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1.公众参与原则:环境保护工作要充分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
决策权。

法律规定了公众有权参与环境影响评估和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
修订和实施,促进公众对环境保护事务的监督和参与。

2.预防为主原则: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环境保护的首要任务。

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环保审批、环保资质和环境标准等制度,要求事前进行
环境评估和审批,确保环境保护要求得到充分的考虑和实施。

3.污染者负责原则:污染者应当对其污染行为和污染损害承担法律责任。

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等,要求污染者承
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并制定了环境损害赔偿的相关
制度。

4.综合治理原则:环境保护工作要实行综合治理,综合考虑各个环节
和全过程的影响和控制因素。

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环境监测和环境规划等制度,统筹考虑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确保环境保
护工作的全面和协调。

5.保护优先原则:优先保护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和重要的区域和生态
要素,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可持续性和优先性。

环境保护法规定了自然保
护区、生态红线和环境监察等制度,重点保护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推
动环境保护的整体和长期发展。

6.依法治理原则:环境保护活动必须依法进行,依法保护。

环境保护
法规定了环保组织、环境管理部门和环境监测机构的职责和权力,明确了
环境保护的法律地位和基本要求。

7.政府主导原则:政府在环境保护中起着主导作用。

环境保护法规定了政府的职责和权力,要求政府加强环境保护组织和管理,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和整合。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这些原则在具体实施中需要科学合理的环境政策、严格有效的环境法规和规范、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以及广泛参与和积极配合的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通过切实执行这些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环境,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