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讲话稿字体格式(共10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领导讲话稿格式及写作方法
领导讲话稿格式及写作方法
篇二:发言稿的格式
发言稿的格式
发言稿写法比较灵活,结构形式要求也
不那么严格,可以根据会议的内容、需要等情况而有所区别。
常见的形式有:
①开门见山提出本人要谈的问题及对问题的看法,然后说明理由,最后照应开头对全文做简明扼要的总结。
②直接写出要讲的几个问题或几点意见,可用序号1、2、3等表示,问题讲完,即告结束,不写开头和结尾。
③汇报经验、情况的发言,内容比较系统,它包括情况叙述、经验介绍、体会收获等,这几方面的内容要连贯地写出来,构成一篇比较完整的文章。
练习写发言稿要注意什么呢?
写发言稿时,要注意三点:
①观点鲜明。
对问题持什么看法,要明确表态。
对尚未认识清楚的问题,要实事求是说明,不要含糊其词,如果是汇报性的发言,要中心明确,重点突出,不必面面俱到。
怎样才能写好发言稿的开头呢?
②条理清楚。
一篇发言稿要谈几方面的问题,每一方面问题要讲哪些条目。
都要安排得有条有理,让人听起来容易抓住重点。
③语言简洁明快。
发言是直接面向听众,所以,发言的语言一定要简洁明快,尽量不使用冗长罗嗦的句子,更不要使用一些深奥难懂的词句,话要说得准确、易懂,最好运用大众语言。
写一篇发言稿,一般要想好写作的内容。
怎样才能写好发言稿的结尾呢?
发言稿的结尾,一般是发言人表达的美好祝愿。
要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会议,来表示不同的祝福或祝贺。
下面是一个同学为参加竞选班长而写的发言提纲:
题目:竞选班长发言稿
开头:向大家问好。
中间:1.介绍自己。
2.说明自己为什么要竞选班长。
3.说说自己打算如何当好班长。
结尾:表决心。
希望大家投自己一票。
(1)发言稿的格式:称呼、问候、致谢等。
(2)发言稿的语言风格:诚恳,坦率,简洁等。
(3)发言的吸引力:条理清楚,有创意等。
开头一般要看会议的内容和对象。
如祝教师节大会,开头要向教师问好,如果是运动会,发言稿的开头要向教练员、运动员等问好。
总之是要根据不同的人员,用不同的方式和内容来问好。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六年级二班的云楠,今天
我发言的题目是——《好习惯伴我成长》。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但是现在我们周围还有好多学生不文明不讲礼仪。
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
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
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
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并不应该是我们21世纪中学生的作为。
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矗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
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
我们知道:一个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
同学们,请保留此标记如果我们不在此
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在这里,我倡议大家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好学生。
记得一位名人曾说: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构成的,而不是由文字。
无数事例表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高尚的情操。
代表民族未来的我
们,需要学习和继承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和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
南开大学校长在镜子上写了一句箴言:
“面必争,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
”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的仪表起码必须符合学校的气氛和学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体的仪表,这才是我们最亮的一面!
