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十五中学初二期中语文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第十五中学初二期中语文考试卷
八年级语文试卷2021 /11/8本试卷共6页,共五道大题,32道小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刻120分钟。
一、基础·运用(10分)
今年的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82周年。
某班学生在学习了鲁迅先生的系列作品后,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北京鲁迅博物馆。
请你跟随他们的学习实践回答问题。
1、你认为下面“北京鲁迅博物馆简介”中的字字形及横线处标点判定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北京鲁迅博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
鲁迅博物馆现为司局级公益性事业单位,lì属于国家××局,是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填标点)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鲁迅故居位于北京音迅博物馆内。
A.①“迅”字的第1笔是“⺄”②阜fǔ③立属④顿号、
B.①“迅”字的第1笔是“丶”②阜fù③隶属④逗号,
C.①“迅”字的第1笔是“丶”②阜fǔ③立属④逗号,
D.①“迅”字的第1笔是“⺄”②阜fù③隶属④顿号、
2、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到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
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朝花夕拾》在安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烈火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B、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看起来色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C、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规矩,说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经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一般人的淳朴
和善良。
D、藤野先生的无私关心和真诚关怀,关于遭遇逆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
如此的老师令我肃然起敬。
3、文段③中的画线语句,是从闲看枪毙犯人的国人的麻木,进一步写对自己思想情感的触动。
依照各自语境,在【甲】【乙】处分别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中国是弱国,因此中国人因此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甲】也无怪他们疑问。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差不多上日本战胜饿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矢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察,被日本军捕捉,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②“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③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专门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乙】鸣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
A.【甲】破折号【乙】省略号
B.【甲】冒号【乙】破折号
C.【甲】破折号【乙】破折号
D.【甲】冒号【乙】省略号
4、上面文段②中的“他们”指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影片里闲看枪毙犯入的中国人
B.影片里闲看枪毙犯人的日本“爱国青年”
C.讲堂里看时事影片的日本“爱国青年”
D.回国后看到的闲看枪毙犯人的中国人
5.上面文段③中“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分别是指(2分)
A.东京医学救国
B.仙台弃医从文
C.东京弃医从文
D.仙台医学救国
古诗文阅读(共26分
(一)古诗文默写(10分)
6、,猎马带禽归。
(王绩《野望》)(1分)
7、,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1分)
8、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分)
9、,志在干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1分)
馨香盈怀袖,(《庭中有奇树》)(1分)
,寄身于草野。
(曹植《梁甫行》)(1分)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郦道元《三峡》)(1分)
13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1分)
14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陶弘景《答谢中书书》)(1分)
15 ,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1分)
(二)古诗阅读(共5分
观赏书法作品《黄鹤楼》,完成16-17题
诗歌的前两联,借一个“”字,写出了眼前景象的清寂苍茫,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惆怅失落。
(1分)
这幅书法作品的书体是。
但书写的《黄鹤楼》颈联中有错别字,请你先将此联用正确、工整、规范的简化字楷体写在格里;然后展开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画诗句在你脑海中所出现的景象。
(4分)
答
(三)文言文阅读(共11分)
阅读以下两篇文言文,回答第18-22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
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富民出,民皆坚决,吾谁与宁?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促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储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
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
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
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薛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
欲置之死,锤炼久之不决。
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
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涂潦:泥沼雨水。
②畚锸:箕畚铁锹。
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④摭:摘取。
文中横线位置应填“”。
)(1分)
19.说明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②卒全其城
20.下列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负势竞上轼庐于其上
B.从流飘动朝廷从之
C.不以疾也以诗托讽
D.虽乘奔御风猛浪若奔
2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分)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富民出,民皆奔跑,吾谁与守?
