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劳动实践基地建设 推进学校素质教育进程
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b845c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4.png)
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
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实施方案1一、指导思想:为了加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劳动实践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己生活的家园的情感,培养学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责任感。
二、目标及任务:1、提高基地的示范作用。
2、提高基地育人功能和社会服务水平。
3、提高基地的建设水平,使基地美观、实用。
4、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
5、“以育人为主、创收为辅”,从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劳动技能。
三、领导机构:为保证基地建设有序高效的运行。
学校建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班子人员和专业教师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具体如下:西新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建设领导机构组长:丁丽娟副组长:苏景娜成员:苏杏先苏会然胡文娟四、建设方案:1、我校将建设两块劳动实践基地:操场东侧和西侧。
共计3亩。
2、今年我校将教学楼东侧的空地改造成劳动实践基地。
接下来将对其进行规划设计。
南园内准备种植北方常见的蔬菜和粮食作物。
北侧墙边建藤架一排,采用竹竿穿插。
种植爬山虎、丝瓜、南瓜、葫芦等攀爬植物,西边地带种植一些草花。
3、北楼后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土壤改良,施以农家肥。
各种作物分畦种植,以苗木花卉为主,以北方常见农作物为辅。
本年度将聘请有种植经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种植、除草、除虫等方面的辅导。
促使各种作物能够丰收,并让学生体会父母日常劳动的艰辛,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建成后这将成为我校的一处亮点,集观赏、休憩、教学、劳动实践、科研为一体教育休闲场所。
4、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
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389238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f.png)
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总结时间一晃而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活动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相信你有很多感想吧,让我们对过去的工作做个梳理,再写一份工作总结。
大家知道工作总结的格式吗?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总结(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总结1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我们十分重视学校的劳动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重视学校劳动方面的工作。
因此,我校本学期的劳动工作取得了令人较为满意的工作业绩。
现就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劳动基地的建设与巩固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劳动基地,加强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爱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并通过劳动活动,继续加强对学生劳动观点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加强了学生保护校园环境的劳动工作春季学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全校师生共同维护校园环境卫生,让学生通过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良好的生活空间,增强学生的劳动环保意识。
三、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
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
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和发展创新意识。
(2)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
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
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3)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dd98bbd1f34693daef3e41.png)
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对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工作意见,切实加强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管理,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和实践水平,增强学生动脑和动手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品质。
根据国务院、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1、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做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创新精神。
2、坚持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为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成果服务,要使学校劳动实践场所成为补充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有效地服务农村教育,为学生服务。
3、坚持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务求实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
二、目标及任务:
1、劳动基地四---六年级.通过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达到教育目的。
2、“以育人为主、创收为辅”,从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劳动技能,增加学校经济收入,改善办学条件、服务教育教学。
三、领导机构:
组长:陈国斌
副组长:刘德明
成员:学校全体教师
四、实施办法:
1、继续提高基地建设的示范作用。
加强学生的专业技术意识教育,提高基地的示范作用。
2、继续提高基地育人功能和经济效益。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对农作物的培育能力,充分发挥基地的育人作用。
3、不断提高基地的建设水平,并对基础设施的布局做出合理的调整,使基地的建设上档次,规范化。
五、考评奖励方案
年初安排把此项工作列入学校考评范围,年终进行评比奖励、加分。
鱼亮子学校
2015.3.3。
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建设
![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64984220ed630b1c59eeb584.png)