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同学们,就让我们去为好习惯的缆绳缠上恒心的索链吧。
当他牢不可破之时,让我们拉杆起航,成就生命的精彩!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发言人:云楠
某年某月某日
建议书的格式
建议书的写作格式一般由标题、称
呼、正文、落款几部分构成。
(一)标题标题一般只写“建议书”
三个字,有时为了突出建议的具体内容,可以写《关于×××的建议书》。
题目要写在第一行的中间,字体要大些。
(二)称呼建议书称呼要求注明受文
单位的名称称呼或个人的姓名,要在标题下隔两行顶格写,后加冒号。
(三)正文建议书正文由以下三部分
构成:
第一,要先阐明提出建议的原因、
理由以及自己的目的、想法。
这样往往可以使受文单位或个人从实际出发,考虑你的建议的合理性,为采纳你的建议打下基础。
第二,建议的具体内容。
一般建议
的内容要分条列出,这样可以做到醒目。
建议要具体明白切实可行。
第三,提出自己希望采纳的想法,
但同时也应谨慎虚心,不说过头的话,不用命令的口气。
(四) 署名在右下角写出建议人的
姓名,即提出建议的团体的名称或个人的名字。
日期写在建议人姓名的下方。
写建议书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提意见、写建议要根据具体问题、实
际需要和可能的条件,而不能凭空想像,不着边际地提,这样才有助于改进工作方法,开展有益活动。
说话得体,有分寸
首先,所提意见和建议应当比较准
确、比较合理,并且要掌握一定的分寸。
意欲晓之以理,首先动之以情,这样写,意见容易被接受,从而到达目的。
其次,要使意见和建议在现实条件下行得通,不应该说过头话,也不应该提过高的要求,否则就无济于事了。
内容具体、清楚、实在
建议书的核心部分是所提建议的内
容。
因此,写建议书不管是分条开列,还是不列条款,都应当把建议的内容写具体、写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这样领导、机关、单位和个人在考虑和采纳的时候才容易落到实处。
切记不要说空话、套话,不要抽象、笼统。
语言准确、精练
建议书是人们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的一种工具,因此,语言一定要准确精练,要言简义明地把具体的办法、具体的措施准确地、一目了然地写出来,而不是过多的分析和去论证。
建议书
学校领导:
每周星期一上午8:00,全校师生都集
中到学校大操场举行升旗仪式。
随着那雄壮的国歌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每位少先队员为能生活在这样的国度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这是我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时机。
然而,少先队大队部选派的升、护旗手在升旗过程中动作不规范,步伐散乱的状况与整个庄严肃穆的氛围很不协调。
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被选派的升、护旗手缺乏必要的责任心和严格的训练,因而,我们向学校领导提如下建议:
一、学校政教处配合少先队大队部对
升、护旗手加强纪律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二、聘请驻滁官兵来校,严格训练升、
护旗手,从而规范他们的步伐和动作。
三、对全体少先队员进行礼仪教育和爱
国主义教育,让全校少先队员懂得国旗法。
尊敬的学校领导,为了使我校的升旗仪式更加庄重、严肃,为了使所有升、护旗手的动作更加规范,请考虑一下我们的建议和请求吧!
六(4)中队全体队员
2006年4月10日
篇三:24、2012年领导讲话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语言文字
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语言文字
2012年9月18日
同志们:
漯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我们的古代先民就在这里定居生息。
贾湖遗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裴李岗文化契刻符号、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将中国文字史向前推进了4000多年,出土的国宝七音骨笛、将中国音乐文化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贾湖遗址的酿酒遗留物、将中国造酒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
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和文字学家许慎诞生于漯河召陵,他编纂的《说文解字》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字典,被誉为“文宗字祖”。
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
540部又据形系联归并为14大类,字典正文就按这14大类分为14篇,卷末叙目别为一篇,全书共有15篇。
《说文解字》共15卷,其中包括序目1卷。
许慎[2] 在《说文解字》中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
《说文解字》的体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则在后面列出。
然后解释这个字的本义,再解释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间的关系。
《说文解字》中的部首排列是按照形体相似或者意义相近的原则排列的。
《说文解字》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个方式,段玉裁称这部书“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
