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西藏教育事业的发展
![西藏教育事业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caad621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d.png)
西藏教育事业的发展西藏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之一,作为神秘而又神圣的地方,其教育事业的发展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社会力量的投入,西藏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政策支持和投入西藏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
针对西藏地理特殊性和民族文化特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教育发展的措施,比如行动计划、优惠政策等,大力扶持教育产业发展。
2019年,西藏自治区拨付教育经费89.5亿元,比2001年增加97倍,为西藏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育水平逐步提高西藏近年来积极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全区普及9年义务教育,基本消除了文盲和半文盲。
而在高等教育领域,已建成拉萨师范学院、西藏大学等高校,不断完善高等教育体系。
同时,西藏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素质。
自治区选派大量教师到内地进行文化交流和学习,引进了一批优秀的内地师资力量。
2019年,西藏共派出3096名教师到内地进行培训和学习,为提高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优质教育资源逐步完善西藏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制约。
但是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西藏逐渐拥有了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
如西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大量适合藏区学生的教材和读物,逐渐解决了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同时,内地一些知名高校也与西藏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综上所述,西藏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政策支持、师资队伍建设和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比如,一些偏远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在政策支持和投入、师资培训、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西藏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推动西藏各族人民实现更好和更加美好的教育梦想。
从公共管理视角探讨西藏高等教育发展问题
![从公共管理视角探讨西藏高等教育发展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a976a0079563c1ec5da7132.png)
高等教 育 入学 率达 到 1 . , 科 毕业 生 就 业 率 达 到 97 本 9 左 右 , 西 藏 社 会 各 界 培 养 输 送 高 素 质 人 才 6 0 为
万名 。 1 2 高 等 教 育 投 入 不 断 增 加 , 校 办 学 条 件 明 显 改 善 . 高 与 19 9 9年 相 比 , 园 面 积 由 1 0万 平 方 米 增 加 到 校 8 2 4万 平 方 米 , 长 1 7倍 ; 园 建 筑 面 积 由 2 . 8 增 . 校 9 8万 平方米 增 加到 8 . 9 2万 平 方 米 , 长 近 3倍 ; 学 实 验 增 教
各 高校 始终 坚 持育 人为 本 、 育 为先 的教 育思 想 , 德
努 力增 强 大学 生思 想 政 治教 育 的针 对 性 和 有 效 性 , 把
培 养 中 国 特 色 、 藏 特 点 的 合 格 建 设 者 和 可 靠 接 班 人 西
作 为根 本 任务 , 把爱 党 、 国 、 社会 主义 、 护民族 团 爱 爱 维 结、 反对 民族分 裂 的教育 作 为德 育教学 的重点 , 深入 开 展 反分 裂 、 反渗 透 、 反颠 覆 的教育 长期 化 、 制度 化 、 堂 课 化 , 师生 中举 办 丰 富多 彩 的 文 化 宣传 和“ 在 四观 ” “ 、 两 论 ” 社会 主 义荣 辱 观 的 教 育 活动 。不 断 提高 学 生 的 及
硕士 学位 授予 点 。西 藏大学 、 藏 民族学 院 、 西 西藏 藏 医 学 院顺 利 通 过 教 育 部 组 织 的 本 专 科 教 学 工 作 水 平 评
估 。西藏 大学 进 入 了 国 家 “ 1 2 1工 程 ” 点 建 设 行 列 。 重
1 西 藏 高 等 教 育 实 现 了 历 史 性 跨 越
西藏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
![西藏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307ca65caaedd3383c4d38c.png)
浅析西藏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摘要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藏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大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改革、发展对促进西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本文分析了西藏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和发展瓶颈,并提出了有关西藏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西藏职业教育对策一、西藏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一)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实施科教兴藏战略需要职业教育目前,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是制约西藏农牧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另外,专业技术人才极度缺乏。
面对这种人才短缺的形势,要加快农牧区发展,就需要尽快实施科教兴藏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就需要加快农牧区教育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牧民和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
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 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就业质量需要职业教育目前,西藏农牧区有富余劳动力约30万,城镇每年新登记失业人员在1万人以上,加上军转安置人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每年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需要统筹安置。
但这些人员中大部分文化素质较低,没有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劳动技能缺乏,存在就业难、就业渠道狭窄、工资收入低、工作岗位没有保障等困难。
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又找不到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实践证明,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是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有效手段。
因此,我们要通过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为待业人员提供就业培训和就业指导,使他们掌握相应的技术,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就业质量,从而缓解就业压力和化解社会矛盾。
