大限度的潜能。
在人生中,不要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寻找借口上,失败也好,做错事也罢,再美妙的借口,对事情的改变又有什么作用呢?
作为中职学生的你,听到过一些借口吗?曾为自己找过借口吗?你对它有何感受和认识?请你以“借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
1.C
2.A(祥—详)
3.A
4.B
5.C
二、现代文阅读
(一)8.写了小屋的形态之美和它(在背景中)的位置。
用倒装语序,意在突出小屋“清新”“自然”的特点。
9.写树为小屋提供了一个美妙的背景,但更主要的是为了写小屋,由于树的衬托,才使小屋幽静、小巧、别致出色的特点更加突出。
10.由近看到远观,第七段突出了小屋“含蓄而有风度”,第八段赋予小屋以灵性,表达了作者对小屋特殊的喜爱之情。
(二)11.①我心中坦然(我心中美丽)。
②我们要尽力做事,不必追求什么结果。
12.失意后要乐观;沮丧时调整心态;平淡中有自信。
13.⑴我们要尽力做事;⑵要真心对待朋友;⑶失去良机后要活得伟大;⑷要找到自己正确的位置。
14.C、D(C“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快乐”不合文意;D“叙事性强,做到了寓情于事”错,本文不属于叙事散文,而是哲理散文)
三、1、略2、B 3、C
1.⑴A ⑵C ⑶B ⑷D
2.A
3.⑴等到太子丹用荆轲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计谋,才招致祸患。
⑵赵国曾经与秦国五次交战,二次失败三次获胜。
三校生语文复习模拟试题(三)
一、基础知识(3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 )
A.供gòng:供品口供供职B.模:mó模范模型模样
C.强:qiáng 富强强调强占D.应:yìng 应许应变应考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d )
A.博取斩露头角宛转书声琅琅B.恍惚功败垂成恢谐洗耳恭听
C.浩瀚无与伦比防碍错落有致D.领衔和衷共济融资秀外慧中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d )。
①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促进投资软环境的______,已成为西部各省区的共识。
②加入WTO后,中国政府要_____.包括降低关税、取消关税壁垒等有关开放市场的承诺。
③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将对世贸组织_________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进行讨论。
A.改进履行起动B.改进实行起动
C.改善实行启动D.改善履行启动
4.下列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
A、每当春节临近,外出打工的都要衣锦还乡。
B、事物的发展自有它本身的规律,人们只能顺水推舟,而不可强求。
C.从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是举足轻重的小事,绝不能掉以轻心。
D.这两位艺术家相交几十年,情深谊厚,有如高山流水,成为艺术界广为传诵的佳话。
5、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C )
A、在开学的班会上,我们提出了自己参加高职考试的计划和决心。
B、从育才职校毕业的小周在北京长城饭店连续多年荣获优质服务标兵。
C、历史文化名城塑造过程将加大对全市历史文化资源研究与保护、开发与利用的力度,以扩大重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全国的知名度。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c
①由于摆脱了功利,田园山水诗人便有了一种恬静___________的心境。
②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仙人掌最初的叶子如今已___________成了针形。
③美国白宫发言人10日反驳了民主党领导人___________布什在越战时期曾经“擅离职守”的指责。
A、淡薄蜕化有关
B、淡薄退化关于
C、淡泊退化有关
D、淡泊蜕化关于
7、下面不用比拟手法的句子是:c
A.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
B.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
C.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D.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8、下列各句中,不是运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b
A、华老栓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B、且看这里遍地青松,个个雷锋!
C、几千双眼睛都在盯着你。
D、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
9、语:“青出于蓝”出自(C )
A《诗经》B《论语》C《荀子》D《史记》
10、在文学史上“小李杜”是指(C )
A李白杜甫B李白杜牧
C李商隐杜牧D李商隐杜甫
11下列成语的出处,依次对应的一项是(A)
①锲而不舍②三人行必有我师③窈窕淑女
A、《荀子·劝学》、《论语·述而》、《诗经·周南·关雎》
B、《荀子·劝学》、《昌黎先生集·师说》、《诗经·周南·关雎》
C、《论语·述而》、《昌黎先生集·师说》、《诗经·周南·关雎》
D、《昌黎先生集·师说》、《荀子·劝学》、《诗经·周南·关雎》
12、关于《诗经》六义正确的一项是( D )
A风、雅、颂、书、礼、乐B风、比、兴、易、春秋、颂
C诗、书、礼、乐、易、赋D风、雅、颂、赋、比、兴
13、“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中的“寤”,“悠”各指什么意思( D )A睡醒悠闲B睡着长久的思念
C睡着悠闲D睡醒长久的思念
1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从内容上看,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C.老舍,原名舒舍予。
他创作的长篇小说有《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
D. 我国古代把男子成年称为“加冠”,女子成年称为“及笈”。
15、下列有关文体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
B.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C.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的不同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D.我国的旧体诗有古体诗和近体诗之分。
古体诗亦称为“古风”,近体诗又称为“今体诗”。
李白的《将进酒》是近体诗。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主题是文章的________________,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架。
2、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是《红楼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分为、、、三部分。
它的第一首诗是《》。
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三、(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石缝间的生命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籽撒落到海角天涯。
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它们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一线石缝里。
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润,而唯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
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
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顽强的生命。
或者只就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
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
因为它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知你生存该有多么艰难;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又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少向母体吸吮一点乳汁,便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
这就是生命。
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
或者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
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作野菜。
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
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贫瘠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它们已经不能再去为人们作佐餐的鲜嫩的野菜,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
生命就是这样,被环境规定着人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
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
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的从石缝间生长出来,扭曲地,旋转地,每一寸树衣上都结着伤疤。
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地艰难。
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
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
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峰巅,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诉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
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盘根错节,从一个石缝间扎进去,又从另一个石缝间钻出来,于是沿着无情的青石,它们延伸过去,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
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粗的缆绳紧紧的缚住,由此,它们才能迎击狂风暴雨的侵袭,它们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了一片天地。
如果一切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上就会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地方成为永远的死寂,飞鸟无处栖身,一切借花草树木赖以生存的生命就要绝迹,那里便会沦为永无开化之日的黑暗。
如果一切生命都只贪婪于黑黝黝的沃土,它们又如何完备自己驾驭环境的能力人如何使自己在一代一代的繁衍中变得愈加坚强呢?世界就是如此奇妙。
试想,那石缝间的野草,一旦将它们的草籽撒落在肥沃的大地上,它们一定会比未经过风雨考验的娇嫩的种籽具有更为旺盛的生机,长得更显繁茂;试想,那石缝间的蒲公英,一旦它们的种籽,撑着团团的絮伞,随风飘向湿润的乡野,它们一定会比其它的花卉长得茁壮,更能经暑耐寒;至于那顽强的松柏,它本来就是生命的崇高体现,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它给一切的生命以鼓舞,以榜样。
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恓恓惶惶。
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
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是一篇以演绎生物学“物竞天择”学说为主题的散文,知识性很强,但文字清丽,极具可读性。
B.“石缝间的生命”,对于特定的时代来说,它就是饱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的象征。
C.写野草的文字,点化了白居易的诗句:经过烈火考验的野草在山崖石缝间自然能茁壮生长。
D.文章运用了以物喻人的笔法,“小花小草”是人间的弱者,而参天的松柏则是事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