历代对于
《说文解字》都有许多学者研究,清朝时研究最为兴盛。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释例》、《说文句读》尤备推崇,四人也获尊称为“说文四大家”。
造字法上提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所谓“六书”学说,并在《说文解字叙》里对“六书”做了全面的、权威性的解释。
从此,“六书”成为专门之学。
“六书”不能单纯的认为就是造字法,前四种象形、指示、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而转注和假借则为用字法。
1997年国务院决定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2000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从此步入法治轨道。
我们今天主要传达学习一下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徐济超9月14日刊登在河南日报上的文章《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语言文字》
今年9月14日至20日是第15个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本届推普周宣传主题为: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推普周活动自1998年开展以来,在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强化国民语言规范意识,提高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促
进作用。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发展活力的中部大省。
推普周开展15年来,我省基本形成了各级政府统一领导、各级语言文字工作机构统筹协调、地方和部门条块结合、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河南赛区比赛;连续四年成功举办“中华诵·全球华人学生暨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稳步推进;大力开展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活动;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达标评估取得突破。
今年5月31日,郑州市通过验收,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已基本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和要求,达到了“普通话初步普及,汉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标准。
下一步,我们要着重加强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继续大力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努力提升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社会知晓度。
二是扎实推进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积极开展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今年下半年
新乡、南阳两城市要完成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
安阳市、濮阳市等目前也正在积极准
备之中。
其他城市2017年前全部完成此项工作。
三是进一步抓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
要把学生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的要求纳入培训目标、课程标准、技能训练之中,纳入学校常规管理,渗透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
四是继续做好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
培训测试要面向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扩大行业测试面。
要全面推进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提高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水平。
五是继续推进群众性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要继续举办经典诵读比赛和规范汉字书写比赛等活动,继续推进中华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和文化社团开展面向校内外的经典诵读指导、骨干培训和宣传普及工作。
六是推普工作向农村拓展。
要加大农村地区的推普力度,在政策、人才和资金方面适当向农村倾斜,使推普工作进一步深入基层。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和大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主动适应我省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要求,着力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创设一个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良好的语言文字应用环境。