(三) 产业结构调整和新产业的兴起需要蓬勃发展的职业教育农业和牧业是西藏经济的两大支柱,但要使西藏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仅仅依靠农牧业是没有出路的。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全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形势下,要求西藏各行各业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目前西藏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西藏教育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2b3dd91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68.png)
目前西藏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西藏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 资源不足:西藏地理环境复杂,交通不便,致使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教育设施、教材、师资等方面的资源都相对不足,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
2. 教育投入不足:与内地相比,西藏教育的投入不足,致使各级学校的师资待遇、教育设施建设、教学资源采购等方面受到限制,教育发展的基础条件不够完善。
3. 师资力量不足:西藏地区招聘、留用、培养符合当地实际需求的优秀教育人才面临着困难。
许多优秀的师资力量更愿意去内地发展,导致西藏地区的师资力量不足。
4. 教育不平衡:教育资源在西藏地区内部存在着明显不平衡现象,城市教育相对较好,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为匮乏,教育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5. 教育内容缺乏本土化:西藏地区的教育内容主要以内地课本为主,缺乏对西藏特色和文化的反映与传承。
学生在教育中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低,容易导致缺乏自信和自尊心。
6. 教育体制改革滞后:西藏地区的教育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与内地相比,改革措施和政策相对较少。
这使得教育体系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不足,无法及时适应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
西藏教育政策
![西藏教育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e040a0b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e.png)
西藏教育政策西藏是我国的一个特别区域,也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领土之一。
作为一种地理和人文的整体,西藏的教育政策在近年来备受瞩目和关注。
在新时代下,如何进一步优化西藏的教育政策,发展西藏的教育,被广大人民所关注。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探讨西藏教育政策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路径。
一、西藏现有教育政策西藏是我国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地区之一。
在历史上,西藏的教育主要由寺庙负责,寺庙教育是藏民族传承藏文化、道德与民族精神的文化中心。
而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西藏的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和调整,以适应时代需求。
为了加强西藏的教育建设,国家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比如实行零择校,优先招收藏族学生,提高西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等。
这些措施促进了西藏的教育进步,有力推进了藏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除此之外,国家还对西藏进行了多方面的扶持和资助,包括财政支持、人才培养支持、助学贷款体系建设、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小学技能教育等方面。
二、西藏教育政策面临的问题尽管有了政策及实际的扶持、支持,但是,西藏的教育建设仍面临许多问题。
1.教育资源不足:与其他地区相比,西藏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即便是已有的学校教育资源,也呈现出分布不均,教育设施落后,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
2.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对于西藏的学生而言,他们缺乏优质、有竞争力的教育资源,很少有机会参与高水平的教育机会。
这也意味着,他们竞争市场的能力较弱,无法确保他们的发展和成就。
3.大量流失人才:由于种种原因,西藏目前还有大量的人才外流。
一方面,还有许多青年学生在外地逐梦,另一方面,则是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藏族人员由于教育资源不足无法发挥其才华所致。
这些因素都妨碍了西藏的发展。
4.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尽管寺庙教育在西藏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传承问题,许多年轻一代藏族人对传统文化已不再感兴趣。
而且,由于时代的潮流变化,许多年轻藏族人也开始渐渐地丧失其传统文化的信仰和感情。
西藏高等院校发展特殊教育专业的思考
![西藏高等院校发展特殊教育专业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89be7fb7c1cfad6195fa784.png)
共有 6所高校 , 3所本科 院校 , 它们是西藏 民族 须把职前 培养完善起来 , 利 用西藏 的高校 培养具 学院、 西 藏大 学 、 藏 医学 院 ; 三所 专科 院校 , 拉 萨 有 完 善 特 教 知 识 体 系 、 本 民 族 特 殊 教 育 老 师 。 同
一
师范高 等专科学校 、西 藏警官 高等专科学校 、 西 时 也 为 西 藏 特 殊 教 育 的 进 一 步 发 展储 备 人 才 。 ( -) 切 实 贯彻 落 实 国家政 策法 规 的需 要 藏职业技 术学 院。截 止到 当前 , 还没有 一所高 等 院校 开 设 特 殊 教 育 专 业 ( 或方向 ) 。 我 国在 多 部 法 律 当 中 都 对 特 殊 教 育 做 了 严
专业 , 在普通 师范院校附设 特殊教育班 ( 部) , ( 一) 完 善 西 藏 教 师 队伍 和 储 备 特 教 人 才 的 校 、 培养、 培 训 特 殊 教 育 师 资 。 普 通 师 范 院校 开 设 特 需 要 使普通教 师掌握 在西 藏高校 中开设 特殊教育 专业 , 是改善 目 殊教育课 程或者讲 授有关 内容 , 前西 藏特殊教 育师资缺乏水 平低状况 , 完 善 师 资 必 要 的 特 殊 教 育 知 识 。 特 殊 教 育 教 师 和 手 语 翻
. 2 4 %, , 其中城镇 占 3 万, 农 牧区 占 1 2 万。 在这些 家 文 明 程 度 的标 志 之 一 。近 年 来 , 针 对 特 殊 人 群 7
. 4 7万 ,视 力残 疾 2 . O 5 的 所 实 施 的 特 殊 教 育 在 我 国也 有 很 大 程 度 的发 残 疾 人 中,听 力 言 语 残 疾 2
只有 1 3 3 名孩 子在学校接受特殊教育, 的发展 更加滞 后 。 2 0 o 0年 1 2月 成 立 了 西 藏 历 史 童少年 中, 我们 可以看 出, 西藏特殊教育 的缺 上 第 一 所 特 殊 教 育 学 校 — — 拉 萨特 殊 教 育 学 校 , 从这些数据 中,
西藏基础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西藏基础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0ff75c5482fb4daa48d4b89.png)
西藏基础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西藏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西藏基础教育的特殊性。
我们分析西藏基础教育的存在问题的原因要从这个实际出发,那么西藏教育的特殊性是什么呢?首先,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
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这里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条件相对恶劣。
