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助理医师考试辅导之口腔组织病理学第七章牙体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助理医师考试辅导之口腔组织病理学第
七章牙体组织
第七单元牙体组织
第一单元牙体组织
大纲要求
1.牙釉质
(1)理化特性
(2)组织结构
2.牙本质
(1)组织结构
(2)反应性变化
3.牙髓
(1)组织结构
(2)功能
4•牙骨质
(1)组织结构
(2)功能牙的构成第一节牙釉质
一、牙釉质的理化特性
釉质是人体中最硬的组织。
由占总重量96%〜97%的无机物、少量有机物和水所组成。
按体积计,其无机物占总体积的86%,有机物占2%,水占12%。
二、牙釉质的结构特点
(一)釉柱的形态结构
釉质的基木结构是釉柱
釉柱是细长的柱状结构,起自釉牙木质界,呈放射状,贯穿釉质
全层,达到牙齿的表面。
在窝沟处,釉柱由釉牙本质界向窝沟底部集中,而在近牙颈部, 釉柱排列几乎呈水平状。
釉柱自釉牙木质界至牙表而的行程并不完全呈直线,近表面2/
3较直,而内2/3 W曲。
在牙齿切缘及牙尖处绞绕弯曲更为明显,称为绞釉。
绞釉的排列方式可增强釉质对抗剪切力的强度,咀嚼时不易被劈裂。
釉柱的排列方向在临床上的意义
在手术需要劈裂釉质时,施力方向必须与釉柱排列方向一致;在治疗
舗齿制备窝洞时,不宜保留失去牙本质支持的悬空釉柱, 否则充填后,当牙齿受压力时,此种薄而悬空的釉质常易碎裂, 使窝洞边缘产生裂缝,
而易引起继发性龌
光镜下:
釉柱纵断而可见有规律的横纹。
横纹之间的距离为4um。
横纹处钙化程度稍低,当牙齿脱矿时较明显。
釉柱的横断而呈鱼鳞状。
(二)无釉柱釉质
在釉质最内层,首先形成的釉质和多数乳牙及恒牙表层约30H m厚的釉质看不到釉柱结构。
其中晶体相互平行排列,内层被认为可能是成釉细胞在最初分泌釉质时,托姆斯突尚未形成,而外层则可能是成釉细胞分泌活动停止以及托姆斯突退缩所致,因为托姆斯突的分泌影响晶体的方向。
(三)釉质中有机物集中的区域
釉质中有些区域有机物较为集中,构成特殊的形态,包括釉质生长线、釉板、釉丛、釉梭等。
特点:有机物较多,保持釉质的营养以及与嶠病的进展有一定关1•施雷格板(线)
2.釉质生长线
3.釉板
4•釉丛
5.釉梭
6.釉牙木质界
1.施雷格板(Schregerband)
用落射光观察牙齿纵切磨片时,可见宽度不等的明暗相间带,分
布在釉质厚度的内4/5处,改变入射光角度可使明暗带发生变化,这些明暗带称为施雷格板。
这是由于釉柱排列方向的改变而产生的
2.釉质生长线
又名雷丘斯线(Retzius' striae)
(1)在低倍镜下观察釉质磨片时,此线呈深褐色。
(2)纵磨片中,线条自釉牙木质界向外,沿着釉质形成的方向,
在牙尖部呈环形排列,近牙颈处渐呈斜行线。
(3)横磨片中,线条呈同心环状排列,其宽度和距离不等。
当生长线达到牙表而时即为釉面横纹,这是釉质发育中的间歇线,
在发育不良的牙上更为明显。
在乳牙和第一恒磨牙的磨片上,常可见一条明显的间歇线,称为新生线。
这是由于乳牙和第一恒磨牙的釉质一部分形成于胎儿期,另一部分形成于婴儿出生以后。
由于环境及营养的变化,该部分的釉质发育一度受到
干扰,形成一条加重的生长线。
3.釉板
釉板是一薄的板状结构,与牙的长轴平行,垂直于牙而,有的停止在釉质内,有的达釉牙本质界,有的甚至达到牙木质内,在磨片中观察呈裂隙状结构。
釉板内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可为病原菌翻病侵入的途径。
特别是在窝沟底部及牙邻面的釉板,是齬病发展的有利通道。
但绝大多数釉板是无害的,而且也可以由于唾液中矿物盐的沉积而发生再矿化。
4•釉丛
釉丛起自釉牙本质界向牙表而方向散开
其高度约等于釉质厚度的1/4〜2/3,呈草丛状。
5.釉梭
釉梭在牙尖部较多见,呈纺锤状,穿过釉牙本质界包埋在釉质中
是成牙木质细胞的胞浆突起的末端膨大。
在干燥的牙磨片中,釉梭的有机物分解代之以空气,在透射光下, 此空隙呈黑色。
6.釉牙木质界
釉质和牙木质相交不是一条直线,而是由许多小弧形相连而成。
小弧形的凹而向着釉质,凹陷处是釉质的圆形突起所在。
第二节牙本质
一、牙木质的结构特点
(一)牙本质小管
牙木质小管贯通整个牙本质,自牙髓表而向釉牙木质界呈放射状排列,在牙尖部及根尖部较直,而在牙颈部则弯曲呈“〜”形, 近牙髓端的凸弯向着根尖方向。