从 总体上来说 , 一方面要考虑 憾 。因此 , 在城 区建设相 当规模和数量的中小学素质 与性强为原则 。第三 , 教 育实践基 地 , 有 计划地 、 定 期地 、 成 批 安排城 市学 为不 同年级 的学生提供适合其 年龄特 征的实践机会 生 到基 地参加实践 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城 区往 和项 目,另一 方面要考虑 实践项 目的全面性和丰 富 众多 的实践项 目不 可能在一个基地全 往用地 紧张 , 加之财力所 限 , 如果每个基 地都从征地 多样性 。当然 , 作为一个地 区 的勤工俭 学管理机构 , 必须整 拆迁搞起 , 难度太 大 , 必须 充分利用现有 的教育资源 部开设 , 和社会资源 。为此 , 城 区中小 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除 体规 划 ,统筹安排 。最重要 的是建好 集劳动技 术教 思想 道德教 育 、 趣 味创新 教育 、 社会 实践 活 动和 了有条件 的独立 新建之外 ,可分 别采用联办 和 自办 育 、
硬件建设 。三是指机构队伍建设 。包括机构设置 、 教 职员工配备等运行 主体的建设 。四是指项 目教材 建
设 。包括各个实践项 目的开发更新 、 与实践项 目配套
的校本教材建设 。 五是指运行机制建设 。 包 括各项 制 度 的建 立和健全 ,实践教 育的计划安排 ,对实践效 果、 基地建设与运行状况 的考核评估等软件建设 。六 是指保 障机制建设 。包括 学校劳动实践基 地从规划
到建设 、 维护、 更新 、 运行 和发 展全过 程所 采取 的政 策保障措施 。
应 当包括优 良的道德 品行 、 高雅 的审美情 趣 、 健 2 . 突 出重 点, 创新城 区 中小学素质教 育 实践基地 说 ,
康 的身 心素质 、丰 富的社会知识 和具 备现代基本 技 素质教 育基地 实践项 目的 城 市因人 口集 聚而学生集 中 , 缺乏实践机会 、 缺 能等五个基本方面 。其次 , 要 以普及 推广 、 兴趣培养 、 体验实践 、 参 乏 劳动环境和远离 大 自然是城市 学生难 以弥补 的缺 设置与更新 ,
中小学劳动教育及劳动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中小学劳动教育及劳动基地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baae7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c.png)
中小学劳动教育及劳动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中小学劳动教育及劳动基地建设方案为切实加强我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和实践水平,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总结的意识,增强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劳动教育及基地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我校劳动教育工作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劳动基地建设,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
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劳动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某某某副组长:某某某成员:某某某、某某某、班主任三、目标任务(一)多渠道宣传,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教育与出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造就二十一世纪建设人才必需遵照的守则。
对学生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黉舍造就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黉舍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举动,以达到劳动育人的目标。
打通渠道,拓宽开放外延,为学生搭建多元的成长舞台。
从学生的认知、情感规律出发,广泛为学生创建服务实践岗位,开展体验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服务岗位实践活动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理智去感悟生活的意义和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内化为健康的思想、品格,外显为良好的行为和自觉惯。
1、组织“爱学校”的集体劳动,每个学生在班级内寻找适合自己的小岗位,在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责任感。
各班有劳动责任区,各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到责任区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把责任区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另一课堂,确保“时间、地点、人员、效果”四落实。
2、组织“爱父母”的家庭劳动,开展“做爸妈的帮手”活动。
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洗衣、叠被3、组织“爱社会”的公益劳动,加强学校劳动教育与社区教育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给孩子积极参与并实践劳动技能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与平台,让其感受劳动的快乐与光荣。
浅谈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重要性
![浅谈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d24160e44431b90d6d85c754.png)
浅谈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重要性作者:王立梅来源:《新课程·上旬》 2013年第20期文/王立梅摘要: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要以育人为工作主线,坚持育人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举,把场所建设与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相结合,与农科教相结合,与为农服务相结合。
关键词:素质教育;职业技术;办学条件;勤工俭学素质教育,让人们认识到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重要性。
在劳动实践场所建设中应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科学性和效益性想统一的原则;确定勤工俭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发展思路,将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纳入议事日程。
学校应根据资源优势和特点,制订好劳动实践场所的发展计划。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劳动实践活动,不断完善和改进劳动实践方式,提高科技含量和趣味性,将劳动实践活动课程与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和劳动技能,提高劳动实践教育效益。
我们要以育人为工作主线,坚持育人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举,把场所建设与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相结合,与农科教相结合,与为农服务相结合,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使每所学校的劳动实践场所都成为素质教育的中心,辐射社会的窗口。
一、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在劳动实践场所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理念。
(1)把素质教育与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相结合。
(2)开设与学科有关的勤工俭学项目,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素质。