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是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自然地理条件的优劣对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毫无疑问。
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要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
这种自然地理条件的特殊性和封闭性,使西藏在院校协作,人才交流,科技情报交换,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等方面,都十分困难。
由于远离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对外交通不够畅通,这使西藏教育很难受到与东部较为发达地区的教育辐射,西藏教育在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发展,这种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造成的西藏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客观上要求西藏教育实行因地制宜的政策。
第二、特殊的历史条件。
旧西藏的教育主要以寺院教育、官僚学校和私塾,主要以这三种形式,当时主要的学员是官僚的孩子,稍微贫困的孩子就没有资格学习知识,当时的办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教材主要是经书为主,这种落后的教育对西藏教育的发展在主观上起一种消极作用,这种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因素是人才素质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些农牧地区封闭落后的生产方式,必然导致人们落后的思想意识。
落后的思想意识必然要反映到教育上来,比如:很多群众认为办学是国家的事情,不愿集资助学:有的认为当农民不需要太多的文化知识:有的重男轻女,让儿子多读几年,让姑娘少读几年,一致大量文盲中多数是妇女:还有个别领导认为,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发展教育。
因此,把发展教育视为“软件”任务,把发展经济视为“硬件任务”加之教育生产的周期较长,见效较慢。
第三、落后的经济状况,西藏从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到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这阶段中,长久的封建思想束缚着整个西藏经济的命脉。
从手工时代发展到信息时代,是个巨大的转折点。
青藏地区教学反思
![青藏地区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123facf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1.png)
青藏地区教学反思在青藏地区,教育一直是一个发展相对滞后的领域。
与内地城市相比,青藏地区的教育资源更为匮乏,师资力量也相对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认真反思,找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提高教育质量。
首先,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教育资源的不足。
青藏地区地理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导致教育资源极度匮乏。
教学设备落后,教材更新慢,图书馆、实验室等教育资源不足。
这就导致了学生在知识获取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无法接触到最新的知识和技术。
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提供充分的支持和教学资源。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青藏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设施和资源的配置,让学生能够有更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能够有更多的教学工具和资源支持。
其次,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教学方法的不合理。
青藏地区的教育教学方法多年来较为单一,缺乏创新和个性化的教育。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依赖老师对知识的讲授,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实践活动。
这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高,知识掌握程度较低。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教师采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例如,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课堂演讲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再次,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师资力量的不足。
青藏地区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持续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这就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不稳定和落后。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青藏地区教师的培训和能力提升。
可以通过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同时,要注意对优秀教师的人才储备和培养,鼓励他们在青藏地区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待遇。
最后,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
青藏地区的学生普遍缺乏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教育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成绩的追求,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健康成长。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加强体育锻炼、艺术教育、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教育发展问题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教育发展问题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3b5c8780066f5335a8121c1.png)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教育发展问题的思考作者:苏悦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08期摘要: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中央政府的关怀,各省、市、自治区的帮助和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西藏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时候,我们还应实事求是的看到西藏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把西藏这个教育弱区转变为教育强区是今后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西藏教育成就与经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西藏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内在动力。
和平解放前,由于受历史、经济发展和地理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西藏没有一所现代化的学校,那时西藏的教育主要由寺院教育、官办教育和私塾教育組成。
和平解放六十多年以来,在中央和自治区政府的英明领导下,西藏的教育事业由及其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寺院教育直接跨入现代化教育的行列。
