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全国工商系统认真做好奥运会有关保障工作的情况通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全国工商系统认真做好奥运会有关保障工作的情况通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已撤销)
•【公布日期】2008.08.30
•【文号】工商办字[2008]186号
•【施行日期】2008.08.30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工商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全国工商系统认真做好奥运会有
关保障工作的情况通报
(工商办字[2008]18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
国家工商总局和各地工商机关对做好奥运会有关保障工作高度重视,提早部署,精心组织,扎实工作。
总局党组高度重视,各级领导靠前指挥,确保奥运市场监管执法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周伯华多次主持召开党组会议和局务会议,及时传达学习中央精神,提出明确要求。
总局领导亲自带队,深入一线,指导督查,促进各项监管措施的落实。
全国各级工商机关层层动员部署,分解细化任务,发扬团结协作、不怕疲劳、连续奋战的工作作风,日夜坚守在监管执法岗位,始终坚持将流通环节奥运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奥林匹克标志保护、奥运广告监管、反兴奋剂治理以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各项工作贯穿于奥运筹备工作的始终,贯穿于全部赛事过程的始终,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切实履行我们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实现举办一届有
特色、高水平体育盛会的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现将有关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奥运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成绩显著
全国各级工商机关特别是北京、上海、天津、沈阳、青岛、秦皇岛等赛区城市工商机关,通过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了属地监管领导责任制、内设机构指导监督责任制和基层工商所岗位责任制,健全完善了逐级报告、协作通报、统计报表、24小时值班、重大事项“零报告”、信息发布等制度,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职能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确保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组织保障。
各地和奥运赛区城市工商机关在充分总结近年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按照《关于北京奥运会食品安全控制的工作方案》要求,科学构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市场准入、质量监测与快速检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信息收集发XXX强化日常监督等长效监管机制,逐一落实了各项保障措施,为确保流通环节奥运食品安全目标的顺利实现做出了突出贡献。
北京市工商局作为首都奥运食品安全牵头部门,组建了奥运保障专业化团队,完善了奥运食品安全的调度指挥体系,协调建立了政府主导的奥运食品供应网络,科学运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监控手段,切实做到质量可控制、安全问题可追溯,实现了北京奥运食品安全保障万无一失,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突出贡献。
上海市工商局将监管力量向奥运比赛场馆周边和重要商业中心区域倾斜,实施责任区分类监管,切实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以及商场、超市和食杂店的监督检查,工作扎实,措施有力,保障了赛区食品安全,为赛区城市的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津市工商局明确涉奥重点区域的责任分工,制作重点点位食品经营者分布图,并采取专人点位值守、专人定点监控等有效措施,实现全方位监管,确保了赛区城市奥运食品安全。
辽宁省及沈阳市工商局组织大型商场、超市向食品经营者发出“迎奥运、讲诚信、确保食品安全”倡议书,把诚信经营作为经营者的自觉行动和自律准则,把
食品经营者自律和市场监管执法结合起来,收效良好。
山东省及青岛市工商局在奥帆中心、奥帆赛备案食品调剂专供商及应急供应渠道设立了驻场指挥部,坚持管理制度化、流程规范化、工作痕迹化、质量标准化、手段信息化的“五化”工作法,确保赛时专供食品和应急供应食品100%达标,实现了安全可靠的目标。
河北省及秦皇岛市工商局从7月1日起即对海阳、石桥、杨各庄三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的驻场式监管,实行市场主办方自检与工商机关抽检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强化重点品种的质量检测和快速检测,确保上市食品安全。
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建立健全奥运食品安全保障机制和长效机制,坚决落实对奥运食品安全的全过程监控机制、全覆盖运行机制和全方位保障机制,确保奥运食品从源头到餐桌的质量安全”的指示精神,及时研究贯彻北京奥运会食品安全工作协调小组的各项安排和要求,紧密结合奥运会前和奥运会期间本地食品市场的特点,集中力量进行日常巡查,深入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查处食品市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了奥运食品市场消费安全。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工商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692.45万人次,检查经营户1314.4万户次,检查批发市场、超市、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29.6万个次,查处假冒伪劣食品案件4.03万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2920个,取缔无照经营户12.8万户,吊销营业执照4056户。
其中赛区所在六省市工商机关出动执法人员203.78万人次,检查经营户280.05万户次,检查批发市场、超市、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8.81万个次,查处假冒伪劣食品案件6504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702个,取缔无照经营户2.9万户,吊销营业执照920户。