22、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曾以“闲人”自称,其时他身为黄州团练副使,有职无权;此前在徐州任职时,苏轼为百姓谋福,鞠躬尽瘁。
面对洪水来袭的危及情形,他具体采取了哪些方法抗洪保城?(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名著阅读(共5分) 埃德
23.《红星照耀中国》又名《》是美国记者的著作,此书问世便引起轰动,它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专门强的作品。
(2分)
24.该书作者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淌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2分)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25.“这时,突然显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哈喽,你想找什么人是用英语讲的。
”文中的那个“他”指的是。
(1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19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6-28题。
(共8分)
【材料一】
汉字的显著特点是字形和字义的联系专门紧密,能专门直观地看出它的意思。
比如“瓜”,两撇表示藤,中间竖钩表示瓜,捺表示叶,“葫芦科植物的统称”确实是“瓜”的本义。
后来我们也用它来形容形状像瓜的事物,如瓜皮帽、瓜皮船等。
瓜的命运是要被切分的,由此引申出“像切瓜一样”,人们又用“瓜分”表示分割或分配。
“傻瓜”,表示不聪慧,这一词来自春秋时期的“瓜子族”(生活在甘肃敦煌一带的姜姓人),他们十分勤劳,受人雇佣时总是一刻不停地干活,但是有些人把他们这种老实的习俗看作“傻”,因此就有了“傻瓜”了。
有些字是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字重叠组成的,看起来像体操活动中的叠罗汉,如三个“人”组成“众”,三个“木”组成“森”,三个“水”组成“淼”。
有些字由于字形的变化太大,差不多不那么直观了,如妇女的“妇”字,什么缘故在“女”旁加
个“歪山”呢?这得从繁体字“婦”中才能看出本来面目。
那个“婦”字左边的“女”旁指妇女,右边的“帚”是扫帚,合在一起的意思是妇女拿着扫帚在家里劳动。
“女、帚为妇”和“力、田为男”是符合当时的“女内男外”、“男耕女织”的社会情形的。
汉字的这种特点使汉字成为世界上单位字符信息量最大的文字,容易辨识,利于联想,为加快阅读速度带来极大的便利。
【材料二】
部首是汉字独有的,每个部首都有其隐秘,假如对部首的文化内涵不够了解,就会显现明白得偏差。
一样而言,以“山”为部首的字,这些字的字义都与山有关,如“峻”、“巍”和“崇”都以“山”为部首,说明这些字的字义都与山有关,只只是是“高而陡”、“高而险”和“高而大”的区别而已。
以“礻”为部首的字一样与神有关,因为“礻”是“示”的变形。
《说文解字》中如此说明:“天垂象,见吉凶,因此示人也。
”凡以“礻”为部首的汉字,往往与天地祖宗鬼神有关,如“神”,从示,申声,天神也;“祇”,从示,氏声,地神也。
日常生活中,专门多人容易将“礻”与“衤”混淆。
事实上,“衤”是“衣”的变形,那么以“衤”为部首的字自然与衣服有紧密的关系。
“彳”与“人”无关,读作chì,甲骨文为“”,像十字街形。
十字街行人来往,因此,“彳”有小步缓行、走走停停的意思。
以“彳”为部首的字,差不多表示行走、行为、行动、出行或往、去之意。
比如“彷徨”,意思为游移不定,不明白往哪里走;再如“徐”,本义是缓慢地走。
部首是汉字中专门有特色的构字部件,因其有明显的意义,能够关心大伙儿了解字义、经历字形。
26.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汉字的什么特点(不超过10个字)?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具体说明。
(3分)
具体说明:
27.可能你见过人和人“撞脸”,“撞脸”的汉字你见过吗?比如“祇”和“袛”,请运用【材料二】的知识,在下面语句横线处填入正确的汉字,并说出推断的理由。
(3分)
祷尔于上下神(祇袛)。
——《论语•述而》理由:
28、我们阅读了《汉字的起源与演变》后,了解到“指事”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法,也确实是当没有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
符号来表示。
大多数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笔画,用来表示抽象的意义。
请观看下面的字,选出其中的指事字并说明理由。
(2分)山田刃武休
指事字:
理由:
(二)阅读《最美人瑞如此走来》,完成29--31题。
(共11分)
最美人瑞如此走来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纳范读,让幼儿学习、仿照。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柳鸣九
①早在做同事之前,在东四头条的社科院宿舍大院,我和杨绛先生就做过邻居,因此比起别人,我便多了一些熟悉与就近景仰的机会。
按“翰林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不成文的规矩,对她如此的旧时代过来的海归大伙儿,作为小字辈的我,要按其本名,尊称她“季康先生”。
②初见时,季康先生年过半百,精瘦娇小,举止文静轻柔,但整个人极有精神,专门是两道遒劲高挑而又急骤下折的弯眉,显示出一种坚决坚强的性格。
和其夫君锺书先生的不拘小节、有时穿着背心短裤就见客不同,她的衣着从来都整齐利索,即使在家不意碰见来访者敲门的时候。
至于冬天,季康先生常披一件裘皮大衣,专门是高雅气派。