做好西藏民族教育工作对保障西藏各少数民族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各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西藏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和平解放前,由于西藏特殊的社会制度,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的学校,广大农牧民子女没有人身自由,更谈不上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全西藏文盲率高达95%。
根据“十七条协议”关于“依照西藏的实际情况,逐步发展西藏的语言文字和学校教育”的精神,1951年在人民解放军的帮助下,西藏成立昌都小学,它的成立标志着西藏现代民族教育事业的起步。
和平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发展,所以根据西藏特殊的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民族教育的政策,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各省、市的帮助下,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从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高度出发,始终把优先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作为全区教育发展的重点,给予高度重视和政策倾斜,大力发展各级各类少数民族教育,西藏的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关于在西藏高校开展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在西藏高校开展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6cdd3c99ec3d5bbfd0a74d2.png)
关于在西藏高校开展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西藏的稳定和发展、藏族大学生的特点决定西藏高校有必要开展案例教学。
但需注意:编写适合西藏高校的案例;纠正错误观念,统一认识;把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前提性工作。
【关键词】西藏高校;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自1870年诞生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以来,被迅速推广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
但关于西藏高校案例教学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际操作层面都缺乏针对性的研究。
一、在西藏高校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1.西藏长期面临着尖锐复杂的反分裂斗争。
达赖集团和国际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分裂中国的图谋。
他们不断制造事端,破坏西藏的稳定,还利用各种手段迷惑藏族青少年。
所以,西藏高校不仅承担一般高校的职责,还肩负着进行反分裂教育的重任。
反分裂教育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工程,要使它取得实效,传统灌输方式难以达到让学生“入脑”“入心”的目的。
惟有教会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让学生自己分析现实的案例,通过反思、比较、判断,才有可能心悦诚服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
2.在全国的支援下,西藏几十年经济社会教育各领域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由于底子薄,目前仍和我国其他省区存在较大差距。
为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但在西藏基础教育薄弱、高等教育质量本就不高的情况下,西藏高校又盲目扩大招生规模,使得西藏高等教育质量更是雪上加霜。
而“质量是效益的基石,低质量或无质量的高等教育产出越高,效益越低,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就越大。
”要改变现状,除了控制招生规模、提高西藏基础教育质量外,西藏高校也要想方设法提升教育质量。
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能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除了要做到“宽进”之后保证“严出”、加强师资队伍、加大实验基地建设等等之外,改变落后的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
案例教学在理论和现实间、知识和能力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有利于培养出西藏急需的能解决实际问题会做事的一线工作者。
对西藏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
![对西藏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a843d731711cc7931b71699.png)
先应解决好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 接问题 。 特色就体现在“ 高级” 两个字上, 在综合职业能力方 面较之
一
、
把 握 好 培 养 目标 衔 接 体 现 高职 办学 特 色
中等 职业 教 育 的要 求要 高 得 多 。 他们 不 仅 懂得 操 作 而且 能
中 、 职衔 接 指 职业 教 育 内部 的 中等 层 次与 高 等层 次 进 行 技术 开 发 , 会 管 理而 且 能将 管 理 意 图转 为 管理 规 高 不仅 之 间 的连 接 , 即培 养 目标 、 业 设 置 、 程 体 系 、 专 课 人才 素 质 划 , 于将 工 程 设 计 转 为 工 艺 流 程 。 就 要 求 学生 要 具 有 善 这 结 构 、 生 制 度 等 方 面 的 沟通 与 融 合 。 现 中 、 职 衔 接 , “ 招 实 高 高等 ” 化 层次 和 高 等职 业 技术 知 识 ( 括理 论 知 识和 实 文 包 不 仅 是职 业 教育 自身 发展 的需 要 , 是 社会 经 济 发展 对 践 能 力 )拥 有较 宽 的知 识 面 和较 多 的 现代 化 科技 知 识 , 而且 , 从 不 同人 才层 次 和规 格 的 多样 化 客 观要 求 。 藏 目前 面 临着 而 具 有 理论 和 技 能 的“ 重 ” 势 , 是 面 向生 产 、 设 、 西 双 优 也就 建
维普资讯
其 目标是培养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 , 具有一
对西藏职业教育
定 综 合 职 业 能 力 和 全 面 素 质 的 、 接从 事第 一线 生产 、 直 服 务 、 的 复合 型 、 用 型人 才 。 人 才规 格属 于 常规 工 艺 、 管理 应 其 常 规 业务 和 常 规管 理 的 具体 实 施 人员 。 们 虽 掌握 一 定 的 他
藏区民族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藏区民族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ff36b2310661ed9ad51f3f6.png)
藏区民族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为此,必须高瞻远瞩,及早筹划我国教育事业的大计,迎接21世纪的挑战”。
《纲要》所提出教育的重要性,也完全适用于西藏和四省藏区的民族教育事业。
这是因为,一方面,西藏和四省藏区的民族教育事业是面向21世纪的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全国民族教育事业的成败,也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另一方面,也直接关系到本区域能否顺利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进而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安宁的根本大计,影响到中国和平崛起的伟大历史进程。
一、民族教育对于西藏和四省藏区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的战略意义藏区民族教育担负着为本区域和国家培养各级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的崇高使命,对于巩固边疆,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宁,推进藏区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
西藏和四省藏区需要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队伍和大量各类专业人才,但由于藏区在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特殊性,内地的汉族干部和专业人才很难长期适应。