主要措施有:一是将流通环节奥运食品专营专供企业作为监管的重中之重,对17户企业实行责任区和驻点式监管,做到批批检测,切实把好“人员关、进货关、保洁关、留样关和流转关”。
同时,各级工商机关积极会同或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加强对进入北京供奥食品和食品生产基地经营者的监管,强化源头治理。
奥运会期间,供奥食品质量合格,没有发生二次污染和
人为破坏。
二是以奥运场馆、训练场地、住宿宾馆、就餐饭店、指定路段、途经路线、比赛路线、旅游景点、繁华街道、车站码头和机场等交通枢纽周边区域为重点,严把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关,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了全面清查,对39.15万户档案或台账登记不规范的经营户进行了规范,进一步强化了对食品无照生产经营和违法违章行为的查处工作,涉奥宾馆和饭店内的食品经营户100%建立了“两项制度”。
三是以奥运会期间消费集中、消费量大的食品为重点,加大了对奥运专营专供流通企业的食品质量监测和食品市场质量快速检测工作力度,依法退市1.2万公斤不合格食品。
四是以落实食品经营者第一责任人制度为重点,紧紧围绕严格食品市场准入和确保可追溯的要求,对涉及的1755个食品商场、超市和151个批发市场及重点食品店实行工商专管员驻场式监管。
五是狠抓奥运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防范工作,普遍加强了应急准备和演练演习,完善了奥运食品安全信息化监控系统,有效提高了应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突发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二、奥运期间消费维权工作效果良好
各地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的作用,及时受理和处理消费者咨询、申诉和举报,强化综合分析和消费引导功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消费引导、消费提示和消费警示,维护了奥运期间社会的和谐稳定。
据统计,奥运会期间,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申诉举报3.4万件,其中赛区城市4034件(涉外12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100万元,其中赛区城市126.32万元(涉外1.6万元)。
一是进一步加大了12315网络进商场、进超市、进市场、进赛场、进宾馆的工作力度,涉奥重点区域12315申诉举报电话实行24小时人工值守,便于赛时国内外消费者就近申诉举报,利于工商机关及时调解消费纠纷,跟踪查处消费侵权违法行为,努力将消费纠纷解决在初发和萌芽状态。
二是完善了相关工作制度和机制,进一步提高了12315受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进行双语培训,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懂外语、熟悉业务的干部,树立了工商系统的良好形象。
三是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奥运期间积极开展对消费者的法律、法规宣传,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社会覆盖面,切实把消费纠纷和消费者的诉求及时就近解决在企业和基层,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好评。
三、奥林匹克标志保护工作扎实有力
依法保护奥林匹克标志是主办国对国际社会承担的庄严责任和义务。
工商系统肩负着奥林匹克标志保护工作的法定职责,先后就奥林匹克标志备案、奥组委徽记保护、火炬接力活动标志、治理隐形市场行为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2007年8月至今,工商总局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保护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的专项行动,在商品流通领域和商标印制领域全面检查奥林匹克标志使用情况,严厉打击非法使用奥林匹克标志、销售侵犯奥林匹克标志商品和非法印制奥林匹克标志的行为。
同时,加强了对广告、网络等媒介中使用奥林匹克标志行为的监管。
据统计,截至2008年6月30日,工商总局商标局已对198个奥林匹克标志进行备案并公告;8个特殊标志予以登记;在44个类别上核准注册会徽商标;对包括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北京2008合作伙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独家赞助商和供应商等共605家北京奥运会市场开发参与企业使用奥林匹克标志合同予以备案。
2004年至2008年6月,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查处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案件2882件,案值3397.32万元,罚款2064.02万元,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案件3件,移送人数8人。
国际奥委会、北京奥组委及相关权利人对工商部门积极查处侵权案件,保护合法使用行为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四、奥运广告市场环境和谐有序
奥运广告市场秩序直接关系到国家形象。
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切实履行广告监管和指导广告业发展的重要职责,深入细致地做好广告监督管理工作,努力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营造和谐有序的广告市场环境,并通过广告这个平台和窗口,
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展示中华民族活力迸发的风采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
一是依法严厉打击虚假违法广告。
加强了对新闻媒体广告发布的监测力度,对违法广告易发媒体实施动态监管,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虚假违法广告以及含有不良内容的广告,药品、医疗、保健食品、婚介、贷款、电视购物等广告内容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对广告违法率居高不下或者发布影响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等性质恶劣、情节严重违法广告的媒体,立即发出警示告戒,限期整改。
对有关A型肉毒毒素及其制剂生产、经营、使用的广告,坚决予以取缔,关闭或者删除了有关发布A 型肉毒毒素广告的网站(网页)。
二是突出工作重点,加强了对奥运主办城市和赛事城市的广告监管。
召开了奥运赛事城市广告监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目标,采取了净化媒体广告、净化户外广告、查处擅自发布烟草广告及变相发布烟草广告,治理整顿网上非法“性药品”广告和性病治疗广告等多项措施,确保了奥运期间广告市场干干净净。
北京市工商局对企业自设户外广告进行重点清理,共清理不符合要求的户外广告2020块,国际奥委会官员在检查北京户外广告控制时表示,这是历届奥运会户外广告控制做得最好的一次。