(3)培养学生就业的一技之长,使场所建设工作立足于学校,服务于社会。
二、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劳动实践场所教育对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有:(1)为当地农村输送了一批有科技致富头脑的先进农民,培养了一大批回乡务农的致富能手。
(2)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科技示范作用。
三、办学条件的改善作用我们利用勤工俭学、劳动实践场所收入有效地解决了一大批贫困家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问题。
主要做法:(1)减免贫困家庭学生的学杂费和书本费。
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创建实施方案
![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创建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958d2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48.png)
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创建实施方案一、引言为了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的良好习惯,我校决定创建劳动实践基地,通过系统的劳动教育课程,使学生达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的。
以下是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创建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
二、劳动教育课安排方式1. 课程设置原则-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体条件,安排适宜的劳动项目;-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劳动技能;- 强调劳动教育的普及性,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并从中受益;- 定期组织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提升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兴趣。
2. 课程内容- 基础劳动技能: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维修、清洁整理、绿化养护等;- 专项劳动技能:根据学校条件和专业特色,开设如农业种植、手工制作、厨艺烹饪等课程;- 创新劳动实践:鼓励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环保节能等领域的劳动实践。
3. 时间安排- 每周安排一节劳动教育课,纳入课程表,确保专时专用;-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利用课余时间或特定日子(如学雷锋纪念日)开展集体劳动;- 寒暑假期间,布置家庭劳动作业,引导学生在家中参与劳动。
4. 教学方法- 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分组合作等形式进行教学;-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创新实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过程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劳动积极性。
5. 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如专业教师、家长、社区志愿者等;- 建立劳动实践基地,配备必要的劳动工具和材料;- 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为学生提供劳动教育相关资料。
三、班级及个人职责1、班级职责- 班级应成立劳动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本班的劳动教育工作;- 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指导,确保每位学生明确劳动目的和任务;- 班级应定期开展劳动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劳动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班级要建立劳动记录制度,记录每位学生的劳动表现和成果;- 班级间可以开展劳动竞赛,促进班级间的劳动积极性与团结协作。
精品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精品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57b0e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12.png)
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劳动素养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精品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二、建设目标1. 建设一个集劳动教育、科技创新、实践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劳动实践基地。
2. 通过基地建设,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4. 打造一个具有示范作用的劳动教育平台,辐射周边学校,推动区域劳动教育发展。
三、建设内容1. 基础设施建设(1)场地规划: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定一块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面积适宜的场地作为劳动实践基地。
(2)设施设备:购置必要的劳动工具、安全防护用品、实验设备等,满足不同劳动项目的需求。
(3)环境美化:对基地进行绿化、美化,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劳动环境。
2. 劳动教育课程体系(1)课程设置: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置多样化的劳动教育课程,如农业种植、手工制作、科技创新、环保实践等。
(2)课程实施: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3)课程评价: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劳动表现、技能水平、创新精神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3. 师资队伍建设(1)选拔培训:选拔具有丰富劳动实践经验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担任劳动教育教师。
(2)专业发展: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劳动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劳动教育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3)团队建设:加强劳动教育教师团队建设,形成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4. 实践活动开展(1)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如植树节、丰收节、环保日等。
(2)开展校园劳动竞赛,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3)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劳动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实施步骤1. 筹备阶段(1-3个月)(1)成立精品劳动实践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基地建设的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