要培养进得去、用得上和留得住的人才,还必须依靠民族教育对西藏和四省藏区以藏族为主的广大各族青少年的精心培养。
民族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西藏和四省藏区跨越式发展,本身就包含着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例如基础教育的“普六”、“普九”到“普十二”;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都是藏区民族教育和藏区社会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可以说,没有藏区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也就没有西藏和四省藏区经济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西藏和四省藏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既包含经济的腾飞,也包含社会各领域的协调发展,还包含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妥善保护与传承。
其中,人的因素是决定性因素。
西藏和四省藏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依赖区内各族干部、群众和各类人才的共同努力。
西藏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西藏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df5f0fa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4.png)
2012.07学教育58西藏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张娜(西藏民族学院教育学院,陕西咸阳712082)[摘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在中央和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下,西藏高等教育破胚发芽,蹒跚起步,改革开放后更是快速发展,并实现了历史跨越,为全区经济的新一轮腾飞与社会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但是西藏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西藏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试图提出建议性的对策,使西藏高等教育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西藏;高等教育;问题及对策一、西藏高等教育的现状对于一个只有300多万人口的自治区——西藏来说,虽然人口少,但是却拥有西藏民族学院、西藏大学、西藏藏医学院等为数不少的高等院校。
四十多年来,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高等教育为西藏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西藏高等教育面临着一项紧迫的任务——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步伐,建立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那么西藏高等教育从创业时期到21世纪的今天,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里以西藏大学和西藏民族学院为例,请看两校在网站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教育在线(2011?年05月31日):西藏大学现有文、理、工、医、艺术等12个教学院(部)。
有1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和1个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
有62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经、法、文、史、理、工、农、医、教育、管理10个学科门类。
有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1个,自治区重点学科13个。
有国家级野外定位站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工程研究中心1个,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6个。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1.25亿元,图书总藏量117余万册,校园网是CERNET 西藏主节点,建有西藏地区一流的多功能体育馆。
西藏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西藏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fc0645d0912a21615792902.png)
科教兴国是发展科技的基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对于当代人来说,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尤为突出。
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基本人才的基础工程,且关系民族生存与发展,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因此,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十九大报告中在谈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时,习近平总书记谈道:“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变藏区面貌,根本要靠教育。
作为我国的西南边陲,西藏的发展壮大对于我国整体综合国力的提高也尤为重要,那么要加快经济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则是重中之重。
十八大以来,西藏教育依托国家支援优势,始终把教育作为第一民生,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教育强区战略,奋力推动全区教育迈上新台阶。
但不可否认的是,西藏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西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提出部分建议。
1 西藏教育发展现状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以来,由于国家直接领导的重视和西藏自治区自身意识的加强,“科教兴藏”的提出,一方面是为了响应国家“科教兴国”的号召,同时也表现出西藏对于教育的重视,从而西藏教育相比于从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步入了现代化教育的行列。
2018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基础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以公办为主的普惠性学前双语教育网络基本建成,全区51个县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5%、99.3%。
藏区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探析
![藏区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14279edaef5ef7ba0d3cf1.png)
I n a wo r d,we mu s t h a v e s p e c i a l s t r a t e g i e s t o d e v e l o p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i n Ti b e t a n e t hn i c a r e a . Ke y wo r ds: Ti b e t a n e t h n i c a r e a s;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s p e c i ic f i t y; s t r a t e g y
.
i ng o u t t h e e t h ni c e d u c a t i o n. Th i s a l s o s ho ws u s t he i mp o ta r n t he t o r y a nd r e a l i s t i c me a n i n g t o t h e f u t ur e e d u c a t i o n.
