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工艺生产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公司炼油厂
Q/NHJ.C47.005-2012生产技术总结
2012年度
编写:
审核:
车间:
装置:
一联合车间
2012年10月10日
第二部分 催化装置
一、 生产任务完成情况:
催化前三季度生产274天,催化装置共计加工原料1573109吨,生产汽油767975吨,生产轻柴油347486吨,生产液化气239758吨。

下面分别列表说明(车间统计数据)
分析:
102030405060708090100一季度完成值二季度完成值三季度完成值
1、一季度装置运行91天,工艺参数在进一步优化过程中,分馏系统部分主要参数没有达到设计值,由于催化装置备机运行,加之重整装置低负荷运行,导致催化汽油调和憋库,原油库存较低,催化加工负荷只有70%维持操作,分馏塔底保证循环量,分馏塔中上部热量不足,分馏塔中下部分馏精度不够,部分柴油没有抽出,导致油浆收率较高。

2、二季度由于受重整装置多次停工检修影响,使得催化装置低负荷运行,只有67%的设计负荷。

分馏系统部分主要参数依旧没有达到设计值,导致油浆收率较高。

小型加料器继续检修,靠催化剂罐充压人工加剂,在小型加剂线上增加调节阀和流量计充压远程控制加剂。

为保证汽油烯烃含量,岗位加大催化剂加剂量,每周一次的催化剂活性分析,系统催化剂活性保持较高,生产平稳,烯烃含量保持在43左右。

3、三季度安全运行生产92天,共加工原料550871吨,7、8月份装置维持75%的负荷,8月中旬装置逐步提量至100%进入标定阶段,车间优化各项操作指标,轻液受均达到开工以来最好水平。

二、操作平稳率:
共有公司级工艺指标5个,车间级工艺指标53个。

催化装置前三季度工艺指标综合合格率92.05%,其中公司级指标98.37%,
车间级91.46%,主要原因:
1、一季度装置处于试低负荷运行,各个系统处于摸索调整阶段,操作参
数逐步优化调整,串级回路及复杂回路投用,PID参数逐步摸索优化过程中,
造成操作波动;
2、部分参数还达不到设计值,超出工艺卡片范围,等到装置达到设计负
荷后再进一步调整。

3、装置低负荷运行,操作波动较大,分馏系统热源不足,CO锅炉操作波
动大,导致平稳率下降;
4、二季度车间加大对工艺指标的优化控制,车间加大对操作平稳率的控
制要求,加强工艺参数的监控,加强平稳操作,所以平稳率逐步提高,至6
月份平稳已达98%以上,三季度装置平稳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

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
三、主要化工原材料消耗情况
分析:
1、为了保证催化汽油烯烃含量达到调和出厂要求,需要加大催化剂置换量,但因
为小型加剂系统故障需要手动大型加剂,会造成反再系统波动,故不能保证1.2
的加剂单耗,烯烃含量维持在40左右。

2、前三季钝化剂、阻垢剂注入泵运行正常,钝化剂、阻垢剂单耗保持正常。

3、各化工原材料使用情况保持正常。

4、催化分馏塔缓蚀剂使用正常,分馏塔顶D-201铁离子监控无异常,保持在1ppm 以下。

四、催化裂化装置能耗计算(处理量523099.8吨)
能耗分析:前三季度统计能耗比设计能耗高的主要原因:
1、一季度主风机备机运行,备机轴功率为13500KW的,3月电耗比设计高出12000Kw 左右,分摊电量降低,开烟机后电消略有所下降;
2、蒸汽外送量偏低受全厂蒸汽平衡及催化加工量限制,CO锅炉产汽量未达到设计值;
3、热交换部分能耗计算受计量仪表影响,目前计算比较困难;
4、燃料气、外送蒸汽、除盐水、循环水、风等计量仪表存在较大偏差,我们根据
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调整,并已联系仪表进行调校。

5、每周认真检查各循环水冷却器出入口温差,确保温差不低于5℃
6、前三季度受处理量影响,能耗较高。

五、产品质量及环保合格率
1、一、二季度催化装置负荷大部分维持在70%,操作波动次数增多,同时热源
不足问题仍然存在,产品质量合格率。

2、前两季度干气合格率低是由于操作不稳定,汽油降烯烃造成干气量低,为保
证管网瓦斯流量,干气压力较低造成质量不稳定。

液化气C2超标较多是由于一中循环量不稳定,C-302热源不稳,解析温度波动造成。

3、9月份提量后操作参数进一步优化中,造成操作小范围波动,部分产品质量
合格率有所降低。

4、馏出口产品总合格率对比
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
六、技术分析(大事记)
一、目前催化装置运行存在问题:
1、两台外取热器发汽已超负荷近10%,设计单台发汽满负荷53吨/小时,
目前发汽56吨/小时。

若进一步提量操作,外取热发汽受限,再生器
床温取热受限,造成二再床温偏高,目前二再床温已超650左右,剂
油比进一步提高受到限制,对降烯烃有明显的制约。

2、随着加工负荷的提高,催化装置降烯烃的难度增大,还需进一步总结
降烯烃措施。

3、两台CO锅炉排烟温度超标,设计170℃-210℃,目前已达240℃。

解决
措施,大检修进行技改,增设水热媒系统。

4、催化冷、热进料没有质量流量计,用进装置楔式流量计统计,目前热
进料FI2031计量偏小,冷进料FIC2001失灵,无法计量,电仪部回
复无法处理,需到大检修才能处理。

