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某重点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湘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年下期高一中考试题
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
下图中的①②两图分别为两个国家的人口构成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两个国家人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两个国家的老龄人口男性比女性多
B.①国就业压力大
C.②国社会养老负担重
D.两个国家人口增长类型不同
2.这两个国家最有可能是( )
A.①俄罗斯②印度B.①德国②日本
C.①肯尼亚②法国D.①英国②巴西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

据此完成第3~4题。

迁出国数量/(万人/年) 迁入国数量/(万人/年)
中国30.3 美国110.0
墨西哥26.2 德国21.1
印度22.2 加拿大17.3
印度尼西18.0 英国13.6
菲律宾14.4 澳大利亚8.2
3.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4.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C.更高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
读“四国某年人口变动图”,回答5~7题。

5.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的国家是( )
A.甲B.乙C.丙D.丁
6.下列关于乙国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快,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
B.人口增长快,加大环境人口容量
C.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
D.人口增长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7.在四个国家中,最可能体现芬兰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读我国部分地区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统计图,回答8~10题。

8.上图中,死亡率最高的省级行政区是( )
A.上海B.北京C.西藏D.宁夏
9.上海的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直接原因是( )
A.经济发达B.人口老龄化严重
C.文化水平高D.自然条件优越
10.目前我国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原因是( )
A.人口基数大B.环境人口容量大
C.资源分布不均D.生产力地区差异大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11~13题。

1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6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人口容量为( )
A.8 000 B.10 000
C.6 000 D.4 500
12.如果用a表示2012年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人口容量,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
A.a<b<c B.c<b<a
C.b<a<c D.a<c<b
13.下列有关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D.新疆—水资源
读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完成14~15题。

14.住宅区密集分布的区域是( )
A.0~2千米处B.2~3千米处
C.3~5千米处D.6~7千米处
15.距市中心2千米内常住人口密度并不是最高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A.交通通达度低B.环境质量差
C.地租昂贵D.服务设施差
下图为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图例中A、B、C相对应的城市功能区依次是( )
A.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
B.商业区、工业区、居民区
C.工业区、居民区、商业区
D.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
17.从市中心到郊区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序为( )
A.C>B>A B.A>B>C
C.A>C>B D.B>A>C
铁路的修建可促使沿线城市的诞生和兴盛,又可抑制另一些城市的发展。

例如,石家庄原本不过是一个小村庄,由于京汉、石德、石太铁路线在这里相交,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100万。

据此回答18~19题。

18.按我国的城市等级划分标准,石家庄属于( )
A.小城市B.中等城市
C.大城市D.特大城市
19.随着石家庄城市等级的提升,关于它的服务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少
B.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小,服务种类越多
C.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
D.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小,服务种类越少
读某城市书店与书亭分布图,回答20~22题。

20.关于书店与书亭的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书店服务范围小,只集中分布于两个地点
B.书店服务范围大,因为所售商品的等级低
C.书亭服务范围大,覆盖整个城区
D.书亭服务范围小,因为它所服务的人口少
21.关于该城市由书店和书亭组成的商业网点等级体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书店等级低,数目少,彼此距离大
B.书亭等级高,数目多,彼此距离小
C.书店位于书亭中央,其服务范围是书亭的6倍
D.书店等级高、数量少,书亭等级低、数量多
22.根据商业布局的区位原则,下列各点应布局书店的是( )
A.A点B.B点
C.C点D.D点
23.下面的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
读漫画“你是从城里来的吗?”回答24~25题。

24.漫画所反映的城市问题是( )
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
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
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
D.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
25.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 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城市“热岛效应”
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
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与工业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读下表数据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2分)
(1)计算甲组的总死亡率为________。

(2)按照各年龄组死亡率甲组比乙组________。

总人口死亡率甲组比乙组________(高或低)。

(3)社会经济越发达,死亡率应该越低,但发达国家人口的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些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过慢,可能会对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你认为这些国家可以采取的人口政策有________、________。

27.下图中Ⅰ—Ⅱ—Ⅲ是“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3分)
(1)在城市形成阶段(第Ⅰ阶段),城市选址在河流弯曲度较大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第Ⅱ阶段城市开始出现功能分区的原因有哪些?
(3)第Ⅱ阶段商业用地分布特点是________。

第Ⅲ阶段商业用地出现了新的变化,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些老城区、工业区在城市区位中的变化总体上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变化主要是为了________和________。

(4)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场所,它是城市中________的土地利用方式。


Ⅲ阶段住宅区出现了分化。

从建筑质量上来说,图中甲、乙两个住宅区,甲为________,乙为________,从位置来说,甲、乙两个住宅区出现了________状况。

28.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11分)
表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比例
年份1950年1970年1990年2025年
发达国家 50% 66.6% 72.6% 80%
发展中国家17.0% 25.4% 33.6% 57%
(1)图A中,虚线代表________国家,实线代表________国家。

目前,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数量和增长的情况如何?
(2)图B说明了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表信息说明了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29.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14分)
(1)图甲中,ABCDE反映的是________过程,该过程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______,简述其成因。

(3)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

指出图乙中a属于________国家,b属于________国家。

分别说明其劳动力就业结构特点。

2012—2013年下期高一中考试题
地理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计算甲组的总死亡率为________
(2) 按照各年龄组死亡率甲组比乙组________。

总人口死亡率甲组比乙组________(高或低)。

(3) 社会经济越发达,死亡率应该越低,但发达国家人口的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某些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过慢,可能会对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你认为这些国家可以采取的人口政策有________、________。

27. (1)在城市形成阶段(第Ⅰ阶段),城市选址在河流弯曲度较大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 第Ⅱ阶段城市开始出现功能分区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Ⅱ阶段商业用地分布特点是________。

第Ⅲ阶段商业用地出现了新的变化,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些老城区、工业区在城市区位中的变化总体上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变化主要是为了________和________。

(4) 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场所,它是城市中________的土地利用方式。

第Ⅲ阶段住宅区出现了分化。

从建筑质量上来说,图中甲、乙两个住宅区,甲为________,乙为________,从位置来说,甲、乙两个住宅区出现了________状况。

28.(1) 图A中,虚线代表________国家,实线代表________国家。

目前,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数量和增长的情况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 图B说明了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变化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上表信息说明了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图甲中,ABCDE反映的是________过程,该过程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______,简述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

指出图乙中a属于________国家,b属于________国家。

分别说明其劳动力就业结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2013年下期高一中考试题
地理参考答案
(人口老龄化) (4)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27.(1)古代城市建设比较重视军事防卫,在河流弯曲度较大处建城,可以利用天然河面进行防卫
(2)城市中同一种经济活动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种经济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通过集聚效应就形成了各种功能分区。

(3)位于城市几何中心在交通干线两侧出现新的商业中心不断向城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保护城市环境降低生产成本
(4)最为广泛低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28. (1)发展中发达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较发达国家快。

(2)数量不断增多,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特大城市数量增长更快;未来超过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3)起步早,水平高,目前进程放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很不平衡)
(4)城市及附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破坏;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地价昂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治安不稳定、绿地面积减少等。

29.(1)城市化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2)逆城市化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或郊区环境质量较好),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3)发达发展中发达国家在农业中就业比例低,在服务业中就业比例高;发展中国家在农业中就业比例高,在服务业中就业比例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