这是全省各级政府、各个职能部门、语言文字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任务和职责。
篇四:领导讲话稿写作的几点体会(文字综合工作者入门必读)
领导讲话稿写作的几点体会
以文辅政是办公室和其他文字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重要渠道和手段,而起草领导讲话则是政务服务的重中之重。
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实施领导职能,有多种方式和手段,如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发布公文、直接指挥等等,但最普遍、最常用、最大量的是召开会议。
开会就要讲话,起草一个好的领导讲话稿,对于鼓舞士气、凝聚民心、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笔者在机关“爬格子”多载,个中辛苦自不待言。
回想历历往事,感慨颇多,几点体会,赘述如下。
(一)要有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起草领导讲话是一项重要的辅助决策活动,是一种代言行为,也是一项复杂的劳动过程。
领导讲话稿是用以指导工作的,稍有松懈都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因此,起草领导讲话责任重于泰山。
不在其位,要谋其政。
要关起门来当领导。
做到这一点,就要有一种主动服务意识和无私奉献精神。
要想到,能够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领导服务,为人民服务,是一种机遇、一种荣誉,是自身价值的展示,应该抓住时机,为之献身。
对领导交给的材料任务,要感到是一种信任、一份责任、一种义务,如果不能按时完成,就应该有一种夜不能寐、食不甘味的感觉。
如果有讲话起草任务躲着走,不尽心、不尽力,不仅是对工作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长此以往,就会失去领导信任,业务上的提高、政治上的进步就无从谈起。
所以,一定要能吃“苦中苦”,能坐“冷板凳”,以一流的状态、作风和敬业精神去对待和搞好领导讲话的起草工作。
特别是目前,社会和各级领
导者对秘书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奉献精神要求很高很严,但秘书人员的薪酬、待遇却与工作性质、工作负荷很不相称,秘书人员的价值没有得到全面的承认。
干我们这一行,工作要求、辛苦程度比一般人高得多,但工资不高,提拔困难,无职无权,磨屁股熬眼,能人不愿干,笨人还干不了。
有人说我们是四种人:“政治上是红人,工作上是忙人,生活上是穷人,身体上是病人。
”文秘人员整天处于高度紧张之中,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付出很多,确实很辛苦、很艰苦、很清苦。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有“清灯孤影苦思寻,字斟句酌撰公文,暑寒饥渴浑不顾,错把晨曦当黄昏”的工作精神和“耐得寂寥与清贫,虽苦犹荣坦荡心,蛰身栖居文秘苑,耗尽青春亦无恨”的崇高境界。
(二)要准确领会领导意图
起草领导讲话稿的最大特点就是“要我写”,而不是“我要写”,属于一种被动型写作。
要想以己之笔写出领导的心中所想,变被动为主动,就必须把领导的意图吃透、弄准。
常言道:“定位不准,累死三军”、“理定而辞畅”、“领会上头,摸清下头,两头一碰,才有写头”,能否领会好领导意图,是决定讲话稿写作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必须把握领导思想,表现领导主张,体现领导要求。
认真按照领导思路打磨文稿,做到领导的思考深入到什么层次,讲话稿就准确表达到什么层次;领导的指向触及到什么方位,讲话稿就准确跟进到什么方位;领导的要求具体到什么程度,讲话稿就准确反映到什么程度。
⒈要进一步明确讲话稿写作与领导意图的关系。
讲话稿一般是授命写作,也就是“命题作文”。
讲话稿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认可程度和满意程度。
常言说:“三分匠人,七分主人”。
受命于谁,文章思维
和特征服从于谁,这是授命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则。
在这个基础上融会有关政策、精神和理论,在领导的意图上进行阐述发挥,这样的授命写作才能打得住。
决不能固执已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领导,写进文稿之中。
⒉要明白领会领导意图主要途径。
一般情况下,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要注意把握领导平时讲话的内涵。
领导讲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认真领会,就能把握其精神实质,就能发现其中的思想火花,这对领会领导意图很有帮助。
平时,要多陪领导下基层,与领导接触多了,就知道领导什么时候在想什么问题。
还有一点很重要,不管有事无事、大事小事,都要多与领导交流和沟通,甚至可以与领导探讨一些单位或社会上的热点敏感性问题,这样慢慢地就会摸准领导的思想脉搏。
另一种就是要努力争取领导的“接见”。
当面聆听领导的意见,是写好材料的重要保证。
领导的水平有高有低,领导的风格也不一样。
有的领导在分配任务后,会主动找写材料的同志说明意图,一些思路清楚的领导可能还会告知材料的写法,这是再好不过的。
但多数情况下,领导下达任务后,不会主动找你沟通,遇到这种情况,不管领导工作有多忙,必须设法争取领导的“接见”。
通过与领导的交流,弄清写作目的、任务、要求,把握领导的真实意图,感受领导的个性风格。
尤其是写领导讲话稿之类的材料,要求严,标准高,必须争取主动,准确把握领导的意图,充分体现领导的水平和风格,只有这样,写出的材料,才能体现领导的个性、符合领导的身份、反映领导的思想。
(三)要大量搜集写作素材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饮”。