小管近牙髓一端较粗,其直径为3〜4 11m,越向表而越细;近表而处约为lum,且排列稀疏。
因此牙本质在近髓端和近表面每单位而积内小管数目之比约为4: 1。
(二)成牙木质细胞突起
是成牙木质细胞的原浆突,该细胞体位于髓腔近牙木质内侧,排列成一排。
突起伸入牙木质小管内,在其整个行程中分出细的小支伸入小管
的分支内,并与邻近的突起分支相联系。
成牙木质细胞突和牙木质小管之间有一小的空隙,称为成牙本质细胞突周间隙。
间隙内含组织液和少量有机物,为牙木质物质交换的主要
(三)牙本质间质
牙木质间质为矿化的间质,其中有很细的胶原纤维,主要为I型胶原。
纤维的排列大部分与牙表面平行而与牙木质小管垂直,彼此交织成网状。
在冠部靠近釉质和根部靠近牙骨质最先形成的牙本质,胶原纤维的排列与小管平行,且与表面垂直,矿化均匀,镜下呈现不同的外观1•在冠部者称罩牙木质,厚10-15 n m;
2.在根部者称透明层。
3.在罩牙木质和透明层以内的牙木质称髓周牙本质。
这6个区域的特征要重点掌握!
间质中的矿化并不是均匀的,在下列不同区域其钙化程度不同: 1•小管周牙木质:管周牙本质钙化程度高,含胶原纤维少。
2.小管间牙本质:胶原纤维较多,矿化较管周牙本质低。
3.前期牙本质:是一层未钙化的牙本质,称为前期牙本质。
4.小球间牙本质:在牙本质钙化不良时,钙质小球之间遗留一些未钙化的间质,其中仍有牙本质小管通过,此未钙化的区域称为小球间牙
5.生长线:又称冯•埃布纳(von Ebner)线,是一些与牙木质小管垂直的间歇线纹。
它表示牙木质的生长发育是周期性的,活动和静止相互交替。
生长线有节律的间歇即为每天牙本质沉积的厚度,4〜8 u mo ①如发育期间受到障碍,则形成加重的生长线,称为欧文线(Owen Lines)o
②乳牙和第一恒磨牙的牙木质在出生前和出生后形成的牙本质之间也有一明显的生长线,即新生线。
6•托姆斯粒层
(Tomes granular layer)在牙齿纵剖磨片中,可见根部牙本质透明层的内侧有一层颗粒状的未矿化区,称为托姆斯粒层。
磨片下为不透光的黑色区。
7•继发性牙木质
当牙发育至根尖孔形成时,牙发育即完成。
但此后牙木质仍在一生中不断形成,这种牙发育完成后形成的牙
本质即继发性牙木质。
由于继发性牙本质不断形成,使髓腔变小。
二、牙本质的反应性变化(重要)
1•继发性牙本质
2.修复性牙木质
3.透明牙木质
4.死区
(一)修复性牙木质
也称反应性牙本质或第三期牙本质。
当釉质表而因磨损、酸蚀、舗病等而遭受破坏时,其深部牙本质暴露,成牙木质细胞突起及胞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受损的成牙木质细胞部分发生变性,部分细胞可继续形成牙木质。
发生变性的细胞可由牙髓中的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取代,形成新的成牙本质细胞,在受损处相对的髓腔壁处形成牙本质以保护牙髓,此种牙木质称为修复性牙本质。
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时,成牙木质细胞常常被包埋在形成很快的间质中,此后这些细胞变性,遗留一个空隙,很像骨组织,此时称为骨样牙木质。
(二)透明牙本质
也称硬化性牙本质。
当牙木质受到外界刺激后,除形成上述的修复性牙木质外,还可引起牙本质小管内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变性,然后有矿物盐沉着并封闭小管,这样可阻止外界刺激传入牙髓。
此部分矿化的牙本质中,小管和周围的间质的折光性差别不大,在磨片上呈透明状, 称为透明牙木质。
(三)死区
是牙齿因磨损、酸蚀或舗导致的牙本质小管暴露,小管内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逐渐变性、分解,小管内充满空气,在显微镜透射光下观察时,这部分牙本质呈黑色,称死区。
此区的敏感度较低。
这种改变常见于狭窄的髓角,因该处成牙木质细胞拥挤。
第三节牙髓
牙髓的组织结构及功能
1.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
是牙髓中的主要细胞,故又称为牙髓细胞。
其主要功能是合成胶原。
成纤维细胞在牙髓组织内的分布不均匀,在牙冠部成牙本质细胞的内侧约25 nm的区域内缺乏成纤维细胞,而有丰富的神经纤维,该层称为魏尔(Weil)层或乏细胞层。