加强素质教育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努力实现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重心转移——在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劳动
![加强素质教育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努力实现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重心转移——在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劳动](https://img.taocdn.com/s3/m/eb2484a80029bd64793e2c04.png)
、
认 真 学 习 周 济 部 长 在 现 场 会 上 的 讲 话 。 新 认 识 新 重
形 势 下 中小 学 勤工 俭 学 的 发 展 方 向讯
20 年第 1 06 期 ( 总第 6 期 ) 5
现 代 教 育 科 学
M0 DERN EDUCAT1 0N S ENCE CI
No 12 06 . .0
G nrlN .5 e e o6) a
务 , 济部长要求 我们 “ 周 各级 教育行政 部门要高 度重 视并切
工作更 明确 的重新定位 。在两 年时间里 , 多个部委 就同一项
工 俭学和劳动实践基地在全面推进 中小学 素质教育 、 支持基
础教育改革发 展中的重要作用 , 力实现我省勤 工俭学工作 努 重心 的历史性转移。 前几天 ,我参加 了沿江 l 省市 教育改革发展协 调工 4个 作会议 , 会议在 上海 市青少年 素质 教育基地——东方绿洲 召 开。该基地紧临风景秀丽 的淀 山湖 , 近 60 有 0 0亩土地 , 八 投 十二个亿 , 有适合青 少年参加各类 劳动实践训练 的场地和军 训 设施 。学 生在这个 基地参加 劳动实践 活动 和接受 军il ̄ Jt t 常积 极踊跃 , 我看 后深有感 触 。要建 立和谐社 会 , 实施 均衡 教育. 一定 要刻不 容缓地加 强农村薄 弱学校 的建设 。为此 , 我们 3月份在 安庆召开 的基础教育 工作会 议上 和 9月份 在 铜陵 召开 了薄弱学 校建设会议 上都 作 了部 署 ,我 省在农 村 薄弱学校 建设上受 到 了国务院和教育 部 的高 度重视 。这些 都说 明, 我们 的工作不在 于有没 有困难 , 关键 在于有 没有作
在 全省 中小学素质教 育劳动 实践基地 建设 工作会议上 的讲话
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6e0f2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3a.png)
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全面贯彻落实教学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根本途径。
为深造学生良好习惯培养教学工作,结合县校产办的统一部署,为进一步推动我校校园绿化建设,使其逐步做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管理有序,更好地为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特制定我校校园绿化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具体实践方案如下。
一、校园绿化场所组织管理建设1、加强领导、健全领导组织机构建立学校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负总责,总务主任主抓,教学、德育、工会领导协助抓。
劳动实践课教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具体抓。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2、工作要求a、制定发展规划:学校制定3年以上校园绿化场所建设发展规划,并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之中。
b、年度计划:学校有本年度工作实施计划,目标明确,措施得力。
C s管理制度:有完整配套的管理办法、各项规章制度健全。
d、财务管理:校园绿化场所要建立财务帐目,投入支出和收益使用分配规范合理。
e、统计表册:凡属校园绿化场所建设工作和校园绿化实践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事项和数字均有详细登记记载并形成报表簿册,有统计分析并能及时上报和使用。
f、档案管理:有完整全面的劳动教育工作(包括场所建设与教育教学管理及各种效益等方面)管理档案,分类清晰、装订规范,专人妥善保管。
专人、专柜、专盒管理。
劳动实践教育教学成果种类形式齐全(实物、影像、图表、案卷、标本、模型、光碟等),摆放规整,标牌清楚,展视效果良好。
二、校园绿化场所设施建设1、建设规模:学校逐步建立(或借用社会专业户)多种劳动实践基地(如校园美化绿化,养殖、种植、农田、林地、苗圃、果园、菜园等达到每年三项以上)。
校田地办有土地证、林权证或土地承包协议。
2、设施设备:要逐步做到学校每处实践基地均具有基本的设施工具和物资储备,每年有保证场所建设和正常运转,保证多渠道资金投入。
每处场所均能分别落实具体项目、学科、课题、班级、责任。
加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途径
![加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6e043762b84ae45c3b358c24.png)
目标
基地教师编制 、待遇 问题 第 五 ,要进 一步 明确 教 育部 ¨住教 育实践荩地 建 设巾 的作 用 和 职能 ,落实 教育 实践 基 地 的编制 、经 费和投 资 政策 ;明确学校 开展综合实 践活动 的内容 ,教 材和汁划安 排 ;建 立健全各项 规章制度 和活动 评价 体系 ,提 高教 育实 践基地综 合水平 ,努力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 神和实践 能 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 } “ 更大 贡献
要协 调有关部 门明确教 育实践 基地 为校 办教 育机 构 ,解决
及 时发现并抓 住基层工 作的 闪光点 ,树立典 型 ,总结 学率 的有效支 持。 其经验 ,并加 以宣传 、推广 ,以点带 面 ,可 以影 响全局 , 榜样 的力量是无穷 的 ,最易说 服人 ,每一个从事 勤工俭学 的管理 机构都要抓 好 1 —2 个 典型 ,认 真总结经验 ,大力宣 传 .扩大影 响,以求共识 ,争取全社会 的理解 与支持。
贫 闲生维持学 业 、减轻 贫 家庭负 、降低农村 贫 牛辍 第 四 、明确基地 的性质 。教育 实践培地 是为豢质教 育 服务的 ,是开 展综合实践 活动 的承要 场所 ,足学 饺教 育的 延伸 和重要 的组成部分 ,等同 于校办教育机构 ,其活动指 导教 师应该享 受其他教 师同等 的待 遇 1 级教 箭行政部 门
治 教 方 略j 管 理
加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 的途径
■辽 源 市教 育后 勤管 理 中心 刘润 君
学校 劳动实践 场所 ,是提 高学生劳 动素质 、促进 学生
实 用技术人 / j ‘ 培训等 为经 济 发腮服 务 ,为J ‘ 夫 人K群众
务的场所 。 三 、加强劳动 实践基地建设要采取 必要措施 ( 一 )建 立有 效的督导措施 各级 政府和有关 部 r J 要充分重视学校 劳动实践场 所建
学校劳动基地建设情况汇报
![学校劳动基地建设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ffdf315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5.png)
学校劳动基地建设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校劳动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实践和体验机会,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
首先,我们对学校劳动基地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设计,确定了种植区、养殖区、实验区等不同功能区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布局和划分。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问题,采取了多种生态友好型的建设方式,确保了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其次,我们加强了对劳动基地的管理和维护,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制度和规定,确保了基地的日常运行和管理。