她始终保持着西洋妇女那种特定的“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的适应,每次在公共场合露面,
都对面部做了不同程度的上妆,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京,是极罕见的。
只是,季康先生的妆容几乎不着痕迹,似有似无。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奇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
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存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如此,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锤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看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成效。
③在公众场合,季康先生从来差不多上低姿势的,她脸上总是挂着一丝谦逊的微笑。
在学习会以及其他重要的场合中,季康先生极少发言、表态,实在不得不讲几句的时候,她总是把自己的语言压缩到最少。
多年后看到她以“点烦”原则(即把用词精简到不可能再精简的程度)翻译《堂吉诃德》,才发觉,这不仅是真正发自内心地尊重人,而且真正做到了会尊重人。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奇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
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存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如此,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锤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看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成效。
④在我见到的大伙儿名流中,钱、杨二位先生要确实是最为平实,甚至最为谦逊的两位。
季康先生尽管有时穿得雍容华贵,表情态度却平和得像邻里阿姨。
⑤但那个看似低调谦恭的阿姨,也有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时候,且那个时候显现得无比不合时宜。
“文革”之初,他们被造反派揪出来,挂了牌子押上批斗会。
可杨季康对“天兵天将”的推推搡搡公然进行了抵抗,而且怒目而视。
要明白,许多老战士都没有一个敢于如此爱护自己被践踏了的威严。
⑥“文革”后期,钱、杨二位先生尚未获得平反,有家回不了,四处流转。
更多像我们如此的“小人物”,也在苦等“落实政策”,精神备受煎熬。
同是天际沦落人,处境谁也不比谁强到哪儿去。
但关于这群甚至未
能为他们说句公道话的晚辈,他们以极高的涵养、含蓄内敛且从不显于言辞的方式予以明白得、宽容和无私关心。
⑦有一次,我家因额外开支经济上一时告急,杨先生得知后主动支援了我们几百元钱。
后来有一天,她的助手递给我一个小纸包,里面有二十元人民币,“这是先生要我交给你们的,补贴你们的家用,要你们收下,什么道谢的话都不要讲。
”先生雪中送炭,我们尊敬不如从命。
只是没有想到,到了第二个月,又有一个小纸包。
然后,第三个月,第四个月……
⑧后来我还获知,研究所里每月不落地从先生那儿得到接济的竟有十多个像我们如此的年轻人。
也确实是说,两位先生每月的工资,大部分都用于接济施舍了,且连续了好几年。
经历了人一辈子的磨难,却能如此悲悯,如此退让,如此宽厚慈爱,如此菩萨心肠,这是我在“翰林院”所见到的唯独一例。
⑨先生施恩于后辈,大部分无法用金钱运算。
20世纪80年代初,我访法归来写的两本书预备出版,因考虑到之前有前辈权威的横眉冷对,我特地在前言中尊敬写明“抛砖引玉”。
因此,敬赠给钱、杨二位先生,抱的心态自然不同。
专门快,杨先生回信了,依旧一贯的低调谦恭与幽默:“假如你抛出一块小砖,确信会引来大堆的砖头瓦片,然而珠玉在前,砖就不敢出来了……天气酷热,多多保重……杨绛八月十三日锺书同候。
”
⑩先生过百岁大寿时,深知先生君子之道的我,自然不敢上门叨扰。
当里听到老太太爽朗清晰的声音时,我看起来又回到了三十年前的那个夏天,依旧如喝了冰水那样舒心畅快——只是多少也有几分伤感,因为再不可能有“锺书同候了”。
【相关链接】①人瑞,常指百岁以上德高望重的人。
29.本文作者记录不同时期杨绛先生的若干往事,展现了先生的多个侧面的特点,请阅读③-⑨段,填写下面表格。
(4分)
30.结合上下文内容来看,第⑨段画线的语句应如何明白得?(4分)
31.这篇文章在写杨绛老人时,笔墨中充满了深沉的情感。
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⑤段或第⑩段为例作简要分析。
(3分)
五、作文(共40分)
3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最美人瑞如此走来》和我们学过的《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差不多上通过几件情况来表现个人的某个精神品质,以及他们对作者产生的阻碍。
请你运用这种写法,以你周围某个人物的精神品质以及他(她)对你产生的阻碍为内容,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请在你自拟的作文题目中,用上“秩序”“生命”“伙伴”“成长”的任意一个词语,以“在清幽的孤山寨”为开头,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许多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