西华 师范 大学 学报 【 哲学社 会科 学 版 ) 二 O一三 年第 五期 9 3
●教 育 教 学
藏 区高 等 教 育 的特 殊 性 探 析
詹 先友
( 四川 民族 学院
摘
要: 藏 区高 等 教 育 对 藏 区社 会 经 济 文 化 发 展 及 政 治稳 定 至 关 重 要 。 藏 区 高等 教 育 在 培 养 对 象 、 服 务 区域 、 办学环境 、 教 育 管 理 等 方 面 有 其 区 别 于 内地 高 等 教 育 的 特 殊 性 。 重视 和研 究 藏 区高 等 教 育 的特 殊 性 , 是 尊 重 藏 区教 育 特 点和 规 律 的 重要体现 , 是 民 族 教 育 研 究和 实 践 上 应 有 的 科 学 态度 , 有 重要 的理 论 和 现 实 意 义 。发 展 藏 区 高 等 教 育 应 采 取 特 殊 策
探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以西藏大学文学院为例
![探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以西藏大学文学院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c4fdd6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4d.png)
探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以西藏大学文学院为例■王军涛 (西藏大学文学院 拉萨 850000)【摘 要】本文以十八大报告“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并结合十九大关于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为内容,进行深刻学习,认真领会,探讨了如何理解这一“新亮点”,并以此为基点,更好地指导面临挑战的高等教育的发展。
尤其是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对其内涵式发展如何指导,操作,文章进行了有益的探析。
并结合西藏大学文学院自身情况,阐述了西藏大学文学院在繁荣发展藏族文化事业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指出了西藏大学文学院在高等教育固有发展模式中的困惑;提出了西藏大学文学院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举措。
【关键词】民族地区;内涵式发展;文学院的举措【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007-02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1]这是一个完善各级各类教育体制和形成不同层级教育合力的宏伟蓝图;这又是一个引领教育实践的指导性纲领。
[2]其中“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较十七大的“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又有了新的发展和质的要求。
下面,结合西藏大学文学院的实际情况,探讨一下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一、西藏大学文学院在繁荣发展少数民族(藏族)文化事业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文学院是西藏大学办学时间最早、师资力量最雄厚、办学最具特色、学生人数最多、最早授予硕士点、并拥有中国语言文学、民族学两个一级博士学位授予点的学院,是我校重点建设的学院。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在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抢救和传承、创新方面,党和政府做了大量细致耐心的工作。
如,开展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调查登记工作,对濒危少数民族重要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加强人口较少民族文化遗产保护。
西藏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西藏教育的现状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150e24369eae009581bec64.png)
西藏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巡视员多吉才旺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TibetDuoji Caiwang, Inspector at the Office of Education, Tibet Autonomous Region西藏和平解放50多年来,西藏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
Over the 50 years since the peaceful liberation of Tibet, the educational career in Tibet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healthily.和平解放前,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
当时,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全区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95%以上。
1951年,创办第一所小学—昌都小学,开创西藏现代教育之先河。
1956年,第一所中学—拉萨中学成立,1965年,第一所高校—西藏民族学院诞生。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得到重视和发展,形成了以西藏办学为主,西藏与内地办学相结合,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民族文化教育到现代科技教育较为完整的现代民族教育体系。
Before the peaceful liberation, there was no single school in a modern sense in Tibet. At that time, the enrollment rate of school age children was only 2%, and the populace of illiteracy numbered more than 95% of the whole population within the whole region. In 1951, the Qamdo Prime School, the first prime school in Tibet, was founded, which was a start of the modern education in Tibet. In 1956, the first middle school Lhasa Middle School was set up, and in 1965, the first college Tibet Institute of Nationalities emerged. After the development over 50 years,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basic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 have been emphasized and developed. Accordingly, a modern educational system of minority ethnic groups has been formed, which is focused on the local schooling in Tibet and combines that respectively in Tibet and the inland. This system is relatively complete, ranging from pre-school education to higher education and from the cultural education of minority ethnic groups to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ducation.一、西藏教育发展现状1. The Status Quo of Education in Tibet截止2008年底,西藏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017所。
西藏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挑战
![西藏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fdb3bd2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a.png)
西藏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挑战引言西藏,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其教育发展历程与全国其他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长期以来,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等原因,西藏地区的教育事业面临着诸多挑战。
然而,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以及一系列教育政策的扶持下,西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旨在分析西藏教育发展的现状,并探讨其中所面临的挑战。
现状教育资源投入近年来,我国政府对西藏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不断加大。
在硬件设施方面,学校建设、教学设备更新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改善。
在软件实力方面,教师队伍建设、教材研发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这些举措为西藏地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教育普及程度随着教育资源的不断投入,西藏地区的教育普及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各个阶段的学生人数逐年增长。