我们还注重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和培养,组织了各类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另外,我们还积极开展了劳动基地的科研和实践活动,组织了一系列的科研课题和实践项目,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为学校的劳动基地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和保障。
总的来说,学校劳动基地建设情况良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
效果。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和提升劳动基地的建设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劳动实践和体验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
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实施方案
![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5a6a4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b.png)
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劳动技能和艰苦奋斗精神,指导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性,开展一系列劳动实践活动,提高小学劳动教育质量,建立小学劳动实践基地,是必不可少的举措。
因此,本项目将在小学校园内建设劳动实践基地,旨在提高小学生的劳动技能和艰苦奋斗精神,以此推进学生全面素质教育。
二、项目目标通过建设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实施一系列劳动实践活动,达到以下目标:1. 提高小学生劳动技能和艰苦奋斗精神;2. 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3. 强化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和劳动意识;4. 推动小学劳动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建设方案1. 建立工作组在校领导的支持下,由学校成立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工作组。
工作组成员由校领导、教研组长和教师代表组成。
工作组将负责劳动实践基地的整体规划、实施方案的制定与执行、活动日程的安排等工作。
2. 确定基地位置根据学校校园的实际情况,确定劳动实践基地的位置。
考虑基地占地面积、环境条件、设施建设等因素。
3. 配置设备根据基地的实际情况,配备必要的劳动工具和设备,包括铲子、锄头、水桶、锯、钳子等基本工具设备。
4. 制定活动方案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具有创意的劳动实践活动方案,使学生能够有兴趣,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
5. 实施活动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包括栽种植物、种田、家政服务等,让学生深入劳动实践中,学会真正的劳动实践技能。
6. 建立记录在每次的劳动实践活动中,记录下学生的参与情况、反馈意见、学习收获等情况,及时调整活动方案。
四、实施计划1. 月计划:每月选定1个星期天为劳动实践日,组织学生进入劳动实践基地开展活动。
2. 学期计划: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3次大型劳动实践活动,包括春季田野劳作、夏季学校收获和秋季家政服务等活动。
3. 年度计划:每年安排1次劳动实践周,持续7天,为学生提供参与劳动实践的充分时间和机会。
五、预期效果1.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意识得到提高;2.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培养;3.学生的热爱劳动和艰苦奋斗精神得到培养;4.学生的素质教育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积极推进劳动基地建设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积极推进劳动基地建设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204910452ea551810a68720.png)
理 清 思 路 , 高 对 建 立 劳 动 技 术 教 育 实 践 基 地 定 ,在 2 0 提 0 4年 l 创办 2个 劳 动技 术 教 育 试 验 基地 , 0月
; 的认识 . 清“ 个必要性” 认 二
一
、
即在 横 水 中心 小 学 和过 埠 中学 先行 试 点 。 地 建设 试 点 基
在 校 同 后勤 化 原 本 落后 的情 况 下 , 解 学 生 “ 菜难 ” 破 吃 的 l 5亩 , 果租 用 农户 土地 . 乡镇 政府 负 责解 决租 金 。 如 由 问 题 呢 ?我 们 认 为 创办 劳动 实践 基 地 是一 个好 办 法 。 四是 解 决 一 笔 启 动 资金 。鉴 于学 校 经 费 比较 困 难 ,
生求 学 难 等 问 题严 重 困扰 着 乡镇 中小 学校 的发 展 。 几 近
年 来 , 县本 着 “ 当集 中 、 学 规 划 、 理 布局 、 步 实 实事 , 入 全 县 “ 我 适 科 合 分 列 十一 五 ” 划 和 今 年 政 府 工作 计 划 中 , 规
施 ” 原 则 大 力 调 整 中 小 学 网 点 布 局 , 置 了 6个 初 中 作 为 办 好 人 民 满 意 教育 的 一项 重 大举 措 . 全 县 推 广 , 的 设 在
劳动教育基地建设目标
![劳动教育基地建设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7e71e65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d4.png)
劳动教育基地建设目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通过劳动实践,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和素质:通过劳动实践,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和动手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劳动实践,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和乐趣,培养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推进学校素质教育:通过劳动实践,推进学校素质教育,丰富学校教育内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传播新时代劳动教育新要求、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等:通过劳动实践,及时传播新时代劳动教育新要求、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等,积极为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保障支撑。
反哺其他学科的课程学习:通过劳动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增强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反哺。
总之,劳动教育基地建设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能力,推进学校素质教育,传播新时代劳动教育新要求、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等,反哺其他学科的课程学习。
青岛市教育局关于落实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的意见-青教办字〔2019〕55号
![青岛市教育局关于落实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的意见-青教办字〔2019〕55号](https://img.taocdn.com/s3/m/223b90e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32.png)