5、吸收稳定系统干气、液化气质量控制难度大。

6、气压机入口大放阀门开关迟缓的问题
7、新鲜催化剂加剂间增加电动天车,新鲜剂改700公斤大包装,加装时
可减少人工。

8、加工负荷提高后,分馏塔底一层人字挡板温度TI2032多次超标。


决措施:提高分馏塔上返塔量FIC2004,规定其≮280T/h.
9、锅炉系统21只安全阀无前手阀。

锅炉各安全阀在异常情况下因操作压力升高,安全阀起跳将引起锅炉系统停工或部分装置停工(如因B501B省煤器安全阀2只其起跳后仍泄漏,经相关部门批准目前锁死),建议加装前手阀,便于检维修及长周期运行。

目前操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控制好压力。

10、泵-208、209前后手阀为蝶阀,检修时不能有效实施能量隔离。

检修
时由于不能有效实施能量隔离,高温介质易造成火灾、人身伤害事故。

建议增加电动闸阀。

目前操作:出口阀全开,加强检查与维护保养。

二、工作大事记
1、元月11日由炼油业务部及生产科组织,召开一联合车间生产技术人员与兰州催化剂厂技术人员关于催化装置催化剂应用技术交流会议;
2、2月17日由炼油业务部及生产科组织,召开一联合车间生产技术人员与质检中心相关领导关于催化装置产品质量分析情况会议;
3、3月5日投用轻柴至加氢流程;
4、3月28日主风切至烟机主风机运行;
5、6月8日,反应温度控制在495℃以下,目的是降低汽油烯烃含量,减少汽油
产量。

6、6月11日,由于干气压力波动较大,干气压力由PIC-3003控制改为PIC-6001
控制。

为汽油加氢装置做原料分析,采1吨稳定汽油。

7、6月15日,反应温度控制在493℃以下,目的是降低汽油烯烃含量,减少汽
油产量。

8、6月21日,E-202/AB上水阀内漏严重,造成定排处水量较大,E-202/AB切
至E-202/CD运行。

8、6月25日,为降低汽油烯烃含量,尝试将急冷油改为急冷水,流量控制在8t/h
左右。

9、6月26日,汽油烯烃含量不降反涨,将急冷水改为急冷油,急冷油流量提至
20t/h,30日将急冷油流量提至30t/h。

10、7月 1日R-802/A安全阀因压力超高起跳切除检修,7月6日检修完安装就
位,投用正常。

11、7月4日380伏电源故障,滑阀不动作,车间联系电仪处理好;催化剂加入
MLC-500降烯烃催化剂共40吨,系统藏量650t。

12、7月16日CO锅炉炉水钙离子超标,车间对锅炉各点采样分析正常。

13、7月28日现场检查半再滑阀,两条螺栓断在滑块里无法处理,现场手摇,29
日白班处理好使用正常.
14、8月15日开始进行硫转移剂的试用,完成第一阶段的注入,车间积极分析使用效果。

15、8月22日12:20动力发电机组跳车,15:20开机
16、8月24日10:40动力发电机组跳车,15:20开机
17、9月 5日9:00催化加工量提至285t/h,烟气脱硫剂进入平衡加入阶段;
18、9月8日因B-501/A高温省煤器联箱安全阀打卡子处泄露控制不住,14点降负荷停炉,9日6:30开炉,整个过程严格按照操作卡及方案执行并圆满完成任务;
19、9月14日开始提量至100%负荷,车间加强对各项指标的调整。

20、9月17日液化气双脱系统伴热改造开始;催化剂加入MLC-500降烯烃催化剂共47吨,系统藏量610t;汽油烯烃下降。

21、9月18日10:00催化加工量提至315t/h,装置开始标定;烟气脱硫剂进入平衡加入阶段;自动小型加剂系统施工收尾阶段.
重点工作:
1、上半年装置低负荷试运行,安全平稳生产,各项指标稳定上升。

2、从2月份开始,根据生产情况开展催化装置降烯烃攻关课题,与催化剂厂家
进行多次技术交流,确定降烯烃方案,从四月开始,每月至少一次降烯烃专题会议,确定解决实施方案,通过多项措施,至7月份将催化烯烃从49%控制到39至40%,达到了课题预期目标。

完成催化降烯烃总结技术论文一篇。

3、从5月份开始准备催化烟气脱硫试用工作,与厂家进行技术交流,确定技术
方案,至8月份催化装置运行负荷达到100%,于8月15日开始试用催化硫转移剂,通过一个月的试用,进行硫含量标定,达到了预期目标,做为260万催化装置的技术储备。

完成技术论文一篇。

4、8月份炼油厂二联合车间重整装置恢复正常生产,一联合车间各套装置逐步
提高加工量至九月中旬份装置负荷达到100%,通过及时的工艺优化,装置达到100%负荷正常运行,开始进行装置标定。

在科技处及华东设计院的协助下完成了催化装置的标定数据的采集。

5、9月份完成催化装置工艺卡片及操作规程修订。

6、9月份完成催化装置各系统炼油厂标准化创建验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