同时,西藏地区的教育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升,高考成绩逐年提高,为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民族教育特色西藏地区在教育发展中注重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民族团结、民族特色。
此外,政府还设立了一系列奖学金和助学金,鼓励和支持藏族学生学习民族文化,为培养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人才创造了条件。
挑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尽管政府在西藏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不断加大,但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教育资源分配仍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
尤其是在农村和边远地区,教育资源的匮乏仍然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西藏地区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较高,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参差不齐现象。
一方面,优质教师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农村和边远地区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另一方面,教师队伍中存在一定数量的非专业教师,影响了教育质量。
民族教育与现代化教育融合在弘扬民族特色的同时,如何将民族教育与现代化教育有效融合,仍是西藏地区教育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
这需要政府在教育政策、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
教育与就业衔接不畅西藏地区教育与就业的衔接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西藏高校法学专业教育的思考
![西藏高校法学专业教育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5294ed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a.png)
西藏高校法学专业教育的思考
西藏高校法学专业教育的思考,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充分认识西藏地区的特殊性,特别是法律实践的特殊性,并建立符合本土文化规律的课程体系。
西藏地区有独特的历史、宗教、文化、法制传统等,受到影响的法律实践也不同于其他地区,这就要求西藏的法学教育应该在课程设置上,以西藏本土文化、历史、宗教、传统价值观以及相关法律实践为基础,围绕西藏地区具体情况重点设置相关法学课程,使西藏学生在法学教育中更好地学习理解法律实践,从而加强对西藏地区法律实践的理解和把握,提高法律实践能力。
二是要深入阐述西藏地区的法律实践,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
在西藏高校的法学教育中,要重点讲授西藏地区的法律实践问题,深入剖析西藏地区的法律实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西藏地区的法律实践,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为今后从事西藏地区法律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三是要发挥多元文化的优势,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西藏地区的法学教育不仅要充分发挥多元文化的优势,还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利用国际合作的平台,引进海外
的法学教育资源,为西藏地区的法学教育提供更为丰富的内容和更高水平的教育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自治区现有7所本专科院校,其中西藏大学为全区唯一一所“211工程”综合型本科大学,西藏民族大学是全国成立较早的民族本科院校之一,西藏藏医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经教育部批准公办独立设置的藏医药本科院校,西藏农牧学院是全区唯一一所本科农业院校,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分别为自治区大专师范、大专职业、大专公安院校。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队伍保障。
对于高校,教学为立校之本,科研乃强校之基,教学和科研是高校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两大支撑,[1]西藏自治区所属高校也不例外。
本文在阐释十八大以来西藏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力图寻求西藏高等教育促力西藏自治区内涵式发展的对策。
一、十八大以来西藏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师队伍资源较为充裕2016年西藏高校在校生由2013年的34806人增长到36587人,增长近5.12个百分点,其中研究生由1244人增长到1553人,增长近24.8个百分点,博士在校生由2013年的12人增长到2016年的64人,三年间增长近4.3倍。
西藏高校在校生尤其是研究生、博士生的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均数。
西藏各高等院校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数量由2013年的190人增加到2016年的229人,增长近20.5%。
近四年(2013-2016)西藏高校本专科学生与专任教师的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比例,西藏高校的本专科教学资源较为宽裕。
有关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许慧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教学、科研方面的双重成绩,但也存在着博士学位专任教师比例低、藏文学术期刊影响力弱、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盲点多、高质量科研成果激励制度少等问题。
鉴于成绩和挑战,提出西藏高等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藏文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扫盲及科研成果奖励出台方面的对策,以期推进西藏高等教育的纵深发展。
关键词:西藏;高等教育;发展图1西藏高校研究生招生年增长率与全国比较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2013-2016中国教育统计资料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2013-2016中国教育统计资料图2西藏高校生师比与全国高校生师比(二)高水平论文发表量剧增,成果质量逐步受到国内外学界认可2012-2016年,西藏各高校共发表论文10058篇,其中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的论文为1894篇,发表在CSSCI 期刊上的论文为856篇。
另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图书馆馆藏检索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西藏主要高校发表的科技类外文文献中西藏大学占37篇,西藏民族大学占7篇。
高水平论文贡献率中,西藏大学为最高43.14%,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最低0.04%,其他五所学校的贡献率排名依次为西藏民族大学、西藏农牧学院、西藏职业技术学校、西藏藏医学院、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三)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稳步增长,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增强2012年以来,全区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承担190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5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其中西藏大学分别于2013、2014年获批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藏民族大学于2016年获批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藏农牧学院分别于2012、2015、2016年获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西藏大学分别于2014、2016年获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12-2016年中,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西藏大学承担3项、西藏农牧学院和西藏藏医学院各承担1项。
西藏大学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均位列全区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的前列。
表12012-2016年度全区国家级课题立项情况数据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网站资料图3高水平论文贡献率图4EI 论文贡献率数据来源:中国知网期刊高级检索统计资料(四)高校排名稳中有升,社会影响日益扩大据我国认可度较高的两大国内高校排行榜——中国校友会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显示,西藏自治区内高校中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西藏藏医学院进入中国校友会排行前700强,西藏大学进入武书连前400强榜单。