青岛市教育局关于落实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的意见正文:----------------------------------------------------------------------------------------------------------------------------------------------------青岛市教育局关于落实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的意见青教办字〔2019〕55号各区、市教体局,高新区人才服务和教育体育发展局,局属各单位,有关民办学校: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鲁教基发〔2019〕1号)有关要求,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目标要求统筹劳动教育资源,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相结合,与行为习惯养成相结合,校内劳动与校外劳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丰富学生劳动知识,提高学生劳动技能,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普遍重视、共同参与和多方联动的劳动教育新格局。
到2020年,在全市范围内遴选20家优秀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
到2022年,各区市至少建立1处区域性学生劳动教育基地。
二、重点任务完善劳动教育管理体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安排专人负责劳动教育,教研部门设置专兼职劳动教育教研员;各学校安排副校级干部、中层干部分管学校劳动教育。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将劳动教育课程开设、劳动教育活动、劳动教育基地分类管理等内容纳入学期、学年计划及教育发展规划中,做到劳动教育有计划、有落实、有考核、有评价。
自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各中小学在学期开始前向所属教育行政部门上报学校劳动教育工作计划和时间安排。
(二)落实劳动教育课程1.整合课时。
根据《青岛市教育局关于调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通知》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要求,劳动教育课可安排在综合实践活动课,1至2年级劳动教育平均每周不少于0.5课时,3至9年级劳动教育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共14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6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志愿服务2学分。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c2c24a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d.png)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尊敬劳动的良好品质,我们特制定本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本方案旨在通过有序的劳动教育课程安排,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合作、锻炼意志,培养责任感,提高劳动技能。
二、劳动教育课安排方式1. 课程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选修课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设特色劳动课程。
2. 时间安排:劳动教育课每周安排一次,每次两课时。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课表中进行调整,确保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
3. 教学模式: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理论教学主要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则在学校劳动实践基地进行。
4. 教学内容:(1)日常生活劳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如整理内务、洗衣、做饭等。
(2)生产劳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生产劳动。
(3)服务性劳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园环境卫生、公益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特色劳动课程: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开设如园艺、编程、电器维修等课程。
5. 教学评价:建立完善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从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三、班级及个人职责1、班级职责(1)组织协调:各班级应负责组织本班学生参加劳动教育活动,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劳动实践中来。
班主任需协调好课程安排,确保劳动教育与日常教学活动互不冲突。
(2)宣传教育:班级要积极开展劳动教育的宣传工作,通过班会、黑板报等形式,加强学生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3)现场管理:班主任或指定班干部应现场指导学生进行劳动,确保劳动安全,监督劳动纪律,及时解决劳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评价反馈:班级需定期对学生的劳动表现进行评价,并及时向学生和家长反馈,鼓励优秀,督促改进。
劳动教育基地建设政策
![劳动教育基地建设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148d646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a.png)
劳动教育基地建设政策劳动教育基地建设政策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推进素质教育,以下是劳动教育基地建设政策。
一、指导思想劳动教育基地建设政策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为核心,通过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强化保障,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机会。
二、目标任务1. 构建系统化的劳动教育体系,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布局,形成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模式。
2. 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性的劳动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劳动实践场所和项目。
3. 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劳动教育素养和实践能力。
4. 制定和完善劳动教育政策法规,明确劳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劳动教育的指导和监督。
三、建设内容1. 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利用校园空地、屋顶、阳台等资源,开设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
同时,拓展校外劳动实践基地,与企事业单位、农村合作,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场所。
2. 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课程,涵盖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领域,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和生活技能。
3. 劳动教育师资: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开展专业培训,提高教师劳动教育素养和实践能力。
4. 政策法规建设:制定和完善劳动教育政策法规,明确劳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劳动教育的指导和监督。