在该层内侧,细胞密集,称为多细胞层。
多细胞层以内细胞分布
比较均匀称为髓核。
2.成牙木质细胞
细胞体位于牙髓周围与前期牙本质相连处,排列成整齐的一层, 细胞呈柱状,核卵圆形,位于细胞的基底部。
细胞顶端有一长的突起,位于牙木质小管内,成牙本质细胞之间
有缝隙连接、紧密连接和中间连接。
3.组织细胞和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这些细胞通常位于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周围。
在受到刺激时,它们可分化成结缔组织中任何一种类型的细胞;
在炎症中它可形成巨噬细胞。
当成牙木质细胞消失时,它可以移向牙本质壁,分化成成牙本质细胞,并能形成牙本质。
4.细胞间质
细胞间质由基质和纤维组成。
基质为胶样物,其中主要由蛋口多
糖复合物组成。
纤维主要为胶原纤维和嗜银纤维。
5.牙髓的神经
牙髓内神经很丰富。
进入牙髓的神经大多数是有髓神经,传导痛觉;少数为无髓神经,系交感神经,可调节血管的收缩和舒张。
牙髓神经进入根管后,至髓室纤维分散呈放射状至成牙本质细胞层,在靠近多细胞层,神经纤维形成网状,称为神经壁层(parietal layer of nerves)或Raschkow丛。
自此层神经轴突通过多细胞层和无细胞层,止于牙髓-牙本质界处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之间或牙木质小管内。
6.血管
牙髓内血管丰富,它们经根尖孔进出牙髓。
牙髓和牙周膜的血管除通过根尖孔交通外,尚可通过一些副根管相通,因此,当牙髓或牙周组织发生炎症时,也可沿此通道互相扩散。
第四节牙骨质
一、牙骨质的组织结构
与密质骨相似,由细胞和矿化的细胞间质组成。
细胞位于陷窝内,并有增生沉积线。
(一)细胞间质
由纤维和基质构成。
牙骨质内的纤维主要是成牙骨质细胞产生的胶原纤维;纤维排列与牙根表而平行。
另有一些来自牙周膜的纤维称穿通纤维或沙比纤维
(Sharpeyfiber),与牙根表面垂直并穿插与其中;牙骨质表而有一层刚形成尚未钙化的牙骨质即类牙骨质。
(二)细胞牙骨质细胞在间质中的分布不规则,根据有无牙骨质细胞
分布, 牙骨质又分为无细胞牙骨质和细胞牙骨质。
1•无细胞牙骨质紧贴牙本质表而,自牙颈部到近根尖1/3处。
主要由牙骨质层板构成,而无细胞。
2.细胞牙骨质常位于无细胞牙骨质的表面
根尖部可以全部为细胞牙骨质,
牙颈部则常常全部为无细胞牙骨质
(三)釉牙骨质界
釉质和牙骨质在牙颈部相连,其相连处有三种不同情况:
1.约有60%是牙骨质少许覆盖在釉质上;
2.约30%是釉质和牙骨质端端相连;
3.还有10%是二者不相连,该处牙本质暴露,而为牙龈所覆盖。
一旦牙龈萎缩,暴露的牙木质即容易发生牙本质过敏。
二、牙骨质的功能
牙骨质只有新生。
正常情况下,牙骨质是不被吸收的。
1•牙周膜中新形成的纤维借助新生牙骨质的沉积而附着于牙,以代替
老的纤维。
2.根尖部牙骨质的沉积,还可以部分补偿因咀嚼磨损而引起的牙冠部
应组织的缺失,临床表现为继续萌出。
3.牙骨质的不断新生,也有助于牙根修复。
【习题】
A.在成牙本质细胞和矿化牙本质之间是一层未钙化的牙木质
B.牙本质钙质小球之间遗留的未钙化间质
C.在冠部靠近釉质和根部靠近牙骨质最先形成的牙木质
D.牙齿发育完成后形成的牙木质
E.釉质表而因磨损、酸蚀、舗病等而遭受破坏时,部分成牙本质细胞继续形成的牙本质
1.继发性牙本质是()
[答疑编号501192070201]
『正确答案」D
2.前期牙本质是()
[答疑编号501192070202]
『正确答案J A
3.修复性牙本质是()
[答疑编号501192070203]
『正确答案」E
4.小球间牙本质是()
[答疑编号501192070204]
『正确答案』B
5.下列哪项是牙本质的反应性改变()
A.原发性牙木质
B.小球间牙本质
C.前期牙本质
D.死区
E.髓周牙木质
[答疑编号501192070205]
『正确答案J D
&牙木质在近髓侧和近表而单位而积内小管数目之比为()
A.2:l
B.l:4
C.4:l
D.l:2
E.l:l
[答疑编号501192070206]
『正确答案」C
7.Weil层又称()
A.多细胞层
B.乏细胞层
C.髓核
D.成牙本质细胞层
E.成纤维细胞层
[答疑编号501192070207]
『正确答案」B。