其中中国校友会排行榜中,西藏民族大学由2012年376位上升至2016年的312位,西藏大学稳居第160位。
武书连排行榜中,西藏大学由2016年的411位上升至2017年的352位,居自治区高校第一兼唯一。
二、西藏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一)西藏高校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明显低于全国水平2013-2016年中,西藏高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仅占全部专任教师的8%左右,而全国高校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则已经达到20%。
就2016年来说,两者之间相差近13.28个百分点(22.56%-9.28%),提升西藏高校专任教师的博士学历已刻不容缓。
(二)缺乏统一、专门的藏文学术期刊认定标准及传播平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藏文学术成果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质量国内现行的论文质量评价标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等主要针对中文类期刊认定,而西藏特殊的区情决定了西藏高校的优秀成果中不乏藏文学术成果,但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藏文学术成果传播渠道,也缺乏专门针对藏文学术期刊的成果评价指标体系,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西藏高等院校藏文学术成果的质量及影响力,也不利于区内相关学科的特色发展。
[2](三)国家社科基金单列学科项目立项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集中于地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年以来,西藏自治区所立的5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均来自于西藏大学,所立的1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来自西藏民族大学,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对国家社科基金单列学科即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项目的申报关注度不够。
2012-2016年所立的145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中,有134项为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主要为支持包括西藏、新疆、内蒙古、宁夏、广西、青海、甘肃、贵州、江西、海南、云南及某些省份的少数民族民族自治州等在内的科学技术人员从事科学研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而设立的项目类型。
西藏高校要提升科学研究实力,成为在区内外有科学影响力的大学就必须注重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的申请及立项。
(四)西藏高校的双一流建设亟需科研成果的高质量导向2017年9月21日,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联合公布42所世界一流大学、95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西藏大学是全区唯一一所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西藏自治区也是双一流建设占有量最少的高校所在地之一。
西藏高校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是西藏高等院校融入并稳居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必备武器,人才队伍又是取得优质科研成果的必要保障。
面临西藏各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较少的局面,如何大力引进优质科研人才、如何用好现有科研人才是西藏高等教育积极应对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实现西藏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对策(一)加强专任教师师资队伍质量建设,不断加强西藏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积极运用中央给予西藏自治区的特殊优惠政策,鼓励专任教师通过“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北京大学等十所院校单考单招计划”“对口支援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等提升学历,不断加强专任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为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批“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3]的新型专业人才、对西藏自治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难题献言献策、将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特色亮点及经验进行学术传播、搭建西藏高等教育国家化发展的学术桥梁等等。
(二)探索藏文学术期刊认定标准,建设藏文学术期刊传播数字化平台,增强西藏藏文学术成果发展潜力由西藏自治区内外认可度较高的藏文学术期刊牵头,汇集区内外藏文学术期刊的力量,通过定期开图5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比较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2013-2016中国教育统计资料展学术研讨会或成立专门小组进行调研,在征询相关学者、管理部门尤其是自治区新闻出版总局意见的基础上,形成藏文学术期刊的评价认定体系,报自治区及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备案、发行,同时组织藏文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研发中国知名学术平台的藏文嵌入路径或藏文学术期刊的专有传播平台,以切实增强西藏高等教育藏文学术期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实现“互联网+”时代藏民族地区藏文学术期刊的良性、规范、有序、数字化发展。
(三)着眼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盲点,开辟西藏高等教育科研纵深发展的新路径将国家社科基金单列学科项目与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青年、西部项目一视同仁,瞄准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青年项目,积极做好相关项目申报的前期准备宣传动员工作。
另外,通过各高等院校已有的科研平台、科研团队,加强与区内外优质科研资源的联系与合作,不断争取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塑造更多西藏高校科研发展的对外宣传名片,向国内外展现西藏本土的科研成果,为西藏高校的更大、更快、更好发展提供科研支点与科研品牌。
西藏大学于2017年10月3日印发《西藏大学科研项目培育计划实施办法》(藏大字〔2017〕192号)逐步培育省部级、国家级一般、国家级重大项目的立项,是西藏大学积极争取大项目、扩大科研项目话语权的有益尝试。
(四)落实科研成果奖励工作,促成各高等院校争优竞先的良好局面成果产出的质量高低、数量多少均与人才的质量、数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在一定时期,高校内部的人才数量、质量具有稳定性,要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最大潜力就必须运用激励机制,同时激励手段也是一所高校吸引人才的第一法宝。
目前,西藏各高校中只有西藏民族大学于2017年6月27日印发《西藏民族大学科研奖励办法》(藏民大发〔2017〕37号)对科研成果分类奖励,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在其2012年印发的科研管理暂行办法中也有相关的针对论文、著作、专利、项目的科研奖励内容。
以上述已出台文件为参照,与国家相关文件相适应,积极学习区外高校科研奖励中的好做法,同时征求自治区相关管理部门的意见,形成具有奖励实效的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将是西藏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事业大发展、快发展、硬发展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1]段留芳.教育部部长陈宝生:高等教育要增强五大办学理念[EB/OL]./2016-09/23/content_39358434.htm,2016-9-23/2017-12-5.[2]周晓艳,拉巴次仁,韩连启.涉藏学术期刊的现状及发展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139-146.[3]吴德刚.西藏教育调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398.※基金项目:西藏大学校级高层次人才培育项目“高校教师创设智慧课堂的理论索引与反思”及西藏大学2017年校级青年科研培育基金项目“民族地区高校教师创设智慧课堂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以西藏高校为例”(项目编号:ZDPJSK1712)作者单位:西藏大学科研处责任编辑: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