四、实施途径1. 课堂教学:将劳动教育纳入课堂教学,开展劳动教育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劳动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社会参与: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4. 评价体系:建立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劳动素养和实践能力。
五、政策支持1. 经费保障:加大对劳动教育基地建设的财政投入,确保劳动教育经费充足。
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 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路径——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就《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 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路径——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就《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ba8d4a1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2.png)
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路径——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就《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答本刊记者问共3篇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路径——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就《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答本刊记者问1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
劳动教育在教育中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就《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外发布。
这份意见为中小学的劳动教育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导和支持,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路径从此被打开。
一、为什么要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指通过传授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劳动习惯,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和能力的教育活动。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劳动教育是与实践紧密相关的一种教育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备更加实际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中小学生正在逐渐接触社会与职业,更好的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职业,了解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3.促进社会发展。
劳动教育是社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加强学校的劳动教育,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何以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为了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就该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1.完善劳动教育体系。
应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劳动教育基地,引导学生了解劳动、参与劳动、享受劳动、创造劳动。
2.拓展劳动教育内容。
学校应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实践活动,如劳动体验、劳动创业、职业实习等,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验劳动的真谛。
3.建立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要设立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方法,通过考核学生的劳动成果和劳动态度,以奖代劳、以评促进学生的劳动习惯和素质。
三、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路径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可以为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路径打开新的大门。
首先,学生通过劳动实践能够了解社会的工作形态,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劳动实践基地
![劳动实践基地](https://img.taocdn.com/s3/m/59cc50688762caaedc33d436.png)
劳动实践基地管理制度加强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基地的劳动实践教育功能,按照耕种计划和蔬菜种植时令,组织学生参加与其身心相适应的劳动实践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的实践活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和创新精神。
在组织基地的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对学生在生产劳动中要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蔬菜生产要使用对人无毒无害农药,生产“绿色”蔬菜。
狠抓劳动教育的“三个结合”:劳动教育与德育相结合,以劳促德;坚持劳动教育与智育相结合,以劳增智;坚持劳技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育人效益。
一、教师管理1.辅导员根据学校要求及校园实际制订播种计划。
2。
各班在辅导员指导下进行适时播种。
3.班主任组建好各班的基地工作小组,组织好各班学生轮流到基地参观学习,每次到基地参加实践活动限一个班。
4。
辅导教师要及时有效的组织和指导学生种植、观察等活动。
5.辅导教师要适时指导学生,为学生的劳动作相应的培训。
6。
其他科目教师如需要进入基地,要及时和管理员联系,并做记录。
二、学生管理1。
基地成果将在辅导员指点下由各班级安排队员采摘,记载后方可领取。
2.每班安排2名基地联络生。
3。
基地上的劳动成果一律不得私自带回。
4。
学生禁止下基地活动或玩耍,以免损坏、影响菜种的生长发育。
(轮到实践操作的班级除外)5.学生进入基地必须保持基地的整洁、卫生,不得喧哗、串岗、吃零食物。
6。
学生爱护基地的设备及设施,妥善保管各组所用的工具和器件.若有损失或丢失,按规定进行赔偿。
7.不在基地内组织实施与本基地工作无关的活动。
三、基地开放制度1.对三、四、五年级学生开放。
2。
各班严格按照开放制度,进入劳动实践基地参观学习和劳动.3。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每班两节劳动实践课。
4.上课的班级需要提前和综合实践教师联系。
5。
有上课需要的教师可以提前和综合实践教师联系商定时间,并做记录。
6. 上课时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实施组织学生。