素材,是写作的基础,如同搞建筑必须有水泥钢筋、木石砖瓦等建筑材料一样。
起草讲话决不可凭主观想象,而
是要建立在充分素材的基础上,实际上是对素材的归纳、消化、加工和升华的过程。
搜集素材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要有众多的文本材料,另一个就是平时多注意思考,进而形成有独特见解的观点群。
⒈注意平时收集分析材料。
收集材料,就是掌握素材,包括综合情况、重要数据、生动事例及重要思想观点。
“备料”一定要充裕。
有人对收集材料觉得并不重要,不当回事,而在写作运用时却常常有了新的认识,感到它的使用价值了,后悔没有积累,再找时间来不及了,甚至无法找到。
有时积累的一些材料可能平时用不上,但在关键时候能用上一个观点,一个事例,一句话,这个材料没有白白积累。
因此积累时不可嫌多,运用时又不可能很多,这也许就是素材积累与使用之间的一个特点。
收集材料途径有三:
一是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现实材料。
特别是写“讲话稿”、“意见”、“规划”时特别需要这样的依据。
通过调查取得的第一手材料往往具体生动,真实可靠,印象深,感受深。
常言说,“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调查研究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现场,沉下去,摸实情。
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唯上,不唯书,坚持真理,不看风使舵,不随风倒,更不能带着各种框框去找材料,削足适履,歪曲事实。
要客观地倾听,平等地讨
论,适当地提问,注意点面情况的结合,对调查的材料要做必要的核实。
二是广开材源,积累第二手材料。
即收集一些与所写公文有关事物的变革情况,以便分析其发展变化,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有见解的观点。
报纸、文件、会议材料,信息、简报等与自己工作有关的材料等等,都可及时记下来,分门别类,积累起来,用时非常方便。
三是有备无患,储备基础材料。
积累一些与文稿写作有关的公文,包括法规、政策、文件、讲话、纪要等,甚至收集一些古今中外的精辟议论,作为形成文稿观点和进行综合分析的依据,或直接引证所用。
调查、收集、积累材料有三忌。
一忌凭兴趣出发,要从工作需要、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需要出发;如果凭兴趣出发,就可能片面、狭隘,甚至有意无意地歪曲了材料。
二忌听风就是雨,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凭想当然办事。
三忌实用主义地调查收集材料。
(四)要认真细致地构思谋篇
古人说,“文无定法”,并不是说写材料不要章法,而是有许多章法。
材料的种类不同,其写作方法也不一样,谋篇布局也有区别。
材料的谋篇布局一定要精益求精,反复研究权衡,主要应把握以下三点:一是主题。
虽然在领受任务时,摸了摸领导的思路,心里有了点底,但往往领导考虑的主题,不一定都很成熟,存在偏差也是正常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相信领导,但不能迷信领导,也不能迷信权威,必须在谋篇布局时统一考虑材料的主题,结合上级的精神、领导的意图和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后才能确定主题。
二是结构。
现在,比较常见的材料结构有三种:一种是递进式的,就像剥笋一样,层层递进。
比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另一种是并列式的,几个层次的意思并列,多一层或少一层,都不会影响材料结构;还有一种新闻式的,也是倒金字塔式,就是把最重要的、领导和群众最关心的、最敏感的内容,放在最前面、最抢眼的位置,就像新闻报道的导语,其他内容按主次先后排列。
还要注意详略得当,哪部分详写,哪部分略写,都要做到心里有数。
三是提纲。
写大材料,一定要认真确定好提纲。
一般情况下,写作提纲定到三级标题就可以了。
在详细提纲定下来以后,要主动征求领导和群众的意见,特别是领导讲话材料,尽量征求讲话领导的意见。
这样,就可避免走回头路,也可保证材料质量。
(五)要精益求精地反复修改
文稿草就之后,须一丝不苟、字斟句酌地搞好修改。
因为一遍写出的稿子往往来不及仔细推敲,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毛病。
不少问题是在修改中发现和订正的,不少内容是在修改中充实和完善的。
即使起草时字斟句酌,也毕竟只是一时之功力,一人之智慧,仍要进行反复修改。
只有反复推敲,精雕细刻,才能成为精品。
正如古人所言:“玉不琢,不成器。
”“文字频改,工夫自出”。
修改一遍,就会有一次提高。
有人说:“一成文章半成改”,有的甚至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可见修改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我的体会就是“六看”:一看题目。
生个孩子要起个好名字,写材料也是一样。
题好一半文,题目一定要醒目,能够吸引人的眼球,让人看了题目,就想看内容。
二看结构。
要保证结构的次序、层次、详略无问题,还不能出现逻辑性错误。
三看事实。
素材要真实可靠,特别是第二手素材,一定要认真核实,心里没有数的素材,尽量不用,必须确保事实确凿。
四看观点。
观点不能有政治性错误,必须符合党的政策法规要求,也不能有常识性错误,要经得起推敲。
五看内容。
内容不能重复,不能拖沓,必写的要写上,不必写的不能有。
六看语言。
语言与音乐一样,也有节奏美。
不同的公文文种,对语言的要求不一样。
比如,讲话稿要尽量用短句、用排比句、用双音节词、用口语,尽量少用形容词。
篇五:“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校长讲话稿
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李树森
各位教职工:2014年9月15 日集中学习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