三是依法规范有关奥运广告内容,积极指导赞助企业在广告中正确宣传其获得的权益,严厉查处未经奥林匹克权利人许可擅自使用奥林匹克标志以及在广告中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用权的行为。
四是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主题公益广告活动,积极倡导和支持广告行业大力宣传“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在奥运会主办城市和赛事城市通过各种形式的广告宣传,展现中国特色主旋律和时代精神,营造了良好的广告宣传氛围。
经过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共同努力,奥运主办城市和赛事城市广告市场秩序保持良好,奥运期间没有发生严重的虚假广告行为。
据统计,北京市工商局1至8月共监测广告293.14万条次,违法率为0.3%。
五、兴奋剂专项治理、打击传销、“扫黄打非”等工作扎实推进
今年3月以来,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真贯彻国务院反兴奋剂会议精神,落实国家工商总局等八部门关于开展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的要求,充分利用年检、市场巡查等多种手段,对非法生产经营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行为进行了彻底治理;同时,与药监、电信等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对药品流通领域违法销售行为、互联网广告宣传及非法销售行为进行了重点打击,确保了奥运敏感期间未发生较大药源性兴奋剂非法生产经营事件,为北京奥运创造了良好的竞赛环境。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20日,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出动检查人员8.5万人次,对41万家企业进行了筛查,确定了17万户企业具有与生产经营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有关的化工产品或者中间体的经营范围。
对自查后的17.8万户化工类企业进行了检查,签订了生产经营承诺书。
其中,6个奥运赛区城市共出动检查人员6899人次,对5600户化工类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了重点检查,配合有关部门查处了一批违法企业。
上海市工商局已对违反《反兴奋剂条例》,多品种大数量经营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上海久邦化工有限公司”吊销了营业执照,并移交公安部门立案侦查。
非奥运赛区的省区市工商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强化措施,与相关部门建立信息交流及协调沟通机制,对化工类企业加强企业年检,严格市场准入,专项治理工作紧张有序进行。
为了把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推向深入,针对兴奋剂生产经营隐蔽性强的特点,全国各级工商机关重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设置了举报电话和举报电子信箱,结合明查暗访,加大案件线索收集力度。
各地根据总局对具体案件的查处部署,对270多家企业通过网络贩卖兴奋剂的线索展开全面追查,予以严肃处理,及时遏制了互联网上兴奋剂销售泛滥的局面。
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坚决贯彻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和国务院领导近期关于开展打击传销工作重要批示精神,认真分析当前传销活动的动态、特征,对传销活动保持高压态势。
工商总局与公安部密切配合,加强信息沟通和区域执法协作,组织奥运会赛区城市及毗邻地区工商机关与公
安机关一起开展加强防范、打击传销联合执法行动,全面彻底地清理奥运比赛场馆周边的传销窝点和传销活动,切实筑牢“奥运护城河”的安全屏障,集中力量查办了一批涉及地区广、参与人员多、危害程度深、社会影响大的大要案件,摧毁其传销网络,严惩了一批从事传销活动的单位、组织者和骨干分子。
奥运会举办期间,没有出现传销活动向承办城市大规模渗透、蔓延的现象,没有发生一起因传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的统一部署,开展打击政治性出版物专项行动,认真做好涉及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和奥运会相关题材侵权盗版音像制品的清查清缴工作,反复清查了有关出版物市场,积极配合新闻出版等部门对印刷复制企业进行了严格检查。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工商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26581人次,车辆5736辆次,检查各类出版物销售市场和店档27803户,检查印刷、复制企业13030家,查缴非法出版物51374件,取缔无照经营户249户。
图书、音像和计算机软件制品集中经营场所、繁华街区、交通枢纽等地点不法分子公开销售非法出版物的现象大为减少,北京等6个奥运赛区城市出版物市场平稳有序。
六、“迎奥运、保安全”工作目标圆满完成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平安奥运是北京奥运会取得成功的最大标志,也是我们最重要的国家形象。
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全国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高度重视本地区、本单位的信访和安全稳定工作,迅即全面开展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采取有效防控和监管措施,严防群体上访事件和不安全事件发生,确保了全系统安全稳定,没有发生一例进京上访滋事事件。
总局党组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实现了总局“平安奥运行动”的总目标,即“大事不出,小事减少,严格管理,秩序良好”。
一是强化防火、防盗、防爆、防
事故、防渗透等措施,确保了公共安全和人身安全;二是强化信访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措施,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强化消防安全和水、电、气、热等设施、设备的隐患排查和规范管理,以及易燃易爆和贵重物品的管理等措施,确保了设施、设备安全运行;四是强化对司机的教育和车辆的安全管理等措施,确保了行车和交通安全;五是强化机关食堂、小卖部和生活饮用水的安全管理等措施,确保了机关和直属单位饮食和饮用水源的安全;六是切实加强保密工作,严格对保密要害部门、重点部位和涉密载体以及涉密人员的管理等措施,确保了国家秘密安全;七是强化流动人口、临时人员和出租房屋的管理等措施,确保了底数清、情况明、安全可靠;八是强化新闻宣传和管理等措施,确保宣传有力、有序、不出问题。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二○○八年八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