国海中心小学劳动基地登记表国海中心小学劳动实践基地规划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使学生既学习某些技术的基础知识又参加一定劳动和技术实践,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文明的劳动习惯,了解现代化生产的技术的基本原理并掌握相应的多种基本技能,为今后打下从事各种职业基础.同时也把传授知识和育人结合起来,为此我校制定劳动实基地所三年发展行动规划如下:一.教育目的:1、农村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必须具备教学育人、教学改革、劳动实践,实施“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的实践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造优质劳动实践基地推进学校素质教育进程
双辽市永加中学:张贵军
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是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提高教育为农服务能力的有效载体,是实现农业高科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重要渠道。
我校因地制宜,始终把学校劳动实践基地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坚持教育为“三农”服务,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从学生和地方双重实际出发,挖掘资源,加强劳动实践基地建设,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土气息,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的职业教育特色,有力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进程。
那么如何加强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推进学校素质教育进程呢,下面介绍一下我校的具体认识和做法。
一、明确任务,提高认识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当今社会,陶行知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手脑并用”的生活教育理论早已指出在劳动中加大科技含量的必要性,而邓小平的理论则是精辟地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现代经济和技术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
”再回头看看我们身边的学生,究其不愿做农民的原因,就是因为现在的农民太辛苦,劳动技术太落后,再深入研究其内在因素,是我们学生周围的农民们缺乏科技意识,缺乏科技能力的缘故。
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农村孩子们一种科技意识,因而我校注重在劳动基地的实践活动中增强科技的含量。
二、整合资源,创建基地
我校在面临经费紧张、工作人员紧缺、教学教育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坚持实事求是,艰苦创业;坚持本土化,因地制宜抓基地建设,坚持走区域性特色之路,不断开展和整合教育资源,逐步建成了目前的“一带两棚一实验”局面。
“一带”即:有占地十垧,进行林农间作种植,实行立体种植的作物带;“两棚”即:占地一垧,建设两栋120m×70m的日光温室大棚,一栋种植蔬菜,一栋种植果木;“一实验”即:占地一垧,种植高产玉米,进行大垄双行膜下滴灌等新型农业技术实验。
通过几年的努力,一个充满活力的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已初步建成。
如今,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已充满了勃勃生机,学生在这里不仅可以参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体验劳动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必要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活化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知识,掌握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更能使学生在亲近自然中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根据我们在学生调查中的反馈,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普遍被学生评为最受欢迎的教育教学内容之一。
三、加强领导,完善管理
为了更好地领导开展学校劳动实践活动,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有全面发展的机会,学校组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劳动实践基地领导小组,统领基地建设工作。
制定劳动实践教育行为规范、劳动实践教育工作考核标准,对教师及管理教师提出明确的管理要求,我们做到“七有”,即有工作计划,有教育进度、有负责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学生活动资料、有对学生的考核记录。
学校将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列为学校综合实践课程和校本课程,组织专业教师编写校本教材《葡萄栽培技术》。
学校十分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它学科的有机整合,使学科领域的知识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得以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使劳动
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获得的知识技能在各学科领域教学中得以拓展和加深,促进了课内课外教育内容的相互融合。
如科学课中讲授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时,把学生带到“基地”进行实地教学。
学校在组织学生劳动实践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立项市级“十一五”课题《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的研究,现已结题。
四、内外结合,优化师资
有限的学校资源,并不是一潭死水,具有各自特性的教师群体,同样潜藏着无穷的力量。
因此,我们可以开发教师的潜能,让他们为劳动实践教育添砖加瓦。
为此,学校应在全面开设教学计划内的劳动课程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学科教师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引导教师进行跨学科的相互协作、交流、配合,为学校劳动实践教育奠定了稳实的基础。
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学生家长、农业技术员等潜在的教育资源,通过“请进来”的方式,把一部分在种植、管理等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员聘为校外辅导员,进行有关的知识讲座,并经常性地进行实地种植、管理技术指导,如进行葡萄剪枝等活动,使学生的劳动更科学、更有效。
这样,多方教育力量有机结合,形成了开放的、多层面的教育人才资源在劳动教育中的融合。
五、立足育人,服务创收
农村学校的实践基地建设,不但要加大基地的开发力度,而且更要注重发挥其“教育、创收、服务”的功能。
通过科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劳动品质。
学生在开展的农业科技体验教育活动中,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安排实践煅练,学会了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认真负责,对农作物细心管理。
这种观念的产生转化为学生的习惯行动,渐而内化为学生的个人品质。
学生参加农业科技
体验活动开阔科技视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学生劳动能力得到增强,他们把在学校看到、做过的一些先进的种植技术,带回到全乡各个村屯。
学校周边的农民也经常到学校基地参观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迅速得到传播、辐射。
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永加中学
2011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